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鬼母神像前,陳玄帆的身邊,多了一個陳玄帆

字數:3566   加入書籤

A+A-


    “臥槽!”
    陳玄帆被金少爺拽著,原路返回到了最開始進的那座寺中。
    然後將他領進了大雄寶殿。
    兩人在大雄寶殿的一側,看到了一塊匾額下端坐的送子娘娘。
    這讓他不禁發出了驚呼,原來送子娘娘竟然在佛寺裏?
    也是真沒想到,所以剛才直接就將這裏給略過了。
    大唐有許多的送子娘娘。
    各地都建有子孫娘娘廟。
    供奉著不同的子孫娘娘。
    希望她們保佑自己早生貴子,多子多福。
    但要說洛陽城內影響最大的,還是佛門的送子娘娘、送子觀音。
    陳玄帆打量眼前的這尊神像。
    她頭上戴著紫金鳳冠,身上著敞袖圓領寶衣。
    腳上穿著描金畫鳳的祥雲履,高高坐於龍頭靠背椅上。慈眉善目,俯看腳下跪拜的蒲團。
    左手上抱著一個男童兒,右手虛握著一朵蓮花放在膝前。
    左右各站著一個侍女。
    身後左壁上雕刻著一個肥胖的乳娘,懷裏也抱著一個小兒,正在敞胸哺乳。
    右側也有一個老婦,在看著一群孩童玩耍。
    這尊神像前後左右共有小兒九個,有站有坐,有嬉笑的,有苦惱的。
    都留著大唐小兒會留的發型,就是頭上的頭發沒有留全的,不是剃掉了中間,就是剃掉了兩邊,或者是就留著三小片,顯得有些滑稽可愛,天真爛漫,逗人喜歡。
    神像兩邊還刻有一副對聯:“祥麟不祚無緣嗣,成鳳偏臨積善家。”
    這是一尊珂利帝母像。
    百姓們口中又叫她做送子娘娘。
    然而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鬼子母神像。
    珂利帝母,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暴惡母”、“歡喜母”,俗稱鬼子母。
    佛經中說她“取我男女充食,則是惡賊藥叉”。
    所以她被稱為暴惡母,是因為她以吃人為生。
    經書中又說,她出生時容貌端嚴,見者愛樂,眾夜叉都喜歡,因此就給她起名叫“歡喜”,這就是歡喜母的由來。
    然後又因為她為五百鬼子之母,故而又被稱為“鬼子母”。
    在佛經上,她也被稱為珂利帝藥叉女。
    所謂“藥叉”,就是“夜叉”,意思是能啖鬼,啖就是吃。
    而且她的速度很快。
    所以一些凶惡的女人也被稱為母夜叉,便是取得鬼遇上都害怕的意思。
    因惡鬼不僅吃人也吃鬼物,夜叉由此也成為了惡鬼的代稱。
    然而實際上這位送子娘娘,成為送子娘娘的年頭還不算是很久。
    大唐的佛門在東漢傳入的時候,主張的是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就是所謂的“苦海無邊”。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求得寂滅和解脫,就是要跳出輪回之外,不生不死。
    其主張與傳統的儒家忠孝思想相違背,而且出家之後與親族再無關聯,不娶妻生子,教義中也有不鼓勵信眾生子延續血脈的意思在其中。
    甚至是勸說信眾將一切身心放於修行參悟佛法。
    因此從漢至唐,儒、釋之間曾多次進行激烈論爭。
    在種地多靠人力,親族之間自保互幫互助才能活下去的時代,多子多福不僅是百姓們的心願,也是為了生存所必須的選擇,所以佛門明顯處於不利的一方。
    後來為了擺脫困境,便對儒家忠孝等觀點進行了借鑒和吸收。
    一直到現在,儒釋道互相爭論借鑒,都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有些神靈在道觀和寺廟裏都有供奉。
    這才是狠人,狠起來連神仙都能借。
    而民間百姓們信仰起來,更是不管那麽多了,甚至出現了儒釋道三教合一。
    幾家的神仙在一座廟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百姓們就是這麽的淳樸可愛。
    所以也許是為了爭奪信眾的愛,佛門中就出現了掌管人間生育的菩薩,鬼子母。
    鬼子母能成為送子娘娘、送子觀音,起源還是百姓們聽聞在佛經中,她能生五百子,且愛子母之名,便開始在民間開始信奉她。
    希望能借她多子的好運,並祈求她能庇護孩子,就如庇護她自己的孩子一般。
    於是,佛門才順水推舟。
    所以民間信仰鬼子母為送子娘娘,但在佛門寺中並不會將其當做送子娘娘供奉。
    而是當是護法神之一。
    因為鬼子母還是佛門護法二十諸天之一。
    隻是有百姓們建的供奉廟宇才將其稱為送子娘娘廟。
    有些百姓可能都不知道送子娘娘便是鬼子母,隻知道她不但護持佛法,也能保佑婦女懷孕順利生子,庇護孩童健壯長大。
    比王幹娘可厲害多了,這是有佛門背書的。
    鬼子母神像的香火很旺盛,看麵前的貢品數比其他十九諸天,多出來了多少就能看得出來了。
    金少爺盯著這尊神像看了好一會兒,也沒看出來什麽。
    所以他回頭看向陳玄帆。
    然後便見陳玄帆的身邊,多了一個陳玄帆。
    嚇了他一跳。
    不由喊出了陳玄帆經常喊的那兩字。
    “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