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承德親王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天,秦爽和張仲荀一塊兒在平溪縣轉悠,確實是看到了不少彌勒教的身影。
但是這些百姓隻是彌勒教的信徒而已。
真正的彌勒教的人卻沒發現一個。
“殿下,您如果這麽找的話,肯定是大海撈針。”
張仲荀這幾天也看出來了,秦爽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找到一些彌勒教的信息。
“就算是能找到一些人,也都是小魚小蝦。”
張仲荀對著秦爽說道:“明日便是每月一次的無生老母降福日,彌勒教會派人舉行盛大的活動。那個時候下手的成功率可能會更高。”
“我知道。”
秦爽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對著他說道:“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咱們明日便參加參加無生老母的這個降福日。”
說話的時候,轉身便離開。
留下了一臉懵的張仲荀。
……
承德親王府。
秦驄看著秦垕道:“秦爽去了平溪縣,這不就是衝著你去的嗎?”
秦垕也是皺著眉頭。
作為大寧王朝僅有的幾位親王之一,他雖然不是皇後所生,但是被皇後養大,所以和秦崧、秦驄等人的關係不錯。
負責吏部的工作。
可以說位高權重。
也是少有的不被邊緣化的皇子。
“太子知道這個情況都氣得不輕,這不得給他一點顏色瞧瞧?”
秦驄對著他說道:“你也不能忍氣吞聲,任由他胡作非為。他之前在平溪縣又是搞作坊,又是降佃租,已經讓你的收入大幅度減少。”
“現在又跑到平溪縣不知道做什麽,萬一查出你的那些財產,不是徒增麻煩嗎?”
他們這些皇子平時得結交大臣,還得賞賜手下的人。
手裏麵沒有一點來錢的生意是維持不住奢華的生活的。
也籠絡不了人心。
而平溪縣就是他的那些生意的集中地,這個地方距離京城較近,又沒有京城那麽敏感,很是合適。
趙朝勇之所以這麽囂張,絲毫沒有把秦爽放在眼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他背後站著的是大寧王朝最有權勢的親王之一——秦垕。
“他剛去了平溪縣就和夏家的人起了衝突,這幾天打著查彌勒教的名義四處亂竄。我覺得查彌勒教是假,想要借機查你才是真的。”
秦驄繼續挑撥道:“他在平溪縣有那麽大的一個莊園,而你也有不少生意在平溪縣。他肯定是想要借機擴大他自己的產業,而且以秦爽的脾氣,接下來肯定不會放過夏家。”
“夏家是你扶植起來的。”
秦驄看著他說道:“他們家經手的每個產業都是經得住查嗎?若是被秦爽抓住把柄,你可就被動了。”
秦垕一直穩穩坐著,表情沒有絲毫變化。
慢慢品著茶。
“他去查彌勒教?憑什麽查?他現在就是一個庶人而已。”
秦垕說道。
“你可算是說到關鍵點了。他隻是一個庶人,查彌勒教和他有什麽關係?但是那個莊園的收益對他可十分重要。你現在還覺得他的目標是彌勒教嗎?”
秦驄繼續慫恿道:“我覺得你不能作壁上觀。如果是我的話,肯定早就收拾他了。奈何陛下知道我和秦爽有矛盾,我上書參他,陛下根本就不會信。”
“但你可不一樣,如果你上書參他的話,陛下鐵定會相信。你隻需要給秦爽一個教訓,讓他安分守己便可。”
秦垕聽到他的話之後,先是點點頭,然後搖搖頭說道:“教訓肯定得教訓,但是不能現在上書。”
“有什麽不能,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現在不上手可就遲了。”
秦驄焦急地說道。
秦垕卻搖搖頭,“上書也得有合適的理由,陛下雖然把秦爽貶為了庶民,但是給他保留了臨川郡王的規製。也就是說,父皇其實沒那麽恨他。”
“秦爽殺蘧昆侖這件事,本身也是給父皇解決了一個大麻煩,而且陸伯也是他救活的。所以,跳出來看的話,秦爽所做的這件事很合父皇的心思。”
“父皇並不想處理秦爽,這個時候再貿然上書,隻會適得其反。反而讓父皇覺得所有人都在落井下石,看不到他對父皇的維護,反而對秦爽有幫助。”
聽到秦垕的話之後,秦驄愣了。
他完全沒想到這回事兒。
之前甚至都安排了不少人繼續對秦爽進行彈劾。
“我們得等一件事,等一件可以利用的事情。”
秦垕說道。
“等?那得等到猴年馬月?他怎麽會給你漏馬腳?”
秦驄焦急地喊道。
“事情已經有了。”
秦垕繼續喝茶說道:“就看咱們怎麽利用。明日,平溪縣會有彌勒教舉行無生老母降臨大會,那就是咱們可以利用的事情。”
“怎麽利用?”
秦驄不解。
秦垕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個計劃必須保密,若是讓秦驄這個大嘴巴知道了,肯定給自己宣傳得到處都是。
“這種事情也不能咱們親自上書,去找幾個靠譜的禦史,讓他們明日來我府中,我給他們麵授機宜。”
秦垕淡淡地說道。
秦爽還想查自己?
自己也早就看上他的那個莊園了,占據著全縣最好的地,還有諸多作坊,收益斐然。
若是把這個莊園也拿下的話,平溪縣便是他的勢力範圍。
……
當天晚上,段鵬程的回信送到了秦爽的手中。
上麵自己讓他查得幾個問題,他都已經查得清清楚楚。
趙朝勇竟然是承德親王秦垕提拔的。
這個消息讓他著實是有些意外。
秦垕好好地提拔這個人做什麽?
難道背後有什麽利益輸送不成?
平溪縣主簿原來是秦垕的府官,兩年前被調到了平溪縣。
現在看來,秦垕和平溪縣的聯係頗深。
就在秦爽思考的時候,一個人走了進來。
“殿下,蘭姑娘已經安全送回去了。”
牛總管回來對著秦爽說道。
“嗯。”
秦爽點了點頭,頓了一會兒,對著他說道:“夏家是兩年前發跡的嗎?”
“是。”
牛總管點頭說道:“我記得很清楚,兩年前平溪縣大旱,大家都吃不上飯。這個夏家就是在那個時候帶著大量的糧食出現,用極賤的價格收了無數土地。他們家在這個縣起碼有幾百頃的良田。”
“和咱們家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