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共軛父子

字數:5292   加入書籤

A+A-


    第185章  共軛父子
    十點整,線上線下同步開放認購通道。
    林子泰結束演講,沒有像其他路演人,一邊開放認購通道,還一邊慫恿投資人。
    魔勁的優勢很明顯,近乎壟斷國內的功能性飲料市場,已經開始發展國際市場,而且初具成效。
    缺點也很明顯,單一的營收方式,一切優勢都建立在市場沒有同類競品的前提。
    利弊各半,這些需要投資人自行判斷,畢竟沒有完美的事物,投資就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一旁的記者們,見到林子泰走下講台,立即簇擁而上,爭相采訪,隻是還沒有靠近林子泰,就被安保人員攔在人牆之外。
    隻能一個個高舉話筒,群情激動,大聲高喊:“林總,現在方便說幾句嗎?”
    林子泰想了想,來到他們的麵前,臉上露出笑容:“現在還挺方便的。”
    “我是財經網的記者,請問林總,國內財經專家的預測,您是否有所耳聞?”
    林子泰說:“最近一直在忙著ipo,沒怎麽關注外界消息,他們都說什麽了?”
    “業界專家普遍認為,魔勁飲料ipo倍率最終隻有10-12倍,就算大膽點猜測,也不會超過十五倍,對此您怎麽看?”
    林子泰看向不遠處,排起長龍的認購通道:“我一直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隻是這個答案,記者並不滿意。
    另外一位接過話茬:“林總,您好,我是南方經濟網的記者,那您覺得,魔勁四次路演結束,最終凍結倍率能達到多少?”
    林子泰嘴角帶笑,不假思索:“我覺得最終凍結資金不會低於24倍。”
    記者們驚愕,隨即露出笑容。
    不愧是林子泰,天生流量體質,總能給他們製造一個大新聞。
    他們也不在乎合不合理,隻要是林子泰說的就行。
    眾人又陸續詢問幾個問題,最終心滿意足的離去,因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素材。
    沒有爭議,何來流量,紙上的新聞學,跟現實的新聞學,完全是兩門學科。
    轉眼來到了上午的11點10分,段雲興奮地來到會場的休息間。
    就在剛剛總部發來數據,完成第一個小時線上線下認購資金的統計。
    目前達到821.57億,超1.67倍。
    按照以往路演情況推斷,在48小時後京城站的最終資金倍數,會達到第一小時認購資金的2.2倍左右。
    也就是說,魔勁在京城站的路演,最終所凍結的資金,極有可能達到認購資金的30倍以上。
    林子泰露出笑容:“段經理,把消息公布出去吧,實時更新認購數據。”
    段雲急忙點頭,頓了頓又問:“林總,市場反應如此良好,我們要不要適當的調試發行價格?”
    “等京城站認購結束,看看具體情況再說吧。”
    林子泰沒有拒絕,因為企業路演時,如果投資者反饋良好,認購數量較多,是可以適當上調發行價格。
    這不算是坐地起價,因為他們以97元的價格,把內地三城的發行權,全部給中銀承包,無論上調多少都是中銀的額外收益。
    這麽做,主要是為了對得起首站認購的投資者,讓他們還沒有中簽,就已經有一種盈利的感覺。
    同時也能讓後來者有危機感,下一站可能再次上調價格,從而選擇積極認購。
    雖然最低認購1000股,但投資者為了增加中簽的幾率,認購幾萬股,幾十萬股也是常有的事。
    假設中簽一萬股,發行價上調0.2元,代表要多繳納兩千塊,十萬股是兩萬塊。
    不僅如此,追漲殺跌的從眾心理,幾乎適用於任何情況。
    如果京城站認購超30倍,打了業界專家學者的臉上,下一站卻不上調發行價格,容易讓投資者心有顧慮。
    是不是這家企業有什麽問題,所以在市場反饋良好的情況,依舊保持原價發行。
