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蒼河水位漲

字數:8940   加入書籤

A+A-




    黃知府早就告誡過她,朝廷嚴禁地方官員與封地王爺來往。
    她沒想跟朝廷作對。
    但她也要盡快發展起來,做到不受製於人。
    唐一璿眯了下眼睛,忽然客氣的問道:“說來這是我與樓主的第三次見麵,還不知樓主尊姓大名,如何稱呼?”
    不等燕雲鏡開口,她故意損道:“黑虎黑豹他們都姓黑,你是他們的樓主,也是姓黑吧?以你不露真容的打扮,莫不是叫黑麵?”
    燕雲鏡太陽穴突突的跳了跳,“不是……”
    話未說完,就被唐一璿揚聲打斷:“那就是叫黑招財,畢竟七曜樓家大業大,八方來財嘛!”
    燕雲鏡聽出他在發泄不滿,起身道:“水泥窯不能停,你若不需用水泥,可盡數賣給本座。”
    “你,用銀子買?”
    唐一璿的語氣頗為驚奇。
    察覺自己的話有點刺激人,她轉移話題:“我需要鐵礦石打造一批農具,沒有合適的農具,老百姓開荒太耗人力,速度也慢,你先給我一批鐵礦石吧。”
    燕雲鏡微微斂目,沉聲提醒:“蒼州有錦衣衛所。”
    “錦衣衛?”唐一璿看過的影視有關錦衣衛都是天子耳目,收集天下情報,她放輕呼吸:“這和我應該沒關係吧?”
    燕雲鏡嘴角輕扯了一下,淡聲道:“他們喜歡安分守己的北地官員。”
    唐一璿眼皮跳了跳,不會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吧?
    “算了,你走吧。”
    她惹不起錦衣衛,另一件事就不必說了,萬一被冤枉她和北蒼王有銀錢交易,得不償失。
    還是送幾十斤土豆去京城,得一筆賞賜吧。
    遠是遠了點,但勝在安全。
    燕雲鏡深邃的眸底掠過一抹複雜的精光,臨走前,他說出久違的名字:“無相,本座的名字。”
    “無相?”
    唐一璿挑了下眉毛,她覺得還是招財好聽,多狗啊。
    “招財你等等!”唐一璿猛地叫住他,嚴肅道:“綠興村的男丁可能被抓去挖礦了,你應該知道這事吧?”
    燕雲鏡眸光如鉤,落在炕上縮成一團的人影上,“本座不知。”
    唐一璿錯愕的瞪眼:“你不是情報頭頭嗎?一個村子的男丁都快消失幹淨了,你居然不知道?”
    燕雲鏡眸子裏懾人的寒芒一掠而過,嗓音涼薄:“這天下每年都有十幾個村子的人消失,你管得過來?”
    唐一璿呼吸一窒,喉間發緊:“你怎麽知道的?”
    “七曜樓的情報。”
    “原本這件事不是我一個小小的縣令能管的,但發生在清川縣境內,我希望樓主你能聯係北蒼王,請他徹查北地的礦區。”
    唐一璿說得非常誠懇,本以為招財會答應,誰知他說了一句話就走了。
    “北地是北地,北蒼王是北蒼王,不可混為一談。”
    什麽意思?
    蒼州不是北蒼王的封地嗎?
    難道自己的封地,自己還做不得主?
    唐一璿忽然愣愣的坐著。
    如果連北蒼王都做不得主,那她一個縣令還想當土皇帝?
    可能三個字裏她隻得一個字。
    留個全屍埋進土裏……
    地獄模式啊!
    唐一璿往右邊一倒,趴在被子上幽幽歎氣。
    不過招財會不會是在騙她啊?
    她解決民生問題,不說賞賜她,總不能還找她麻煩吧?
    第二天,唐一璿起晚了,巳正才醒。
    知書一邊伺候她穿衣,一邊說:“少爺,您昨晚不會又半夜醒來想事了吧?您再這樣不愛惜身子,我就告訴夫人了啊。”
    唐一璿隨口一說:“被招財吵得一晚上沒睡好。”
    知書一愣:“少爺也想養狗了?”
    “也?”唐一璿挑眉。
    知書疑惑道:“少爺忘了嗎?以前隔壁的陸小姐不是養了招財和旺財兩隻狗嘛,還說要送您一隻,您給拒絕了。”
    “哦。”唐一璿想起來了,原主嫌棄狗掉毛,不想養。
    穿戴好後,她沒去二堂院落,打算吃了午膳再去。
    知書勸道:“您不吃早膳,也喝一碗小粥,填填肚子吧。”
    唐一璿看著她三秒,無奈開口:“去拿吧。”
    “好嘞,少爺。”
    知書匆匆出了院門,朝小廚房走去。
    崔肆從另一條道走進東花廳裏。
    “大人,雲二公子請您去一趟後衙院落,您要的字都刻好了。”
    “這麽快?”
