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偷家

字數:8282   加入書籤

A+A-


    第155章  偷家
    就聽他嚴肅了臉,繼續對手下這些武將說道:“一旦開戰,卿等隻需記住,先戰李賊之軍,膽敢反抗的,往死裏朕料定這支賊軍的士氣不高,迅速擊敗之,而後再整軍和建虜打,如此,我軍能有勝算!”
    說到這裏,頓了頓之後,崇禎皇帝又說道:“如今天氣炎熱,建虜不耐如此天氣,戰力定然也高不朕已擊敗過建虜一次,兩次,這一次,就再帶你們擊敗他們第三次!”
    周遇吉等人聽了,一起出列,當即抱拳,向崇禎皇帝齊聲回應道:“末將誓死殺賊!”
    崇禎皇帝看他們的精神頭不錯,便點點整體戰略方麵的事情說完,接下來便是具體的戰術層麵的討論
    次日一早,大軍開
    周皇後和太子朱慈烺又一次領文武百官相
    上一次的時候,他們對崇禎皇帝領軍的能力不清楚,心中非常忐
    而這一次,雖然他們對崇禎皇帝領軍的能力已經有所了解,但是要去麵對強大的敵人,心中還是非常忐
    上一次的時候,京師還在戒嚴,因此百姓都在自個家
    這一次,京師倒沒有戒嚴,因此百姓都擁出家門來送
    所有人都知道,李賊大軍和建虜聯合起來,要挖曆代大明皇帝的陵墓,這是多缺德的事情!皇帝領軍親征,雖然他們很害怕皇帝一去不回,戰死在沙場,可此時此刻,他們唯有替皇帝祈禱,把那些喪盡天良的東西都給幹掉,皇帝能大勝歸來!
    所有的百姓,官員,看著大軍肅然行軍,開往城外,一個個的都不說話,隻是眼神中帶著擔
    很多文人看到這一幕,腦海中都冒出了一句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麵對那麽強大的敵人,如今出城的這些將士,又能回來多少呢?
    一隊隊的朝廷官軍將士走過,很快,崇禎皇帝在方正化的陪同下,也出現在京師百姓的視線
    就見崇禎皇帝騎高頭大馬,身穿鐵甲,紅披風,顯得威風凜凜!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在皇帝的身邊,有一匹無人坐的戰馬,但是馬背的一麵背著一麵一人多高的盾牌,往外凸得那種,三角形那種,如果被砸一下,絕對是一堆窟窿,非常顯眼;
    馬背的另外一麵,則是一個尖頭棱形大鐵一看就知道非常重,四五十斤是肯定有的,一錘砸到腦殼上的話,估計就一下砸
    不用說,這便是皇帝用的武器
    那麵盾牌,重達百斤,經過試驗,不要說三眼銃、鳥銃這種小型火器了,就是虎蹲炮,小型佛朗機炮,也別想在正麵打穿這麵盾甚至連一般火炮都不可能對盾牌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因為盾牌是三角形的,打在盾牌外側,基本上不受力,隻能往兩邊滑
    不過如果是火炮的話,雖然打不穿盾牌,但是撞擊盾牌的力道在近距離的時候還是很大的,可能會對皇帝造成傷但是普通火器,比如火銃之類卻是不可能
    另外一個鐵錘,大概也就一把刀的長度,生鐵鑄造,錘身沉重,重約九十斤,錘任何鐵甲,都是一錘子的事情!這比起滿清時期用錘最重的那個嶽鍾琪的錘子,可要重多那人用的錘子,兩個錘子加起來才百餘斤而已,崇禎皇帝一隻錘子就差不多
    看到這匹戰馬的東西,幾乎所有人都猜出來,這是皇帝的兵不過就算如此,一個個都還是非常震
    他們已經聽說過皇帝的力氣很大,但是沒想到竟然這麽大,這可是眼見為實啊!
    大明朝力氣大的還真不少,遠的不說,就說近的,薩爾滸之戰中戰死的劉綎,他用得就是百二十斤的镔鐵大還有盧象升,這可是進士出身,練功刀就重一百四十
    皇帝這一身武器,可是真正作戰用的,達到了兩百來
    隻是這武器的一亮相,就讓不少百姓和官員恢複了一點信但是更多的百姓和官員,還是非常擔因為連皇帝都準備好了武器出征,那就說明,這一戰非常凶險,甚至連皇帝都可能要衝鋒陷陣的地步了!
    等到了城門口這,崇禎皇帝勒馬停住,當即對周皇後等人說道:“城外都是賊軍,你們就不用送了,守好京師,等朕凱旋!”
    周皇後看著他,嘴巴張了下,沒發出聲音,然後重新張開,才算是說出了話道:“你……伱要小心!”
