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糧草重地
字數:8190 加入書籤
第100章 糧草重地
“轟隆”一聲響,寧武關門閘放
甕城內的原大順軍軍卒,頓時猶如受驚的兔子一般,驚恐不安,仰頭看著四麵城頭上的守軍軍
崇禎皇帝俯視下麵,自然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不安,當即大聲對他們說道:“爾等放心,朕說話算話,放了兵刃進城,便能活爾等身上還有什麽利器,都丟了,一刻鍾後,朕派人核查每個人,而後安置爾”
說完之後,他便往內城頭箭樓而
周遇吉和其他將領見了,便立刻跟上,隨著皇帝去了箭樓
甕城內的這些人,聽到崇禎皇帝的話之後,一個個目瞪口呆地看著說話之人的身影,一直到看不見為
隨後,轟然一聲,幾乎所有人都忍不住開口說話,吵成了一
“剛才說話的,真是當今皇帝?”
“不可能吧,皇帝怎麽可能跑來寧武關,而且要是沒看錯的話,剛才的神射手就是他,皇帝有這本事?”
“好像是不可能,但是你沒看到麽,周大帥都跟著走,誰還能在周大帥頭上?”
“剛才我也聽到城頭上的歡呼了,應該就是皇帝吧?不過我有感覺,好像不可能啊!”
“……”
如果從理智上說,種種跡象來看,剛才那人確實是當今皇帝!
但是,從情感上來說,特別是基於他們的認知,那剛才那人絕對不可能是深居紫禁城的皇帝!
所以,矛盾了,沒人敢百分之百的肯定!
隨後,有人看到跟著進城的那九個拄拐杖的,很自然地,便紛紛問那九個人
張二狗聽到他們七嘴八舌地問話,當即大聲喊道:“安靜,安靜,安靜……”
還真別說,或許是所有人都想聽聽他說什麽,兩千多人,竟然都安靜了下
所有人,不管看不看得見他,都是腦袋轉向他這邊,豎著耳朵聽
張二狗從未見過這一幕,眾人矚目之下,頭顱都高昂了一分,當即大聲說道:“你們都沒猜錯,剛才說話的,就是我們大明皇帝,當今天子!”
說到這裏,他看到麵前這些人似乎張口要說話,但他還不過癮,這麽多人都在聽他說話呢,就又趕緊喊道:“萬歲爺早就領著大軍到了,隻是萬歲爺仁慈,才讓我們有投降……招安的機會,萬歲爺親口說了的,我們可以回家,也可以從軍,就是以後不要再從賊!”
聽到這話,這些甕城內的大順軍軍卒便再也忍不住,又是轟然一聲,七嘴八舌地說了起
“不會吧,原來真的是皇帝來了,我說呢,一看就有王氣!”
“瞎說,剛才你還懷疑呢,其實我早看出來了,皇帝是天子,有那麽厲害的本事,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
從他們的臉色和語氣能看出,大部分人都是很激動的,或許是為了他們能活命,又或許是這輩子竟然見到了皇帝!
張二狗這邊,卻是還沒過癮,看到他們各顧各地在議論,便又大喊了起來道:“安靜,安靜,安靜……”
這一次,他喊得效果沒有之前好,是過了好一會才慢慢安靜下所有人再次看向他,不知道他還要說什麽話?
隻聽張二狗大聲說道:“我告訴伱們,我還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秘密,你們想知道不?”
一聽這話,似乎有點想吊人胃口的意思,離他近的人就不樂意了,當即喝斥起來,讓他快
張二狗討了個沒趣,隻好大聲說道:“我聽說啊,萬歲爺來了之後,還結清了欠餉,以後保證軍餉都會按時發放,真得,當時我聽到他們在說,都驚呆了!兄弟們,欠餉都能結清的啊!”
他這話一說出口,頓時,所有人都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就如同他們剛才不相信皇帝來了一般,紛紛議論了起
“這怎麽可能,朝廷拖欠欠餉那麽多年,哪來的錢?”
“是啊,就算發軍餉都是問題,哪來的錢結清欠餉?”
“老子當兵五年,壓根就沒見過軍餉是個啥,連吃都是問題,這才投了賊人,你跟我說朝廷有錢結清欠餉了?”
“……”
不管他們信不信,有皇帝的這個以為不可能的成為可能的先例在,他們最終都變得將信將疑起
正當他們在討論的時候,卻見城頭上出現了一隊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校尉,為首那人看著底下的人群,大聲喝道:“一刻鍾將至,凡是被搜出利器,以圖謀不軌者處死!”
聽到這話,頓時,甕城內立刻響起了叮呤哐啷的聲音,又是一堆兵刃被扔地上的聲
飛魚服的出現,再次證明,剛才那人真的是皇
這些藏有利刃的人,未必是有歹隻是剛入甕城時,藏著利刃,多少是想有一點底氣的意思,哪怕他們知道,萬一官軍食言,他們反抗的結果也隻會是個“死”
如今看來,皇帝金口玉言,那肯定不會食言,這利刃就沒必要藏
很快,內城門開了一邊的門,在眾多全副武裝的軍卒看押下,一隊錦衣衛校尉喊著讓他們排隊,開始搜身
仔細搜身後,沒有發現問題的,便向前走動,到了後麵的幾個錦衣衛校尉麵
其中有錦衣衛校尉便會問他們一句道:“可有賊軍那邊的軍情稟告,重要軍情可得獎賞!”
