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不去

字數:4718   加入書籤

A+A-


    整整三天,葛秋一直閉門不出,就小院裏瘋狂鍛煉,三天下來,除了會有肌肉拉傷的疼,已經恢複到了以前的正常水平。
    董生在這三天,也時不時過來探望,並和藹的告訴葛明朝和程秀秀,隻要安心住下就好。
    除了水電費自己交,平時要想吃大鍋飯還可以去前院。
    不想吃就自己做,這些都是沒有關係的。
    一家人嘛。
    程秀秀和葛明朝,對此有說不出來的感激,但也因此徹底放下心來。
    要知道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隻要懸著的心落了地,就會自動自發的去開辟新的生活方式。
    所以這三天,葛明朝和程秀秀也沒閑著,他倆把小院裏的三分地給修整了出來,用原來堆在牆角的水泥磚,圍了個小菜圃,準備在來年開春,自己種點蔥蒜和小青菜。
    還為了盡快收獲一波成果,程秀秀驕傲的從行李中拿出一大包蘿卜種子。
    非常期待的告訴瑪紗,蘿卜種子兩天就能發芽,七天就能采摘蘿卜苗,剩下的可以試試冬天能不能活,要能活,到了明年一、二月,就能吃一茬自己種的白蘿卜了。
    對此,葛秋隻笑不說話,讓媽媽自己去體驗北城氣候也是挺好的。
    吃了晚飯,她和爸媽坐在一起,告訴爸媽,她明天開始要去接受係統化訓練,到年底前可能都不會回來。
    程秀秀頓時心慌意亂:“什麽係統化訓練,連家都不能回?”
    葛秋婉轉道:“不是連家都不能回,是訓練的地方離北城有些遠,差不多一百二十公裏左右,兩邊來回跑太浪費時間,所以訓練的時候,我會住外麵。”
    葛明朝眼裏充滿擔憂:“你不是跟著董師傅學嗎?為什麽還要去外麵訓練?”
    葛秋當然不會告訴他們,自己訓練的是什麽,所以她故意往正式學廚上麵說,還說的十分深奧和複雜,直到把爸媽繞暈,不約而同的感慨,說專業和非專業,就是有所不同後,兩人終於不再多問了。
    葛秋自己潤了潤喉,再看看大師兄給她院裏裝的電話。
    “你們放心吧,我訓練的地方有電話,到時候我每天都給你們打一個。”
    程秀秀假裝無所謂的斥責:“打電話多貴,沒事就不要打,有事再打。”
    葛秋咯咯的笑,回頭看那娜:“明天我要走,那兒不讓其他人進,具體原因我和你大哥說過了,你看你是回家,還是繼續在這?”
    自從那天那娜反思過,就學會不再鑽牛角尖,轉著眼珠道:“繼續住這吧,反正我哥也要我在北城呆著,你不在,我還可以幫你陪叔叔和阿姨呢,正好叔叔車還沒學會,我總要把叔叔教會了再說。”
    葛秋心裏默然,知道這絕不是那娜自己的主意,而是靳時忱和黃琨的想法。
    不管爸媽心是不是已經落地,終究是初來乍到,有個年輕人在身邊陪著,她出門在外,也能放心很多。
    當然了,拋開這點,那娜本身就是個小閑人,估計她自己也樂意如此。
    “也好,那就拜托你了。”
    她再回頭看瑪紗,不等她開口,瑪紗就主動道:“我也留下,等你回來。”
    葛秋會心的笑:“我和二師兄說了,說你在味覺和感悟上很有天賦,所以二師兄弟答應我,我不在的時候,你可以跟著他去打下手和學習,然後空餘時間你要願意,也可以去前院和外門弟子,練一練刀功和基礎功。”
    瑪紗聽完眼睛都亮了好幾個度,別看這幾天她一直圍著葛秋轉,但不代表她不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
    而她又確實喜歡做美食的沉浸感。
    “可以嗎?”
    “可以呀,為什麽不可以,要不是我資質不夠,你本來就是我徒弟。”
    瑪紗捂著嘴笑,感覺自己又有了新的生活重心和目標。
    交代完這些,她把靳時忱給她的一箱子現金拿了出來,擺在爸媽麵前。
    看著一摞一摞四人頭的百元大鈔,他倆心速都加快了。
