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蛟龍傳說

字數:4301   加入書籤

A+A-


    ~|一輛奔馳大g正以一種極快的速度穿梭在東海市區之中,開車的是一個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相貌堂堂,神色堅毅,眉眼之間隱含著一縷淡淡的憂愁,顯露出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氣質。
    這個時候,若是有一些花癡女人看到了那個年輕男人,必然會直接開口發出一陣尖叫,直接被那個年輕男人給折服。
    那個年輕男人本身的先天條件就不說了,基本上無可挑剔。
    至於後天優勢,更是顯而易見,開著奔馳大g,非常足以說明問題。
    帥氣多金,少年不羈,對那些花癡女人顯然有著極其致命的吸引力,會讓那些花癡女人前赴後繼,飛蛾撲火。
    可惜,此時那個年輕人的前行之路上,卻是一個人都沒有。
    因為他已經離開了東海市區,到了東海郊外。
    看那個年輕人開車疾馳的方向,那個年輕人要去的地方顯然是走龍山。
    走龍山在東海好似一個禁地,會前往那裏的人當然更加稀少。
    這一路行去,那個年輕人要是能遇到人,才真叫怪事。
    即便走龍山附近還有一個走龍村,可那個村子裏的人卻是早已搬了個七七八八。
    還留在村子裏的人,已經不足十戶,而且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
    那些人,在走龍村自給自足,一般情況下,根本就不會出村。
    “在東海待了那麽久,居然不知道東海還有如此偏僻的一個地方!走龍山,聽名字就知道那裏不是什麽善地,此行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麽凶險!”
    那個年輕人出了市區以後,車速便再次加快。
    所以,沒多久,那人就下了大路,把車開進了一條坑坑窪窪的小路。
    那條小路,便是前往走龍村的唯一一條路徑。
    經過那條小路,先抵達走龍村,越過走龍村,便能夠看到走龍村後麵的走龍山。
    走龍村靠山吃山,可隨著時代發展,政策對於靠山吃山限製頗多,加上東海經濟的飛速發展,靠山吃山更是成為了過去。
    而為了更好地生活,走龍村的人自然都搬到了城裏。
    這也讓當初的走龍村,顯得更加落後,偏僻,窮困。
    這也難怪那個年輕人會開口發出感慨,在如今的東海,還能有這樣一個地方,真的可以說成是奇跡了。
    沒錯,那個開口發出感慨的年輕人,正是從京城趕到了東海的楊浩。
    在這個節骨眼上,除了公子集團那些勾魂使會前往走龍山,剩下一個會前往走龍山的人顯然便是楊浩。
    因為走龍山裏情況不明,凶險未知,楊浩拒絕了孟琳兒的跟隨,也拒絕了林政的好意。
    在林政聯係當局,鎖定那名老嫗的行蹤以後,楊浩就不再遲疑,做出了立即前往走龍山的決定。
    本想先抓住那個老嫗,把具體情況弄清楚以後再說。
    可是,那名老嫗卻是沒有給楊浩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楊浩自然不能繼續耽擱,必須要盡快進入走龍山。
    畢竟,林文姬情況不明,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遇到危險。
    楊浩既然到了東海,自然是越快把林文姬給救出去越好。
    很快,楊浩就穿過了走龍村,把車停在了走龍村村尾。
    到了這裏,已經沒有路了。
    雖說奔馳大g性能極好,可以繼續前行,但楊浩覺得已經沒有必要。
    以他的腳力,在這種地勢上行走,肯定比開車的速度要快很多。
    楊浩一躍而下,鎖好車門以後,就直接走上了進山的小路。
    他身上並沒有攜帶任何東西,顯然,楊浩對於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
    不管在走龍山裏遇到何種情況,他要救出林文姬,都沒有太大問題。
    盡管他判斷走龍山裏隱藏的那股勢力實力極強,可能夠對林文姬這樣一個小姑娘出手,那股勢力的實力縱使是強,肯定也強得有限。
    懷揣著這種心思,楊浩在山林之中快速穿梭。
    現在,他還不算真正地進了走龍山。
    等他到了山中峽穀交匯糾纏之地,才算是真正抵達了他此行的目的地。
    一路上,楊浩健步如飛,山路崎嶇,絲毫影響不了他前行的速度。
    憑借著驚人的速度,半個小時以後,楊浩便到了一處鋪滿了碎石的山澗之中。
    一陣涼意撲麵而來,讓楊浩隻覺得精神一振。
    他凝目看去,直接便張大了嘴巴。
    入目所見,全是蜿蜒往上的峽穀。
    粗略看去,竟是有十數條。
    而且有些峽穀沒往上延伸多遠,便出現了分支。
    算上那些分支,僅僅是楊浩入目所見的峽穀,就有近二十條。
    那些峽穀往上蜿蜒,肯定還有其他分支延伸出去,這讓楊浩見狀,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哪是什麽山巒啊,這簡直就是一座明擺著的迷宮。
    先前他瀏覽走龍山的資料,對於資料上形容走龍山為迷宮一事還有些嗤之以鼻。
    現在看來,他的定論下得明顯有些早了。
    這讓楊浩心裏生出了一些驚疑,難道資料上記載有關走龍山的那個傳說也是真的不成?
    傳說,走龍山裏生活了兩條蛟龍。
    那兩條蛟龍,一公一母,在走龍山裏盤踞了許久。
    它們把走龍山當成了自己的家,在走龍山裏繁衍生息,修行悟道。
    於是,走龍山裏,兩條蛟龍變成了四條蛟龍,四條蛟龍變成了八條蛟龍……
    如此往複,走龍山裏的蛟龍越來越多,最後達到了二十幾條。
    那二十幾條蛟龍平日在走龍山裏活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走龍山裏的那些峽穀。
    而有一日,一名僧人借道走龍山。
    生活在走龍山裏的那些蛟龍見到那名僧人修道有成,便想吃了那名僧人,增加自己的道行。
    卻不料那名僧人實力驚人,可謂是修道有成,那些蛟龍的實力即便也很恐怖,卻根本不是那名僧人的對手。
    那名僧人一出手,便展露出了極大的神通,令得天地色變,風起雲湧,雷鳴閃電,喚出了一副末日景象。
    最後,那名僧人以大法力滅殺了那二十幾條蛟龍。
    之後,還留下了一句在東海流傳盛廣,卻沒人知道其含義的讖語。
    那句讖語雖然朗朗上口,可每當東海裏的民眾提起,卻都引為笑談,一笑了之。
    “取之於山,還之於山。”
    “若有造化,必可涅槃。”
    “鳳翔九天,龍騰四海。”
    “龍鳳交匯,破災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