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你們的造化

字數:8513   加入書籤

A+A-


    .
    唐一駿沉穩的坐在椅子上,神色有一種勝券在握般的平靜。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胡將軍做出決定:「我相信北蒼王,但我有一個條件。」
    唐一駿神色依舊平靜如水:「將軍請說。」
    胡將軍默了默,聲音沉了幾分:「我不放心知鈺,他留在瀾州隻會越來越危險。本將軍希望北蒼王能庇護他。」
    最後一句他說得強勢且不容置喙。
    唐一駿沒有拒絕的權利。
    「胡將軍如果信得過在下,在下帶知鈺兄去一個地方,在那裏他會學到很多東西,而且很安全。」
    胡將軍眼神閃了閃:「什麽地方?」
    不等他回答,胡將軍搖搖頭:「就他那一時半刻都坐不住的性子,能學到什麽東西,隻要他活得比我久,我就該燒香了。」
    唐一駿眼皮一跳,胡將軍對兒子的期望還真是……相當高。
    「將軍,在下帶知鈺兄去的地方是蒼州,興原城,清川縣。」
    「北地的小縣城?」
    胡將軍眼中劃過一抹精光,沉默良久,抬頭直視他道:「去清川縣是北蒼王的意思嗎?」
    「不是。」唐一駿搖頭。
    他以誠摯的口吻說:「我與知鈺兄相識的時間雖短,但對他還算了解。他是個很單純的人,心思都寫在臉上,而清川縣民風淳樸,清川縣令學識淵博,正直可靠,知鈺兄若能跟著她學習一二,將來必可成為將軍最放心的後盾。」
    最放心的後盾嗎?
    胡將軍垂眸陷入思考。
    相比一個不省心的兒子,胡將軍當然希望兒子成才。
    他希望北蒼王能夠庇護兒子,清川縣在北地,離北蒼王很近,如果清川縣令真有眼前人說的那麽好,那兒子跟著他學習是好事。
    思及此,胡將軍意味深長的開口:「知鈺有你這個朋友,是他的福氣。」
    唐一駿聽懂他的言下之意,做出承諾:「也是在下的福氣。」
    胡將軍滿意的點點頭,笑道:「北地路途遙遠,為防發生意外,我打算派一千精兵保護知鈺的安全,賢侄意下如何?」
    一聲賢侄,表示把他當成自己人了。
    唐一駿起身,拱手道:「恐有喧賓奪主之嫌,晚輩覺得五百精兵足矣。」
    唐一駿並不知道唐一璿身邊多了八大高手,不然就會建議再加一千人,到時候以她的能力,必然能收服他們,將清川縣打造成鐵桶之城!
    ???
    翌日清晨,蟲鳴鳥叫,陽光正好。
    唐一璿記著今天要上數學課,早早地起了床,一番洗漱後,在膳館拿了兩個餅,便坐著馬車前往新學院。
    和她一起走的還有崔玉書和雲桀。
    唐一璿看雲桀拿著跳棋棋盤,挑了下眉:「你帶這個去玩?」
    「好東西要跟朋友分享啊。」雲桀寶貝似的拿著跳棋,一副為了你好的表情:「而且我這是給你的棋社做宣傳呢!」
    唐一璿嘴角微抽:「我還要謝謝你了?」
    「請我吃飯就好啦。」雲桀笑眯眯的看著他。
    唐一璿拆穿道:「我看是你還沒玩夠。」
    雲桀嘁了一聲,扭頭看向崔玉書:「崔師爺是去上課,還是聽課啊?」
    崔玉書本來聽著他們一來一往的對話,有些走神,聞言,他淡淡的說:「聽課。」
    「數學課?」雲桀明知故問。
    「嗯。」
    崔玉書點頭,看著表妹詢問道:「一班和二班的課是在大禮堂上對嗎?時間有些短,估計會來不及搬桌子。」
    唐一璿想了
    .
    想,決定道:「第一堂課,就別搬桌子了。」
    崔玉書微怔一下:「不用做題嗎?」
    「放心,我心中有數。」唐一璿感覺他比她還緊張,淡定的開口:「一班和二班的學子們都上過私塾,學過算術,對一二年級的數學很容易理解的。」
    崔玉書是很擔心她,畢竟她給學子上課是頭一遭。
    不過表妹做官也是頭一遭,但她做得很好,比很多官員都要好,所以上課應該沒有問題?
