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燈塔 (126)
字數:4700 加入書籤
兩棲陸戰旅由8個營組成,包括3個重型兩棲機械化營,1個輕型兩棲機械化營,1個炮兵營,1個空中突擊營,1個防空營和1個偵察營。
其中重型兩棲機械化營下轄4個連,共60輛遠征-80輕型兩棲坦克。
這種坦克僅裝備了105毫米滑膛炮,為了方便空運和快速搶灘登陸,其采用了全焊接鋁質裝甲,初級防護不過18噸,而即便是終極防護加持了外掛裝甲後也就23.5噸,比傘兵車防禦力強的有限。
然而畢竟是坦克,且一般的主戰坦克也沒法下海遊泳。所以妮婭在經過計算後,把手頭所有的360輛遠征都塞進了兩個兩棲旅當中。她沒指望這些坦克可以立下什麽豐功偉績,隻需要它們能快速上岸後,可以協助步兵穩固陣線就好了。熬過最初的幾個小時,等到舟橋部隊把路鋪平,自然有重裝合成旅和導彈部隊進場和敵方掰腕子。
輕型兩棲機械化營則是采用了空降旅的裝甲營編製依舊是履帶式傘兵戰車和10輪式步戰車開道。區別不過是車輛做了一定的改裝,以確保可以在海裏行駛。
炮兵營換成了清一色的42輛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空中突擊營由於直升機的編製已經打散,隻能全部臨時換成機甲,裝備了288台混沌機甲和192台窮奇機甲
防空營依舊是56台自行高炮和15台防空導彈發射車。
偵察營由4個連組成,依次是武裝偵察連、儀器偵察連、無人機偵察連和支援保障連。在損失了大量的無人機後,妮婭想要弄明白戰場態勢就隻有倚仗地麵部隊了,她對偵察營做了一定程度的加強。
其中“遁形”重型偵察車為了提升速度和防護力,采用了全新技術,車身覆蓋魚鱗狀裝甲,被鉸鏈連接的碳纖維部件覆蓋。每一個碳纖維部件都用碳納米管與微型螺線管連接,可以使裝甲豎起或放平,魚鱗裝甲不僅可以充當空氣刹車裝置,還能幫助車輛實現更加順暢的拐彎性能,實行四麵旋轉,增強製動能力。行進時戰車會收縮為最小體積,以便改善氣動性能。
此外,戰車車輪拋棄了傳統輪式或履帶,而是采用12塊高強度材料結合而成一個環形結構,能根據不同車速與路麵狀況做出相應的伸縮反應。
經過一係列改裝後,遁形重型偵察車以21.5噸的重量可以開出150km/小時的高速,除了晚風全地形氣墊摩托,已經遠遠超過了聯軍目前裝備的任何一款地麵車輛。
偵查車的主要武器為一門40mm埋頭彈機炮、雙聯裝反坦克導彈,一座配備7.62mm機槍的遙控武器站,2套多通道光電瞄準裝置以及2座4聯裝榴彈發射器。
單就武器裝備而言,偵察車足以和步戰車掰腕子。不過整個集團軍裏也就那麽32輛裝甲偵察車,算得上是特種車輛。
除了作戰型號,偵察車也有炮兵偵察車、光電一體偵察車等型號,2個營總計46輛。
偵察營還裝備有6輛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在最後的10分鍾裏,妮婭還調集了1個中型合成旅,一個陸航機甲團,一個合成炮兵團,一個重裝裝甲團,一個irs重裝步兵團。
其中中型合成旅和空降旅編製大體相當,隻是把兩個輕機步營換成了火箭炮營和綜合體營,同時坦克換成了聖鎧主戰坦克,坦克營裏裝備45輛坦克。
聖鎧坦克相比於秩序坦克,增加了體積和各類電子設備,同時增強了側麵、後部裝甲厚度,並把機槍拆除,形成主武器為125毫米滑膛炮,副武器為頂部23毫米機炮的格局。這就使得坦克重量達到了74噸,再加掛裝甲後戰鬥全重達到92噸。
這樣的噸位自然是沒法空投了,但也確實當得起攻堅力量,防護力比秩序坦克高了一個檔次。
重裝裝甲團包含3個坦克營,1個裝甲營,1個炮兵營以及1個保障分隊。
其中每個坦克營裝備66輛夜刃坦克,團直屬一個坦克連,加上連、營、團部坦克,坦克數量達到232輛。
irs重裝步兵團總計1500人,並裝備20台捕食者-90與20台毀滅者。
並非是妮婭不想調動一整支的合成旅,實在是時間和運力有限,即便是這樣,目前的狀況也是她精簡計算,並調動了所有的空中運輸力量和400多艘的蔚藍之星氣墊登陸艇的結果。
