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什麽盧哪個盧

字數:7720   加入書籤

A+A-


    比起眼前沒有修為的少年,陳玄帆顯然更關注隊伍前方的半夏湯。
    嗯,還問到一點薑的味道。
    雖然隔得有些遠,但以他如今的嗅覺,要分辨出其中有什麽,卻是毫無難度可言。
    崔盧兩家布施半夏湯,不是兩家分開,而是共同在一處。
    八條隊伍的最前麵,就是一個高搭的棚子。
    裏麵半尺的台子上,一字擺開八口巨大的陶鼎,上麵冒著熱氣,其中是燉煮的湯藥。
    看到這鼎的個頭,陳玄帆滿意的眯了眯眼睛。
    裏麵裝的半夏湯,就是人再多一些,應該也能人人有份。
    多了好呀,多了我再提一句幫人帶點就也不顯得過分了。
    要是煮出來的湯太少了,許多人都喝不到,陳夥長的臉皮再厚,再抗揍,也不好意思在大家的麵前說‘給我多來點我兄弟’的話。
    再有就是,這能拿來布施的半夏湯,所用的藥材也是一般。
    陳玄帆的靈識探過去掃了一下,其中的半夏品質還不錯,有一點靈氣在其中,其他的配料就都是普通世俗之物了。
    嚐個新鮮湊個熱鬧也就把了。
    為這點東西,犯不上惹眾怒。
    不過崔家和盧家能把帶靈氣的半夏,拿出來煮湯布施,也算是有心了。
    一點靈氣雖然不多,分到每個人碗裏,更是少得可憐。
    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點少得可憐的靈氣,也能滋養身體魂魄,讓他們這幾天都過的舒服些了。
    尤其明天還是端午之日。
    端午就是正午之時節。
    不但是飛龍在天的大吉之日,也是五毒俱全的大惡之日。
    百姓們常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這天之後,人間進入了陽氣最盛的一個階段。
    陰陽相生相克,蟄伏了冬春兩季的毒蟲邪氣受到驚擾,也已經徹底複蘇並開始進行繁衍了。
    可是剛從冬日寒冷春日料峭裏過來的凡人,又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勞作,從春耕到現在幾乎就沒閑著的時候,身體精神都還在虛弱疲憊之時,很容易被邪毒之氣所傷。
    所以人們才常說要躲五月。
    有了崔盧兩家布施的這碗半夏湯入腹,端午前後這幾日就能放心些了。
    何況這半夏,本就是藥材中,此時最合用的一味。
    夏至而流黃澤,石精出;蟬始鳴,半夏生。
    半夏湯分為兩種。
    小半夏湯是耕耘頑礦而疏通之,使生氣得裕;大半夏湯是沃澤不毛而肥饒之,使生氣得鍾。
    傳說,得道之人赤鬆子服水玉以教神農。這水玉就是半夏別名。
    其中再加了一味薑就更好了。
    冬吃蘿卜,夏吃薑。
    補補陽氣,百邪不侵。
    ……
    “玄帆兄,你有沒有在聽我說呀?”
    陳玄帆的眼睛一直看向煮湯的鼎,讓王學文有些懷疑,他根本就沒聽見自己說了些什麽。
    “當然在聽了,學文兄所說,兄弟我字字入耳入心。”陳玄帆趕緊說道。
    雖然大半的注意力都放在煮湯的火候上,但一心二用也不是什麽難事。
    “真的?”
