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字數:6968   加入書籤

A+A-


    hi~小天使, 如果看到我就代表你的購買比例不足哦。
    如果隻是他們兩個大人的話,夫妻倆忍忍也就過去了,說什麽也不會多花這麽多錢, 但隻見左手提著一個行李袋的男人此時還在用右手小心翼翼的護著被自己用繩子綁在身上的一個小被包。
    火車上人擠人時不覺得冷, 但此時下了車,c市正值冬季, 呼呼刮過來的北風讓男人下意識的又用手攏了攏自己身上的小被包。
    與被唐誌勇左手提著的被踩的髒兮兮的行李袋相比, 這個小被包就顯得幹淨蓬鬆柔軟的多。
    “老唐,你把那個行李袋給我吧。”陳孟伸手便想要接過丈夫左手提著的行李袋。
    唐誌勇剛想拒絕, 就又聽妻子說道:“等會兒要下台階,這人這麽多, 你抱著楸楸再拿行李袋到時候兩個人再一起摔了就麻煩了。”
    男人一聽想想也是, 便鬆手把行李袋讓妻子接了過去。
    陳孟一手接過行李袋,一邊往丈夫胸前綁著的被包裏望了一眼,透過縫隙見裏麵被爸爸保護的好好的小朋友還在安安穩穩的睡覺, 略有些疲憊的臉上這才露出一抹微笑。
    見妻子臉上露笑, 感受了一下那貼在自己胸膛上軟乎乎的小臉兒, 唐誌勇也笑了笑。
    之前小兒子年紀小,也從來沒坐過車。這一下子讓他整整坐了兩天的長途火車, 小家夥最開始的一天都沒怎麽睡。還是臨下車前實在困的不行了, 這才在臥鋪上睡了一下。
    下車時怕打擾到小家夥, 再加上這時候的火車站確實比較亂, 他們家楸楸年紀小,又長得這麽好, 說不定一個錯眼就讓哪個拐子給盯上了, 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還是就這樣用被子裹起來綁在身上帶著最安全。
    既可以讓小家夥繼續睡, 他們也放心。
    出了車站, 車站外已經有人舉著牌子在接人了。是兩個看起來十幾歲年紀不大的少年,但信手從陳孟手中接過行李袋的舉動也沉穩的很。
    “叔叔阿姨,我們是阿澤的朋友,我叫畢馮,他叫沈湛,是阿澤讓我們來接你們在c市安頓下來的。”其中剃著小平頭的少年一邊接行李袋一邊自我介紹道。
    唐誌勇也沒有因為麵前的兩個少年年紀小就態度輕慢,點點頭和兩人都握了握手:“我聽阿澤提起過你們,麻煩你們了。”
    唐誌勇聽大兒子在電話裏提起過,這兩個少年都是在c市土生土長的,c市東西南北有多少個有名的胡同估計他們都門兒清。
    他們一家子初來乍到的,還帶著個剛剛兩歲多點兒的小兒子,如果沒有熟悉c市的人引領帶路的話,想要安頓下來還有的折騰。
    他和妻子之前都是廠裏的工人,小兒子唐楸自從生下來幾乎算是大兒子唐澤帶大的,他們夫妻倆自覺已經夠寶貝小兒子的了,可跟大兒子一比,還是有些不夠看。
    他們這些大人折騰沒事,這麽大的小娃娃可禁不起折騰,萬一給折騰病了,好不容易才被勸回親生父母那裏的大兒子估計扭臉就得帶著鋪蓋被子重新搬回來。
    “叔叔您這話就客氣了,阿澤要是知道我們沒把你們安頓好,肯定回去就得找我們打一架。也就是今天秦家那邊要給阿澤辦什麽晚會,阿澤聽您的勸不準備再刺激秦家老老小小那根脆弱的神經,不然他一準兒得翻牆出來接您和…”
    說著,那個叫畢馮的少年看了一眼唐誌勇身上的被包,心想:這應該就是阿澤心心念念的弟弟了吧?應該是叫…唐楸?現在被裹得嚴實,也不知道到底長什麽樣。
    剛剛過了兩歲生日的小家夥哪裏懂得最近家裏到底發生了多少事,從出生起就把他疼到現在,連睡覺都是自願給他講故事哄著睡的哥哥居然不是他的親生哥哥,而是唐家夫妻從福利院裏救助領養來的孩子。
    偏偏這個孩子還不是真正無父無母的孤兒,在養父母家裏待了許多年後,人都長到十三四歲了又被一直沒放棄的親生父母找到,硬生生給帶回了遠在首都c市的秦家,注定要在未來繼承秦家偌大的家業。
    名字也從一開始的唐澤改為了秦澤。
