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1章 事情經過
字數:5013 加入書籤
陳陽深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情緒化是最要不得的。越是麵對這種局麵,越要保持冷靜,才能找到破局之道。
他目光如炬,盯著高館長,沉聲問道:“然後呢?”
語氣雖然平靜,但那股子不怒自威的氣勢,讓高館長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然後?”高館長胖臉上露出一絲譏諷,他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壓低聲音繼續說道:“然後蘇家就迅速行動起來了!而且行動速度之快,手段之老辣,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他們一方麵,立即動用自己在泉城經營多年的關係網。”高館長豎起一根手指,“尤其是市文物局那邊的力量。”
“陳老板您知道嗎?聽雨閣在本地那可是根深蒂固,盤根錯節!”
“蘇家老爺子早年就是文物鑒定委員會的專家顧問,跟文物局的好幾任局長都是至交好友。蘇家這些年給文物局捐贈過不少文物,幫助破獲過多起文物走私案,可以說是文物局的"編外功臣"。”
高館長掰著手指頭細數著:“現任局長張德明,他兒子結婚時,蘇老爺子送的賀禮是一對清乾隆的粉彩花瓶;副局長李建國的女兒出國留學,學費就是蘇家讚助的;還有那個王航處長,他老婆開的古玩店,背後的貨源渠道,有一半都是聽雨閣提供的……”
“您說,這種關係網,能不牢固嗎?”高館長反問道。
“所以,蘇家的電話打過去,不到半個小時,文物局那邊就有了回應。”高館長繼續說,“他們很快就攛掇起了,以王航處長為代表的"地方保護主義"情緒。”
“王航這個人,本身就是泉城土生土長的,對外地人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心理。”高館長分析道,“再加上他跟蘇家的利益關係,蘇家這麽一煽風點火,他立馬就上頭了。”
“據我所知,王航今天上午十一點,就召集了文物局執法處的所有人,開了個緊急會議。”高館長透露道,“會上,他大講特講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強調這批在泉城發現的文物,必須留在泉城,由本地文博單位接收研究,絕不能流向外地,更不能被個人據為己有。”
“他還舉了好幾個外地文物流失的案例,什麽某某省的國寶被走私到國外啦,某某市的重要文物被私人藏家買走再也找不到啦……”高館長搖著頭,“反正就是各種危言聳聽,把在場的人都給唬住了。”
“最後,王航拍板決定,立即組織執法隊伍,前往韓家老宅,以"保護文物"的名義,將所有發現的文物進行查封、登記,防止流失。”
高館長說到這裏,聲音壓得更低,幾乎是貼著陳陽的耳朵說:“另一方麵,我還聽說……”
他環顧四周,確認沒有人偷聽,才接著說:“蘇家甚至暗中聯係了一些……嗯,不那麽上台麵的勢力。”
“泉城這地方,水很深。”高館長壓低聲音,“表麵上看起來歌舞升平,商業繁榮,但實際上,地下也有一套自己的規矩和秩序。”
“蘇家在泉城經營這麽多年,不可能隻走白道,黑道上也肯定有他們的人脈。”
“我聽說,蘇家已經放出話去了,如果官方途徑行不通,如果這個陳陽軟硬不吃,那就……”高館長沒有把話說完,但那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做好了萬一官方途徑行不通,就來硬的準備。”高館長最終還是把話挑明了,“反正就是一個目的——”
他的眼神變得嚴肅起來,一字一句地說:“勢必要將這批國寶扣下,讓您陳老板……人財兩空,顏麵掃地!”
“甚至,如果可能的話,還要把您徹底趕出泉城,讓您以後再也不敢踏足這片土地!”
陳陽聽得心頭火起,同時又感到一陣寒意。蘇雅琴這是要把他往死裏整!不僅要在規則內打壓他,甚至不惜動用灰色手段!其心可誅!
“我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高館長繼續說道,語氣中透著幾分自責,“當時我正在館裏主持一個學術座談會,討論新出土的漢代簡牘保護問題。”
“會議中途,我在泉城文物局的學生給我打電話,說是有緊急情況。”高館長回憶道,“我當時還以為是館裏的文物出了什麽狀況,趕緊找了個理由出來接電話。”
“結果一聽,整個人都懵了!”高館長苦笑著搖頭,“他跟我說,王航處長正在召集緊急會議,商議如何扣押韓家密道出土的那批青銅器,不讓它們流出泉城。”
“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這種事情怎麽會這麽急?”高館長壓低聲音,“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聽雨閣的蘇大小姐在背後施壓,甚至放話說如果官方途徑行不通,她有的是辦法!”
“當時我就知道要壞事!”高館長重重地歎了口氣,“這哪裏是什麽文物保護,分明就是仗勢欺人!”
