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2章 不下井不行了!

字數:4521   加入書籤

A+A-


    廖振山那番鎖頭論,瞬間擊中了孫強和錢會長那被條條框框焊死的腦袋。一時間,他們仿佛聽到了腦海裏齒輪咬合的聲音,哢噠一聲,鏽跡斑斑的思維模式被強行撬開!
    兩人迫不及待地再次湊到那張孫強繪製的院落平麵圖前,眼神裏閃爍著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的光芒,恨不得把這張薄薄的紙給盯出個窟窿來。之前的他們,像是戴著哈哈鏡看世界,所有的線條都是扭曲的,所有的布局都是散亂的,怎麽看都覺得這院子設計得古怪,毫無章法。
    但現在,在鎖的視角下,一切都變得井然有序,那些看似隨意的點、線、麵,仿佛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嚴絲合縫地拚合成一個整體!
    那些曾經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偏房位置、假山堆疊、水池走向,此刻都像是一個個精密的零件,共同構成了一把鎖的複雜結構。
    甚至,他們感覺自己仿佛能聽到這把巨鎖內部齒輪轉動的聲音,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巧奪天工的力學原理!
    他們仿佛看到了韓家的先祖,一位技藝精湛、心思縝密的鎖匠,正站在他們麵前,得意地展示著他的傑作,一把用整個院落作為載體的驚天之鎖!
    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宅院了,而是一件藝術品,一件凝聚了無數心血和智慧的傳世之作!
    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感湧上心頭,讓他們恨不得立刻衝進韓宅,將這把“鎖”徹底解開,一睹其中隱藏的秘密!
    錢會長化身成為一位經驗老道的開鎖匠,他的目光變得無比銳利,如同 X 光一般,穿透了圖紙上的層層疊疊的線條,直達核心。他的手指,不再是隨意地遊走,而是帶著一種朝聖般的虔誠,緩緩地、仔細地在圖紙上移動,仿佛在觸摸著一把真實的鎖具。
    最終,他的手指停住了,如同被磁鐵吸引一般,牢牢地鎖定在了代表院中那口古井的位置上,再也無法挪開。
    他深吸一口氣,眼神中充滿了洞察一切的自信,用一種斬釘截鐵的語氣說道:“你們看,如果把整個韓宅看作一把巨鎖,那麽這口井的位置,實在是太巧妙了!”
    “它就像是鎖身上那個小小的鎖芯孔,雖然不起眼,但卻是整個鎖具的核心所在,是開啟所有機關的命門!”
    錢會長頓了頓,仿佛要讓自己的理論更有說服力,又補充道:“你們想想,鎖身是用來鎖住東西的,而鎖鼻則是用來連接鎖身和鑰匙的,這兩者之間的聯動,才是鎖具能夠正常工作的關鍵!”
    “而這口井,恰好就位於鎖身(正房)與鎖鼻(院門倒座房)之間,是連接這兩者的橋梁,是整個‘鎖院’布局中最關鍵的聯動節點!”
    “按照鎖具的結構,鑰匙必須插入鎖芯孔才能打開鎖。那麽,這口井……不正是一個天然的、完美的‘鎖芯孔位’嗎?”
    孫強聽得熱血沸騰,仿佛被電流擊中一般,渾身都充滿了力量。他激動得手舞足蹈,連連點頭,嘴裏不停地念叨著:“對!對!錢會長您說得太對了!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他感覺自己之前的那些推斷,就像是盲人摸象,隻看到了局部,而忽略了整體。現在,在錢會長的點撥下,他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徹底明白了韓家先祖的真正用意!
    他迫不及待地補充道:“這井口,絕對不是隨便挖的,更不是為了什麽風水或者取水方便!”
    “它在這院中布局裏,扮演的就是鑰匙孔,這個至關重要的角色!沒有它,這把鎖就永遠無法開啟!”
    “也就是說,無論這韓宅的真正密道入口隱藏在哪裏,無論開啟密道的機關有多麽複雜,其關鍵線索或者觸發機關的核心物件,都極有可能與這口井,或者說,與這井口所代表的位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甚至,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韓家的先祖,就是故意將這口井設置在這裏,作為一個隱秘的提示,指引後人找到開啟密道的正確方法!”
    陳陽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卻也不禁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孫經理,錢會長,二位說得頭頭是道,可如果這井口真是所謂的"鑰匙孔",那豈不是說,韓家人每次想進密道,都得先下到這井裏去?”
    陳陽微微皺著眉頭,“這口井看起來可不淺,裏麵還有水,這……這未免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吧?也太不方便,太危險了!”
