第314章 以前的閨蜜郭可可
字數:4163 加入書籤
我給你的錢,別存著,想買什麽就去買什麽。”
“李大哥,你知道我最不喜歡欠人情,所以,那個錢我不會花,暫時在我這裏放著,以後還是要還你的。”
李玄明寧知道溫暖是怎樣的人,因此想到她不會花,但還是想把錢給她。
炒雞比較慢,服務員先上了一份青菜。
李玄明讓溫暖吃菜,順便轉移了話題。
他明天就要走,溫暖想讓他開開心心的離開,因此也沒再繼續這麽話題。
隨便聊起來。
外頭的雨又下了起來。
隔著玻璃窗,一邊看淅淅瀝瀝小雨,一邊吃飯。
兩人不急不緩的吃著。
李玄明說這家炒雞還是原來味道一點都沒變。
如果能在帝都開一家分店就好,這樣想什麽時候過去吃就可以什麽時候過去吃。
這家夫妻炒雞並不是連鎖店,而是兩口子自己摸索出來的。
要想開連鎖得看他們願不願意。
開連鎖太久遠,目前還是看怎麽才能把店鋪盤下來,等盤下來之後再說以後的事情。
等吃的差不多的時候溫暖起來去找老板娘。
溫暖沒想到老板娘還認識自己。
“阿婉,我剛才遠遠瞧著就像你,沒想到真是,咱們可有些年沒見了,和你坐一起的那位是男朋友麽?”
溫暖笑笑:“伯母,那隻是我朋友。”
老板娘聞言,疑惑皺起:“阿婉,你聲音怎麽變了?感冒了嗎?”
溫暖聲音發粗,有點像感冒的感覺。
這已經比之前好多了,之前更粗,和中年男人似的,還有人以為她是變性人,所以那時候不是迫不得已不開口。
“我嗓子出了點問題,不過正在恢複期了。”
“能恢複就是好的,不然一個漂漂亮亮的小姑娘長這麽一個嗓子多違和?”
“是呀,所以我在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對了伯母聽說你們打算把店鋪轉出去,怎麽樣?現在有買家了嗎?”
“倒是有不少客戶想買,這麽多年了,這家店就像我們的孩子,想把店鋪轉給真正有眼緣的,我們老實巴交想找個實在敦厚的人,這樣的人對客戶好,在食材上也不會偷工減料。”
溫暖讚同點點頭:“是這麽個理兒,您覺得我怎麽樣?”
“啊?!你什麽意思?”
“我想買下你們的店,您覺得我可以嗎?”
“啊?!這……你為什麽要買下這個店啊?做這個,你大學不就白上了。”
“確切的說,是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再說了,沒人規定大學生不能開店啊。”
“我倒不是這個意思,開店很累的,你們能受的了這個苦嗎?”
溫暖自己還有阿寧、鄭母都是受過苦的人,開店的苦和她們受的那些真算不得什麽。
“伯母,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每年天地裏忙的時候我會下地幫忙,那時候我能扛起一袋一百斤重的麥子,再說我朋友,別看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姑娘,她比我更能吃苦,之前在工廠工作是勞動標兵,後來送外賣,風雨無阻。”
“阿婉,你的為人我是知道的,是個好姑娘,絕對不會做那種缺斤短兩的事情。”
“這您放心,隻要我和朋友接手肯定會好好幹。”
“要不然你明天帶朋友過來,我們見見?”
老板娘這樣說,溫暖就知道有戲了。
“謝謝您,那我們明天什麽時候過來比較合適?”
“明天上午八點左右可以嗎?”
“可以可以。”
“對了阿婉,和你玩的好的那個女娃呢?你剛開始說和好朋友一起開店,我還以為你說的她呢,後來發現年齡不對,才知道不是。”
溫暖恢複了部分記憶,但是記憶裏並沒有玩的比較好的女同學。
“您說的女娃是?”
“郭可可啊,那時候你們可是形影不離呢。”
郭可可?溫暖對這個名字沒有任何印象。
見溫暖臉色平平沒有任何反應,老板娘問:“怎麽?你倆鬧別扭了?”
“沒有,隻是我之前腦袋出了點問題,好多事情不記得了。”
“這樣呀,說實話,我一直覺得那小姑娘心眼兒多,心思不純正,好幾次你倆一起吃飯,她手機不是這毛病就是那毛病的,但和別人過來,她手機就沒有問題,分明拿你當冤大頭。”
溫暖對這些事沒印象,如果老板娘說的是真的,那她還真是夠怨種的。
有顧客來結賬了,這個時候不適合再繼續和老板娘聊天,溫暖離開。
李玄明早就吃完再等她。
“李大哥,抱歉讓你久等了。”
“不客氣,和老板娘說的怎麽樣?”李玄明在玩手機,他放下手機問。
溫暖道:“我明天再過來一趟,感覺沒太大問題。”
“恭喜,等開業的時候告訴我,我來捧場。”
“放心肯定告訴你。”
兩人收拾東西離開。
回去的路上溫暖向李玄明問起郭可可的事情。
李玄明想了想道:“郭可可好像是你閨蜜,我見過她一麵,是個短頭發性格開朗的女孩兒,怎麽想起問她了?”
“今天炒雞店的老板娘說起她,不知道為什麽,我們是閨蜜,我卻對她沒有一點印象,李大哥,您這裏有她照片嗎?”
李玄明搖頭:“沒有,我覺得你可以問問同學,或者去學校看看,那裏肯定有照片。”
溫暖點頭。
郭可可對自己來說並不是那麽重要,等忙完這陣再去學校。
李玄明第二天一大早離開。
他在帝都幫了很多。
鄭母和阿寧準備些南城的特產,這都是她們的心意,李玄明沒推辭全都收下放在了後備箱。
要離開了,戀戀不舍望著溫暖。
“阿婉,你在南城一定要好好的,如果有事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
“嗯,你路上注意安全,到家給我打電話。”
李玄明重重點頭,狠狠咬牙,轉身上車。
望著李玄明車越走越遠,溫暖帶鄭母和阿寧去炒雞店。
就在她們坐車去炒雞店的時候,炒雞店進了一對夫妻,他們也想接手這家炒雞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