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法顯論佛

字數:4502   加入書籤

A+A-




    稍加思索後,謝周還是決定拉上一把。
    張季舟是如今天下數一數二的醫師,葛桂的醫術更將青出於藍。
    與這兩人結下交情,日後做許多事情都會方便許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燕清辭的心病。
    如果他救了張季舟一命,這鬼醫師徒二人還不得盡心盡力地回報?
    謝周不否認自己的私心。
    他不是聖人,很多時候,做不到不求回報的幫住別人。
    況且如果選擇幫張季舟,就算不正麵對上岱嶽星君,也很有可能和星君結下梁子,其中的麻煩可想而知。
    一念及此,謝周看向法顯,眼珠子滴溜滴溜地打著轉。
    “你想幹嘛?”
    法顯警惕說道。
    謝周說道:“我看到了個勞動力,還是個免費的勞動力。”
    法顯卻在他開口之前就捂住了耳朵,一邊搖頭一邊說道:“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倘若張季舟看到這一幕,一定會驚掉下巴,法顯哪還有半點高僧的模樣?
    謝周笑嗬嗬地退出道心通明的狀態,在心裏默默把先前的話重複了一遍。
    然後加了一句——“你不聽也行啊,你不是會用他心通嗎?誰強求你聽了?”
    法顯尚且無法控製他心
    通,自然聽到了謝周的心聲,頓時眼神幽怨,說道:“謝周你xx媽是不是混蛋啊?”
    謝周也不生氣,笑嗬嗬地提醒道:“你犯了嗔戒。”
    嗔戒,又稱妄語戒,屬佛門八戒之一,即不偽詐,不妄語,不謾罵。
    法顯在謝周麵前心直口快,經常有什麽說什麽,也經常觸犯嗔戒。
    以前謝周提醒他的時候,法顯就會雙手合十,“真誠”地向佛祖道歉。
    今天的法顯卻是不以為意,拂袖說道:“無妨,佛已經原諒我了。”
    謝周笑道:“你又怎麽知道?”
    法顯理所當然地說道:“因為你該罵,而且我已經原諒自己了。”
    等等,我已經原諒自己了……?
    聽到這句話謝周明顯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法顯這是把自己當佛了?
    謝周沒有提出疑問,而是真心地替法顯高興。
    這不代表法顯真成了佛,也不能說法顯性格狂傲,而是一種隨意的姿態。
    這種姿態意味著自信,也意味著法顯已經在佛門之外走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路。
    如果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講,此時的法顯已經開始“不信佛”了。
    這就像佛經中記載過的一個故事。
    有位佛門
    信徒曾在活佛座下苦修多年,終於有一天修有所成,於是去找活佛。
    他說:“佛,我今天早上成佛了。”
    活佛說:“哦,成佛了,很好,隨喜。你吃早飯了沒有?”
    他說:“我吃了。”
    活佛問:“你為什麽吃早飯?”
    他說:“我餓了。”
    活佛說:“喔,你這尊佛很了不起,還知道肚子餓了。”
    信徒撓撓頭不說話,知道自己被嘲笑了,也認清自己不是真正的佛。注)
    那什麽才是真正的佛?
    其實這個問題就跟道門的“怎樣才叫得道”一樣,兩者都沒有絕對的定論。
    有些人不是佛卻被稱之為佛,有些佛經記載中的佛卻不被世人認同。
    法顯自小被蘭若寺收養,被灌輸要一心向佛的理念,所以他也深究過“什麽是佛”的問題。
    遺憾的是,法顯並沒有找到能說服自己的答案。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絕大多數佛門中人看來,法顯都不是個合格的佛門弟子。
    他不止偶犯嗔戒。
    除嗔戒以外,佛門八戒中的第六戒不著香華,第七戒不坐臥高廣大床,第八戒非時食,法顯都不以為意。
    甚至對這幾條戒律有些反感。
    好看的衣
    服為何不能穿?好聞的香囊為何不能佩戴?舒服軟和些的床鋪為何不能睡?日中後為何不能吃東西?難道非得身披僧衣、草席硬臥、奉法時食才叫佛嗎?
    法顯問自己的師父。
    師父說,這是規矩。
    法顯問,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很明顯這些規矩不合道理。
    師父說,佛門自古如此。
    法顯追問原因。
    師父就解釋說,修佛的終極目標是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回等等,所以合該舍棄一些俗世追捧的東西,也就衍生出了這些戒律。
    法顯笑了,說自己不向佛了。
    他不想念佛了。
    蘭若寺的老住持分外生氣,罰法顯去往後山石室,麵壁三個月思過。
    在此期間,恰好聖賢城城主、當今大儒柳玉遊學大和城。
    老住持與其坐談,就說起了法顯的事情,痛心疾首。
    柳玉見過法顯,知道後者是怎樣的一個人,非但不予安慰,反而還恭喜老住持。
    老住持表示很生氣,我家大弟子都不想念佛了,你是在幸災樂禍嗎?
    柳玉就讓老住持放心,說給法顯時間,他斷定法顯一定能承擔起蘭若寺的未來。
    到那個時候,就算法顯不把自己當佛,世上其他
    人也會把他當佛。
    老住持將信將疑,最終還是選擇相信柳玉的眼光,不再把諸多要求強加在法顯身上。
    法顯因此自由了許多,否則今天的他也不可能抱著《孤獨劍客的一生》來看。
    謝周雙手合十,笑吟吟地說道:“所以我佛慈悲,能不能也幫我一把?”
    法顯白了他一眼說道:“你連事情因果都不知道,怎麽幫?”
    謝周也不接話,隻是眨巴眨巴眼睛,事情可以等回去再查,先找好幫手才是硬道理。
    法顯被他看得有些發毛,沉默了會兒,說道:“不準助惡。”
    謝周笑著說道:“放心,我們隻會站在正確的一方。”
    他已經想好了,如果是張季舟犯糊,那就想辦法阻止張季舟,把後者帶出長安。
    如果是岱嶽星君犯的錯,那就想辦法幫張季舟,壓低星君一頭。
    陛下的師父又如何?觀星樓的主人又如何?頂著天下第一道的名頭又如何?
    錯了,那就講道理嘛。
    青山緊鄰長安,在長安地界,青山弟子擁有著質疑任何人的資格。
    ……
    ……
    ————
    ps注這段對話摘自文章《嘎瑪仁波切:什麽才是真正的佛?》作者是誰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