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組建醫療隊

字數:9557   加入書籤

A+A-


    沈月瑤裝了黃豆就回家了。
    回到家後,大家都不在。
    蘇修野前兩天就去了北山大營。
    去了軍營後,蘇修野幾乎就住在軍營裏麵了。
    蘇老夫人和蘇大丫蘇二丫忙作坊的事情,每天沒什麽事都是去莊子裏。
    沈月瑤進了房間後,直接帶著黃豆進了空間。
    她將黃豆種在土地裏。
    在空間的土地裏種東西,可以用精神力和意念,種的就快很多。
    待將黃豆全部種好後,沈月瑤聽到了外麵的敲門聲。
    沈月瑤快速的從空間裏出來。
    她來到院子裏打開門,看到是綠鬆。
    “可是有什麽事?”
    綠鬆恭敬道:“主子,這是外麵有人送來的請帖。”
    綠鬆將手中一摞請帖遞給了沈月瑤。
    沈月瑤接了過來道:“嗯,我知曉了,你先去忙吧。”
    “是,主子。”
    沈月瑤拿著請帖回書房看了看。
    當看到盧家盧老夫人壽宴的請帖時,沈月瑤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
    “哼,盧家,還真敢遞請帖。”
    沈月瑤當然知道這個盧家是什麽。
    是蘇大丫娘所在的盧家。
    蘇大丫的母親是盧曼枝,來自世家盧家嫡枝一脈。
    之前路上趕路的時候,還碰到盧家旁支的人,囂張跋扈搶占他們雇的船。
    所以沈月瑤對盧家本就沒什麽好印象。
    況且聽說,當時蘇家出事後,盧家提前得知消息,盧曼枝就沒想過跟蘇家共患難。
    盧曼枝當時就逼迫蘇修野寫和離書,還將她的嫁妝都帶走了,壓根不管蘇大丫。
    蘇大丫當時還很小,幾歲的年紀,因為當時盧曼枝做的很決絕,所以蘇大丫性子才變的偏執,不過現在大丫性子都改好了。
    很多事也都想明白了。
    不過沈月瑤聽的越多,對盧家的印象越是不好。
    沈月瑤看了看這張請帖,又看了一下別的請帖,神色淡淡。
    她很忙,壓根也不打算去參加任何宴會。
    也沒有說要結交京城夫人小姐們的想法。
    當然有些夫人們每天就想著結交這些人進入這個圈子。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沈月瑤隻想著忙著種田經商,推廣高產糧食。
    其實自從蘇雪衣得了狀元後,給他們送請帖的人家很多,蘇雪衣一律沒理會。
    她誰的宴會都不參加,倒也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若是參加一部分不參加一部分,那才能被人挑出問題來。
    不過沈月瑤也想到了蘇二丫的外公外婆家,那是書香門第彭家。
    彭家門戶低,彭家家主當時在京城的職位不高。
    好像隻是一個正五品的六科給事中。
    隻不過後來他們讓人打聽,這麽多年,大家都說彭家已經搬離京城了,具體去了哪裏沒人知曉。
    但彭家人確實不在京城了。
    沈月瑤猜測或許當年受蘇家牽連,或許也是因為彭家主動離開了京城權力漩渦,避開了危險。
    不過沈月瑤還是會派人打聽彭家。
    主要是二嫂人很好。
    雖然她沒見過,但蘇家人都說她很好。
    比盧家盧曼枝好太多了。
    或許都不能拿到一起比較。
    當年也隻不過盧家是世家大族,所以盧曼枝才能成為國公府世子妃。
    想到這些,沈月瑤的臉色並不好。
    沈月瑤看完請帖後,將綠鬆叫來道:“你按照這些請帖的地址,送上一份禮,有不明白的可以問範管事,至於盧家的暫時不用理會。”
    交代綠鬆辦這些事後,沈月瑤便騎馬去了京野莊子。
    莊子後續也收了一些人,教室又擴充了一番。
    之前學的好的都被調到了店裏幹活。
    都知道去店裏幹活一個月基本工錢一兩銀子,所以每個人都精神抖擻的學東西,每天都非常認真,下課了回家也學,就想著被東家選拔上,他們也可以去給東家幫忙,也能拿工錢回家。
    這樣爹娘都會跟著輕鬆很多。
    爹娘都說了他們跟了一個好的東家,讓他們一定要抓住機會好好學習,也要好好效忠東家。
    大家都明白,新東家雖然性子看著很好,但新東家也是個嚴厲的,一旦違反她製定的規矩,一旦背叛東家,東家就會將人趕出去一家人都不再任用。
    別說莊子裏這些人大多都是憨厚實誠的,就是有點小心思的也沒想過要背叛東家。
    他們身契都捏在東家手中,更何況東家待他們那麽好。
    他們能吃飽穿暖有東家護著還能拿工錢,誰會傻的犯蠢。
    所以莊子氛圍都很和諧。
    鄰裏之間也都互相幫襯著。
    哪怕後來範管事將蘇家以前的一些忠仆帶來京野莊子住著,大家也都熱心的幫襯一下。
    所以莊子一片和諧,學堂裏讀書聲學習聲音都帶著蓬勃的朝氣。
    沈月瑤進莊子的時候,正好看到陳石竹背著一個藥箱從山腳村子那邊回來。
    一看到沈月瑤,陳石竹激動的道:“師父!”
