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287(二更) 徐州委任

字數:9561   加入書籤

A+A-


    早在他們幾人被從樂平征調來長安的路上, 就已經討論過他們被喊來此地的任務。
    這顯然不是又讓他們來行什麽觀禮之舉的。
    畢竟現如今的長安城也沒有元月慶典這樣的計劃。
    若真有的話,想來在樂平月報的初稿中就會顯露出幾分端倪了。
    但若不是什麽閑事找上他們,也就隻有可能是正經事了。
    當聽到喬琰用尤為正經的語氣和他們說起任務二字的時候, 無疑是證實了他們的這個判斷。
    “都坐吧。”
    呂令雎一聽這話,當即帶著自己那裝有壓勝錢的盒子落了座, 甚至還偷偷地掀開了一條縫, 往裏麵看了一眼, 見喬琰的目光掃了過來,她又立刻挺直了腰板,一副正經的樣子。
    下一代的武將,也是對她而言尤為寶貴的女武將,眼下這好一派活力非常,躍躍欲試的狀態, 讓喬琰越發覺得,不必將今日朝堂之上那一點反對的言論當回事。
    這些和兗州喬氏同樣看不清局勢的跳梁小醜,在時代的浪潮麵前若是還抱著自己的高貴儀態和陳陋認知,總有一天會自食惡果。
    反倒是這些現如今還是孩子的樂平書院學子,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曆、學識和經驗的一步步累積,遲早會將那些人給取代掉。
    想到這裏, 喬琰笑了笑, 開口說道:“一年半之前, 我給你們布置過一個任務,是要你們想象, 倘若跨海而過,要如何以兩艘艦隊五百人跨海而過,震懾遼東的公孫度。在一年前你們將這個答卷交給了我, 作為前一年的年底考核結果。”
    當時考慮到年齡的緣故,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這三人都是獨立完成這次作業的,陸議郭淮和呂令雎則是以組隊的方式,不過後者最後提交出來的是兩套方案。
    也就是說,送到喬琰手中的一共有五套結果。
    見幾人目露驚喜之色,喬琰繼續說道:“當時我未曾對你們幾人提出的方案做出評價,並不意味著這個計劃要做出擱置。”
    他們當時交作業後不久恰逢天有日食景象,所以長安城中的主要任務一半是消除流言,一半則是為去年的春耕做籌備。
    以幾人中年齡最長的司馬懿看來,喬琰暫時放棄奪取幽州的計劃也實屬尋常。
    隨後從五月起的種種異常氣候也顯然不是出兵的好征兆。
    對他來說唯獨有點可惜的是,他原本想要通過這次提交的策劃和諸葛亮與龐統分出個高下來,卻因為喬琰暫時將此事擱置而難以實現了。
    現在看來,倒是還有機會?
    忽聽龐統搶先一步問道:“君侯的意思是此事現在要重新啟動了?不過正值冬日,好像並非是適合於海航之時。”
    別說是適不適合航海了,眼下這個時節就連並州北部都該說一句寒風如刀,更遑論是幽州遼東這樣的地方。
    就算有棉衣取暖,從徐州駐軍港口海陵出發的士卒到了那裏,估計都要被凍出個好歹來。
    別說能不能對公孫度起到震懾的作用,不被他將手底下的士卒給包圍了都得算是好的。
    到時候威懾公孫度的目的沒有達成,反而要變成他用來挾製君侯的人質。
    那豈不是要成為天大的笑話!
    “我何時說要你們立刻出發前去遼東了?”喬琰朝著龐統看去笑道:“我給你們五個月的時間,從即日起,到五月之末,你們都暫住於海陵,我要你們替我觀望徐州和揚州在今年內的局勢,尋找打破徐州以淮河為界對峙局麵的契機,又或者,能挑起荊州和揚州之間的交手。”
    “而後於五月末,率領海陵的船隊出發前往遼東,行震懾公孫度之舉。不過……”
    喬琰頓了頓,目光在這幾個仿佛下一刻就想出發的少年人身上一掃而過,“當年你們給出的那些方案,我希望你們結合這一年半之間的所得,加上在海陵實地的考察再做出一番調整。”
    “具體對船隻數量和行船人數的劃定你們都可以再做出改變,這個數目必須在二月上報回到長安,出兵的方略則在五月之前要交到我手裏。”
    聽到又放開了一道界限,他們的臉上更多了幾分喜色。
    而後他們便聽到喬琰說道:“我有一點想要提醒你們,從海陵往遼東的威懾方案,我隻會從你們之中選擇一份,也就是說,其他幾人都會是輸家。如果我是你們的話,或許會嚐試另辟蹊徑,從另外的路子取勝,也就是我之前說的,插手揚州和徐州的戰局。”
    對於這些初出茅廬的少年人來說,好勝心當然還是占據了上風的,但在仔細琢磨了一番喬琰話中的意思後,司馬懿的臉上又閃過了幾分深思。
    插手遼東的戰局,所能得到的也隻是將公孫度說服作為幽州戰局的偏師,屆時和身在上穀郡的張遼合兵會師,達成合擊公孫瓚的目的。
    那麽,這一遭行動的主帥就是張遼。
    但若是徐州和揚州這頭呢?