“我雖然跟陳老板您素未謀麵,但您的大名和事跡,我是如雷貫耳。”高館長的眼中閃過一絲敬佩,“江城陳陽,年紀輕輕卻眼力驚人,去年在京城拍賣會上一舉成名的事,我們圈內誰不知道?”
聽高館長說到這裏,陳陽不由微微一笑,臉上帶著幾分意味看向了高館長!高館長看著陳陽的表情,不好意思笑了一下。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您是宋開元宋老的徒孫!”高館長的語氣變得更加鄭重。
“而我的老領導,當年在京城學習工作的時候,跟宋老關係莫逆,”高館長眼中流露出追憶的神色,“那還是八十年代末的事情,老領導當時在故宮博物院進修,宋老是他的授課老師之一。”
“受過宋老不少的提攜和幫助,”高館長繼續說道,“有一次老領導在鑒定一件瓷器時出了紕漏,差點釀成大錯,是宋老及時指正,還幫他圓了場,保住了他的前途。”
“從那以後,老領導對宋老一直是執弟子禮的!”高館長語氣中充滿了感激,“逢年過節必定登門拜訪,有什麽學術問題也總是虛心請教。”
“宋老雖然嘴上說著"都是老朋友了,不必如此",但實際上也確實把老領導當作後輩來看待。”
說到這裏,高館長的神情變得恭敬起來:“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第一時間就聯係了我的老領導。”
“將泉城這邊的情況,特別是蘇家要針對您的動向,原原本本地做了匯報。”高館長回憶著當時的場景,“我記得很清楚,電話那頭老領導聽完後,沉默了足足有十幾秒鍾。”
“老領導一聽,也非常重視,”高館長說道,“他當時就在電話裏說:"小高,這事可不是小事!蘇家這是欺人太甚!"”
“他當即表示,絕不能看著宋老的後輩在泉城受這種欺負和算計!”高館長的語氣變得激動起來,“老領導說,宋老當年對他有知遇之恩,現在宋老的徒孫遇到麻煩,他怎麽能袖手旁觀?”
“他立刻親自打電話聯係了宋老。”高館長說著,臉上露出一絲緊張的回憶,“當時我就在辦公室拿著電話等著,那十幾分鍾真是度日如年,生怕事情有什麽變數。”
高館長臉上露出一絲感慨:“聽我領導跟我說,宋老在電話裏聽說後,倒是很平靜,”他學著宋老的語氣,“據老領導後來轉述,宋老當時還笑了笑,說"年輕人闖蕩江湖,總要遇到些風浪"。”
“隻是說了一句:陳陽自己能應付,不過麻煩越少越好。"”高館長重複著這句話,“宋老這話說得輕描淡寫,但我明白,這是對您能力的認可,同時也是在保護您。”
“然後就跟我的老領導簡單商議了一下。”高館長繼續說道,“在電話裏聊了大概五分鍾,主要是商量如何從製度層麵化解這次危機。”
“最後給我的指示就是——”高館長停頓了一下,像是在回憶當時的原話,“讓我立刻以魯省博物館的名義,準備好相關的捐贈接收意向文件,”
“然後馬上趕到韓宅,”高館長說道,“老領導特別強調了"馬上"這兩個字,說一刻都不能耽擱,否則蘇家那邊可能就要動手了。”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住您和那批文物,”高館長語氣堅定,“老領導說,必要的時候可以動用博物館的所有資源和關係。”
“絕不能讓蘇家和地方上的某些人得逞!”高館長重複著這句話時,眼中閃過一絲憤慨,“老領導在電話裏說,這不僅是為了幫您,更是要給某些倚仗地頭勢力、目無法紀的人一個教訓!”
“並且明確告訴我,見到您之後,一切聽您安排。”高館長說完這句話,恭敬地看著陳陽,等待他的回應。
他攤攤手,笑道:“所以,我就火急火燎地準備文件,帶著人趕過來了。”
說到這裏,高館長擦了擦額頭,“陳老板您是不知道啊,我當時那個急啊!”
“平時走正常流程,這種捐贈接收意向書怎麽也得三五天才能搞定,涉及各個部門會簽、領導審批什麽的。”
“但我那會兒哪有時間按部就班?直接把幾個處長都叫到我辦公室,一邊催他們趕緊起草文件,特事特辦。”
高館長越說越激動:“文件剛打印出來,公章的印油都還沒幹透呢,我就抓起來塞進公文包,連外套都顧不上換,直接就往車上跑。”
他長出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後怕:“還好,總算沒來晚!”
隨即話鋒一轉,看向陳陽的眼神充滿了欽佩,“陳老板,您可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他頓了頓,搖搖頭,自我糾正道,“不,不對,這話說得不準確。什麽吉人自有天相,那是運氣!您這哪是靠運氣?分明是智勇雙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