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愧是探花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這就好比項目團隊突然空降一個總監一樣,大家不放心,會各種打探對方的能力。
如果能力強,那就平安無事,但若沒能力,那肯定會被穿小鞋,排擠孤立,最後得到一句:好走不送。
影六難以置信的道:“可您已是新任縣令,難道他們還敢以下犯上?”
“陽奉陰違聽過嗎?強龍不壓地頭蛇聽過嗎?”
唐一璿抬頭看他一眼,嘖了聲:“小六子,你還是太年輕了。”
影六渾身一僵:“……”
小姐這麽叫他,是想讓他淨身,貼身伺候嗎?
唐一璿注意到他的神色,心中暗罵自己傻叉,因為她不能讓外人發現女兒身,更不能讓身邊人發現她不是原主!
她輕咳兩聲,將畫好的圖紙交給影六:“你去找木匠,讓他們按我的要求做好,另外找一隊泥瓦匠回來。”
“是,屬下這就去辦。”
影六拱手告退。
“等等!”唐一璿忽然叫住他,“縣衙有永寧侯府的人,你還是先去鏢局雇幾個打手回來吧。”
苟命要緊。
然而她的話,讓影六與守在門口的侍書知書臉色大變。
“少爺,這是真的嗎?”
“少爺見過那人了?”
“少爺,您有沒有受傷?”
影六咻的一下竄出書房,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好在他們今日才到縣衙,院子裏無人偷聽。
侍書知書著急奔向唐一璿,查看她有沒有受傷。
“真的,沒見過,沒受傷。”
唐一璿看著她們勾了勾唇,柔聲安撫道:“你們也別太擔心,這隻是我的猜測,平日裏警醒些就行了。”
侍書瞧她這般不上心,跺了跺腳就往外走。
“我去告知夫人。”
“那我守著少爺!”
知書挺起胸膛站在書案前,一副要動少爺就從她身上踏過去的架勢。
其實大可不必。
唐一璿囧,看影六還愣在原地,揮了揮手:“愣著做什麽,快去快回!”
“屬下告退。”
影六迫切的需要人手,少主不在,影五又因做戲做全套被派去清河,眼下隻他一人,無法同時保護夫人和小姐。
唐一璿也沒閑著,新茅房結構圖畫起來。
???
二堂院落的東側為縣丞房,是杜來德日常辦公之所。
此時,劉主簿與金縣尉也在。
衛騰正將唐一璿交代他從哪裏找證據的話一一告知三位大人。
譬如查張三的收入,找張家或附近翻新過的土看是否埋有雞毛,周圍鄰居可聞到雞湯香味,最重要的是對張三娘子說十六字真言。
從衛騰的語氣中不難聽出他對新縣令感官不錯。
衙門處理偷雞摸狗一類小案子,要做到合理、合法又合情,雖說簡單,但也需要人反應夠快,思維夠靈活,懂得變通。
劉主簿原以為新縣令隻是個乳臭未幹的孩子,沒想到他真有兩把刷子,看來要殺他,沒那麽容易了。
“不愧是探花啊,思維敏捷。”
金縣尉笑著誇了一句,頗為好奇的道:“唐大人讓你告訴張三娘子的十六字真言是什麽?”
衛騰肅然起敬,道出十六字:“坦白從寬,回家過年。抗拒從嚴,牢底坐穿。”
杜來德、劉主簿和金縣尉均是一愣。
須臾,金縣尉朗聲大笑:“哈哈哈,這話說得妙啊!真通俗易懂,難怪張三娘子把什麽都招了。”
劉主簿看他一眼,這明顯是糊弄張三娘子的話,也能誇出口?
要他說啊,這十六字得換個順序才押韻。
恰在這時,身穿長衫的中年男子匆匆走進房內。
“老爺,出事了!”
此人是杜來德的心腹杜文,杜來德讓他盯著公堂那邊的一舉一動,莫不是新縣令在公堂上亂來了?
劉主簿心下暗喜:出事好啊!出事妙啊!
金縣尉擔憂的看向杜來德。
杜來德看向衛騰:“你先退下吧。”
“是,卑職告退。”
衛騰離開後,杜來德才看向杜文,正色道:“出什麽事了?”
“唐大人罰了張三二十大板子,還有五兩銀子。”杜文回道。
劉主簿瞬間皺起眉頭:“我們的月俸也才十兩,他張口就讓賠償五兩?到底是勳貴子弟,不懂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啊!”
金縣尉一臉疑惑:“劉兄怎知他是勳貴子弟?”
劉主簿眼神沉了沉,不答反問:“若是寒門出身,有他長得白嗎?有他穿得華貴嗎?有他講究嗎?
何況還帶兩名美婢上任,他想幹什麽?”
“他今日剛到,不了解實屬正常,至於美婢,許是為了照顧唐夫人吧。”金縣尉覺得問題不大。..
劉主簿還想借題發揮,忽然又聽杜文說:“唐大人還唆使張三服徭役,說跟其他人一樣每日十文錢,老百姓都聽見了,恐怕已經傳揚了出去。”
“每日十文錢?”
劉主簿倏然激動的站起來,表情不滿到了極點。
“他知道往年服徭役的人數有多少嗎?他知道縣衙連五十兩都拿不出來嗎?
二位仁兄,不能讓他留在清川縣啊,不然還不知道他會把這裏禍害成什麽樣子,我實在擔心,到時候會不止一兩個村的人跑去隔壁縣。”
看到同僚這麽激動,杜來德反而冷靜下來了。
畢竟唐縣令是他們的上級,就算他們不滿,也不能越級告狀,這在官場是大忌。
“明日我向唐大人匯報本縣實情,先聽聽他怎麽說吧。”
等了一個半月,再多一天也無妨。
但劉主簿不依不饒。
“唐大人雖看著彬彬有禮,但上任縣令當初也禮賢下士,後來才暴露出貪婪嘴臉,搜刮民膏民脂,弄得百姓怨聲載道……我們不得不防啊!”
聞言,杜來德沉默不言。
劉主簿見狀,再添一把火:“唐大人是探花,按理來說,他應該進翰林院,將來還有望步入內閣,卻被外放到咱們清川這般荒涼之地,可見是得罪了上頭高官。”
說得難聽一點,簡直形同流放了。
畢竟一旦外放為官,要想重回京城往上爬,難上加難。
劉主簿又說:“我們清川年年夏旱冬澇,若是因為他,上頭不給我們賑災銀了,百姓們怎麽活?”
經過劉主簿的苦口婆心,杜來德仿佛預見到了清川縣的未來,淒淒慘慘戚戚。
杜來德眼神一厲,吩咐道:“杜文,你速去請唐大人到啟事廳,我等有要事與大人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