    “真的呀!”陳玄帆拍著胸脯說道。“不就是盧家先祖和崔家的那點事兒嗎?我聽的可清楚了。”
    王學文說的是關於盧家和崔家的一樁舊事。
    也可以說是傳說。
    畢竟兩家都沒公開承認過,而且聽起來也有些過於傳奇了。
    據說,盧家的先祖叫做盧充,家境一般。
    二十歲時出門進山中去打獵,追逐一頭獐子的時候迷了路,失去了獵物的蹤影之後,盧充覺察到自己迷了路,正要找尋回去的道路,卻在眼前出現了一個深宅大院。
    他拍門想要問路,還沒開口,門人就先叫出了他的名字,請他快快入內,還說他們主人等他多時了。
    盧充問他們老爺是誰,為何要等自己。門人說此處是崔少府的宅邸,他家主人便是崔少府。至於主人為何等公子你,自己隻是個下人,不知道那許多,你進去便會知道了。
    說著便扶著盧充的胳膊,邀請他進去。
    盛情難卻之下,盧充隻好進了崔宅的大門。但進了大門,他又因身上衣服因打獵變得髒亂而遲疑推脫了起來,言說身上衣衫不整,不便拜見主人家。
    沒想到門人卻從旁邊取了一個包裹來,裏麵正是一套新衣裳。
    盧充見此,隻好換了衣裳跟著他進了宅院。
    在宅院之中,在正堂拜會了崔少府,兩人竟然相談甚歡,崔少府要留他在家中做客幾日。
    盧充以恐家中之人擔心再次推脫,崔少府聽了卻說,要他留下的不是自己,而是他早已過世的父親。
    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讓他觀瞧。
    接過書信展開,果然是父親的筆跡。信上說崔少府是他父親的故交好友,早年兩家便為兒女定下親事。
    如今兒子到了婚配之年,盧父便向崔家寫了這封為兒子向崔氏女求婚的信。
    崔少府等盧充看完了信,便笑說他家女兒正在梳妝,請盧充暫且休息等候。
    到了黃昏之事,內宅來人說小姐已經梳妝打扮完畢。崔少府便讓人去請女兒出來與盧充相見。
    兩人一見麵便暗生情愫,崔少府當即就做主把女兒嫁給了他。
    當晚崔府大排筵宴,酬謝賓朋。
    又過了一段時間,崔少府告訴盧充,你可以回去了,小女已經有了身孕。若是生下男孩兒,便送於你盧家。若是生了女兒,我們便自己養育了。
    隨即準備了牛車送盧充離開。
    從崔府大宅出來,門外果然有一輛青牛拉的大車。他剛要上車,便有一老者笑著過來,遞給他一套衣裳和一些被褥,說是崔少府給他的,讓他安生家去。
    問他是誰,他說是盧充父親請來的媒人。
    說完便閃身不見了蹤影。
    盧充提著東西上了牛車剛坐穩,牛便“哞”了一聲,跑了起來。他隻覺得風馳電掣一般,沒過多久就回到了家中。
    之後就再也找不到回去崔家的路了。
    他找人詢問,卻聽人說崔少府早已過世多時,他女兒還死在他之前。
    又問了崔少府墳墓所在之處,盧充再次進山順著記憶裏的路尋找,果然找到了崔少府的墳墓所在。
    就是之前的崔宅所在之處。
    卻沒有遇見崔少府也沒有崔小姐,隻有一片荒蕪的墳塋。
    後來四年後的三月三上巳節,盧充在岸邊再次見到了兩輛青牛拉的大車,其中一輛上便是崔小姐,另外一輛車上自然是崔少府。..
    盧充對著崔少府的馬車行禮後,崔小姐把一個男孩送到他的麵前。
    這男孩眉眼之間和盧充十分相似,也有幾分像他的母親,這便是他們兩人的孩子了。
    崔小姐將孩子給了盧充,又拿出一個金碗給了他。
    還留下了一首詩詞,中間有:“何以贈餘親,金鋺可頤兒。恩愛從此別,緣分至此歇。”
    便是說著金碗留給盧充,讓他用來將孩子養大,兩人的緣分到此就結束了。
    盧充將他撫養長大,後來盧充的兒子成了大器,曆任俸祿二千石的郡守,子孫後代也都做官,傳承至今,他的後代中有人做到過帝師,聞名天下。
    範陽郡盧氏因此而起。
    範陽郡內有三姓世族,最為有名。分別是:盧、鄒、祖。
    盧為三姓之首。
    而崔家的根基在清河郡,範陽郡內的這一支是崔姓旁支,之所以能在範陽郡內派上名號,便是因為有盧家的相助。
    崔盧兩家關係親近,世代都有聯姻之事。兩家人結為秦晉至好,都是稀疏平常的了。
    故事說道最後,王學文還頗為感慨的加了一句,說崔氏女的所留的詩中還有一句:“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
    便是說這位崔小姐就是死在五月中。
    可能便是因此,範陽郡的崔盧兩家才會對夏至和端陽如此在意。
    每逢重大的節日,大唐各地都會有一番熱鬧景象,唯獨範陽郡的更多了一種溫情在其中,所以他們在定下行程之時,便決定要來此地看看。
    溫情?
