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總會成功的

字數:2186   加入書籤

A+A-




    其他官吏紛紛發表看法。
    最後商議決定,請六個縣令來蒼州衙門開會,同時也派人去
    其他官吏都有各自的任務。
    不過這回他們每個人都躊躇滿誌,跟打了雞血似的。
    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很大部分原因是商人在追逐利益的過程中會危及到皇權的統治,因此皇帝會有重農抑商的政策。
    但商人能不斷推動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商業是農業和工業的橋梁,也是生產和消費的橋梁。
    所以不僅不能壓榨商戶,還要為商戶打開便利之門。
    唐一璿建議每個縣衙建立商盟,邀請本縣的商戶組建商隊,能帶動本縣經濟發展,還能促進信息的傳播,豐富百姓的生活。
    而農業發展,除了鼓勵農民開荒,還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考慮到每個縣的資金問題,唐一璿建議由蒼州府衙建立農業基地,聘請會種地的老把式,一起種植試驗田。
    所謂試驗田,就是進行農業試驗的田地。
    一群專業的人對種植的作物進行品種、肥料、季節等項目對比,得出最佳種植方式,再進行推廣,做到真正的讓農民受益。
    剛開始會麵臨很多困難,但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就不怕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隻要不放棄,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頑強的堅持下去,總會成功的。
    還有每個縣的教育和醫療方麵,由縣衙出資成立新學院,建老百姓醫館。.
    若是縣衙資金不足,則以贈錦旗、立功德碑的方式,邀請商戶們投資,能拉一筆是一筆,都是為了建設好家園,不寒磣。
    一眾官員:“……”
    學到了!
    唐一璿的話激勵著眾人,恨不得馬上做出一番政績。
    唐大人描繪的未來太好了,他們迫不及待想要親手實現它,一定會非常有成就感!
    將來老了就能很自豪的告訴家裏的小輩,他們對得起身上的官服,也對得起老百姓對他們的信任。
    為了完全吃透蒼州未來發展的計劃書,陸繼明幹脆搬到府衙的寅賓館中住著,方便他遇到問題,能及時請唐大人解惑。
    唐一璿毫不藏私,甚至想到什麽,還會主動去跟陸繼明說說。
    工作上的事,她能應付自如,就是擔心舒彥卿到了梅城,會不會發現燕雲鏡不在梅城的事。
    唐流抄近路快馬加鞭趕到梅城,在北蒼王府見到了軍師荀老。
    他將來意說清楚後,荀老摸了摸胡子道:“老夫知曉了,麻煩小兄弟代老夫跟唐大人道聲謝。”
    唐流點點頭:“先生若無其他吩咐,在下告辭。”
    荀老讓人把唐流送出府。
    待人離開,荀老前往書房,拿出輿圖看了看,片刻之後,他叫人備馬去軍營。
    即便是抄近路,也快不了舒彥卿多少,時間緊迫,他要盡快趕去軍營找董叁郎董將軍商議。
    到了軍營,荀老先與幾位將軍說了舒彥卿過來找王爺一事。
    “他找王爺做什麽?”
    “糟了!馬上飛鷹傳書給王爺,絕不能讓朝廷的人知道王爺不在梅城。”
    “王爺都走了快十天吧,現在傳書來不及了,王爺趕不回來。”
    “那怎麽辦?總不能為了瀾州的百姓,搭上王爺自己吧。”
    這兩位將軍當初就不讚同北蒼王親自去瀾州,眼下更有話說了。
    忽然,荀老輕咳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