    “你那來這麽多錢。”
    葛秋咳了幾聲,以默認的表情告訴他倆,是誰拿來的,程秀秀和葛明朝立馬就不問了。
    “前幾天我說要買房,但我們那些錢肯定是不夠的,這有五十萬,媽媽您收好,等我走了以後,您們找個時間,讓那娜叫上他大哥,陪你們去看看,有合適的就直接買吧。”
    這個時候,北城剛規劃了四環和五環,所以五十萬足夠他們在外環,用全款買兩套了。
    葛明朝歎了口氣,忽然問:“那你複讀怎麽辦?明年還參加高考嗎?”
    葛秋舔了舔唇,眼神堅定的點頭:“爸放心,參加是肯定會參加的,但去學校估計是沒時間了,但我會利用空餘時間自學,到時候絕不會讓您失望。”
    考上好的大學,不但是爸媽最期待的事,也是她自己很想要的,所以她不會輕言放棄。
    程秀秀心疼的搖了搖頭:“又要學廚藝,又要自學,能堅持住嗎?”
    葛秋做了個加油的動作,意味深長:“放心吧,我能把握好,隻要你們平平安安,又開開心心,我就不會分心。”
    商量好,葛明朝和程秀秀便不再多說。
    但在準備睡覺的時候,那娜一臉曖昧的戳了戳她:“大少爺喊你去十六號胡同,你去不去?”
    葛秋早有所料的翻過身:“不去,明天要進山,我要養精蓄銳。”
    那娜吃驚:“學廚藝還要進山?”
    “當然啊,有些秘製醬料,是很有講究的,要埋在特別有靈氣的地方,再每天觀察它的變化,直到最完美的時候啟用,不但要用心,還要靜心,哪能不花心思,說有就有,說會就會。”
    那娜撓了撓頭,想到自己曾經去苗寨,寨主拿出的金花茶還有秘製火腿,做工確實很複雜,不但要人力還要時間,那麽進山就啥沒毛病了。
    “叔叔和阿姨說的真沒錯,專業和非專業,確實是天壤之別,那你去了,就真不能回來看叔叔和阿姨了?”
    “能,但要看具體情況,能不能抽空回來。”
    那娜歎了好大一口氣:“好吧,那你今晚真不去十六號胡同?”
    “不去。”葛秋回的又快又果斷。
    那晚不該放縱的全放縱的,今晚叫她去還能是什麽,她才不要千裏送單騎。
    更何況男人這種生物,就不能事事都順著他。
    那娜沒辦法,做為傳聲筒,隻好自己去一趟。
    見到看報表的靳時忱,她無奈的攤了攤手:“秋寶說不來,還說要養精蓄銳,等明天好進山。”
    靳時忱瞳仁微縮,問出和那娜同樣的疑問。
    那娜就把葛秋的話重述了一遍,眼見靳時忱臉色越變越難看,黃琨趕緊在旁邊打圓場。
    “聽說董生在山裏,是有一個秘製醬料的地方,還講究什麽四季更迭,陽光雨露,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然後那個地方還歸隊裏管轄,以防國外的廚師派人偷學,如果是這個地方,那大少奶奶去了,恐怕比董生家裏還要安全。”
    別看隻是簡簡單單的一日三餐,但要想像董生那樣名譽大江南北,裏麵的學問可是很深的。
    不論是靳時忱和黃琨,都不會對此有所輕視。
    畢竟老話說,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要想達到行業巔峰,那就是要比別人更懂鑽研。
    像董生,他的廚藝、身份和地位,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那麽作為董生的徒弟,自然在繼承衣缽的同時,還要想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怎麽可能讓葛秋用傳統的方法去學。
    無奈下,靳時忱苦笑,在他看來,葛秋的養精蓄銳是假,躲著他才是真。
    但不知道為何,肯定她是在躲自己後,心裏竟然生出一丟丟小得意。
    若不是他能亂她心扉,她豈用躲?
    但得意過後,又是慍怒,如今的她,是什麽都不跟他商量了,完全是獨立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