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重逢
字數:3948 加入書籤
其實玄璣子還有句話沒有好意思對星君明言,那便是若非師兄玄虛子天人合一,又恰好途徑陣法邊緣,絕對發現不了陣法的存在。
而即便玄虛子點明了此地藏有陣法,玄璣子和玄逸子都無從覺察。
要知道,玄璣子和玄逸子都是一品後期的強者,此陣法能夠瞞過他們的眼睛,且就算是一品巔峰、接觸到規則力量的玄虛子在它麵前,都有些捉襟見時,可見此陣有多麽精妙。
聽著玄璣子的描述,星君眼神中的興趣意味愈濃,心想是誰人布置的陣法?
星君自認,若論道法,世間無人能出其右。
若論陣法,他亦可排進天下前三。
玄璣子和玄逸子確實差了些,但玄虛子已得他七分真傳,放眼天下都已是最頂級的陣師。
此外,出於某種原因,玄虛子幾乎是自然本身,可奪萬物顏色,能與天地神合。
所以玄虛子的感知力極強,比謝周更強,幾乎沒有誰能瞞過他的眼睛。
也正因如此,星君愈發想不明白,荒郊野嶺,為何會有如此奇陣?
“陣法所在的位置距離落煙穀大概三百裏,接近嶺南一帶。”
玄璣子說出自己的猜測,道:“弟子懷疑是某個門派的藏寶處,七色天最有可能。”
星君不置可否,說道:“縱觀這三百年內,七色天的曆代教主都不如你師兄。”
他的言外之意非常清楚。
那便是即使往上數三代、五代,七色天都沒有能布置出讓玄虛子感到棘手陣法的角色。
如今不知躲到了哪裏的賀璿、以及幾天前在薑禦劍下隕落的鄒若海都差得遠。
玄璣子說道:“不排除是前人所留,如果隻是維持,那就輕鬆多了。”
星君說道:“不曾親見,不好下定論。”
玄璣子歎了口氣,心想薑禦就隻停留了半年,您老人家當初就不該宣布閉三年的關。
玄璣子
滿腹牢騷不敢言,低眉說道:“師兄讓我問下您的意見。”
星君袍袖輕揮,白須白發隨之而動,自有超凡脫俗之意,仿佛履塵的老神仙一般,笑著說道:“我座下隻有你們三個親傳,如今你們也到了出師的時候,隻要是無關局勢的問題,不必問我,自己拿主意便是。”
如果他這句話傳出去,一定會讓無數人乃至無數玄門中人驚掉下巴。
因為外界皆知,紫霞觀排在前列的幾位道長,玄雲子、玄風子,玄冥子,玄震子,以及玄英子,此五位都是星君座下親傳。
但其實這是誤解,星君從未回應過這個說法,他座下親傳弟子從來都隻有三個,那便是玄虛子、玄璣子,以及玄逸子。
玄雲子五人最多算是他的入室弟子,至於其他紫霞道人,還有記名與不記名之分。
紫霞一脈,以他為始。
他便是紫霞始祖。
……
……
謝周走過景林大街,直接去了宣陽坊邊緣街上的那座府邸。
說是府邸,其實就是一座三進院,沒有石柱青藤,沒有紅磚綠瓦,沒有高門大院,放在長安繁華地帶,屬實不起眼。
不過宣陽坊的這座三進院卻極為出名,因為它掛著的門匾上,寫著“燕府”二字。
是的,這裏就是當今不良帥,燕白發的府邸。
有很多人覺得,如此簡單的院落,完全配不上燕白發的身份地位。
燕大帥就該像那些公爺王爺一樣,住進光祿、永典這些皇城腳下的官宅中。
住的如此偏僻,如此寒酸,莫非是在朝中受到排擠的緣故嗎?
市井中常有這樣的說法,但事實並非如此。
燕白發的境界擺在那裏,正常帝王都會給予最高級別的待遇。
所以早在多年前,皇帝就賜予了燕白發幾處房產,有曲江園附近的避暑山宅,有正對朱雀大街的五進豪宅,都是一等一的好位
置。如果沒有身份,尋常富商無論出多少錢,連購置的資格都沒有。
燕白發隻是住慣了宣陽坊,這是他最初來長安住的地方,也是他大婚的地方。
搬走了,記憶也就淡了。
謝周站在燕府門外,看了看頭上的牌匾,上前拍了拍門。
“抱歉,燕府向來不接待外客,客人如若有事,請去不良人衙門,或是留下拜帖,我會知會老爺。”一位六十來歲卻已是半頭斑白的老人迎了出來,看著謝周歉意說道。
他不介意謝周戴著笠帽的打扮。
他見過太多這種那種,或蒙著麵、或背著槍刃的江湖人了。
這些人大多是傾慕老爺的威名,或者想要求一線機緣拜入不良人的群體。
不過事實證明,越是想要走這種捷徑的人,越是不值得注意的人。
謝周認識麵前這位老人,姓卓,以前當過燕白發的副官,後來在受了傷,落了隱疾,就帶著內人搬到燕府,做了燕府的管家。
“老伯,是我。”謝周摘下笠帽,看著管家老人說道。
謝周雖然做了些偽裝,但老管家一眼就認了出來,身體微震,臉上滿是不敢置信的神情,片刻後才醒過神來,趕緊上前拽住謝周的胳膊,把謝周拉進門後,然後左右探了探,確認無人注意到之後,啪的把門關了起來。
“我說謝大少爺誒,你咋個就……就這麽……毫不遮掩的過來了?”
老管家緊張兮兮地說道。
他依然清楚地記得去年景林大街一役,內廷司、黑衣樓、青山、紫霞觀、觀星樓、南陽張家……各方勢力或主動或被動都齊齊落場,數不清的強者現身,前後加起來,單是一品境的高手就有十多個。
謝周是其中毫無疑問的主角。
後來又發生了太多太多,多到就連老管家都有所耳聞,愈發覺得謝周真是了不得。
這還是黑市毀滅的消息尚
未傳開,否則老管家的下巴驚掉地上都有可能。
“你知不知道朝廷很多密探都在找你,萬一被內廷司看到可怎麽辦?”
老管家的聲音不自覺地壓低,半是批評半是無奈地說道。
這次不怪他消息滯後。
內廷司對謝周的追殺沒有撤除,明麵上依然存在。
隻不過外人並不知道,在薑禦和李大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