    得到長安朝廷冊封認可的徐州牧張懿,不僅在個人能力上有所欠缺,甚至還和喬琰有過舊怨。
    出於徐州局勢的考慮,喬琰不可能和張懿去算舊賬,但因徐州未曾一統,南麵的孫策又是梟雄之姿,必須要對他做出一番限製,她也不可能讓張懿成為收複南方勢力的指揮。
    如今的這一出看似是在對他們幾個年輕人做出一番考驗,應該叫做樂平書院的對外實踐,可實際上,這也未嚐不是在界定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司馬懿的父親與兄長都已經在京畿做官了,他自己卻並不太想要按照循規蹈矩的方式升遷。
    在並不顯得出頭越矩的情況下,在徐州戰場上發揮出作用,會不會是對他來說更合適的選擇?
    不過眼下還未到海陵親自見到那頭的情況,就像喬琰所說的那樣,連他們所提出的種種方案都還需要通過抵達實地之後修正,更何況是對這幾州戰況的分析。
    他微微垂眸看向了麵前裝有壓勝錢的錦盒,雖並未在此時開口,心中卻有了一番思忖。
    又聽諸葛亮開口問道:“君侯覺不覺得,讓我們這麽多人前去徐州,在隊伍上太過醒目了?”
    樂平書院的學子雖然都還沒有在喬琰的麾下擔任具體的職務,像是蔡昭姬這樣的早已經算作是畢業了,可並不意味著他們在其他各路勢力這裏沒有掛上過名號。
    尤其是像諸葛亮和龐統這種年輕人,人盡皆知,喬琰對他們二人看重有加,且在他們學成之後必定會委以重任。
    這樣的人忽然出現在了徐州這等勢力交鋒敏感的地方,難保不會被人覺得喬琰對徐州的戰況有另外的想法。
    諸葛亮的擔心不無道理。
    喬琰回道:“所以我不會讓你們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給你們安排了一個同行的老師,以樂平書院的老師帶領學生出行增長見識的方式,讓你們出現在徐州。”
    “這個老師,我打算讓賈文和來擔任,但他不會給你們出任何的建議,隻會在你們的行動確實有失偏頗的時候才會做出提醒。”
    “為了確保賈文和的安全,我會讓太史子義也一並前往,要如何用好這兩個人,我想你們心中有數。”
    諸葛亮起身朝著喬琰行了個禮:“多謝君侯。”
    賈詡的身份對長安朝廷來說相當微妙,若是在長安協助處理了一段時間事務後又被分到了樂平書院,隻負責教書育人,還真像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徐州的小範圍淮河對峙,也確實要比任何一個地方都適合用於帶學員新人,進行一係列的相關教導。
    但賈詡對於江東來說的身份同樣微妙,隻因他有極大的可能就是孫堅之死的幕後元凶。
    正是因為他給董卓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才造成了孫堅身死荊州。
    要說孫策對賈詡沒有怨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為了確保這些書院的學子不會在什麽時候忽然沒有了老師,防備賈詡被江東那邊的小霸王了結掉了性命,再派出一個人來保護他的安全,便很有必要了。
    太史慈在如今隻是大司馬府中的府掾,打從他將邴原從遼東護送到上穀以來,都還未曾有出手的機會,旁人對他的印象充其量也就是——
    他曾經做過青州境內的官員。
    可事實上,太史慈避禍於遼東之時對此地的了解絕不少,而他所統領的神臂弓營也早在馬鈞的協助下完成了武器的改裝和對新武器的訓練。
    他們的人數或許沒有那麽多,卻必定是對遼東來說極具打擊效果的存在!