    唐一璿一點也不怵,心態相當穩。
    她是縣令啊,就算說錯了,別人也不敢笑話她。
    辰正時分,清川新學院的大禮堂裏。
    唐一璿穿著常服站在大舞台上,儀表堂堂,舉手投足間,宛若翩翩少年郎。新筆趣閣
    底下坐著一班和二班的學子們,以及不用上課的幾位夫子,她環視一圈,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數學夫子,姓唐。」
    「唐夫子好。」
    眾人站起來拱手作揖,洪亮的聲音響徹禮堂。
    「都坐下。」唐一璿揮手示意,用毛筆在貼滿宣紙的長方形木板上寫下0、1、2、3、4、5、6、7、8、9。
    又在對應的數字下寫著零、壹、貳、三、肆、伍、陸、柒、捌、玖。
    她放下毛筆,看向眾人:「你們都看過數學書了嗎?是不是覺得數學和你們以前所學的算術是同一門學問?」
    陳可善非常配合的說:「是的!」
    雲桀循聲望去,說了一句:「是一樣的話就沒必要改名了吧?」
    其實唐一璿沒想過讓人回答。
    避免其他學子也插話,她迅速開口:「算術,是關於數字運算的數學分支,它是數學中最基礎與最初等的部分。
    從今天起,我會將畢生所學的數學全部教授給你們,能學多少,看你們的造化。」
    眾學子:「……」
    眾夫子:「……」
    唐大人教學真是與眾不同啊,不是應該包教包會嗎?
    「看不清白板的,翻開你們的數學書,第二頁。」
    唐一璿說罷,拿著戒尺指向白板上的數字,從左至右教他們讀了一遍。
    「它們的讀音是一樣的,但這些數字筆畫簡單,書寫方便,看著清楚,演算更是便利,能幫我們節省很多時間。
    你們的隨堂作業,是將0~9十個數字都書寫十遍,明天上課,我會抽學子上台默寫。」
    此話一出,眾人都有些驚呆了!
    唐一璿挑眉:「很驚訝嗎?你們都是上過私塾學過算術的人,記十個數字根本難不倒你們吧,除非你們不用心。」
    是難不倒,但上台就不必了吧。
    眾學子一臉訕訕的表情。
    唐一璿當做沒看見,接著講課:「現在我們來說說數位的含義和計數單位……」
    今天她所教的知識點,崔玉書平日裏請教過,此刻坐在台下聽講,卻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表妹太耀眼了,像天上的太陽,可望而不可即。
    其他幾位夫子對0~9十個數字感興趣,好奇唐大人是如何自創的?為什麽要這麽寫呢?
    還好他們沒有在課堂上問出來,不然唐大人也回答不了。
    相較於教男學子時精準打擊,唐一璿在教女學子時,表現出了十足的耐心。
    一是女學子中隻有極個別人學了算術。
    二是她是夫子,也是「男子」,說話太直或太嚴厲,都容易打消她們的積極性。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你們會發現它能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
    .
    多問題。
    比如你們買賣東西要記賬,學院和班級點名時要統計,還有建築房屋要畫圖紙,你們回家的路線,蒼河渠道的路線,都用到「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個公理。」
    唐一璿在講台上侃侃而談,還細數了學數學的好處。
    但都莫過於找個好工作掙銀子。
    這是大部分人的剛需。
    要給家裏減輕負擔,解決溫飽問題。
    「好好學數學吧,在你們畢業之前,清川縣一定會建女性工坊,即做工的人皆是女子。
    工坊采用計件月錢製,就是一個月的合格品數量乘以計件單價,等於月錢。雖然賬房會結算清楚,但自己也要做到心裏有數,這樣才不會吃虧。」
    起先,女學子們不敢抬頭看縣令大人的臉。
    然而縣令大人說話太溫和了,一點官架子都沒有,眾人漸漸放鬆下來,一個兩個忍不住抬頭偷偷打量縣令大人。
    縣令大人好年輕,好俊啊!