    這一戰,實在太危險了,皇帝決定要親征,她沒法阻止,就能提醒下,但是,她又知道,大概率她這提醒沒
    能不能再看到自己的夫君,大明的皇帝,還是要回去向太祖皇帝祈求才
    朱慈烺倒沒有他娘的那樣擔心,而是對他父皇說道:“父皇神勇無敵,定能凱旋!”
    他私下裏提過他父皇的那麵盾牌,真的是使出來吃奶的但是這盾牌在他父皇手裏,卻似輕若無物!這差距之大,讓他對他父皇的信心一下拉
    大明首輔範景文等人,卻是一臉擔臨戰之前,他們也不敢說什麽喪氣的話,唯有來一句:“臣等恭候陛下凱旋!”
    崇禎皇帝也不再多說什麽,當即一牽韁繩,調轉馬頭,出城而
    忽然,京師城內,響起非常大的聲音:“大明萬勝!”
    這聲音,回蕩在京師上空,寄托了京師所有人的心願!
    ………………
    與此同時,建虜大營這邊,多爾袞已經準備好了殲滅來救明軍的計地形都看過,怎麽繞路攔截,怎麽打是最好的,全都心裏有數如今剩下的,就是等待明軍的消息
    中軍帳內,多爾袞以下,還有豪格,滿達海,尼堪,鼇拜等等,所謂建虜的精銳都
    天津衛那邊,則是代善和多鐸坐
    本來的話,多鐸是想來的,他要報但是多爾袞考慮到他的手下在明軍手下吃過敗仗,就不想讓他再隻有等他對上明軍連續打幾次勝仗之後,才放心讓多鐸所部參
    當然了,為了了解多一些明軍的情況,多爾袞還是把參與過對明國皇帝所領之軍戰事的尼堪給帶來
    議事的時候,也針對尼堪所說,多爾袞這邊,甚至都讓大清第一勇士,鼇拜這個護軍統領親率護軍,也就是白甲兵作為尖刀,打敗明軍中任何最精銳的軍
    這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消息呢!
    終於,外麵傳來了急促的腳步眾人一聽,頓時精神一振,聽這腳步聲,該是有明軍的消息報來
    他們沒猜錯,確實是明軍的消息到
    就見一個大清軍卒,渾身濕透,是被兩個穿黃馬褂的攝政王親衛給架進中軍帳
    “主子,不好了,明軍……明軍……”
    豪格一聽,頓時怒喝道:“明軍怎麽了?慌成這樣子,正白旗的吧?”
    正白旗和鑲白旗是多爾袞和多鐸的旗,也因此,才會叫多爾袞為主豪格看到有機會,自然是要顯示下鄙視之本來是他的皇位,竟然被他們給搞沒了!
    多爾袞卻是看得大驚,一下站起來喝問道“你該是屯齊手下的吧?”
    愛新覺羅屯齊是被他留在錦州那邊,本來是要和吳三桂繼續談判這來報信的不是去打探京師的探馬,反而是屯齊的並且看這人還跑得虛脫的樣子,那就說明錦州肯定有
    多爾袞其實哪都不擔心,畢竟這裏還有十來萬人馬,這兵力之盛,並沒有對他就隻是擔心,遼東隻有老弱,時間太長,會不會有問
    這報信的人似乎回過了點神,已能開口說話道:“主子,大約五六萬明軍,擊敗了輔國公的五千人馬,往遼陽殺去”
    “什麽?”一聽這話,所有建虜都坐不住了,紛紛站了起來,圍了過
    鼇拜當即喝問道:“明軍哪來的五六萬人馬,屯齊又怎麽會敗的?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div  cass=”ntentadv”        “是中了那孔有德的奸計,竟然背叛我們大清,捅了輔國公一刀,以至於輔國公大從旗號上看,是吳三桂的人”
    一聽這話,尼堪氣得直咬牙道:“又是孔有德這漢狗!早就說過,這些漢狗都不可信,就應該像先皇爺一樣殺光漢狗才好!”
    野豬皮努爾哈赤,就是不知道殺了多少遼東漢也就是皇太極掌權之後,才開始拉攏遼東漢人,讓建虜進一步壯
    而此時,多爾袞聽了,頭上的汗就下來
    要是在平時的話,他還真不在意吳三桂的人但是問題是,這個時候他把精銳都拉到關內了,留守遼東的,大部分隻是老弱而這麽一來,吳三桂的軍隊,就難打
    更不用說,吳三桂的軍中,竟然還有了解遼東虛實的孔有德他
    這樣一支軍隊,並且還是五六萬人馬,除了盛京和遼陽應該能守住之外,其他地方,怕都要被橫掃而且遼東那邊都知道關內的情況,說不定見到吳三桂這支大軍到了遼東,就以為自己這支關內的軍隊已經敗了,還會人心慌慌!
