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要做領頭羊
字數:4183 加入書籤
崔玉書哪能放心他一個人去,尤其表弟現在不能使用內力,如果打起來,他在還能幫一把。
唐一璿讓影六拿著拜帖先去陳家。
這樣不會顯得太失禮。
她和崔玉書坐在馬車裏,崔肆駕著馬車前往陳家。
唐一璿問道:“表哥,不知黃知府打算如何安撫那些百姓?”
說起正事,崔玉書語帶歉意的說:“抱歉,大人,我未能完成你的囑托,黃知府抄了王家,隻拿出三百兩,就撒手不管此事了。”
“不管了?”
唐一璿愣了下,眉頭漸漸皺起:“這是興原城其他縣的百姓,他是知府,應該是他的分內之事吧。”
崔玉書猜測道:“可能覺得吃力不討好,將此事交給你,安撫好了,是他用人得當,如果引起百姓暴亂,他可以將責任推卸得一幹二淨。”
黃知府不至於是這樣的人吧?
但唐一璿接觸不多,萬一呢,防人之心不可無。
那他會不會知道點什麽?
他抄了王家,又不像知情的,不然王達庸肯定會反咬他一口。
“三百兩安撫五百零三個百姓,活著的人給多少,死去的人又給多少?沒法統計,恐怕還會有冒領的情況。”
一路上,唐一璿思索著解決方案,都不甚滿意。
陳家人收到唐縣令的拜帖後,都驚了。
剛巧陳可善在家裏,一聽唐大人會來自家,滿目震驚:“大人怎麽知道我在家啊?”
這話聽著像是為他而來一樣。
他爹陳大老爺沒忍住翻了個白眼,仿佛在說你怎麽那麽大臉呢!
但陳老爺子想到書房的錦旗,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於是讓長孫把錦旗掛到廳堂去。
就掛今日。
陳老爺子心想唐大人肯定不會天天來。
當唐一璿的馬車抵達陳宅門前時,陳家的大門打開,一家老少都到了大門口迎接縣令大人,表現出十足的誠意。
陳老爺子帶著家小上前見禮。
唐一璿下了馬車,見到這個陣仗,微微驚了下,心中卻是鬆了口氣。
“大家不必多禮,都起來吧。”
她說著,眼神示意崔肆扶起陳老爺子:“今天本官上門叨擾,還望老爺子不要見怪。”
“唐大人客氣了,您能來寒舍,真是蓬蓽生輝,老朽不勝榮幸。大人裏麵請。”陳老爺子起身後,做了個請的手勢。
唐一璿隨著陳家人一同走進前院的廳堂裏。
當看見那麵錦旗時,眼角抽了抽,還是那麽辣眼睛。
陳老爺子請唐大人坐在主座上。
陳可善迫不及待的問道:“大人,您是來找我的嗎?”
呃!並不是。唐一璿心想,又聽陳可善說:“我昨晚回的縣城,我們書院裏已經有非常多的學子表示縣城的新學堂開學後也要來聽課……”
“你做得很好,回去後我讓人給你送兩本小學數學,你先熟悉一下吧。”府城書院的學子會來,想必陳可善做了不少宣傳。
陳可善又被誇了,還有獎勵,頓時保證道:“多謝大人,我肯定好好學數學!”
陳老爺子和陳老大爺頗為難以置信。
先不管小五和唐大人竟然是以你我相稱,最重要的是,他們讓小五進學堂,他表現得就跟他的命似的,結果人家唐大人送一本書,他就……
這就努力了?
不討價還價了?
陳老爺子和陳大老爺心疼自己這些年被順走的好東西。
唐一璿看著陳老爺子說道:“老爺子,我今日前來,其實是有一件事想請教您。”
陳老爺子客氣的說:“唐大人請說。”
“最近印刷廠的紙有些供不上了,我想問問,你們家這個造紙的原料是什麽?這個問題如有冒犯,還請老爺子多多包涵。”
此話一出,廳堂裏的氣氛有些微妙。
這個問題確實很冒犯,因為造紙技術是陳家的最大成就和底牌,這好比釀酒方子之於酒坊、菜方子之於廚子,一樣是屬於一等一的秘密。
陳可炎和陳可仌看唐縣令的眼神都變了,宛若看著一個強盜一般,透出敵意。
就連陳可善臉上的笑容都凝住了。
此時的崔玉書也有些緊張,表弟問的太過直白,他生怕陳家人群起而攻之。
唐一璿察覺到了氣氛的變化,輕咳兩聲:“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恰好知道一點造紙的原料有樹皮、麻頭、蘆葦、敝布和漁網等,不知我說得可對?”
陳家人大吃一驚。
尤其是知道造紙原料是麻皮和青檀皮的陳老爺子,想到唐大人開了一家印刷廠,直言問道:“大人也想開一家造紙廠嗎?”
唐一璿微微搖頭。
“任何行業,比如酒樓茶樓客棧等,縣城都不止一家,現在雖隻有你們陳家一家造紙行,但是等清川縣發展起來,商戶越來越多時,你們還能一家獨大嗎?”
她平靜而有力的聲音緩緩而出:“我認為一個家族的發展,需要居安思危,在技術方麵,要注意改進和創新,爭取走在這項技術的前端,即便不能一家獨大,也要做領頭羊,老爺子覺得如何呢?”
陳老爺子站起身來,朝著唐一璿躬身行禮:“唐大人說得對。不知唐大人可有興趣去造紙行看看?”
竟邀請一個外人去造紙行觀看?
爹祖父)就不怕唐縣令是誆人的,像以前的縣令對待開磚窯的家族那般,最後卸磨殺驢嗎?
陳家其他人都震驚不已,唯獨陳可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那含笑的眼睛裏仿佛明晃晃的寫著‘唐大人就是最厲害的’幾個字!
“榮幸之至。”
唐一璿本就是為此來的,自然願意去看看。.
但看過後,陳家的紙張也是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出來的,隻不過他們的原料始終如一,未嚐試過其他的原料。
另外也有一些細節之處,唐一璿都毫不保留的指正。
陳家小輩們的眼神漸漸變得跟陳可善一樣了。
從造紙行出來,唐一璿正色開口:“如今原料易得,可以大量製造,還請老爺子早日招工,擴大生產。”
當即,陳老爺子鄭重的承諾:“請唐大人放心,老朽會親自盯著造紙行的一切事宜。”
造紙技術的改進,讓已經養老的陳老爺子重新燃起了鬥誌。
回縣衙的路上,崔玉書發自內心的感慨:“表弟之才,我真是自愧不如。”
說罷,他又問道:“表弟是因陳可善宣揚數學,而幫陳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