大部分原大順軍軍卒,就和張二狗他們一樣是個大頭兵而已,而且還是雜牌軍中的大頭兵,壓根就提供不了什麽軍
不過周大彪聽了,立刻便說道:“小人是這支隊伍的頭,太原城的千戶,有重要軍情向陛下稟告!”
為首的錦衣衛校尉一聽,頓時精神一振,立刻喝問道:“是何軍情?”
“小人知道大順軍……賊軍的糧草存放所在,還有賊軍家小營所在!”
那錦衣衛校尉一聽,頓時感覺事關重大,便立刻帶著他上了城
不一會,周大彪便被帶到了皇帝麵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div cass=”ntentadv” 周大彪隻是看到皇帝的身影,就立刻跪地大呼了起
崇禎皇帝看著他,當即說道:“你有什麽消息?”
周大彪聽到皇帝的語氣似乎並沒有那種很生氣的樣子,便抬頭看向皇帝,連忙解釋道:“小人是太原守軍的千戶周大彪,之前實在是無奈才降了賊軍,還請陛下贖罪,小人一定將功贖罪……”
沒有聽到想聽的,周遇吉頓時眉頭一皺,顯然不不過在皇帝麵前,他也不好喝斥,隻能耐著性子等
倒是崇禎皇帝,似乎顯得很有耐心,並沒有打斷周大彪的話,隻是聽著他在說,無非是說他迫於無奈之下,並非真心投賊之
崇禎皇帝知道,這個周大彪肯定內心惶恐的,照顧下他心理,讓他說出來,能心安的話,說不定能得到更多的消
還真別說,聽周大彪解釋,崇禎皇帝忽然想起了曆史上的情況,有不少明將在李自成大敗之後又都反叛了李自他們是基於什麽想法不好說,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對於李自成並沒有什麽忠
或許是真的見到大勢已去,或許是貪生怕死,或許是想在亂世見風使舵,賣個好價錢,如此等等,或許都有
崇禎皇帝想著這些,聽到周大彪自辯完了,然後才說道:“小人打仗不行,但是嘴皮子還可以,因此和賊軍上下的關係比較好,這也是小人所部過了這麽多天之後才會被派來送死的原小人有一次聽到賊人在閑聊,不小心就聽到了賊軍的糧草囤積在兩個地方……”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身邊的幾個將領頓時就精神起來
他們當然知道,糧草對於軍隊的重要性曆史上不知道多少次戰事,都和糧草安全有不說別的,就說最近的一次,朝廷和遼東建虜的最後一次大戰,即鬆錦之戰,就是被建虜斷了糧道才崩潰
還有發生在去年的戰事,孫督師和李賊大軍的決戰,也是被劉宗敏領騎軍斷了糧道才一敗塗地
如此等等,就算知道賊軍的糧草存放地,肯定是重兵把守,可知道在那裏的話,說不定有機會,那也是絕佳的戰
因此,他們一個個都是豎著耳朵聽
隻聽周大彪繼續說道:“……賊軍的糧草存放,一是在太原,第二個地方便是代前陣子還聽賊軍說糧草可能不夠,要從太原再送糧草到代州,供前線大軍之”
他一邊說一邊偷看皇帝等人的表情,見他們一個個聽著都很認真,便知道這消息肯定很得皇帝之心,就說得更起勁了:“……小人知道這事重要,便豎著耳朵偷聽了據說綿侯……就是賊將袁宗第領兵南下,好像是救援中原那邊去了,因此糧草壓力便輕了一但是小人敢肯定,代州的糧草還是有很多”
聽到這裏,周大彪停了下,等皇帝的意
不過崇禎皇帝沒說話,倒是周遇吉對崇禎皇帝奏道:“代州離寧武關和雁門關皆近,如若賊軍存糧,確實是個合適的地方!”
崇禎皇帝當然看過山西,特別是寧武關附近的地圖,因此點點頭,然後問周大彪道:“還有麽?”
“還有,還有!”周大彪聽了,連忙回應,然後繼續說道,“小人還聽到,代州那邊,是賊軍頭目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駐守,另外他的媳婦高氏也在,帶著李賊的家小”
說到這裏,他又哭喪著臉說道:“小人的家小怕是也在那裏,如今小人棄暗投明,家小怕是難以活命了!”
周遇吉沒空聽他哭嚎,當即追問道:“代州有多少兵力,步軍多少,騎兵多少?”
周大彪聽了,止住悲傷,麵對嚴厲的周遇吉,有點惶恐地回答道:“小人實在不知,聽到的消息,就這麽多了!”