    叫做畢馮的少年心想:據說前幾天就是這個小家夥因為不懂哥哥為什麽這麽長時間還不回家,趁著雙方打電話的功夫跑到電話筒前說了一句想哥哥,問哥哥怎麽還不回家呀。
    人還沒有電話櫃高的小娃娃奶聲奶氣的問哥哥什麽時候回家,原本被養父母勸回親生父母身邊,好歹還能穩住的秦澤當時就繃不住了。
    聽說如果不是秦伯父和秦伯母長了個心眼,當天晚上沒有睡踏實聽著動靜把人給攔住了,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兒子背著包袱估計都扒上火車在跑路的途中了。
    之前的好幾通電話都沒事,人也能在秦家安安穩穩的住著。認識親戚、上課、人情往來也都配合。
    本來秦家所有人都放鬆‘警惕’了。那次之後才知道,這哪裏是安穩,那是還沒戳肺管子上。
    戳到了分分鍾扒火車給你看。
    好在唐家夫妻現在因為工廠裁員,再加上為小兒子的未來教育問題考慮,也下定決心準備來c市安頓下來。
    以後秦澤如果再繃不住了,最起碼不用和一車的煤炭一起坐兩天兩夜的火車,最多坐一個多小時的車也就到了。
    想到這裏,深知自己那位新認識的好友對養父母及那個被爸爸抱著還在睡覺的小家夥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兩個少年也收起了脾氣,順順當當的帶著唐誌勇和陳孟坐公交車來到了一處秦澤一早就給養父母看好的暫時落腳點前。
    深知養父母性格的秦澤並沒有給養父母挑一些環境過於優越的住處,也沒有選擇自己墊付一部分租住費,而是認真看好了一處公辦小學的家屬院。
    家屬院裏住的大多都是那處公辦小學的教師以及家屬,人員來往簡單。又因為家屬院有些年頭了,一側牆上都長滿了爬山虎,所以房租也不算貴。
    以唐誌勇和陳孟這些年的積蓄還算負擔的起。
    知道夫妻倆帶著一個孩子坐了兩天的火車現在應該已經很疲憊了,帶路的兩個少年也沒有多停留,隻是在走之前又交代了一下附近的菜場、醫院、派出所、百貨商場所在後,便婉拒了唐誌勇要請他們吃飯的邀請,小跑著出了家屬院。
    目送兩個少年的背影消失不見,唐誌勇回頭看著那間四合院裏分出來的門口朝西南的空屋子,他剛剛已經交了租金,這就是他們一家接下來的兩年要住的地方了。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唐誌勇和妻子陳孟沒有休息,而是把還在睡著的小兒子安放在已經擦幹淨的床鋪上,然後便到院子中的井裏接了盆水前前後後的打掃忙碌了起來。
    先是去隔壁房東家拿了些煤。原本陳孟是要用c市的市價買的,但房東看他們是剛搬來的,又剛交了房租,幹脆就送了他們一些。
    把煤塊放在屋內的爐灶中,用廢舊的報紙把煤塊引燃,窗戶微微留了一個小縫,原本像冰窖一樣的屋子這才慢慢暖了起來。
    夫妻倆也不用再時不時的就到床前摸一摸還在睡覺的小朋友的手冷不冷了。
    等到把屋內屋外打掃完,陳孟也去附近的菜市場買了菜回來,外麵的天已經擦黑了。
    甚至開始有大朵大朵的雪花往下飄。
    屋外正值隆冬,屋內女人在爐灶邊煨了幾個小個的烤紅薯。
    小個的紅薯熟的快,慢慢的空氣中便盈滿了烤紅薯的香甜味道。
    心裏算著時間,已經把自己的頭發又打理整齊,臉也洗幹淨,五官中能明顯看出秀氣的女人輕輕走上前把床上的小兒子抱起,用洗幹淨的手摸了摸小家夥睡的熱乎乎的小臉兒:“楸楸,起床了。我們到地方了。”
    被抱著的小朋友似乎是聽到了動靜,動了動自己像洋娃娃一樣又長又翹的睫毛,奶乎乎的小臉兒也在媽媽懷裏蹭了蹭,在女人一聲聲耐心的哄聲中終於睜開了眼。
    也無怪乎夫妻倆在車站時那麽警惕,把孩子抱著都不行還要用小被子裹在身上,生怕一個錯眼就讓拐子搶跑了。
    實在是小家夥長得太好,一雙眼睛睜開後更是燦若繁星,又乖又漂亮,一張小臉兒全撿著唐誌勇和陳孟的優點長了。
    揉著眼睛的小朋友睜開眼睛問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哥哥買糖?”
