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市場供不應求
字數:4420 加入書籤
因為在科技時代生活過,沈月瑤腦海裏有很多的生意點子生意想法。
這些她都想落實下來。
比如種出各種水果,一年四季,大家都可以買到新鮮水果吃。
比如開火鍋店開超市,這樣大家都能吃到火鍋,感受到火鍋的魅力。
開超市的話,能增加就業機會,還能方便村民生活。
因為村民們買東西的話,都要在別的村趕集的時候去趕集去買。
有急用的東西,也隻能去鎮上。
對柳河村的村民們來說,鎮上有點遠。
當然對更偏僻的村莊來說,鎮上就更遠了。
但如果在村子中間開超市的話,就方便大家生活了。
但開超市沒那麽容易。
沈月瑤想著,待在柳河村旁邊建商業街的話,在商業街的店鋪內開個超市。
當然這也隻是她腦海裏暫時的規劃,真正要將這些落實下來,需要財力也需要時間。
蘇雪衣聽著沈月瑤這番話,心中都跟著震動。
他心中都掀起了海浪。
可想而知,如果他去地方任職的話,有瑤娘在,當地的經濟一定會跟著發展起來。
瑤娘哪怕在當地開一個作坊做一點生意,都能幫助到很多人。
光是在柳河村開作坊,瑤娘就幫助了很多村民。
大家提起瑤娘的時候,臉上都帶著感激的神色。
雖然瑤娘總說她隻是做了一點事情,可對村民們來說,她就是恩人。
因為她的作坊,大家現在能賺到銀子,一家不光能吃飽飯,日子都跟著好起來了。
很多人都還想著待家裏條件好了,攢的銀子多了,可以送孩子們去私塾讀書。
哪怕認字識字也好。
“瑤娘,謝謝你。”此刻,蘇雪衣深深的看著沈月瑤,心湖都泛起巨大的漣漪。
沈月瑤眉眼彎彎笑起來道:“幹嘛要謝謝我?”
蘇雪衣搖頭笑了笑,沒說什麽。
隻有他自己明白,他也擔心考到京城後,會被朝廷外放去
那樣的話,不知道瑤娘願不願意背井離鄉,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去地方。
因為去地方任職的話,人生地不熟的,確實比較辛苦。
沒想到瑤娘根本不擔心這些。
說起做種田做生意的時候,她眼中都帶著明亮動人的光澤。
蘇雪衣溫柔的摸了摸沈月瑤的頭發,溫聲道:“有瑤娘你在,無論去哪裏,我都不擔心。”
有她陪著,他做什麽都覺得全身有力量。
蘇雪衣最初想科舉考試,就是想帶蘇家重回京城。
可看著瑤娘做的事情,看著村民們的日子變好,他心中也有觸動。
為官的話,他也想做點什麽,能做點真正幫助到老百姓的事情,那樣做官才有意義。
所以他腦海裏有過規劃,殿試後,入翰林院還是去地方任職,他大概率會想著去地方任職。
沈月瑤對上蘇雪衣的眼神,大概明白了他心中的想法。
她甜甜一笑道:“放心,你想做什麽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我也會支持。”
就如同他支持她一樣。
他們會彼此支持。
而且來到了這個時代,她也想去各地看一看,了解更多的風俗民情,就跟旅遊一樣,那樣會很有意義。
比總是待在京城好很多。
或許有一天,她還可以寫一本遊記。
兩個人說了會話,忙活了一會便睡覺了。
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沈月瑤便早早起來忙活了。
早飯她做的皮蛋瘦肉粥和蒸蛋。
一家人吃過早飯後,沈月瑤便要做冰棍了。
孟老夫人和蘇大丫蘇二丫去作坊看了看,沒什麽問題,便都回來幫沈月瑤做冰棍。
蘇二丫一邊幫忙,一邊忍不住問道:“三嬸,做這麽多要出去賣冰棍嗎?”
沈月瑤點頭道:“嗯,先做一百多支,在地裏走一圈售賣看看,也可以去鎮上的碼頭售賣看看。”
“先看看市場反應如何,如果很好的話,回頭就可以再建一個作坊。”
蘇大丫輕聲道:“三嬸,還要在旁邊建作坊嗎,旁邊沒太有地方了。”
沈月瑤開的辣椒肉醬作坊還有口紅作坊都很大,占地麵積大,要是在旁邊再建的話,就沒地方了。
沈月瑤道:“先看看冰棍賣的如何,要是好的話,我準備下午去趟鎮上,將鎮上和村子中間的那片地買下來,在那邊建作坊。”..
“建個作坊就可以做冰棍,可以安排人到處售賣。”
沈月瑤想到科技時代,大家夏天對冰棍雪糕的熱愛,相信在這個時代也一樣,買冰棍的人肯定也很多。
不過也要看當地百姓的消費能力。
所以沈月瑤並不會盲目擴建作坊。
如果不能批量做冰棍的話,她還可以當作鬆花蛋鹹鴨蛋作坊。
之前她做鬆花蛋的時候,沒想到夏天的時候鬆花蛋如此受歡迎。
跟她訂購鬆花蛋的客商們很多。
她手裏做的那些鬆花蛋根本不夠賣的。
完全供不應求。
所以沈月瑤也有考慮到開鬆花蛋鹹鴨蛋作坊。
蘇二丫眼睛亮亮的道:“三嬸,冰棍這麽好吃,還解暑,買的人肯定多。”
沈月瑤笑著道:“看看情況吧,要是好的話開作坊,賣的不多的話,就不做那麽多了,可以收購鴨蛋做鬆花蛋和鹹鴨蛋。”
蘇大丫神色一動道:“三嬸,我覺得鬆花蛋真好吃,前兩天天氣熱沒什麽食欲的時候,吃一盤皮蛋豆腐都感覺很清爽。”
孟老夫人補充道:“我之前去鎮上,看酒樓推出的招牌菜就是皮蛋豆腐,去吃的人還不少。”
沈月瑤神色動了動道:“確實可以多做一些鬆花蛋,可以找人專門去各村收鴨蛋,再雇人在作坊裏醃製鬆花蛋。”
蘇二丫凝了凝神,有些擔心的道:“那個,三嬸,鬆花蛋做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雇人醃製,大家會不會將方法學了去。”
蘇二丫擔心這個。
沈月瑤解釋道:“鬆花蛋的醃製方法確實簡單一些,也好學,不過既然開作坊的話,也不怕旁人學到。”
“但是一開始的話,還是要避免一些,盡量雇一些實誠品德好的人來做事,讓他們簽保密協議,也設立一些規定,若有人泄密的話,我開的作坊一律不再雇傭此人以及其親屬做事,相對來說能約束一些。”
“如果這樣還能泄密,那也沒辦法。”
“其實方法泄露出去也沒什麽,我還有很多生意點子,還可以繼續開別的作坊,不用擔心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