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大總管請你喝茶

字數:4629   加入書籤

A+A-




    夜幕垂落,秋風漸起。
    燃燒的火光下,男人們神情肅穆地收拾行裝,準備離開。
    確定了內廷司的意誌後,孟君澤決定放棄所有的履重,輕裝向齊郡趕去。
    而在這之前,他們必須先離開這裏,找個內廷司不知道的地方。
    此外,在接下來的旅程中,他們還要盡可能的避免進入任何一座城池縣鎮,也盡量不與任何官府的人接觸。
    好在活下來的馬匹還有不少,足夠剩下的士卒們使用。
    然而,士卒們還未收拾好行裝,驛站另一邊的官道上,又有人走了過來。
    慘淡冰涼的月光下,一行人的影子被拉的極長,就像是地獄裏走出來的鬼差。
    最前方領頭的,正是蔡讓。
    蔡讓身後跟著十五個內廷司的宦官。
    除了蔡讓一身禦賜的飛魚服,其餘的宦官都穿著標配的深藍色圓領袍服,一個個臉上麵無表情,仿佛僵硬的白麵人偶。
    越是這樣,越顯得壓迫力十足。
    折威軍士卒們迅速做出反應,拿出武器,神情凜然地做好戒備。
    蔡讓停下腳步,看了看刀劍相向的折威軍舊部,淺淺一笑,然後看向孟君澤,說道:“孟軍師,這是何意啊?”
    孟君澤伸手向下壓了壓,示意士卒們都把武器放下來,也笑著說道:
    “不瞞蔡總管,弟兄們先前遇敵,精神都有些緊張,也不
    知是蔡總管到來,這才鬧了笑話……我替他們向蔡總管賠個不是,素聞總管大人大量,想來不會跟這幫粗人計較。”
    孟君澤說完,抱拳微微躬身執了一禮。
    不得不說,他這番話說的很漂亮。
    畢竟這事可大可小。
    往大了看,司禮監掌管宮中一切禮儀,傳遞聖旨,代帝批紅……而蔡讓是陛下身邊的秉筆太監,又是司禮監總管,在朝廷中常常有“內相”之稱,他的出行代表的就是皇家顏麵。士卒們對他拔刀,便是目無君主,不敬皇權,按罪論處最高可判處死刑。
    往小了看,就像孟君澤所說,當鬧了個笑話揭過去就行。
    孟君澤先是口頭道歉,隨後便鞠躬行禮,把姿態放得很低。
    嗯?
    折威軍師低頭道歉了?
    並且是對一個太監道歉?
    一眾折威舊部都愣住了,繼而覺得心酸,苦膽翻湧,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蔡讓顯然也是沒想到孟君澤會把姿態放得如此之低,不由地怔了怔,看著孟君澤幾乎白了一半的頭發,感慨說道:“當年你若是肯低個頭,又何需在牢中五年?”
    要知道,孟君澤剛過天命之年,也就是五十歲出頭。
    五十歲就有半頭白發,就算放在普通的鄉下農夫身上都很不正常,被認為是內腑虧虛的表現,放在孟君澤身上就更不正常了。
    因為
    孟君澤不僅是軍師,還是個武夫,是個修行者。
    當初折威軍滅了穀昌,班師回朝的時候,孟君澤跟在族兄身後,尚且滿頭烏發。兩人被萬軍拱衛,入京後又被萬民拱衛,是何等的英姿颯爽、威風八麵。誰能想到五年後的今天,孟君澤的改變會如此之大?
    但事實和蔡讓說的一樣,如果孟君澤當年肯像今天一樣低個頭,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他們畢竟是功臣。
    當功臣低頭認錯,自然會引發一些官員的愧疚和同情,繼而站出來幫他求情,就算最後還是會被下獄,也不至於長達五年之久。
    但他沒有。
    孟君集也沒有。
    折威軍一眾將領也都沒有。
    這等拒不認錯,當然有幾分傲骨在裏麵,隻是,這傲骨又何嚐沒有幾分居功的意味?
    居功自傲,這就犯了陛下的忌諱。
    加上無數言官的彈劾,所以陛下一怒之下,直接取締了折威軍的存在。
    “都是舊事,不提也罷。”孟君澤笑了笑,拱手道:“敢問蔡總管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蔡讓開門見山道:“咱家過來是為了請孟軍師回京,大總管想請你喝上一杯。”
    孟君澤皺眉道:“李大總管?”
    蔡讓點點頭:“正是。”
    孟君澤沉默片刻,斟酌著語氣說道:“大總管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蔡總管也知道,十月
    初二恰好是家兄壽辰,我出獄後已在長安耽擱了一個月,實在是不方便耽擱更久……勞煩您代我向大總管賠個不是,等日後我再回京之日,必會親自登門,向大總管賠禮道歉。”
    聽著他的語氣,蔡讓再一次心生感慨,看來牢獄五年,確實磨平了孟君澤的棱角。
    換成以前的孟君澤,哪裏會這樣的低聲下氣?一句“滾蛋不去”,就把蔡讓打發了。
    就算大總管親自請他喝茶,如果讓孟君澤不高興了,該不給麵子還是不給。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
    失去折威軍,孟君澤也就失去了狂傲的資本,或者說失去了做自己的資格。
    他必須要學會收斂性子,以免給自己和孟家惹上更多的麻煩。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李大總管也不是五年前的李大總管了。
    自從太和元年,陛下沉迷修道,李大總管幾乎成了皇帝的代名詞。
    他手中的權力成幾何倍的增長。
    他能做到的也不僅僅是代帝批紅,甚至能代帝擬旨、代帝賞罰……
    如今的大夏朝廷,李大總管的地位儼然超過了左右丞相,成為皇帝之下的第一人。
    位極人臣,升無可升。
    蔡讓搖了搖頭,說道:“大總管的意誌,不是咱家可以違抗,也不是軍師隨便找一兩個借口就能打發。”
    孟君澤沉默著,沒有接話。
    蔡讓勸
    說道:“走吧,咱家不想動手。”
    先前的戰鬥中,折威士卒們死了十二個弟兄,本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然後看到這一群太監過來,張口就是要帶軍師回去,士卒們心中的火燃燒更旺。
    此外,在這個年代,一般的正常男人看到內廷司的太監時,即便表麵上畢恭畢敬,心裏也多少有些不齒,天然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思,畢竟少了那玩意兒,男人也就不是男人了。
    種種原因下……
    聽到蔡讓說出“動手”兩字,士卒們頓時怒了,奶奶的,一群死太監,動手就動手,爺們兒還怕了你們不成?
    當即就有兩個士卒將刀刃推出半截。
    蔡讓身後的太監們也都不是簡單貨色,一個個都是內廷司的精英,平時做的不是打掃宮殿這些瑣事,而是查案、抓人、審訊、殺人這些陰狠毒辣的活計。
    這群太監被朝中百官稱之為“鬼差”,平日裏高高在上慣了,放眼大夏朝廷,哪個臣子見了他們,敢不笑臉相迎?
    今天卻被一群身上沾滿鮮血,看起來淒慘無比的普通士卒拿刀挑釁,一次不夠,竟然還敢挑釁第二次。
    真當“鬼差”之名是個笑話?
    “大膽!”
    一個太監站出來,話不多說便抬起右手,用袖口對準了那個將刀刃推出半截的士卒。
    哢嚓一聲!
    一根袖箭衝向士卒的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