    綜合種種情況,企業在ipo時,如果市場反饋良好,上調發行價,比不上調好。
    與此同時,線上的直播平台,在直播間的左上角實時更新認購資金。
    陡然出現的11位數,第一位數還是八,直接直播間的網友幹蒙。
    一小時認購資金超過八百億,認購倍率達到驚人的13.67倍。
    第一個小時就超10倍以上去的。
    這他媽是一家實體企業ipo該有的數據嗎?
    實體企業畢竟不像互聯網企業,無法給產品賦能,也講不出太好的故事。
    在產品不加價的前提,每年的銷售額,以及總營收幾乎一眼就能看到頭。
    如果市場穩定,那麽今年賺100億,明年最多就賺110億,後年估計也差不多。
    無法像互聯網企業,今年虧損十億,明年暴賺100億,哪怕明年也虧了,但後年說不定能賺。
    有期待感,可以發揮想象力,因為不知道未來,所以可以近乎無限的透支潛力。
    例如曾經外賣行業的千團大戰,那幾年每年燒掉幾百億,而最終活下來的就可以開始收割商家、騎手和顧客。
    一家實體企業能這麽受到投資者追捧,放眼全球,也隻有那麽幾家跨國壟斷性巨頭才能辦到。
    無數還在觀望的投資者,得知消息,發了瘋似的,帶著大量資金殺入中銀證劵。
    剛要點擊確定認購股票,卻又想到,抱著跟他們同樣想法的人,應該不少。
    因為企業ipo路演時,每一站的認購倍率越高,那就代表中簽的幾率越低。
    雖然下一站可能會上調發行價,但相應的,中簽幾率也會變高。
    內地三城,每次隻發行6400萬股,但香江一地就有1.28億股。
    無數投資者在節省成本,與提高中簽率之間,矛盾的渡過了兩天。
    9月6日,林子泰帶領團隊回到魔都,籌備第二場路演。
    同時,中銀投資也對外公布,京城站的募資情況,首站路演,凍結資金高達1952.22.46倍。
    金融界集體噤聲,無數專家沉默,當初預測15倍都被說是嘩眾取寵。
    現在32.46倍,這他媽誰能想得到,這一家實體企業ipo該有的數據?
    彷佛間,他們好像回到了幾年前,那段被林子泰支配的歲月。
    林子泰做多原油,原油就漲了,林子泰做多黃金,黃金就漲了。
    那些年,那些跟他做對手盤的經理,要麽跑路了,要麽跳樓了。
    時至今日,他雖然不再混跡金融界,但餘威猶在。
    金融專家們不敢再指指點點,同時也悄悄關注接下來幾場路演,打算找個合適的時機,認購大量股票。
    因為路演認購倍率不像實體企業,那麽上市當天的漲幅,肯定也不像一般的實體企業,隻有三四十個點。
    穩賺不賠的商機,肯定要悄悄進行,多一個人,他們中簽的概率就要降低一分。
    9月7號下午,
    中銀在魔都站的負責人蔡敬忠,他找到林子泰,希望上調股票的發行價。
    建議上調至99元每股,一次性調高0.525元,如果太低,對不起現在的行情。
    林子泰想了一會,沒有同意,一次性上調0.525元太多,還是暫時上調至98.8元。
    後續還有羊城站,以及香江站,他們需要預留發行價調整的空間。
    發行價是兩位數,還是三位數,感官上是有明顯的不同,沒理由錢都讓股票的發行商賺了,罵名卻由他們來背負。
    一般投資者,根本不會想那麽多,隻會認為坐地起價是林子泰的不對。
    蔡敬忠勸說無果,也隻好同意。
    上市企業與股票發行商,一直處於一種共軛父子的關係。
    企業強,發行商就弱。
    企業弱,發行商就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魔勁在雙方合作的地位中就是爸爸。如果把他們甩掉,振臂一揮,大把願意當兒子的發行商主動請纓。
    中銀投資雖然強,但蔡敬忠無法代表整個中銀,可林子泰卻能代表整個魔勁。
    在麵對林子泰時,他們隻能提出建議,采納與否還是要以林子泰想法為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