按照原本的集團軍編製,集團軍下轄的都是旅級作戰單位。但在工兵部隊尤其是舟橋旅搭建起碼頭來以前,想要把8.4萬個作戰單元全部拉上岸顯然是不現實的。
“阿坎莎,臨時組建的第9軍就交給你了。幫我把敵人的反擊攔住,保持登陸場。”妮婭為了解決平級旅之間缺乏統一指揮的問題,把空閑狀態的陸航旅旅長拉了出來。
“1.7萬人的軍是不是有點寒磣。”阿坎莎自然明白司令官的意思,對方又打算一門心思搞基建了。
“那12空降師也歸你了。讓德文把部隊拉回來。”妮婭吩咐說。
“哎?我想要的齊裝滿員後勤補給充足的部隊,12師目前在敵後啊,回來了還得從岸上3萬噸物資裏分一部分……”阿坎莎尚在絮叨,妮婭已經跑沒影了。
阿坎莎在組建完軍指揮部後,向12師師長德文發報,措辭采用了關懷的語氣:“敵13、22集團軍正在城市內集結,你部應當盡快歸建,避免被幾十萬敵軍包圍。”
“阿坎莎?你不是負責陸航旅的麽?怎麽就成我上司了?”德文在通訊網絡裏詢問。
“嗯啊,不光是我,很多負責陸航和空軍的同僚都進軍指揮部了。我建議你跑快點,你所在的區域至少有26萬的敵裝甲集群正在集結調動。”阿坎莎用歡快的語調回複說。
德文歎了口氣結束了通訊。並不是他不想跑快,而是妮婭在越級指揮組建空突旅的時候,把師的坦克、機甲、懸浮艇、巡飛彈、無人機包括戰場周邊的直升機都給一股腦拐跑了,而這些裝備都沒回來。這導致他的部隊缺乏突擊力量,還有些成了純步兵。盡管動力裝甲行進速度並不算慢,但畢竟比不過八個軲轆和飛行器。
空突旅的戰果自然是輝煌的,但師裏剩下的技術裝備也被拆得七零八落不成體係。尤其是無人機的匱乏,使得師獲得的信息量被大幅縮減,德文隻能不斷派出小股偵察部隊入侵敵方係統,把自己偽裝成第五集團軍的一部。這進一步拖慢了部隊速度。
且這樣的把戲僅能在活骸部隊內使用,一旦遇到阿斯洛林族其他部隊肉眼就能分辨出敵我。可他也不能跑得太快,脫離大隊更容易暴露。第12師的回歸之路注定長途漫漫。
海麵之上,冰藍女王斯卡迪率領她的雪霧艦隊同聯軍激戰了一天一夜,卻始終沒能突破5個航母戰鬥群的封鎖。
首輪虛空獸和雪女的突襲很快擊傷、擊沉了敵方幾十艘艦艇,包括護衛艦和驅逐艦。但敵方很快把受傷的艦隻拖回修理,並有更多的艦船被投入了使用。
直到第三天早上斯卡迪才弄清楚,她麵對的並非是3個航母戰鬥群而是5個。對此梅托斯也隻能表示無奈,敵人攻打凱特爾港口時隻動用了3個航母戰鬥群,他上哪裏知道b集團軍群究竟有多少兵力?
雙方海軍都是第一次交手,對於對方擁有什麽樣的具體編製和兵種同樣是兩眼一抹黑。
虛空獸剛出現時嚇了芬格爾一跳,下級報告說這種灰黑色的2噸左右的巨獸,非但擁有空間跳躍能力,還可以發射電磁脈衝,且長有可以噴吐石墨粉塵的氣囊。
當有12艘驅逐艦都被這樣的巨獸襲擊並陷入癱瘓時,芬格爾覺得自己很可能要輸掉整場海戰。畢竟這還是首批趕來支援的敵方艦隊,要是對方也擁有七八個戰鬥群,按照常規來說阿斯洛林族的兵力遠比己方充沛,那艦船都被定在原地基本也就不用打了。
然而後續的變化則令他長舒一口氣。這些名為虛空的巨獸,空間跳躍似乎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從襲擊發起後的半個小時裏,居然沒一頭試圖逃跑,都被船員們用電磁步槍突突成了篩子。
那頭頂的4排彎刀一樣的尖角,和背部有幽紅色突刺看著唬人,巨獸軀體卻並不比普通裝甲板更結實。
而這些生物體的emp炸彈對於艦船造成的損傷也就是暫時的癱瘓,最多也就5分鍾。
代行者和人類的長期戰爭中,早就形成了一整套應對電子作戰的辦法,設備冗餘那是必然設計的,且備用係統還不止一套。加上納米機器人的運用,被虛空獸砸爛的儀表盤不過幾十秒就可以恢複如初。
真正遭受損失的是類似炮艇和巡邏艇那樣的小型作戰單元。艇上的士兵數量不過10-20人,一二個班而已,艇被定住後,大量合成獸一擁而上,隻需要十幾秒鍾就可以把整艘船拉入海平麵以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