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姥姥墳姥姥的不管了先拆廟後砸墳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A+A-


    “嘭!”
    陳玄帆一刀直接劈開了廟門。
    這座小廟,與其說是廟,不若說是墳更恰當。
    裏麵竟然有一座大墳。
    將整個廟裏麵的大半的空間都占滿了。
    “什麽情況?”他皺眉不已,然後回頭喊道,“山爺,你過來看看!”..
    這墳前立著一塊大碑。
    碑上的字他都不認識。
    “怎麽了?”霍山走了進來問道,然後便看到了那座墳。
    “我想起來了!這是老人們傳說的姥姥墳!”
    那安喜縣的縣令,這時候站在廟門口,張口說道。
    “嗯?你怎麽還在這?”
    陳玄帆回頭看見他,不由得皺眉道。
    不是讓所有的百姓都下山了嗎?
    等會兒滅殺神明動靜肯定不小,不能讓百姓受到牽連。
    “他想接石縣令一起離開。”霍山接口道:“可是石縣令似乎不在這廟中?”
    難道是在墳堆裏麵?
    “這墳堆前麵,應該有一座神像的,那神像不見了。”縣丞指著墳堆說道。
    傳聞裏,姥姥墳裏麵是隻老鬼,盤踞在一座廟裏,很久以前就在了。
    它一隻因執念魂魄不散,附身泥塑神像而活的老鬼,突然就有了法力。
    “執念,什麽執念?”陳玄帆皺眉,他看到了縣丞所指的地方,的確是有神像存在過的痕跡。
    “據說,姥姥墳裏埋的,是前朝一個進士老爺的母親。”
    縣丞簡略地說了一下,所謂的姥姥墳的傳聞。
    傳聞這位母親一生行善積德,但為了給兒子求個香火,聽信妖人的蠱惑,將自家和親戚家中所有十二歲以下的孩童,以過壽納福為名留在家中小住,都誆騙到家裏戕害了。
    不僅殘其屍骨,燒成灰燼,喂給家中兒子的妻妾們。
    還將被她殺害的孩童魂魄,用邪法收集起來鎮壓。
    因為手段過於殘忍,太過匪夷所思,以至於事發之事,不少人都不敢相信。
    姥姥也是抵死不認,即便家中被查出鮮血,也一口咬定是邪祟要害她家孩兒。
    直到她家中妻妾,幾乎同時懷孕,又都全部生下男嬰之時,眾人有不禁懷疑。
    不是用了妖法,哪有這種巧合?
    驚動了朱雀軍的將軍來查。
    後來果然查到了實證。
    進士母親被判處斬立決,並暴屍三日。
    進士為了幫老母親求情,承諾願意將家中的子嗣賠給親戚,換取母親留個全屍。
    可是姥姥卻不僅毫無悔意,而且自認此番是功德圓滿,欣慰於能對得起夫家,所以死而無憾。
    甚至咆哮公堂,罵她兒子若是用孫兒替她贖罪,便是忤逆不孝。
    當日情狀被人作畫留下,警示後人。
    畫上老嫗滿頭白發散亂,皺紋堆壘如溝壑,猶如惡鬼在世。
    進士兒子在母親麵前苦苦哀求,此情讓朱雀軍的將軍不滿,上奏朝廷剝奪了進士的功名,勒令進士不得讓姥姥入他家祖墳。
    可是進士還是想讓姥姥埋在自家祖墳邊上,於是派人趕在行刑前尋到一塊吉地。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選好吉地的當天,家中所有的孩兒都開始哭鬧不休。
    而且自那天起到老虔婆行刑前,就一天死一個孫兒。
    到她要行刑的那天,八個孫子就隻剩下一個還活著。
    而這一個,也是病怏怏的眼看就活不了多久了。
    進士心疼得一病不起,竟然先一步去世了。
    他死之後,最後一個孩子也跟著去了。
    進士的妻妾恨透了導致這一切的老嫗,在她行刑當日,特意抱著進士和孩兒的牌位來給她送行。
    罪大惡極的姥姥到頭,不僅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還家破人亡。
    頓時就瘋魔了。
    她被殺頭之後,親眷們就將她的屍骨放進了這座廟裏,又建了泥塑神像鎮壓。
    可是才過了不久,廟裏就傳出了有鬼的消息。
    有個帶著老婆孩子的外鄉人,在這間小廟裏哭訴自家的貧寒,晚上便夢,夢到了一個慈眉善目的白發老夫人,讓他把孩子舍了在後山,便能得一個銀元寶。
    若是連妻子一起舍了,就能得兩錠銀元寶。
    鬼迷心竅的外鄉人,當晚就將兒子送去了後山,果然換了一錠銀元寶。
    第二天又把媳婦送了上去,又換了一錠。
    接著他就把這個消息,說給了朋友聽。
    聽到的人都以為找到了發財的路子,心裏又知道這事不妥當,所以做得很隱秘。
    等官府發覺的時候,老虔婆已經有了老鬼的名號,且實力不容小覷。
    更奇葩的是,她資助了幾位過路的書生,如今都當了官,最大的一個還坐到了刺史。
    還知恩圖報的特意寫了信來回護於她。
    加上老鬼做事很小心,不主動索取,不收別人拐賣的孩子,隻收父母舍得孩童。
    而且據說她一年隻吃八個孩子,還會將剩下的孩子送給沒孩子的人家收養。
    大唐對拐賣孩童的人販子,有但凡抓到就地正法,還會連累親族的法律。但對父母賣孩子,卻沒有什麽相關律法的懲處。
    更有甚者,朝中有人認為,那些孩子若是被丟棄在山裏,十成都是死。
    可如今有了這姥姥,卻能活下來一些人,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後來這件事就和很多其他的事情一樣,吵著吵著就沒有下文了。
    就這樣,關於姥姥的處置,一直沒有定論。
    百年前,姥姥突然銷聲匿跡了。
    “但仍然有窮苦人家,聽聞將孩子仍在這山中,便能得到金銀財寶。”縣丞歎息道。
    也不隻是孩子,還有活不下去的婦人,老人等等。
    棺材山由此得名。
    隻是這姥姥廟,怎麽山神河神扯上了關係?
    “不管了,我們沒功夫在這多耽擱。”陳玄帆擺手道,“山爺,你帶縣丞出去,我把這廟拆了,墳砸了,看看裏麵。”
    “好。”
    “法天象地!”
    “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