    唐一璿倏然起身,吩咐道:“影六,你去書房把鐵板那些東西拿過來吧。”
    “是,大人。”
    影六從書房取了東西,追上唐一璿和崔肆。
    等知書取了粥回來,東花廳哪裏還有唐一璿的影子呀,隻好把小粥放到耳房熱著。
    很快,唐一璿到了後衙院落的堂屋裏。
    崔玉書也在這裏。
    這些小木塊上的字都是他寫的。
    雲良材父子看見唐一璿,上前行禮:“大人安好。”
    “不必多禮。”唐一璿抬手,溫聲開口:“你們辛苦了。”
    崔玉書回過神來,拱了拱手道:“大人,不知接下來要怎麽做?”
    “去耳房吧,有火爐。”
    一行人到了耳房。
    唐一璿讓影六把鐵板放在桌上,然後將鬆香、蠟和紙灰混合在一起放入鐵板上,再放鐵框。
    其他人站在旁邊看著,無人出聲打擾。
    做完這些,唐一璿看向崔玉書:“崔師爺,你從這些木活字中挑出一首詞的字排滿鐵框。”
    崔玉書瞳孔微微收縮,仿佛明白了什麽一般,他仔細挑著小木塊,不多時便在鐵框裏排滿木活字。
    唐一璿讓影六將鐵框放在火上加熱,她則磨墨。
    鐵板上的鬆香等物遇熱漸漸融化。
    等到冷卻之後,鐵框中的木活字都粘在了一起。
    這時,唐一璿先用一塊平板將木活字壓平。
    稍等片刻,她才把墨汁反複刷在上麵,然後拿起一張宣紙,對齊以後,覆蓋其上,最後用平刷輕輕地按壓,讓宣紙貼著字模。
    因為是第一次做,唐一璿刷字的時候慢了些,但好在每個字都成功顯印了。
    唐一璿勾唇,直起腰來,看向崔玉書說:“崔師爺,你捏住紙的兩個角落,慢慢從前方揭起,把它取下來吧。”
    “好。”
    崔玉書上前輕輕揭起宣紙,隨後一張布滿工工整整文字的紙映入眼簾,讓他渾身一震。
    雲家父子也震驚不已。
    剛才還是一張白紙,這麽快就全是字了?
    “這比那些書生抄書快多了啊。”雲剛不可思議的說。
    紙上的字跡蒼勁有力,每個字都很清晰,像是丈量好了一樣,工整又漂亮。
    若是每本書都這麽工整漂亮,應該很受書坊歡迎吧?
    思及此,唐一璿嘴角上揚:“對,活字印刷術能夠大大節省造字材料和時間,而且以後書籍多了,書價下降,將會有更多的人買得起書。”
    雲良材深受震撼,對他彎腰作揖道:“這將是天下學子的福音,大人高義,老朽萬分佩服。”
    唐一璿連忙扶起他:“那天下學子也該多謝雲老,您製作的木活字,手藝一絕。”
    雲良材搖了搖頭:“老朽這個活兒換成其他木匠也能做好,但若沒有大人發明如此妙法,便不會有這些東西。”
    唐一璿心中慚愧,這並不是她發明的。
    “這是老祖宗的智慧。”她說。
    霎時,雲良材崇敬的開口:“唐家先祖真是厲害。”
    “……”
    唐一璿很想呸一聲,唐家先祖若是有老祖宗指甲蓋那點智慧,也不會教出一個任由自己女人殘害子孫的垃圾。
    出事前,就當永寧府老侯爺不知情,但兒子死了,老侯爺幹了什麽?..
    屁都沒放一個。
    放任那位繼夫人對孫輩趕盡殺絕。
    這應該也是唐一駿選擇北蒼王的原因吧。
    他要對付的不僅是那位繼夫人,還有老侯爺,名義上的祖父,但在京城他鬥不過老侯爺,還有繼夫人背後的家族勢力,而其他勢力也不會為了一個探花,得罪那兩方勢力。
    “大人,我可以從頭做一次嗎?”崔玉書眼神火熱的盯著模板,蠢蠢欲動。
    唐一璿難得看到他有些失態的表情,勾唇一笑:“你做吧。”
    崔玉書忽然眼中光芒四射,激動的問道:“這個模板是不是可以重複使用?”
