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燈塔(105)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A+A-




    黎明時分,邁斯特拉城尚處於沉睡當中。突然之間一道接一道的火光照亮夜空冉冉升起。巨大的煙柱和發射的轟鳴聲向世人宣布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在這一刻,指揮部製定的“啟明星計劃”被啟動了,數以千計的導彈撕開夜幕,迎接朝陽。

    時間來到5分鍾前,城內各處一座座被沙土覆蓋的地下基地內,層層的金屬裝甲板依次打開,露出密密麻麻的發射井和軌道,數以千計的7米多長400毫米口徑火箭彈從發射井內騰空而起。

    數分鍾後,當上層的火箭彈發射完畢,下層的導彈發射井被打開。數百枚巡航導彈噴吐著煙氣升空。

    最後一批是搭載了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當幾十枚這些30多米長,超過200噸重的大家夥轟鳴著離開發射架時,大地都跟著輕微震顫了一下。

    防護合金板再次閉合,十幾隻機械藍尾蠍將沙土覆蓋住被氣流衝刷出的合金地麵,完工後自己也藏回了土中。基地上依舊是廢墟和沙土,充斥著廢土氣息。

    “2枚洲際彈道導彈,這輪攻擊過後,會將阿斯洛林族徹底激怒吧。”藍壘夏看著屏幕上奔赴各目標的火箭彈群和導彈群,他話鋒一轉道,“不過,要是能以此打開空中通道,至少讓它們的地麵防空火力癱瘓一段時間,我們就能快速完成任務,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其實你如果把‘火藍刀鋒’計劃的兵力全部調集到對韓笑笑的救援行動上,還是有一定的成功率的。”正在檢查浮空塔台1號狀況的妮婭突然插了一句。

    藍壘夏聞言停頓了幾秒,似乎是在思考這麽做的可行性。

    “那也得地麵部隊能抵擋住後續的報複行動才行。”他說。

    他知道妮婭說的是實情,而且擁有相當的可行性,然而他的救援行動是要撤離所有的地球人,而不僅僅是一個人。他還沒打算這麽快和家族,甚至全人類翻臉,時機尚不成熟。

    其次,縱然成功而他也打算承擔任務失敗的後果。以眼下星港基地的能力,很難撐到飛行器升空,脫離恒星係。光有地麵部隊和大氣層內的空軍是不夠的。而如果想要製作大量能用於宇宙作戰的航天飛機以及星艦,核裂變製造的能源依舊不夠用,必須要能夠達到核聚變層次。這也是他和波塞冬派係的代行者領隊軍官們討論推演的結果。因此才有了“火藍刀鋒”計劃。藍壘夏是個嚴謹的人,信奉謀定而後動。一個事情隻有想明白了,給自己預留好了退路,他才會去做。這也是他打了那麽多場絕戶仗,還能活蹦亂跳得站在這裏的原因。

    而最為關鍵的一點在於,放棄大部分人,救援1個人,不符合韓笑笑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如果他這麽幹了,她大概率會領情,報答救命之恩。但想要兩人結秦晉之好,白頭偕老,則基本是無望了。何況這也和他一直以來的戰略布局違背。仗打到這會,他和米拉爾人雖然彼此都沒明說,但一個把人類當救命稻草,能拖多深就拖多深,一個把米拉爾人作為先鋒,努力遲滯阿斯洛林族的擴張,雙方都是心照不宣。貿然行動隻會把這樣的紐帶突兀得截斷。

    藍壘夏歎了口氣。妮婭提出的思路是智械的思考模式,他們隻需要考慮1+1=2就行,但在人類世界,你得把為什麽1+1=2論證一遍。

    當然他不會去和妮婭說這些,她未必聽得明白,就算聽明白了在智械社會也無用武之地。

    屏幕畫麵中,火箭彈群和導彈群已經有部分命中了目標,截止這會命中率能有80%以上。

    “攜帶米拉爾人可能出現的幸存者,多少人份額的生活物資?”妮婭發問。

    “就按10萬人份攜帶吧。”藍壘夏覺得就上次探索海港的情況看,島嶼和港口不會有太多的幸存者。

    他們所在的區域是浮空塔台的控製室。整座浮空塔台外觀如同隻水母,高1.2千米,半徑8千米,主體部分由石墨烯構築,同體積下石墨烯的重量僅為鋼鐵重量的5萬分之一,是空氣重量的6分之一。

