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2

字數:5784   加入書籤

A+A-




    他們真以為他會那麽做?!
    雖然未曾說一句話, 李隆基卻從中窺探到相應的意思。
    這讓他都有些懷疑,是不是接下來再出現些嚴重的內容會使得他們罷官?精神氣耗盡?
    該想法的出現令他回想起初開始時提到的事情,當時卻隻是簡單的提及後仿佛是遺忘, 便說起別的內容。可現在, 李隆基懷疑神跡內的那些人準備重中之重的去討論它。
    如果可以, 李隆基不想去推斷這個可能性。可安史之亂?能被冠以“之亂”稱呼的絕不是隨意的打打鬧鬧,裏麵定是充滿了無法忽視的災難。就拿他所知的七國之亂、八王之亂, 前者持續時間較短, 後者卻是時間持續較長, 波及範圍較廣,它的出現導致那個王朝嚴重走向滅亡。
    要是神跡說它是短時間的內戰,他還不怕什麽, 但怕就怕是後者。
    一時之間,李隆基的氣血上湧,若是真如他猜測的這般,接下來會變成什麽樣?“國都六陷、天子九逃”, 這可真是殺人誅心啊!
    李隆基開始祈禱神跡裏講述的時候, 其他人沒有看到。
    可他忘記了,一旦神跡內再提起此事, 就不會忽略它。
    他的期待也沒有任何的作用, 隻能去注視著浮現在神跡投影上的文字。
    【yu:歎氣.jpg】
    【yu:話題兜兜轉轉又回到玉環和李隆基與安史之亂了。想到這個, 真想把他的壽命砍給始皇, 既然他不需要那就給需要的皇帝。】
    【虛燭沉酒:我覺得其實還可以捐贈給凰後,讓她可以陪著二鳳。】
    既知二鳳是自己,李世民便知凰後指的是觀音婢。而要捐贈給觀音婢性命還要陪著他, 難道說……觀音婢未來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李世民的腦海裏不想去思考其可能性, 但得出來的結論便是觀音婢可能早逝。
    與他得出同樣結論的還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
    心知李世民與長孫皇後感情的他們明白此事對於他們的陛下來講, 一旦發生便是個嚴重的打擊。
    不過目光瞥向李世民,房玄齡他們發現他似乎是調整好情緒。
    唯有李世民知道,他在神跡結束後定要讓太醫署的人來替觀音婢進行診斷。
    雖然他很想此時就讓太醫署的人去為觀音婢診斷,但他知道這樣必然會打擾到她觀看神跡。
    不過,李世民又念及即將會看到的內容,覺得還是將太醫屬令給叫過來。還有皇後,讓她一人待著,有點不太放心。在過來以後順便還可以讓太醫署令診斷一番。
    於是,李世民便讓宮侍去把人都給他喊過來。
    得到李世民要求的長孫皇後著實無奈,她想讓來喚自己的宮侍回稟李世民不用擔心,她就不過去的事情。可又知對方既叫宮侍喚她過去,便是下定主意,也沒有再猶豫。隻好將繈褓中的李治安排好,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她要離開,就哭了起來。
    無奈之下,長孫皇後不得不將幼子帶著去往李世民那裏。
    同時在心裏對李世民的行為腹誹起來,這人究竟知不知道雉奴出生才沒有多久?
    隻是想歸想,長孫皇後仍舊麵色如常,平淡的注視著神跡。但如果有人去仔細觀察,便能發現隱藏在她眉眼裏的擔憂。
    正如李世民的在意,長孫皇後也極其在意即將開展的有關於“安史之亂”事跡。
    看著神跡內又一次湧起的歎息以及對李隆基的聲討。長孫皇後清楚他們要知道的事即將浮現在神跡投影。
    果不其然,神跡內出現了最初提起此事的人。
    【秦始皇的寶貝:每每看到有人說安史之亂楊玉環是罪魁禍首時就覺得對方腦子有泡,雖然她有一定的關係,卻也不是主因。就像前麵有位姐妹說的那樣,李隆基首先得是個人,不是動物。也不對,動物之間也有忠貞,那就是連動物都不如了。
    還有人說若不是李隆基為了讓楊玉環高興,認了安祿山為養子,怎麽可能會有後來發生的事。
    固然,李隆基是為了讓楊玉環高興,但其中未必沒有政治考量。那個時候的安祿山有在邊疆建立的軍功,又手握重兵,不服從朝廷的管束。為了拉攏安祿山,以此穩固邊疆安穩,李隆基自是想辦法。
    而安祿山在朝堂上也沒有關係,恰逢楊玉環喜歡他的胡旋舞,再聽上唐玄宗對她的那些有關於誇獎安祿山對他特別忠心,待他就像親子。楊貴妃聽著他的話又看安祿山就說像是兒子。
    安祿山自是投之以好,本來就是想要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結果楊貴妃就說出那種話,怎麽可能不欣喜若狂啊?!
    但凡李隆基說出安祿山的年齡不符,直接拒絕,楊玉環還會認對方為養子嗎?
    我不知道別的皇帝在聽到這樣的話以後會不會同意,但我們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居然就同意了!
    居然同意了?!李隆基你有沒有想過安祿山並不是幾歲的孩子?你就同意了?!還將安祿山認為義子。
    所以,我們這位安祿山大果子便以48歲的年齡認了32歲的楊玉環當了母親。