    說著,陳石竹背著藥箱快速的跑了過來。
    陳石竹看著沈月瑤,眼睛就亮晶晶的,那是激動崇拜的神色。
    沈月瑤道:“這是去村子裏幫人看診了?”
    沈月瑤知曉,自從陳石竹來了莊子這邊,大家知道來了一位大夫,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會來找陳石竹。
    陳石竹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幫人看看診開藥抓藥。
    他每天也都會記錄醫案,遇到不懂的或者有疑惑的記下來,待沈月瑤來莊子的時候便一起詢問。
    當然很少遇到讓他棘手不能處理的問題。
    但若是有疑問的,陳石竹一定會問師父。
    他覺的對於給人看診治病一定要有一個嚴謹的態度。
    陳石竹點頭道:“是的,師父,河穀村一位大爺上山幹活摔了一跤,腳崴了,我幫他正了正骨。”
    陳石竹自從跟著師父學醫術,學了很多外科方麵的能力。
    比如正骨的一些事。
    誰的胳膊斷了腿斷了腳扭了,他都能一下子幫人正過來。
    處理一些傷口也很擅長。
    “還有一位老太太上山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也給吃了藥解了毒。”
    陳石竹現在連毒蛇的毒都能解。
    這一點,他自己都很震驚。
    要知道以前一些毒蛇,那就是被咬了隻有送命的份,但現在他有辦法治療。
    而且師父也說了,有些藥要早早準備好備用。
    有時候一些問題,不是說現看診抓藥才能行,可能時間一耽誤,就沒命了。
    陳石竹時刻記著這些。
    他幫附近莊子的人村裏的人診治救了很多人,大家心裏感激他。
    他說莊子的東家是他師父。
    他的醫術都是跟著師父學的。
    陳石竹從來不居功。
    短短時間內,他感覺他跟師父學的醫術都趕上了他好幾年學的了。
    進步很大。
    很多不懂的,師父一講,他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他現在也會熟練用針線幫人縫製傷口,手都不會抖。
    沈月瑤知道陳石竹的醫術進步很快,也是因為他在這方麵很有天賦。
    稍微指點,他自己就能想明白很多,就能學到很多。
    沈月瑤聽著很是欣慰,道:“嗯,你做的很不錯。”
    沈月瑤說這番話確實不是誇讚陳石竹,而是陳石竹確實做的很不錯。
    本就有很好的醫術基礎,如今進步了這麽多都可以在醫館做一個好的大夫了。
    陳石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多虧了師父指點。”
    他自己很明白,以前在醫館的時候,他頂多就是打個下手,一些小問題幫人把脈看一看。
    哪怕多看多學,也不如實踐學習的快。
    自從來到了莊子裏,他每天幾乎都在實踐學習。
    幫著莊子上的人還有附近村裏人看診抓藥,非常鍛煉人。
    一開始拿不住的複雜問題,陳石竹會問師父。
    確定沒問題才開藥,當然時間長了,一些普通問題,他都能輕鬆的把脈看出來,都會開藥。
    沈月瑤看過他開的藥方,都不錯。
    偶爾沈月瑤也會指點幫他將藥方改進一下。
    每次看師父改進藥方,陳石竹更覺得驚歎。
    有時候劑量一改或者加減一樣藥材,效果會更好。
    陳石竹知道他要跟師父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這讓他每天都感覺幹勁十足。
    他覺的他當初認了師父特別機智。
    自從來了莊子,沒任何煩心事,因為他會醫術,莊子裏的人和村裏的人都很尊敬他。
    他幫人治病,大家都感激他。
    而且村裏人實誠,大家感激那是真心感激。
    還會將他們自己做的東西自己種的東西拿給他,他都不要。
    他也知道村裏人靠著種地生活很不容易,自然不能要村裏人那點東西。
    在師父安排的宅子裏住著,廚房都有食材,平日吃飯做飯都能吃的飽也吃的好。
    師父在做飯上還教導了他幾次,給了他幾個家常菜的食譜,他現在發現照著師父教導的做菜,做的飯菜真的好好吃。
    他現在也喜歡自己去廚房做飯了。
    有時候做出好吃的東西來,他自己內心也有成就感。
    沈月瑤看著陳石竹精神狀態不錯,笑著道:“是你自己在這方麵很努力也很有天賦。”
    “有時候光有天賦也不行,有時候沒有天賦光努力進步也沒有這麽快。”
    “你是有天賦也肯努力,自然進步快。”
    陳石竹認真聽著師父的話,再將這段時間在醫學知識上遇到的一些疑問跟沈月瑤說了。
    沈月瑤都耐心一一解答。
    陳石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果然師父還是師父。
    “師父,你這次來是要上課的嗎?”