    浮空塔台的全稱應該叫做“多功能資源采集和修理平台”,其原本主要作用是星球數據收集,氣象地理勘測,物資采集以及航空器的修理,是一款行星間科考和移民先鋒船。其配套有供1.5萬人居住的全密封房間,擁有完備的自我生態循環係統,攜帶的核燃料和物資足夠這1.5萬人在宇宙空間裏探索10年。

    如今藍壘夏把它從藍圖庫裏翻出來,改造一番加掛了護盾發生器和部分武器後,直接作為了戰略運輸平台使用。

    空天航母雖然龐大,但僅能用於作戰,攜帶的物資終究有限,也沒有修理車間。

    而浮空塔台就不同了,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080萬噸,除了上文所載的那些,還有完備的修理設施以及各類工廠。畢竟它能夠承擔獨立的恒星係間的飛行任務,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做到用新的零部件逐步替換掉整艘飛船。

    藍壘夏給每艘船上配備了1萬台scv,2個合成營1600人的駐軍以及一個護航大隊。

    這次的“火藍刀鋒”計劃中,星港將出動2艘浮空塔台,2艘空天航母,1個戰略轟炸機聯隊。而浮空塔台內部則搭載了6個航母編隊,1個戰略核潛艇編隊,以及大量的後勤船隻。船隻的總噸位達到了1500萬噸。

    盡管所有的飛機和艦船都是自動駕駛由ai控製。但除了一個4千人的觀摩軍官團外,為了保證船體受損後能夠及時得到修補,電子通訊受到幹擾或者聯網設施損毀時武器依舊可以發揮作用,藍壘夏依舊給每艘艦船配備了最低限度的操縱機械士兵。而這樣的配置之下,加上運輸登陸用的步兵,用於計劃作戰的單元直接接近了12萬,達到了星港總兵力的五分之一。

    藍壘夏的目標地域依舊是距離邁斯特拉城1.8萬公裏的凱特爾港。相比於上一次,他在這一回做的準備工作可謂充分。

    3枚洲際彈道導彈呼嘯著撲向了凱特爾港所在的海普泰蘭堡,在這座已經滿目瘡痍被菌毯和災變植物覆蓋的城市上方投放出了45枚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

    一顆接一顆的蘑菇雲升騰而起,它們相繼串聯成片,用迸發出的烈焰覆蓋了超過1500平方公裏的土地。

    140公裏外,抱著魚缸的米拉爾人男孩很明顯感受到天空亮了那麽一下,他有些困惑得看著陸地城市方向升起的煙柱,提醒正在忙碌的父親道:“爸爸,陸地上似乎有很大動靜,是我們的軍隊開始反攻了嗎?”

    油漆斑駁的甲板上中年米拉爾男子正在為這艘有些曆史的50噸級的捕魚船整理漁網,聞言他轉過了身,隨後整個人怔住了,愣愣得說不出話。

    五分鍾後,距離陸地城市180公裏的米霍臘蒂島一處雷達監察哨所觀測到了來自戰略轟炸機的第二輪攻擊,一個聯隊的戰略轟炸機星空堡壘和上百架護航戰鬥機向海普泰蘭堡投放了數萬噸的炸彈和火箭彈。

    哨所站長慌忙向居住在海島上的魚叉獵人指揮部匯報了此事。

    “我一直以為‘曙光城’的傳說不過是騙局呢。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看到了如此龐大的機群編隊。”

    “反攻……竟然……開始了。”

    哨所士兵們麵麵相覷,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第二輪火箭彈與導彈打擊結束後,星港的空軍部隊出動了,這是一個半月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反攻行動。這次行動一共集結了5個集團軍超過60萬人,除了參與“火藍刀鋒”計劃的遠征部隊外,有46萬部隊被投入到了邁斯特拉城的爭奪戰中。

    其中米拉爾人有7萬名軍士長及以上軍官參與到作戰中。技術兵器方麵,星港投入了20座浮動塔台,14艘空天航母,包括太空戰機在內4658架固定翼飛機,8160架傾轉旋翼飛機和直升機,超過3萬架空中飛行單位;陸地上投入1.2萬輛各型坦克,5萬輛包括步戰車、自行火炮、自行高炮在內的各式裝甲車輛,7千台機甲;而操縱各類火箭炮、導彈車以及配套設施的部隊超過了6萬人。

    在反攻以前,星港和周邊的實際占領區已經達到了4600平方公裏,而在地下,圍繞曙光城,代行者們新擴建了萬口地熱井,數座10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站,1.6億千萬時的水電站,以及216座核裂變發電站,總發電量達到800億千瓦時。這些電力供應著超過700萬台各式工程機器人。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