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早餐攤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擺攤賣藥材的是個老漢,他也不會招呼人,就在地上放個草簾子,上麵擺放著幾樣藥材,然後他就在攤位後麵坐著,看著來往的客人想著大家若是看到藥材會買。
    蘇二丫愣了愣道:“這是藥材,他怎麽不去鎮上藥店裏賣藥材?”
    蘇二丫聲音不大不小,那老漢聽到了,有些憨厚的道:“姑娘,俺們住後山村,隔著鎮上很遠,就這麽點藥材,鎮上藥店按斤收買不了幾文錢,就不如來北麥村趕集,碰到識貨的還能多賣點錢。”
    蘇二丫感覺自己說話被聽到了,有些不好意思。
    沈月瑤則蹲下來看了看藥材,都是野生的,也有些年份。
    “老伯,你這藥材怎麽賣?”
    那老漢道:“姑娘,這幾樣藥材看你是識貨的,您看著給吧。”
    蘇二丫好奇道:“你就不怕旁人隨便給個幾文錢買你的藥材?”
    那老漢道:“一般不會,大家識貨的話買藥材,都會給個幾十文上百文。”
    對莊戶來說,幾十文上百文可不是少數目。
    再說了這些藥材也是湊巧在山上挖的,也就這麽點,數量不多。
    鎮上藥店收藥材都是論斤收,好的藥材才按兩收。
    可有時候拿著一點藥材去藥店,藥店掌櫃挑挑揀揀的都未必收。
    他去鎮上一來一回都要一天時間,還不如來北麥村,挑著扁擔,來回一上午就足夠了。
    沈月瑤一邊看藥材一邊問了幾句話,才知道這邊後山村離北麥村很遠。
    而且要翻兩座大山。
    而且若是很珍貴的藥材,他自己知道,這幾樣藥材都是不常見的。
    這麽一對比,沈月瑤覺得柳河村離鎮上還算是近的了。
    沈月瑤買了兩樣藥材,給了一兩銀子。
    那老漢感激的手都顫抖。
    他認識點藥材,賣了這麽多年藥材,可從來沒人就因為兩種藥材給他一兩銀子。
    蘇二丫有些心疼,一兩銀子啊。
    待走出去後,沈月瑤才開口道:“要在鎮上藥店買這兩種藥材,都要七八兩銀子了。”
    蘇二丫道:“剛剛那人說拿著藥材去鎮上藥店,藥店都不一定收,挑挑揀揀按照斤來算錢,那也太賺了吧。”
    沈月瑤道:“大多數人不懂藥材所以不知道這一行什麽情況,就連價格也不知道,而且普通莊戶沒什麽渠道隻能往藥店裏賣,藥店掌櫃說多少價格就是多少價格,鎮上有兩家藥店,估計都串通好了。”
    收藥材價格相當於壟斷吧。
    蘇二丫這才明白其中的門門道道,怪不得抓一副普通的藥都很貴。
    明明找大夫看診沒那麽貴,但就是藥材貴。
    看著蘇二丫悶悶的神色道:“別多想了。”
    “這個世道就是如此,會醫術的人少,普通人想學醫術學藥材,還需要師父領進門,可也不是什麽人都會教你醫術的,這個跟學木匠不一樣,醫術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
    蘇二丫點了點頭。
    她們又去買了一些豬肉。
    村子裏每次趕集都會現殺豬,豬肉都是新鮮的還便宜。
    蘇二丫有些激動,“三嬸,集市上的豬肉比鎮上一斤便宜兩文錢來著。”
    沈月瑤也很高興,沒想到集市上的東西都便宜。
    沈月瑤覺得以後每次趕集還是來一趟好,一個是擺攤賣東西,另一個可以買點東西。
    一斤便宜兩文錢,買的多了,那就能便宜不少。
    主要是賣的豬肉是村子裏的豬殺的,趕集的時候都是現殺現賣。
    又新鮮又便宜。
    沈月瑤一下子買了二十多斤。
    一個是打算多做一些肉醬,另一個是明天要去娘家那邊,自然要買些東西帶著。
    沈月瑤又買了點點心明天一起帶著。
    買好了東西後,兩個人就回家了。
    下午忙活了一下午,第二天就不去擺攤了,沈月瑤一早就去了鎮上,坐了馮秋禾的牛車,兩個人一起結伴去杏花村。
    上了牛車,馮秋禾一邊趕著牛車,一邊激動的跟沈月瑤道:“月瑤,上次聽了你說的話,這幾天我們就推著小車擺個攤,跟一戶人家一起賣東西,她賣餅,我們賣豆腐腦,別說比豆腐賺錢,一碗豆腐腦,調好味,就跟一碗湯一樣,賣個十文錢,買的人還不少……”
    馮秋禾很感激沈月瑤,拉著沈月瑤滔滔不絕的說著這些。
    “而且一斤豆腐腦都能放三大碗,可比賣實斤豆腐賺錢。”
    “現在天氣暖和了,東邊就是碼頭,碼頭陸陸續續開了,吃早餐的人多,我們推著車賣豆腐腦,也不固定在哪個位置,吃早餐的人多,這幾天比賣豆腐賺的多。”
    “還有中午的時候,我們就去賣豆腐皮,按你說的那樣,跟大家說豆腐皮可以炒菜,我們自家炒菜都覺得好吃。”
    “我公婆都說了,沒想到做了那麽多年的豆腐,不知道豆腐皮炒菜這麽好吃。”
    馮秋禾拉著沈月瑤的手,很是高興。
    “對了,我還帶了兩斤豆腐,你拿著給你爹娘帶過去。”
    “這怎麽行。”
    兩斤豆腐可不便宜。
    馮秋禾非讓沈月瑤拿著,“你拿著,中午你留在你娘家吃飯,正好可以加個菜。”
    “有白菜的話直接燉豆腐吃就行。”
    “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謝你,孩子爹都說了,以後或許想辦法擺個早餐攤。”
    沈月瑤道:“我也就是提了一嘴,主要還是你相信我,你也能幹,這麽快就落實行動了。”
    “做生意哪能拖拖拉拉的,覺得行就趕緊擺攤做生意,早做早賺錢。”..
    沈月瑤點頭,確實是這麽個道理,其實也是馮秋禾做事勤快利落。
    兩個人說著話,中午的時候到了杏花村。
    杏花村離西柳鎮很近,而且杏花村地方很大,道路平坦,村子裏的人也多。
    村子街道寬敞,很多人家門口都種了杏樹。
    太陽很好,村子裏一些老人拿著凳子坐在樹下曬太陽說著話。
    無非都東家長李家短的。
    都是一些家長裏短的。
    不過這天大家討論最多的還是沈家的事情。
    “當初因為沈家老三跟他媳婦租店麵開麵館,老大老二鬧著分家,可看現在怎麽樣,那麵館都開不下去,投的銀子都不知道怎麽弄,每個月要交店鋪租金,買麵啥的也要花錢……”
    “人家老三媳婦手藝好,做的陽春麵確實好吃,以前生意還可以,還不是因為她們店斜對麵也開了一家麵館,那對夫妻是外地來的,開的拉麵店,很多顧客都去拉麵店吃麵了,這不,沈老三家的麵館就冷清了……”
    村子裏說話聲音大,嗓門大,也不怕旁人聽到,反正村子裏誰家有什麽事也藏不住,不用半天時間,全村就知道了。
    沈月瑤坐在牛車上,就聽到了這麽一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