    唐一璿嗯了一聲:“如果有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效率更快。”
    忽然,衛騰拿著小竹管走進來,稟報道:“大人,這是綠興村張村長的飛鴿傳書。”
    “張友善的飛鴿傳書?”唐一璿驚訝的挑眉,接了小竹管打開。
    看完裏麵的紙條內容,她瞳孔倏然一縮。
    她抬起頭,看向崔玉書道:“崔師爺,本官要出一趟門,你與杜縣丞商議開辦印刷廠一事吧。”
    崔玉書關心道:“大人,出什麽事了嗎?”
    “蒼河水位持續上漲,本官要過去瞧瞧。”
    唐一璿說罷,神色匆匆離開。
    她邊走邊問道:“你與張友善一直有聯絡嗎?”
    衛騰搖頭:“卑職碰到了張村長的兒子,得知張村長早幾天買了兩隻鴿子,方便給大人傳消息,沒想到真的派上用場了。”
    唐一璿眸子裏閃過一抹錯愕。
    沒想到竟是為了她。
    隨即,她嘴角彎起一個弧度,這種感覺真好。
    但想到蒼河水位問題,唐一璿的笑容轉瞬即逝,偏頭吩咐:“崔肆,你速去東花廳,讓知書給我收拾行李。”
    “是,大人。”
    崔肆領命離去。
    “大人是馬上出發嗎?卑職這就去備馬車。”衛騰詢問道。
    “嗯,你去吧。”
    唐一璿帶著影六匆匆往西花廳走去。
    孫嬤嬤見著她,眉開眼笑的說:“少爺是來陪夫人用午膳嗎?”
    唐一璿微怔了一下。
    “不是,我來向娘辭行。”
    孫嬤嬤一驚:“少爺又要離開縣衙嗎?”
    崔氏走出內室便聽見這句話,眉頭不由自主皺起。
    唐一璿看著她說:“娘,我要去蒼河看看,短則十天,長則一個月左右,您保重身體。”
    霎時,崔氏喉間一陣發癢,不受控製的咳嗽起來。
    唐一璿剛想給她倒杯水,孫嬤嬤已經倒了水喂崔氏。
    崔氏喝了水後,舒服許多,她看了眼唐一璿的臉,起身走回內室。
    唐一璿抿了抿唇。
    就在她準備離開之際,崔氏出來了,遞給她一個小荷包,叮囑道:“這裏麵是我和曹夫人去寺裏為你求的平安符,好好收著。”
    唐一璿眼眸倏然亮了起來。
    “多謝娘,我定會好好收著的。”她將小荷包收入懷中。
    “娘,我走了。”
    “多帶些人,路上注意安全。”
    崔氏送她出了西花廳,直到瞧不見唐一璿的人後,這才回了臥房誦經。
    平安符是請方丈大師開了光的,定能保佑她的女兒平安回來。
    出城前,唐一璿讓影六買了二十個包子饅頭,中午趕不到福來鎮,隻能在路上解決。
    她吃一個包子就飽了。
    出了城,唐一璿看見官道兩旁種了不少幼樹,整齊劃一,好像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的新兵一樣,綠葉隨風招展,令人心曠神怡。
    以這個速度,說不定等回城的那天,都已經移栽好了。
    不過她好像忘了一件什麽事。
    唐一璿眨了下眼睛,一時沒想起來。
    一行人快馬加鞭趕了兩天路,終於在天黑前抵達綠興村。
    綠興村的村民們早早地吃了飯,坐在大樹底下嘮嗑,看見一輛馬車進村,都認得那輛馬車,紛紛高興的迎上去。
    “大人來了!”
    “縣令小老爺來了!”
    “大恩公來了!”
    馬車裏的唐一璿感受到大娘大嬸們的熱情,掀開帷幔與她們打招呼。
    很快,馬車停在張友善家門口。
    張友善一家老小走出來。
    唐一璿看著張友善說:“張村長,這段日子又要麻煩你和你的家人了。”
    “一點也不麻煩,大人能夠住在草民家中,是草民的榮幸。”
    張友善雖沒接待過其他官,但唐縣令住在他家裏,是一點都沒給他家裏增加負擔,反而他家裏的夥食變好了。
    張友善給兒子使了個眼色,大人這麽晚來,肯定還沒用晚飯,張來福懂他爹的意思,拉著媳婦去了廚房。
    進了堂屋,張友善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道:“大人,這是草民這些天記錄下來的水位,您請過目。”
    張友善每天都要往返村子與蒼河好幾趟,小冊子隨身攜帶,方便他記錄水位。
    唐一璿頗感詫異,張村長可以啊!
    她接過小冊子翻開,眼角忽的抽了兩下,回去她便把數學教程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