    孫強聞言,停下腳步,對著陳陽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陳老板,您這話,理解岔了。”
    他走到陳陽麵前,俯下身,手指沿著圖紙上的井口畫了個圈,“這井口是"鑰匙孔",並不意味著密道入口就在井裏,更不意味著必須從井裏進去。”
    他抬起手,做了個開鎖的動作,手指模擬著鑰匙插入鎖孔的過程,“這就好比您開一把普通的鎖,您是把鑰匙插進鎖眼,輕輕轉動,哢噠一聲,門就開了,而不是把自己硬塞進鎖眼裏,對吧?”
    孫強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這口井,在這裏起到的,就是鎖眼的提示和定位作用。”
    “它告訴我們,開啟整個鎖院機關的那把鑰匙——”孫強說著,用力點點紙上井的位置,“可能是一件實物,也可能是一組密碼,或者一個特定的動作——它的線索、存放點,或者發揮作用的"觸點",就在這個方位,與這口井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係。”
    錢會長也緩緩頷首,語氣沉穩地補充道:“老孫說得對。”
    “破解機關,講究的是尋根溯源,找到入手之處。這井,便是韓家先祖留給後人,或者說,留給真正懂得其中奧妙的繼承人的,一個最明確的"入手處提示"。”
    “我們肯可能不需要從井裏鑽進去,但很可能需要從井裏,或者井的周圍,找到那把無形的鑰匙。”
    思路理清,目標明確。一行人不再猶豫,徑直來到了院落東南角那口廢棄的古井旁邊。
    午後的陽光透過殘破的簷角斜射下來,在青石井欄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這口古井靜靜地佇立在那裏,見證著這座宅院數百年來的興衰變遷。井口由青石壘砌,每一塊石料都經過精心雕琢,嚴絲合縫地拚接在一起,顯示著當年工匠的精湛技藝。
    然而,時光的洗禮讓這些曾經光滑的石麵變得粗糙不平,邊緣布滿了濕滑的苔蘚,那些翠綠的細小植物如同大自然的繡花,密密麻麻地覆蓋著石縫,在微風中輕輕搖擺。
    歲月的侵蝕讓石料顯得斑駁而滄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細微的裂紋,像是曆史在石頭上刻下的皺紋。
    一股陰涼潮濕的氣息從井口彌漫出來,帶著地下深處特有的泥土腥味和水汽的清冷,與院子裏其他地方幹燥的空氣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溫度差異讓井口周圍的空氣微微扭曲,偶爾有微風吹過,井內傳來隱約的回音,像是來自地底深處的低語,讓人不禁想象這井下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孫強和錢會長立刻開始了細致的勘查。他們的動作異常謹慎,生怕錯過任何細微的線索。孫強從隨身的工具包中取出手電筒和小錘子,錢會長則拿出了放大鏡和遊標卡尺。兩人先是圍著井口緩緩踱步,從不同角度仔細觀察著這些古老的石料。
    他們先是檢查了井口周圍的每一塊石板,孫強蹲下身子,用手輕撫過每一道石縫,感受著是否有鬆動或異樣的紋理。他用小錘輕輕敲擊著石麵,聆聽著回音的差異,試圖從聲音的變化中捕捉到暗格的存在。錢會長則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著石料表麵的每一個細節,尋找可能的刻痕或者人工雕琢的痕跡。
    兩人還用專業的探測工具仔細探查著石縫,希望能發現隱藏的開關或者機關的痕跡。每當發現稍有異樣的地方,他們都會停下來反複確認,用各種角度的光線照射,用手指細細觸摸,甚至還會用鼻子嗅一嗅,看是否有不同尋常的氣味。
    接著,又仔細查看了井壁內側,錢會長拿著手電筒小心地探身向前,光束緩緩掃過井壁的每一寸表麵。
    古老的井壁由同樣的青石砌成,在手電筒光芒的照射下,能看到石麵上密布著水漬留下的白色痕跡,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藤蔓植物從石縫中頑強地生長出來。他希望能發現什麽刻字、圖案或者不尋常的構造,甚至一個小小的凸起或者凹陷都可能是關鍵的線索。
    然而,一圈下來,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失望。
    井口周圍,井壁之上,除了歲月的痕跡,除了那些自然形成的苔蘚和水漬,沒有任何人工設置的機關跡象,沒有任何暗示性的符號或者標記。
    最後,兩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那幽深、黑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線的井內。
    井水在深處靜靜地躺著,偶爾有水滴從井壁滴落,發出空曠的回響,那聲音在狹窄的井筒中反複回蕩,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詭異的氛圍。
    看來,線索如果真的存在,恐怕……就在這井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