    頓時一個兩個臉上皆染了一抹紅霞,滿是羞赧。
    「學子們,看過來,跟著我讀。」
    唐一璿拿戒尺指著宣紙上的數字,教了她們0~9如何讀,如何寫。
    因為是在教室,她讓女學子們把每個數字寫兩遍。
    「多讀,多寫,方可熟能生巧。」
    第一堂課,彼此還不熟悉,唐一璿沒有走下去看她們寫,免得她們緊張。
    「數位,是指一個數中每個數字所占的位置,比如1234,1是個位,2是十位,3……從右起,每四個數是一級,個十百千位……」
    當三聲鐺~鐺~鐺的鍾聲響起時,代表下課了。
    唐一璿也講完了一節課的內容,正在布置今天的作業。
    與一班二班一樣,寫0~9十個數字,每個寫十遍,明天上課抽查。
    「明天學10以內的加減法,放學後可以看數學書預習一下。好了,下課吧。」
    唐一璿說罷,收拾課本離開。
    所有人起身拱手作揖:「恭送夫子。」
    從教室出來,唐止便上前稟報道:「主子,剛剛牛勇來報,流民到了。」
    唐一璿立刻打起精神,夫子辦公房也不回了,直接往車庫方向走去。
    走了沒幾步,影六就駕著馬車過來了。
    唐一璿上了馬車,沒放下簾子,問道:「有說來了多少流民嗎?」
    唐止回頭道:「大約四五百人左右。有流民說,後麵還有很多人,因為沒吃的,沒體力,就走得比較慢。」
    唐一璿眉頭漸漸皺起,思索片刻,吩咐道:「唐止,你馬上回縣衙,一讓杜縣丞派人把鎮長和村長叫來縣衙開會,二讓膳館能做多少饅頭就做多少饅頭,然後看城裏哪家賣包子饅頭,都給買了,再一並帶出城,把那批流民接回來。」
    她擔心去的越晚,餓死的人越多。
    「是,主子。」
    唐止領命,沒等馬車停下,就施展輕功飛了出去。
    影六駕車往城門口的方向駛去。
    馬車抵達城門口時,唐一璿見到許多百姓等在這裏。
    為了防止流民入城,城門已經關了,守城小兵正在勸老百姓回去,今天誰都不能出城。
    其中有人執意要出城去,塞銀子給小兵讓他通融。
    小兵哪敢開啊,外邊都是流民。
    然而老百姓不相信,哪有流民來清川縣啊!
    當小兵看見唐大人從一輛馬車上下來時,眼睛一亮,連忙喊道:「縣令大人來了!大家快讓讓!」
    老百姓們紛紛順著他的視
    .
    線望去。
    唐一璿穿的雖是常服,但一身上位者的氣勢不可忽略,老百姓們看了不由自主的往兩旁讓開。
    「縣令大人來了,城外真的有流民啊?」
    「縣令大人,您是來把那些流民趕走的嗎?」
    「縣令大人,千萬不要放流民進城,咱們清川縣這麽太平,萬一他們來了打家劫舍怎麽辦啊?」
    老百姓們七嘴八舌的喊話。
    他們今年才算過上一點好日子,有糧食了,能自給自足了,就不想再回到過去餓到吃樹皮的苦日子。
    唐一璿走向城牆台階的腳步頓住,回頭環視一圈。
    「如果你們的利益受到損害,可以報官。」
    唐一璿淡定自若的開口:「但在事情還未發生前,不要為了自己想象的結果而憤怒或是害怕,本官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也請諸位相信本官,能護得住你們,護得住清川縣!」
    話音落下,現場一片寂靜。
    眾人內心被最後一句話深深觸動,臉上流露出特別動容的表情。
    沒人出聲,唐一璿便轉身上了城牆。
    眾人熱切的目光追隨著那道纖瘦的身影,直到看不見縣令大人後,才收回視線。
    「你們聽到了嗎?縣令大人剛剛說要護著我呢!」
    「什麽護著你,明明說的是護著我們!」
    「我相信縣令大人,隻要有縣令大人在,我們清川縣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縣令大人是青天大老爺……」
    「縣令大人是最好的官……」
    老百姓們一人一句真心實意地誇讚著縣令大人。
    一旁的幾個小兵挺直了腰杆,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被誇的可是他們的縣令大人啊!
    此時,唐一璿站在城牆上,看到城外的草棚裏擠滿了流民,幾乎各個瘦骨如柴,衣衫襤褸,疲憊不堪。
    底下有流民看見城牆上又多了兩個人,其中較矮的那位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貴氣逼人,頓時扯著嗓子嘶啞的喊道:「小公子,求你發發善心,救救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