    這是喬琰給他們做出的另外一項支援。
    她也用賈詡分擔掉了可能集中在他們身上的視線。
    能不能用好這些條件,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
    作為新生代中備受喬琰器重的存在,要是給了這樣的資源還不能打出足夠漂亮的一戰,那也未免太對不起君侯的希冀了!
    見喬琰話已說完,幾人陸續起身離開,不過剛走到了門口的時候又聽喬琰說道:“伯言,你留一下。”
    陸議停住了腳步,走回到了喬琰的麵前。
    “你應該知道我叫住你是為了什麽,”喬琰看著麵前這少年老成的麵容,說道:“方才我說要挑起揚州和荊州之間交手的時候,你的表情有點微妙,你在想什麽?”
    陸議憋了一會兒,才說道:“在想吳郡陸氏的安危。”
    相較於揚州的其他世家,吳郡陸氏因為得蒙孫策救命之恩的緣故,對他表現得還是相對親厚的,若非如此,陸康也不會協助孫策鎮守九江。
    一旦揚州和荊州之間陷入交戰,陸康置身其中,難免受到波及。
    陸議年少便投奔了從祖陸康,對他來說,陸康和他的親祖父也沒有太大的區別,現在若是他受到喬琰的指派前往徐州,反而對祖父產生了什麽不利的影響,那他絕對無法原諒自己。
    他並非不知,若讓孫策長久地在揚州站穩腳跟,何止是對喬琰不利,對吳郡世家來說也未必是有多有益的結果,然而事涉親人,在他這個年紀還是難免有些顧慮的。
    喬琰將陸議的擔心都看在眼裏,搖頭笑道:“你想得未免也太多了,如卿也是我的左膀右臂,甚至還在為我看顧著涼州的各方動向,我難道會對她的父親不利嗎?”
    陸議眨了眨眼睛。
    姑姑陸苑這幾年間都以涼州別駕的身份輔佐喬琰行事,經營絲綢之路,處理涼州世家的關係和繼續維護與羌人之間的合作,都是陸苑這邊負責的差事。
    這樣的身份越發證明了她在喬琰麾下作為心腹的身份。
    喬琰又如何會對陸康有所不利,屆時和心腹反目呢?
    這麽一想,陸議覺得自己好像是想的太多了。
    喬琰又道:“你既然擔心揚州生變會影響到你的祖父,與其覺得此番前往海陵還要算計揚州不妥,倒不如努力開動你的腦筋想想,要如何將這份麻煩可能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你說是不是?”
    陸議隱約覺得自己好像是被人給拿捏住了,但在對上喬琰並不像是在哄孩童的目光之中,他又收回了這種揣測,隻是朝著她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多謝君侯寬慰,我知道該當如何做了。”
    他離開前喬琰又跟他說了一句話:“多向文和先生請教一二。他雖然不會直接告訴你們該當如何做,但是在前往徐州的路上,你們還有很多跟他交流的機會。”
    陸議認真地將這個請教,當做了他在這次課外實踐之中需要完成的作業。
    而後,在他們和賈詡會合臨出發之前又收到了喬琰的另外一出指令。
    既然是要增進他們這些先前沒出來在外麵走動之人的見識,那不妨還是跟張楊往海陵的路線一樣,先入漢中再順著江水而下。
    如果可以的話,在益州說服一個人和他們一起走。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甘寧。
    呂令雎對這樣一條特殊的行路路線充滿了新奇感。
    在離開長安的時候她和陸議興奮地說道:“說起來,這條入蜀之路我爹都沒走過,等我回到並州之後就可以跟他炫耀了。他總說我還得有個兩年才能出來建功立業,現在可好了——”
    她摩拳擦掌地說道:“我到底是應該選徐州、揚州還是遼東呢,這可真是個艱難的抉擇。”
    陸議微不可見地翻了個白眼,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呂將軍可能跟大呂將軍是一個路子的。
    能把這三路作戰說得像是買菜,也得算是人才。
    好在他又聽呂令雎說道:“你放心,我不會亂來的,你們指揮我出力,這種事情我在行。”
    作為這趟同行保鏢的太史慈格外喜歡她這種有什麽說什麽的脾性,便調撥了馬頭,朝著她所在的方向看了過來,問道:“用不用我再教你兩手箭法,好讓你這出力出得更有本事?”
