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莫須有
字數:4831 加入書籤
深更半夜,如雷聲般的轟鳴穿街過巷,無數沉睡中的人被驚醒,從窗口往外麵望去。
蔡讓雙手負背,站在道路中央,姿態隨意,給人的感覺卻仿佛一座山嶽般巍然。
無人敢接他的話。
蔡讓也不需要他們的回答,看了看關千雲和燕清辭,平靜說道:“走吧,不等了。”
說完他轉過身,揚長而去。
關千雲和燕清辭沉默地對視了一眼,隻能跟了上去。
暗中隱匿著的上百個折威軍老卒,無人敢追。他們不缺勇氣,但沒有誰願意白白送死。
……
……
齊郡侯府沒有點燈。
月光昏暗,夜風寒涼。
孟君集坐在前院的石椅上,看著麵前成排的屍體發呆。
眼前這些跟著他超過十年的老卒都已經在齊郡城定居,家中各有妻兒老小。
孟君集還沒有讓人把他們的死訊傳出去,更不知道該如何向部下們的家人交待。
這時,有屬下前來匯報,將碧柳居前發生的事情稟告給孟君集。
孟君集苦笑一聲。
果然,還是失敗了。
這就是一品後期。
這種級別的強者已經不能用常理衡量,也不是齊郡侯府能夠限製的存在。
他們的強大,足以無視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規則。
即便知道蔡讓在哪,又能有什麽用?
蔡讓根本不會給士卒們布陣的時間,他們也不可能躲過蔡讓的感知布下軍陣。
等吧。
等吧……
等京都的消息。
等陛下派人過來。
即便民間有許多詆毀陛下的聲音,即便很多人都認為沉迷修道、不理朝政的陛下正逐漸向著昏君的方向發展。
但孟君集從不這麽想,他對於陛下一直都抱有信心,從不懷疑。
因為那不僅是他的君主,還是他最好的朋友,值得托付生命的朋友。
他們曾經一起喝酒,一起去教坊司,一起為了夢想而奮鬥……
他信任陛下。
想來陛下也會信任他。
孟君集坐在黑暗中想著,月光灑在他的側臉上,就好像一尊雕塑。
……
……
蔡讓回到驛站,看到了滿是箭孔的門窗和滿地的屍體。
都是昔日內廷司裏的熟悉麵孔。
關千雲目露驚色,白天的時候他還被這些人拿弩箭指著,此時這些人屍骨未寒,地麵上的鮮血仍有餘溫。
平心而論,關千雲被內廷司限製行動的時候,心底有許願這些宦官出事。
但現在看到這些人都死了,他第一時間不是感到慶幸,而是擔心起了齊郡侯府。
“不僅是孟家,折
威軍也完了……”關千雲壓低聲音,低聲對燕清辭說道。
燕清辭輕輕點了下頭。
對宦官下殺手是朝中大忌。
首先內廷司是很記仇的,誰得罪了他們往往都會遭到報複。
其次宦官在外,代表著朝廷和皇室的顏麵,不待見他們可以,背地裏罵他們也可以。但殺死他們,絕對不行。
這屬於是犯了忌諱。
就算李大總管不報複折威軍,滿朝言官也會向上諫言,屆時大夏哪還有齊郡侯的容身之處?
“蔡總管笑什麽?”
燕清辭忽然注意到蔡讓臉上不僅沒有傷心的表情,嘴角竟然還露出了一抹微笑。
蔡讓當然要笑。
他和王侯約定要毀了孟家和折威軍,如今徹底做成,內廷司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這難道不值得一笑嗎?
但他當然不會對燕清辭說明,輕聲歎息說道:“人死是為超脫。”
常年研讀佛學的蔡讓,這一歎,竟真有幾分佛門高僧的味道。
燕清辭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沒有接話。
關千雲則是冷笑不語,心想那你怎麽不去超脫呢?
驛站裏沉默下來。
蔡讓沒有替同僚們收屍的想法,去到角落沒有血跡的地方,盤膝坐下進入了冥想狀態。
關千雲和燕清辭
也沒有嚐試逃走,各自找了個幹淨的地方坐下冥想。
一夜無話。
第二天臨近中午時,陶元星帶著幾個宦官從外麵走了進來。
他們奉命去查黑衣人的身份,此時歸來,想來是有了結果。
看他們一個個都頂著黑眼圈,精神狀態也極為疲憊,想來這一夜都沒有休息。
看到滿地屍體,這位都知監總管的表情要比蔡讓的表情精彩太多了。
“這是怎麽回事!”
“張公公,你醒醒啊!”
“小李,你怎麽就去了呢……”
陶元星匍匐在地,臉上充斥著悲情和痛苦的情緒,還有兩行熱流出。
如果說得好聽一些,就好像這些死去的宦官都是他的摯愛親朋、手足兄弟。
如果說的難聽一些,他這副表情就跟死了媽一樣。
哭上一陣後。
陶元星站起身來,猜到是孟君集和折威軍所為,緊握雙拳,大聲斥責孟君集的罪行。
“這就去殺死孟君集,替他們報仇!”
話雖如此,陶元星卻不是外出問罪,而是把目光轉到了蔡讓身上,似乎在尋找共鳴。
然而蔡讓並不給他麵子,冷冰冰地說道:“陶元星,少拿你應付娘娘們的那一套出來作怪,看著惡心。”
陶元星噎了一下,臉上
青一陣白一陣,最終一句話都沒有反駁。
跟在陶元星身後的幾個宦官各自沉默,看著陶總管被權勢更大的蔡總管訓斥。
他們都是都知監出身,也都想幫自家總管說話,可惜誰都不敢。
關千雲和燕清辭覺得有趣,心想內廷司十二監果然和傳聞中一樣,互相看不慣。
“讓你查的事情,查到了沒有?”
蔡讓直入正題問道。
“查清楚了。”陶元星點點頭,不管性格如何,他的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否則李大總管也不會讓他執掌都知監。
“現場一共有十二具黑衣人的屍體,都是齊郡本地人,分別來自七個村鎮。”
“十二個人中,有八個都是曾經的折威軍老卒,剩下的四個沒有軍籍,但或多或少也都和齊郡侯府有所牽扯。”
蔡讓說道:“辛苦了。”
“根本沒費多少力氣,隻需要對比官府戶籍就能得出這些結果。”
陶元星雖說對蔡讓心有不服,可涉及正事,卻也不敢有誤,正色說道:“黑衣樓必然是孟君集組織的勢力,大總管的判斷沒有出錯。”
蔡讓對這個說法很滿意。
他要的也是這種結果,寒聲說道:“走吧,去找孟君集問罪,順帶把徐公公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