    因為這麽大的小家夥根本就聽不懂他哥哥之所以離開家這背後的複雜原因,所以最開始夫妻倆便哄他哥哥是出門上學去了,因為學校離的比較遠,所以才不能經常回來。還承諾小唐楸,等下次哥哥回來的時候會給他帶特別好吃的糖果。
    一開始的唐楸還比較開心,在這麽大的小朋友看來,從天亮到天黑就已經是很久了。但是等到晚上的時候,哥哥還沒有回來,小家夥抿抿嘴,忽然就不是很想要特別好吃的糖果了。
    他要哥哥。
    這次坐那個嗚嗚嗚的大火車,小家夥更是哭的可憐的不行。夫妻兩人被小兒子哭的心都擰過去好幾下了後來才問出來,原來小家夥之所以那麽抗拒出門,是怕他和爸爸媽媽都出去了,哥哥回家就沒有人給他開門了。
    陳孟這才和他說,他們這次出門就是要去找哥哥的。這才讓小家夥止住了哭,連暈車都不怕。
    現在更是一睜眼就問哥哥。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唐楸說話有時候還說不了太長的句子,聽起來他是在問哥哥有沒有給他買糖,其實被小家夥在家裏問過好幾遍的夫妻倆都知道,小家夥是在問他不買糖了,哥哥什麽時候回來呢。
    正說著,門外傳來扣扣扣的敲門聲。
    風雪裏,身形尚未長成的少年正站在門外。
    雖然這幾天被追著喂奶喂到有些想要斷奶的趨勢了,但喝完了也就喝完了,把奶瓶放在一旁,小家夥再次蹲下身和洵洵哥哥一起觀察起了小白狗。
    “哥哥,小白漂亮。”唐楸伸出手輕輕在小狗身上摸了摸,說話聲音奶聲奶氣的。那隻小手放在小白狗的背上,也不知道是誰更白一些。
    久違的喝飽奶的小白狗愜意的趴在自己的新窩裏曬太陽,把還沾著奶漬的嘴巴往前爪裏一鑽,就快睡著了。
    今天是c市除夕過後罕見的太陽出來了的好天氣,屋內的夫妻兩人坐在透光的玻璃前,一邊說話一邊看著不遠處的小兒子。
    屋簷下大一些的男孩和小一些的男孩蹲在一起,麵前是一隻昏昏欲睡的小白狗,對麵還有一位坐在門邊縫補衣服的老太太,看著就讓人莫名覺得歲月靜好。
    “我這段時間一直在托人打聽c市的幼兒園,有一家距離這邊不算遠,環境也不錯的,就是入學比較嚴格,像咱們楸楸這麽大年紀的孩子都要提前一年去報名試課。”唐誌勇手裏拿著半個烤紅薯,一邊吃一邊說道。
    最開始促使唐誌勇和陳孟搬家到c市來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大城市的教育資源確實遠優於小城市。
    唐誌勇這些年東奔西跑,他的感觸最為明顯。
    當各種興趣班的新興概念都已經在c市,s市這些大城市家長群體中普及流行時,而在他們老家那邊,整個縣城裏也才三所小學,兩所初中,一所高中。
    至於幼兒園,壓根沒那個概念。更多的是工廠為雙職工家庭提供的托兒所。
    他們也不是最近才萌生的這樣的想法,最早還要追溯到秦澤上初一下學期,學校的老師來給他家訪時。
    做孩子的聰明,有天分,做家長的就不能耽誤他。
    當初對大兒子是這樣想,現在到小兒子,唐誌勇和陳孟還是這樣想。而且不僅是教育的問題,他們也有心趁著年輕在c市拚出一份家業來。
    眼看著往大城市湧入的人越來越多,先來的肯定比後來的機會要多些。
    他們辛苦點,等以後楸楸長大了,他就能更輕鬆的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而不為一些外在的條件所改變初衷。
    陳孟靜靜的聽著丈夫的介紹,聽完之後有些疑惑的問了一句:“試課?”
    唐誌勇解釋:“就是讓想要入學的孩子先去幼兒園裏試著跟班待幾天,期間會看孩子的表現。如果合格的話就可以入學。”
    女人點了點頭:“那那個幼兒園一年學費是多少?”
    唐誌勇說出了一個數字。
    稍微有些貴,不過還在他們家的承受範圍之內。
    估計學費之所以沒有貴的離譜,也跟那條試課的規定有關。
    現在整個c國的大環境都處在一個摸索的階段。
    商戶們的經營模式在摸索,想要賺大錢的下海創業者在摸索,就連一些私立學校都在摸索新的授課模式。
    在這樣的摸索中,但凡有哪個人或者團體摸索成功了,都能吃下時代所帶給他們的豐厚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