    呂令雎的目光先是落在了太史慈手臂上的□□,然後看向了他背後的重弓,最後又落在了他馬匹旁邊掛著的神臂弩上,眸光越來越亮。
    她越發覺得自己這趟必定要有大收獲,連忙朗聲回道:“當然要!您不怕被我把拿手本事都學全了,甚至把您這神臂弓營首領的位置都給奪去,那我必須要試一試!”
    太史慈不由放聲一笑:“好,有誌氣!不愧是想當將軍的。”
    他將下屬遞過來的一把神臂弓朝著呂令雎丟了過去,“先不許開弩,把構造都觀察清楚了,一會兒我考考你。”
    賈詡眼看著這格外和諧的一幕,也不知道該不該說,有些缺心眼相處起來果然還是很舒坦的,但他這邊嘛……
    他看了眼策馬行到他邊上,已經沉默了許久的司馬懿,說道:“你想問什麽,直接說吧。”
    君侯啊君侯,說是什麽給放個長假,緩解一下這一年半來在長安工作的勞累,但眼下這休假,可真是要比上崗還累多了。
    下次可再不能相信她的鬼話了。
    【說起來,你不用現在就將人物定位器交到他們的手裏嗎?】見喬琰目送著這群人的離開,係統忍不住出聲問道。
    此刻在喬琰藏在衣袖中的手上握著的,正是她跟宮鬥係統交換來的人物定位器。
    喬琰猜的確實沒錯,那個定位器或許還有別的係統擁有,但那些跟她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反正被她讓係統找上門去的宮鬥係統也有,對方聽了她提出的交易籌碼後果斷同意了她的這個交易,不過她並未選擇喬琰提出的前麵兩條交易條件。
    衣著和錢財或許能夠讓她走得更順一點,卻顯然比不過一個更加長久的合作對象讓人覺得心安,尤其是當這個合作對象還已經用自身的經曆證明了,她從頭腦到實操能力都足夠優秀。
    所以人物定位器隻是對方換取“職業規劃”的其中一項籌碼而已。
    後續的交易可以在她解鎖了宮鬥係統的更多功能之後再進行。
    聽到係統問起她對這個定位器的安排,喬琰回道:“我還想再看看他們對接下來去向的考慮,還不必著急給出去,我也還得想想,用一個什麽方式能讓人相信,這樣的東西並不是神跡,而隻是輔助他們完成任務的一項工具。”
    說這是馬鈞的新研究產物有可行性嗎?
    喬琰剛想到這裏,忽然看到有人匆匆朝著她的方向趕來,遠遠便讓她認出,來人正是她的大司馬府中人。
    等人行到了近處,就見他的麵上藏著幾分急切之色。
    喬琰連忙問道:“發生了何事?”
    那人回道:“郭長史讓我趕快來跟君侯通報一聲,有人在城中吵起來了。”
    按理來說,這種聽上去很像是什麽吵架扯皮的行為,郭嘉是沒有必要告知於喬琰的,除非……這吵起來的兩人身份不太一般,吵起來的內容也因為與她有關而變得格外特殊。
    “誰和誰吵起來了?”
    “淳於大夫和……禰正平。”
    這淳於大夫是何人大概不必多說了,除了覺得她不該在今年因還沒發生的天災就延遲用兵,在朝堂上對她提出了質疑的淳於嘉,也不會有別人了。
    可是,他怎麽跟禰衡吵起來了。
    喬琰扶了扶額頭,問道:“沒出什麽大事吧?”
    來人安靜了片刻,小心回道:“禰正平把淳於大夫給罵吐血了,所幸池陽醫學院的救助人手來得快,現在人沒什麽事,跟禰正平還站在那兒對峙呢……應該不算個大事。就是郭長史說,君侯還是前去問候一二為好。”
    喬琰:“……”
    這前半句就已經信息量夠大的了,後半句更是有意思。
    她怎麽聽怎麽覺得,郭嘉這句讓人轉達的“問候”二字裏,實在是別有深意。
    奉孝是真不怕她把淳於嘉給問候到醫院裏去?
    但想歸這麽想,喬琰還是果斷回道:“走,過去看看。”
    她倒要看看,禰衡這狂士能罵出些什麽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