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科考事宜
字數:4614 加入書籤
朱芳當即就讓人出宮去宣永王進宮。
翁裘擦了擦頭上的汗水,得虧自己機敏,否則還真是有點麻煩。
現在永王聖眷正隆,甚至能夠和太子打擂台。
他可不想得罪人。
皇上自己去召永王進宮,到底結果如何,和他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
至於張百戶,小人物而已,犧牲便犧牲了吧。
永王才剛剛被胡詠靈羞辱了回來,一進家門,水都沒喝一口,傳旨的太監就來了。
他隻能馬不停蹄地趕到宮內。
“拜見父皇。”
永王看到秦暠之後,趕緊開口。
“啪。”
秦暠把手中的茶杯猛地砸在桌子上。
“永王,你好大的膽子。”秦暠盯著他說道:“連朕的皇城衛都敢攔?下一步,你還想做什麽?”
聽到秦暠的話之後,秦瑭腦子裏麵飛快地旋轉著。
“父皇,臣萬萬不敢阻攔皇城衛。”
他當初既然敢那麽做,自然是想到了理由。
“不敢?前兩日的時候,是不是你阻止皇城衛前往息梧山?”秦暠瞪著他說道。
“冤枉。”
秦瑭大呼冤枉,對著秦暠說道:“父皇,兒臣就算是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阻止皇城衛執行皇差。”
“那一日,兒臣確實阻攔過一隊軍士。但那是因為這隊軍士踩踏農田,兒臣讓他們賠償農戶的損失而已。”
“但是那隊士卒非但不賠償,甚至還拿出皇差來指責兒臣。兒臣並沒有敢阻攔,他們拿出皇差,兒臣便趕緊把他們放行,並且自己掏錢賠付了農民。”
秦瑭說道:“父皇曾說過,農桑乃國之根本。兒臣隻是覺得,不管執行什麽任務,總要以愛護百姓為第一要務,不能借著皇差的名義,就肆無忌憚,囂張跋扈。這讓百姓如何看待父皇?如何看待朝廷?”
聽到秦瑭的話之後,秦暠點了點頭。
最近他也有所察覺,皇城衛現在仗著執行皇差的名義,越來越囂張,不少朝廷官員都已經把官司打到了自己這邊。
秦瑭反應的這個問題,之前不少的大臣也都反應過。
看來,皇城衛也得整頓整頓。
自己讓他們監察百官,但是也不希望他們做大,從而激起民憤。
“父皇,是兒臣的錯。”
秦瑭一看秦暠認同自己,趕緊認錯,說道:“雖然兒臣知道他們在執行皇差之後,第一時間便把他們放行了。但確實是耽誤了皇差的執行,還請父皇責罰。”
秦暠看著他一臉真誠的樣子,說道:“你可知道這些人是去執行什麽任務?”
“不知。”
秦瑭裝模作樣地說道:“臣曾經想要問過他們,但是他們不說。所以兒臣才懷疑他們說謊,才把他們扣下。”
秦瑭似乎也沒什麽錯,都是那個帶兵的百戶在胡作非為。
“算了,此事也不能怪你。”
秦暠對著他揮揮手說道:“你且回去吧。”
“難道是因為我造成了什麽不好的結果嗎?”秦瑭一副心痛地表情,對著秦暠說道:“兒臣萬死難辭其咎。”
“秦爽因為皇城衛去遲了一會兒,導致他深陷叢林之中,失蹤了。”
秦暠說道。
秦瑭內心竊喜,但是表麵還是心痛地說道:“不過,三十六弟的武力超凡,當初三千北戎精銳都困不住他,區區原始叢林怎麽可能困得住他。”
“那處叢林從大寧建國以來便不再有人進出過,裏麵環境複雜的很。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獵戶,都不一定出的來。”
秦暠說道:“那處林子之中就沒有活人走出來過,傳聞……”
“算了,朕已經派人去尋了。”秦暠說了一半,中斷了那個話題。前朝的一些事情,不提也罷。
“你倒也不需要自責,你這件事幹的很對。朕會找翁裘進行訓斥。”
“是。”
秦瑭點頭說道。
內心已經竊喜。
得虧自己沒有聽高陵的話,這個計策分明也是極為靠譜。
在秦瑭離開之後,秦暠的眼神瞬間變了。
因為踩踏耕地的事情嗎?
他怎麽這麽不信呢?
秦瑭什麽時候這麽重視農桑?
但是,他內心也沒有打算追究秦瑭。現在秦瑭存在的目的就是製衡太子,從而給自己削減氏族力量減輕壓力。
秦瑭絕對不能出問題。
他的重要性不亞於秦爽。
但是,秦瑭相對於秦爽而言,對自己還是少了幾分真誠。
有些事情,他若是如實上報自己,自己也不會追究。
想到這裏,他又忍不住感歎,秦爽的背景終究是弱一點,否則用他來製衡太子,才是最佳之選。
“朱芳,科舉之事,他們可議出個條陳了嗎?”
秦暠突然間想起一個事情,對著朱芳說道。
“暫時還沒有。”
朱芳說道:“各位大人並未把科舉之事放在心上,他們手頭都有著別的事情要去管理。吏部、禮部最近一直忙著梁國結盟之事,科舉之事恐怕得放一放。”
聽到這話之後,秦暠冷笑一聲。
這些人哪裏是沒時間管科舉。
而是他們從心裏麵便覺得科舉之事並不重要,因為就算是科舉中第,也得有人舉薦才能為官。
科舉在他們看來,就是多此一舉的東西。
同時,因為世家大族掌握著舉薦之權,他們才不希望寒門通過考試來進入官場。
他們通過考試進來的,那就不是自家人,壯大不了自己的派係。
“放出話去,今年一甲之人入翰林院。”
秦暠就這麽一句話,驚得旁邊的朱芳都瞪大了眼睛。
“陛下……這話要告知各位大人嗎?”
朱芳意識到這句話的厲害之處。
若是被那些大人們知道的話,肯定會鬧翻天的。
“明確告知。”
秦暠卻堅定地說道:“告知吏部,梁國之事交於禮部和鴻臚寺便可,讓他們安心準備科考之事。”
“如此以來,那些大人們怕是不願意。”
朱芳卻小心翼翼地說道。
“那可就由不得他們了。”
秦暠說道:“你隻管告知便可。”
這件事遲早得做,這次的科舉,本來就是他為將來所做的準備。
科舉一甲直接入翰林院,這說明,科舉考出來的人直接可以當官,而且還是當皇上身邊的官。
不再需要世家大族的推薦。
這一招可是對世家大族的一個重要傷害,釜底抽薪。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