崇禎皇帝聽了,和緩了語氣開口說道:“賊軍未必知道你棄暗投明,改邪歸正,不一定會對你家小動等朕擊敗了李賊大軍,說不定你們還有團聚之”
周大彪聽到這話,露出一絲期待,顯然是在意他家
崇禎皇帝看到周大彪似乎確實沒什麽說了,便對他說道:“你且先下去好好想想,如果還想起什麽事情就再來稟朕說過,以後可從軍,也可回家,但不可再從賊,去吧!”
周大彪聽了,千恩萬謝,然後被錦衣衛校尉領走
就這段時間,外麵有錦衣衛校尉候著,此時又進來稟告收集到的消息,都不及周大彪說到的消息重要,但是也有個別消息,能佐證周大彪所說消息的正確
綜合來說,通過這次的俘虜,了解到李自成大軍那邊的消息是,李自成兵力不到二十萬了,前線作戰的糧草囤積在代州,並且連賊軍家小營也在那邊,駐軍賊將是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和李自成的媳婦高氏,兵力不
隻見周遇吉第一個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末將願領軍前往代州一戰,如能搗毀賊軍糧草囤積之所,則賊軍必亂,就算不能擊敗賊軍,賊軍也必退!”
說到這裏,他怕皇帝不同意,便又連忙補充道:“末將熟悉代州,領兵從雁門關出戰,隻要動作快些,搶在寧武關前李賊大軍反應過來之前,當有機會就算打不下來,也能嚇住李賊大軍,使其再不敢恣意妄為,也利於官軍之士氣,打擊賊軍之士氣!”
賀讚一聽,便也立刻抱拳請戰道:“陛下,末將所部乃是騎軍,行動迅疾,更能搶在李賊大軍反應過來之前攻打代州,就算不成,也能及時撤回雁門關!”
有個絕好的戰機在眼前,隻要是有進取心的將領,肯定都不想錯過的,就聽另外一員騎軍營總兵賀珍也奏道:“陛下,雁門關大捷,算算時間,賊軍也快要得到消息,定然會想到我軍出雁門關會威脅到代州,因此,騎軍出擊,方能搶些時間的,末將願往!”
一時之間,幾個總兵都搶著要出
可誰知,崇禎皇帝聽他們說完之後,卻是沉思一會之後,對他們說道:“代州之戰,朕領騎軍走一趟!”
一聽這話,幾個將領都是一震,就連一直不說話的方正化也緊張了起
代州之戰,可不是好打畢竟那可是城池,騎軍攻打城池,能打下的可能性很小,並且還要防著寧武關這邊的賊軍增援,因此也有很大的危險
皇帝在寧武關守城,因為寧武關地勢險峻,賊軍打下的可能性小,是比較安全可要是去了代州,那危險性很高,萬一皇帝出事怎麽辦?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因此,崇禎皇帝這麽一說之後,周遇吉等人,包括方正化在內,頓時全都勸諫反
哪怕崇禎皇帝已經表現出了他的戰場技藝,贏得了他們的認可領軍出戰代州之戰,絕對非同小可,他們還是不敢讓皇帝出
不過,崇禎皇帝顯然不是意氣用事,看到他的臣子反對,隻是冷靜地對他們說道:“近兩年,特別是近年來李賊大軍極其順利,朝廷官軍聞風而降,看似利於李賊,其實也是一個禍”
聽到他說話,其他人便隻好先聽著
隻聽崇禎皇帝繼續對他們分析道:“朕知道,確實有好些朝廷的文官武將因為失去了對朝廷的希望,覺得李賊勢大不可敵,因此降於李但是,他們這降賊,未必是真心,隻是迫於無因此,朕領軍親戰代州,不管是否成功,隻要傳出去之後,必然引發這些文武官員投降李賊的疑另外,也能讓李賊對這些文官武將不再信因此,朕領軍出戰,其意重大,非一城之得失可比,對於以後剿賊有大利!”
方正化聽了,身為崇禎皇帝的心腹宦官,還是擔心皇帝的安危,又勸諫道:“萬歲爺坐鎮寧武關,一樣會讓賊人知道萬歲爺的威武,進而也有此等效果,不冒險為好啊!”
周遇吉等人聽了,皆是點頭,還是不願皇帝冒
崇禎皇帝聽了,決然問道:“朕坐鎮這寧武關和朕領軍親戰代州,哪個消息能讓天下人更會對朝廷多一份信心?朕意已決,雖險亦往!”
如果說,他隻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原本皇帝,那他肯定不可能冒險跑去代
如今他自認為有自保之力,跑去代州一趟,其實風險不大,但是就收益來說,特別是之前被敗壞掉的皇帝聲譽,那絕對是有非常重大的影
試想一下,一個能上馬征戰天下的勇武皇帝,在這亂世之中,能得多少人心,當是不言而喻的!
看到崇禎皇帝態度堅決,且又說得在理,周遇吉沉默了一會之後,便開口說道:“既如此,末將最熟代州,願陪陛下出戰,一擊不中,速回雁門關,如此可好?”
崇禎皇帝聽了,看著他點點頭說道:“如此,可也!”
最終決定,崇禎皇帝領兩個騎兵營並他直屬標營的一千多騎軍,共計七千多騎軍,趕赴雁門關,從雁門關前去攻打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