    陳玄帆倒是沒感覺到。
    但是王學文說的這個故事,他在初聽的時候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似乎是在哪裏聽過。
    等聽完了以後,稍微一回想,當即就想起來。
    他們隊正劉一勇之前就說過一個同樣的故事。
    陳玄帆還記得,那是在崔山那被他們挖魂瓶挖的亂七八糟的院子裏,黃七郎進來之前。
    甲字隊的軍卒守株待兔,閑得無聊說起崔山和他的家人怎麽會如此愚蠢,竟然還會真的相信,黑教的魔神可以將他變作山鬼的謊言。
    劉一勇便提到,崔山之所以會這麽相信,就是因為人家祖上曾經有過相似的記載。
    他知道山鬼的確存在,而且能和人結合後生下子嗣。
    當時劉一勇說的故事很簡略,不如王學文說的這麽詳細。
    而且以陳玄帆的感覺來說,王學文說的這個版本更像是世家大族能接受的。
    畢竟是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至於三書六禮,那畢竟是盧家先祖所在的,可能是上巳節就是相親大會的純真浪漫時代。
    也就用不著那麽多的繁文縟節了。
    講究,又沒有那麽講究,真不虧是是世族呀。
    “學文兄,你說,剛開始盧充幾次都不想進崔少府家,是不是就看出來裏麵對勁了,所以想跑啊?”為了表明自己的確有好好的聽他說故事,陳玄帆用一個提問自證了一下清白。
    “我倒是不曾想到這一點。”王學文想了想,不禁點了點頭道:“不過,你這麽一說,倒的確像是如此。”
    “還有啊,你看後麵,這個盧充在回家的時候,崔少府還讓媒人給他送衣裳和被子,那他家裏是有多窮哇?”
    陳玄帆咂了咂嘴又像模像樣的搖了搖頭,擺出一副認真思考過的樣子,說道,“不過這兄弟命可夠好的,白得一個兒子。不僅兒子養到三歲給他送回家來了,人家崔小姐還專門給了一個金碗,讓他賣了用來養孩子,嘖嘖,賺大了呀!”
    “哎呀!玄帆兄你如何知道那盧充會將金碗拿去賣?”王學文很是吃驚的問道。
    ……這不廢話嗎?
    陳玄帆回看了一眼王學文,怎麽回事你學文兄,腦子壞了?
    “這不明擺著嗎?盧充那小子都窮到沒衣服穿沒被子蓋了,怎麽有錢養孩子?”
    還不就得把金碗賣了嗎?
    “哦,看來玄帆兄真的不曾聽過這個故事。”王學文哈哈撫掌一笑,“我還以為你之前聽過了,剛才是在戲耍於我。”
    “……我沒那麽閑。”陳玄帆心說,娘的,差點被王學文這家夥發現,幸好後麵的金碗這點他的確沒聽過。“聽王兄的意思,我猜錯了?”
    “也不能算錯。”王學文道,“後來盧充是將金碗拿去叫賣,不過他的目的並不是為賣錢,所以要價極高。有人便看出了他手中的金碗,是崔家小姐的陪葬之物。後來崔小姐的姨母將他們請到了家中,見那孩子果然與自己的姐妹有幾分相似,又聽聞他叫盧溫休,便明白這是妹妹與盧充幽婚所生,這才悲欣交集下的與他們相認。”
    “明白了,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陳玄帆恍然大悟似得一拍手,點指道,“盧充這人的確聰明,這下不僅金碗保住了,還多了一門富貴親戚,這不比把金碗賣了隻得一筆錢劃算嗎?”
    “啊!原來如此!”王學文在他的帶動之下,也恍然大悟了。“怪不得,人們罵他們老盧家的人都是鬼兒子,果然老祖宗都精明似鬼呀。”
    他們兩個嘰嘰喳喳的說話說的投入,沒留意到身旁林高寒帶了一個人過來,而且因為聽到他們兩個的言論,整個人都不好了。
    林高寒麵色很不自然,他帶來那人麵色更不自然。
    “咳咳!咳咳!……王兄,陳兄,先別聊了,我與你們介紹一個朋友。”林高寒提高了聲音喊道。
    “嗯?”王學文和陳玄帆一起回頭。
    “這位是盧家二郎,盧騁。”林高寒指著身邊的人說道。
    “……”什麽盧?
    “……”哪個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