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本土一霸不過如此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沈柔喋喋不休,讓陳青鋒倍感頭大。
好在沈柔見好就收點到為止,在家休息了一會兒,陳青鋒開車來到約定地點。
王一嘯已經等待多時,他捧著一杯茶,嗅而不飲。
“這不是王老板嗎?聽聞最近一直在家靜養,什麽風,把這位老板給吹來了?”
“老老實實的幹自己的活,關心這些亂七八糟的,有什麽用?”
“這可是咱們杭都市大名鼎鼎的本土一霸,關心關心又無妨。”
“本土一霸?以後不知道還是不是咯。”
作為杭都市,最富知名度的企業家,王一嘯的長相,對於大部分普通民眾而言,無異於刻在骨子裏。
一個照麵,基本就認出了這位本土強者。
可惜,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而王一嘯在本土不敗的神話,也產生了一絲絲的鬆動。
外傳,王一嘯在本土二十年的經營和積累,很快就會成為泡影,到頭來鏡花水月一場夢!
王騰西裝筆挺,雙手負後,站在王一嘯身邊。
相較於王朝,王騰一向聽話,大部分階段基本和這位生父形影不離。
當初,還有摯交好友詢問王一嘯,最偏愛哪個兒子,未來,這麽大的家產,打算留給誰繼承。
曾經的王一嘯,還頭疼一段時間。
無論王朝還是王騰,都有各自優秀的點,真要仔細斟酌,王一嘯也不知道如何定奪,現在好了,兩個兒子栽了一個。
徹底不用頭疼了。
王一嘯手裏捧著的是,出自武夷山的大紅袍,頂級名茶,一般人很少買到。
遙想當年,王一嘯並不愛喝茶,最後還是在陳倉身邊耳濡目染,漸漸的愛上了。
那個人從學校退出來之後,教會了自己很多東西。
在王一嘯的認知裏,這麽多年,陳倉是唯一拿自己當知心朋友的,而這位陳姓好友也挺有意思,琴棋書畫,問茶譜曲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才情更是一絕。
即使雙方陰陽兩隔,王一嘯每逢想起陳倉,都不得不感歎,這麽才氣逼人的存在,死的太早,太早了!
當然,陳倉的才氣,也給了王一嘯難以用言語去描述的壓力,久而久之,這股壓力逐漸演變成羨慕嫉妒,乃至恨。
優秀的人,不能和更優秀的人在一起。
一如強者都是孤獨的,什麽強強聯合,從來都是笑話,因為真正的強者都是個性的,不屑於拉幫結派。
王一嘯其實也明白,如果陳倉不死,他永遠是個跟班角色。
“你知道嗎,那個人一直拿我當小兄弟對待,待物感情之深猶如手足,可我,不能這輩子都當小兄弟,我也想出頭的啊。”
王一嘯仰著頭,無限感慨。
王騰道,“實踐證明,父親才是最後的贏家。”
“而陳倉,永遠的成為了過去,活著才是王道,活著才有贏的資本。”
若是換做以往,王騰的這番話,王一嘯聽著了,會跟著哈哈大笑。
現如今?
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竟然還有心思,捧他這位老父親的臭腳?山雨欲來風滿樓,他都嗅到了,這個兒子,難不成一點的感覺都沒有?
“陳倉不死,我永遠出不了頭,這點不假。”
“我王一嘯一輩子性格孤傲,怎可能一直屈居於外人之下?這點同樣不假,可惜啊,人在做天在看,不道德手段,得到的一切東西,指不定就要還回去。”
王一嘯感慨,抿了一口茶。
陳青鋒停好車,踱著踱步,走了進去。
王一嘯一眼看到陳青鋒,王騰也順勢陳抬頭,器宇軒昂,長相更為出眾的陳青鋒,很快成為焦點。
即使是王騰,麵對陳青鋒這樣的容貌,也不得不自愧不如。
“賢侄,我還以為,你今天不來了。”王一嘯熱情的打招呼。
陳青鋒道,“路上堵車,耽誤了點時間。”
“一別十三年,真沒想過你還能回來。”王一嘯揮手,示意陳青鋒坐下,然後道,“這是我洗的茶,你試試。”
“可能不如你父親手藝的十分之一,別介意。”
陳青鋒倒也幹脆,端起一杯茶,一飲而盡。
王一嘯開玩笑道,“不怕我在裏麵投毒?”
陳青鋒雙手抱頭,靠向座椅,平靜而又玩味的盯著王一嘯。
王一嘯靜靜觀察著陳青鋒,依稀間,似乎看到了當年的陳倉,兩者的眉眼很像,從某個角度看過去,如出一轍。
王一嘯故作懊惱,從第一次見到陳青鋒開始,為什麽,就沒猜出,這是自己昔年好友的孩子?
“這些年,在外麵苦不苦??”王一嘯照本宣科,詢問陳青鋒這些年的經曆。
一堆沒有任何營養的垃圾問題,不過為了雙方的核心矛盾,做鋪墊罷了。
陳青鋒道,“一般般。”
“相較於這段時間在杭都的生活,此地,才是家的味道,可惜父親不在,也看不到我成才的樣子。”
王一嘯點頭,“確實可惜。”
“不過,你父親在天之靈,應該也不枉此生,生了你這麽個兒子。”
“相較於我家王朝和王騰,與你一比,簡直相形見絀,甚至連給你提鞋的資格都不配,哈哈。”
此話一出,王騰微微蹙眉,心頭不爽,什麽叫做給陳青鋒提鞋的資格都不配?哪有老子,這樣評價自己孩子的?
“當年,我方方麵麵不如你父親,小二十年過去,在養育兒子這方麵,又輸給了你的父親。”
“我這位陳倉好友,可真是方方麵麵都碾壓於我,他都快成為我這輩子的揮之不去的陰影了,哎。”
王一嘯又是搖頭,又是歎氣,這句話究竟是真情流露,還是故作感慨,陳青鋒並不關心。
反而是王騰,腰杆子挺直趾高氣揚為自家父親打抱不平,“父親何須自謙,在杭都市,誰不知道您的能力?”
王騰始終雙手負後,微微一頓,又道,“您這樣的驍勇人物,未來三五十年,杭都市未必會再出一位,父親,你太謙虛了!”
“在杭都本土,凡是提及您的名字,誰不是心悅誠服的豎起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