    義子是什麽?雖然無權繼承皇位,但也在無形中滋生了對方的野心。
    你到底是怎麽想的呢?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會帶來多大的問題呢?那是義子,不是椅子哦!
    對於這件事有人說是唐玄宗的製衡之術,但作為皇帝認義子,還是那麽年齡大的義子,真不知道該說是自信不會有事,還是盲目信任。】
    【昭明:後來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發生了安史之亂。大唐從盛世走向衰弱,尤其是在安史之亂後經濟受到了重創,我的盛唐啊!李隆基真是要氣死人了!】
    【環環相扣:提起認母子這種事,我就想到一些人造黃謠,說是玉環幫安祿山進行洗三,兩個人發生了什麽不正當的關係。在《舊唐書》《新唐書》都隻寫了玉環認安祿山為母子的事。
    野史上麵也隻寫了安祿山心動,在知道楊玉環死後發出長歎。哪怕是提到的洗三之事,唐玄宗也去觀看了,結果有些人就像是天天待在楊玉環床底一樣,待在皇宮一樣,把事情寫的活靈活現,好像是真的發生了什麽不清不楚的關係。
    如果真的發生了,李隆基會不知道嗎?他是個皇帝,會容忍那種事情降臨在他身上嗎?】
    【柏林:這曆史上被造黃謠的女子還不夠多嗎?哪怕是現在,也依舊有人對女孩子造黃謠。】
    【人類欺詐:之後一定要來一期那些被造黃謠的打假主題,現在我們接著來說安史之亂的事情。當然,在說之前,還是先再罵一次李隆基,怎麽就不能進行壽命捐贈呢?而且前麵姐妹說的認義子後,我們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還任由安祿山出入皇宮。】
    處於唐玄宗前期的李隆基感覺自己再次迎來了朝中大臣的視線。
    這讓他都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麽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他隻知道,神跡內的唐玄宗可能是太過沉浸於盛世繁華的場景下,如果當時真的處於盛世,做出那樣的行為無異於增添了一把火。突然間,他感覺發生所謂的安史之亂好像也屬於正常的顯現。
    裏麵的他完全陷入了自傲、盲目自信的姿態,沉湎於其中。
    尤其是連自由出入皇宮這種事情都能夠同意,已經不是簡單的自信了。
    他突然有些想要知道,究竟是什麽樣的盛世場景讓他對這些事情都不在意呢?
    哪怕他是“他”,有些東西也著實理解不了。
    ——
    相比之下,有些人則是更多關注楊玉環認安祿山母子後發生的那些事,比如提到的“洗三”。彼此之間還互相開玩笑,再次的出現了造黃謠的場景。
    似乎在他們的心中,女子的行為都能夠解讀出來任何的意思。
    為此,他們還調笑著互問:“不知道皇帝怎麽想的,遇到那種事居然還不阻止?”
    作為唐玄宗後期的李隆基雖然沒有聽到這些戲言,卻也能夠想象出來那內容出來後別人的看法。
    對此他看著垂頭倚靠在他身上的楊玉環說道:“朕自是信玉環你不會做出背叛朕的事,也怪朕當時沒有處理好此事,竟叫人誤會。”
    才被詢問“對壽王更喜歡還是對朕更喜歡”沒有多久的楊玉環再聽此言,心中複雜可想而知。
    尤其是她有注意到神跡內提到的“如果李隆基阻止”,她可以肯定,若是李隆基當時不允許,她又怎麽可能會違背他的意思呢?
    他是皇帝,她隻是寵妃。她所獲得的一切都來自於他的允許,如若她真的做出了對不起他的事情,她真的能活下來嗎?
    楊玉環敢肯定,要真是有那樣的情況,她逃離不了賜死的結局。特別是宮內,哪怕李隆基再不關注,想要知道相應的事情也是可以知道的。
    所以他才敢這樣的對她說出那樣的話來吧!隻是,她突然有些不確定,這究竟是真沒有處理好還是故意沒有處理好。
    楊玉環不敢去想,她隻能唇角露出笑容對著李隆基說道:“隻要三郎相信,我就心滿意足了。”
    說著,她抬眸與李隆基對視一眼,又將視線移到神跡。她怕看多一秒心裏麵的想法就暴露出來。
    李隆基見此扯了扯嘴角,也將目光放在神跡。然而,神色卻有些莫名,心中不知道在想什麽。
    【琅然:出入皇宮還隻是一件小事,到後麵我們的唐玄宗李隆基竟然將超過四成的守衛邊境的軍隊都交給了安祿山,他認的這個好大兒。超過四成意味著什麽?想到對太子的提防,再想到對義子的信任,一個親兒一個義子,不相信前者反而是相信後者,是很自信對方不會謀反嗎?】
    【幻羽:或許吧,覺得既然是自己的義子,就沒有想過他這個義子和他的歲數差不多多少,還不是大唐人。尤其是到了後麵,安祿山手上的軍權到達頂峰了。這種情況下,要麽是當宰相,要麽是叛亂,成功以後當皇帝。】
    “他就不知道散出去的兵權想要收回來難度有多大嗎?”有些皇帝理解不能李隆基的行為,尤其是給對方的兵權超過四成,“如果是給不同的人還沒有什麽,但是就給一個人,這種情況就得看對方的人品。要不然不造反真是對不起手上的兵權了。”
    但顯然,安祿山的人品存在問題,否則也不會存在神跡所說的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