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都不會去的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唐一璿挑眉,瘟疫有很多種,但總歸是有經驗,不過上門顯得更有誠意。
她說:“不用去請,稍後本官再去崔家拜訪。”
兩位監院一聽,唐大人親自去,確實比他們把人請過來要好些,便沒有瞎提意見。
夫子們還未下課,唐一璿也沒幹坐著等,而是麻煩監院準備一間議事廳,再拿些宣紙和炭筆給她,她先將待會兒要說的事簡略的記下來,以免會議上有所遺漏。
崔玉書就坐在她旁邊看著,偶爾補充一兩點內容。
他們說話並未避開旁人,舒彥卿聽在耳中,看在眼裏,卻融不進去。
他知道,這是共事久了形成的一種默契。
舒彥卿沒有試圖強行融入,他會知道瀾州的情況,主要是幫太子盯著三皇子那邊,兩位皇子同時出京辦差,是兄弟也是競爭對手,自然想知道對方的進展程度。
太子那邊肯定也有三皇子派係的人,這是無可避免的。
但璿姐兒關心的是瀾州百姓,而他知道的是與三皇子有關的事,可能這些消息對她的用處不大。
所以他隻能等著璿姐兒主動詢問,才好開口。
唐一璿寫得差不多時,鐺鐺鐺的下課鈴聲敲響了。
她從頭再看一遍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了,就遞給崔玉書,然後拿出一張新宣紙,扭頭看向舒彥卿。
“舒大人,可否將您知道的情況告知下官?”
“可以。”
舒彥卿桃花眼幽幽的回望她:“三皇子已進入瀾州的壽陽城,且住在了胡將軍府上。若不出意外,胡將軍的兵權應當會到他手裏,因為三皇子不再屠殺百姓了。”
頓了下,他補充一句:“胡將軍,可能命不久矣。”
唐一璿心中一緊,還未開口,兩位監院就倒吸了口氣,一臉懵狀。
這是他們能聽到的秘辛嗎?
他們會不會被滅口啊?
唐一璿看了一眼,不擔心他們往外說,說了也是舒彥卿先說出來的。
但胡將軍是她便宜徒弟的爹,她得想辦法救人,畢竟她徒弟就隻剩他爹一個家人了。
她看著舒彥卿:“你既然知道,應當不會坐視不管吧?”
舒彥卿沒想到她這麽敏銳,隻是涉及黨爭,不承認也不否認:“這件事不是你能插手的,如果你不想回京就被針對的話。”
回京被針對?
所以他帶來的聖旨是調她回京?
唐一璿斂眉,她現在已經不會天真的以為是皇上看到了她的能力,才調她回京。多半是薑先槐做的,邵天縱這麽久都沒能搞垮他,這讓背後的人坐不住了。
但這次,唐一璿猜錯了。
調唐一璿回京,是舒彥卿向皇上求的恩典,另有勢力推波助瀾,才能越過薑先槐,得了這道聖旨。.bipai.
沒過多久,夫子們陸續回到辦公房。
他們進門看見唐大人坐在裏麵,都驚詫不已,還有人以為自己眼花了,退出去,看一眼門上掛著的木牌,確定是自己的辦公房,才又走進去。
明明辦公房裏有很多人,但這些夫子最先看到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唐大人。
每個人進來都激動的向唐大人行禮,他們是夫子也是大夫,老百姓對他們的感謝,他們比兩位監院的感受更加深刻,更明白教書育人,醫學傳承的重要性,同時對醫學院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如果有人現在請他們去開醫館,他們都不會去的。
再沒有醫學院更適合他們的地方。
救一人,不如教十人,百人,甚至是千人,將來學成畢業了,能救治的人便是千千萬,將來還有機會流芳百世。
醫學院所有夫子都覺得當初做的決定真是太對了!
唐一璿共說了七聲免禮。
她剛說明來意,監院就準備好議事廳的事宜,請她過去。
唐一璿請所有夫子一同前往議事廳。
待大家落座後,唐一璿才開口:“其實瀾州瘟疫的具體情況,本官並不知曉,隻知現在是瀾州老百姓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缺好大夫,還缺藥材,就想著同為大燕人,又身為朝廷命官,理應施以援手,隻是本官不通醫理,隻能懇請諸位夫子出手了。”
不等他們說話,她又坦然道:“此次救援瀾州,恐有性命之憂,所以采取自願原則,不願去的,本官不問緣由,不會強求。願意去的,本官會派高手保護你們的人身安全,所有花銷也皆由本官支付。
隻是時間不等人,可能沒辦法讓大家回家與家人們商量,需要馬上做決定,還請諸位夫子三思而後行。”
她略微忐忑的等著大家做決定。
齊神醫還不知何時回來,這些大夫做了決定,她就要馬上派人送往瀾州。
但神醫不在,總有些底氣不足。
崔大夫在辦公房聽到瀾州有瘟疫時,就有想法了,終於等到唐大人說完後,他立馬表態:“唐大人,草民願意前往瀾州。”
崔大夫是崔老爺子的長子,針對瘟疫,議事廳的人,沒有比他更有經驗的。
其他人也猜到他會去,周大夫和楊大夫對視一眼,同時表示願意前去。
瘟疫是可怕的,但他們作為大夫,如果連他們都怕了,那些普通老百姓豈不沒活路了?
所以,沒有他們是不行的。
不得不說,環境真的能改造一個人。
許大夫擔心家裏老母和三歲小兒無人照顧,有些猶豫不決。
崔玉書對所有大夫的家世十分清楚,看了看猶豫的幾人,溫聲開口:“你們的家人,本官可以接到縣衙來,保證無人敢欺。”
許大夫等人驀地抬眼望去。
如果能接到縣衙照顧,那他們確實不用擔心了。
他們對崔大人的信任僅次於唐大人。
“唐大人,草民也願意去瀾州。”許大夫等人紛紛表態。
所有大夫都願意去,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她當初選人的眼光還挺不錯的。
唐一璿站起來,對眾人拱手作揖道:“本官代瀾州的老百姓多謝諸位夫子的仁愛之心,有你們,是瀾州之大幸也。”
霎時,所有人起身,紛紛向唐大人還禮。
“唐大人言重了,草民隻是做了草民應當做的事,算不得什麽。”
“是啊,當不得唐大人的大禮。”
“……”
看著這一幕,坐在議事廳角落的舒彥卿,心中頗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