    沈月瑤搖頭道:“不是,隻是過來看一看。”
    “對了,班級的學生學習的怎麽樣?”
    “大家都很珍惜能學習的機會,都非常努力,講課也都認真聽講,下課後也會互相幫助互相探討,氛圍很好,但也有幾個學習慢的。”
    沈月瑤心裏明白,有時候不是想學習就能學進去的。
    陳石竹繼續道:“不過自從蘇大姑娘將拚音認字方法教給大家後,大家識字認字明顯快了一些。”
    就連陳石竹都感歎,那拚音認字方法簡直太神奇了。
    若是他小時候認字的時候有這樣的方法,他也不至於那麽吃力。
    他從小喜歡學醫,喜歡跟著爹去采藥辨別藥材。
    那時候他是真的不喜歡認字讀書。
    可是他爹說了,若是他不讀書識字,他也沒法做大夫,因為沒法看懂醫案也沒法寫醫案,看不懂醫書就沒法進步。
    後來他硬著頭皮認字識字。
    有些字讀起來類似,認起來沒那麽容易。
    可這時候有了拚音,真的就不一樣了。
    就連他學了幾天拚音表立馬也就會了。
    沈月瑤笑著道:“拚音確實識字快,也可以通過拚音自己認字。”
    沈月瑤似想到什麽道:“對了,學堂現在還有多少人?”
    沈月瑤一共開了三個奶茶甜品屋,調了一批人過去做事。
    當然剩下的學生就有些少了。
    沈月瑤又將學院下麵莊子裏的一些人帶到這邊學堂學習。
    又放寬了年齡限製,二十多歲的人也都可以去學堂學習。
    所以現在學堂的人應該多了。
    陳石竹對這些都有了解,“還有九十六個學生。”
    “是否有些人對醫學感興趣?”
    陳石竹笑著道:“想學醫的有很多,還有幾個姑娘家就想學醫術。”
    “我問過他們,他們說學了醫術就能避免生病,還能幫家裏人,有個姑娘說她奶奶就是冬天一場風寒沒了命,那時候晚上下雪,附近找不到大夫,第二天一早就沒了,她覺的她要是會醫術,哪怕會一點,采點藥材家裏備用她奶奶也不至於那樣,她爹娘重男輕女,不怎麽管她,但她奶奶對她最好……”
    陳石竹說著都感歎起來。
    聽了很多故事,他覺的他在陳家的那些事也不算什麽了。
    至少他小時候感受過爹娘的疼愛。
    沈月瑤清楚的知道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非常落後。
    大夫更是少之又少,也沒有什麽醫院,當然皇宮有太醫院,但普通人生病隻能去醫館看大夫。
    大夫水平如何誰也不知曉。
    隻不過她有個想法,自從大哥蘇修野去了北山大營後,她就有這個想法。
    她知道軍營裏其實有軍醫,但軍醫水平也都不一樣,而且北山大營隻有三萬兵馬,軍醫也就兩個。
    沈月瑤擔心後麵會打仗,隨軍醫護人員非常重要。
    沈月瑤道:“你從這些人中選一批人,要身體素質好的人,我想組建一個醫療隊,盡量都男的吧。”
    沈月瑤覺得有些事情提前安排下來,比臨時安排的好。
    陳石竹雖然不明白師父為何這樣安排。
    但他知道師父安排事情定然有他的道理。
    “組建醫療隊,先教導大家基本的醫學知識,不過這段時間想必他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主要教導他們外科知識,比如如何急救如何包紮止血處理傷口,如何固定腿和胳膊……”
    沈月瑤將腦海裏想到的一些事都跟陳石竹說了。
    陳石竹自然明白。
    這些他知道如何教導。
    其實這些隻需要會操作多練習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