    隻是稍微那麽一想,多爾袞就知道,他承受不起遼東被吳三桂這支人馬橫掃的結必須馬上領兵回去,先滅了吳三桂這支人馬才好!
    於是,他立刻命令道:“全軍立刻開拔,趕回遼東救另外派人去通知天津衛那邊,讓他們也盡快出關,遲著有變!”
    繼續留在關內,就算能殲滅明國皇帝派出的一支明軍又如何?老巢都被端了,那大清還能剩下多少人?
    漢人如同韭菜一樣割不盡,但是大清國人,是真的沒法承受巨大的損失!
    因此,這些建虜對於多爾袞的軍令,沒有任何遲疑,立刻領命,急忙拔
    至於大順軍那邊,人家壓根就沒想著通知,要回去救老巢,至於關內,就讓大順軍自己打去下一次再入關,就一定是要挑選好時候再進關撿便宜,而不是像這次一樣,踢到了一塊鐵板,損失了不少人
    ………………
    大順軍這邊中軍大帳內,劉宗敏正在和李過、高一功做準備,畢竟放出的風聲,就是這兩天,明軍要來也就這兩天,過後肯定不可
    正在說著呢,忽然帳外傳來動靜,有探馬入內稟告道:“各位侯爺,明軍大舉出動,殺奔昌平而來,暫時不知多少兵馬!”
    前鋒先動,夜不收屏蔽戰場,如果想弄清楚明軍有多少,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等待更多的時間才
    這第一批回來稟告的探馬,自然是先報知朝廷官軍動向
    劉宗敏一聽,不由得大喜,一拍大腿就站起來,大聲說道:“他娘的,還真是出來了,好啊!”
    李過也鬆了口氣道:“再等下去都怕有變,如今好了,朝廷官軍一出來,管他娘的,殺完再說!”
    高一功同樣鬆了口氣,總算不用再煎熬
    於是,三人立刻按照剛才商量的,去聚集人馬,準備幹一
    可他們還沒走出中軍帳呢,忽然又有探馬匆匆闖了進來,見到他們,便立刻稟告道:“侯爺,建虜……大清那邊全都拔營走了!”
    “拔營走了?”劉宗敏一聽,有點意外道,“難不成他們是滅了這支出了烏龜殼的明軍,就直接回天津衛去了?”
    高一功聽到這話,頓時高興,連忙說道:“那好啊,看看,人家乃是化外蠻夷,其實也沒想過要挖人祖墳!”
    李過聽了,真要說話時,卻見那探馬已經聽到這幾個侯爺好像會錯意了,便連忙又稟告道:“大清軍隊他們好像不是去迎戰朝廷官軍,而是往東走了!”
    劉宗敏一聽,又是愣了會:“拔營往東?莫非是要截斷明軍逃回京師的歸路?”
    他們所在這裏,是京師偏西北方向,如果建虜先向東,然後急行軍往南,就可以插入朝廷官軍的後
    不過李過已經有疑惑了,當即皺著眉頭說道:“就算大清軍隊打完就回天津衛,也沒必要拔營而等殲滅了出城的明軍,再收拾營寨也不遲吧?而且,他們這麽做,也不知會我們這邊,是不是也不尊重我們大順國?”
    聽起來,好像確實有些蹊
    不過這也不怪他們三個,因為他們壓根沒收到消息說大清國被偷家這種事情,甚至都不可能去
    第一,朝廷官軍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遼東,除了那第一次薩爾滸之戰;
    第二,京師這裏大軍雲集,朝廷那邊該是恨不得所有軍隊都留在京師勤王,又怎麽可能還會分兵呢!
    於是,疑惑之下,劉宗敏便交代探馬道:“再探,算了,不用探不探的,就說直接奉本侯的軍令,去問問他們究竟要幹嘛?”
    任何一支軍隊的行動,周邊都是有探馬,或者打探消息,或者屏蔽敵方探雖然大清和大順的上層關係還算可以,但是底下人卻是互不待見,又怎麽可能放人過去查看他們自己軍隊的動
    探馬得到軍令,便趕緊走
    耽擱了一段時間,劉宗敏和李過等人,倒也沒有多大在意,當即出了中軍帳,正要分開時,卻見又有探馬匆忙來
    “侯爺,已探明朝廷官軍周、賀、劉三路總兵的旗號,後麵塵土飛揚,該是還”
    劉宗敏一聽這話,不驚反喜,當即說道:“好啊,原本想著明國皇帝裝裝樣子,送點雜軍出來送死,卻沒想到,把他的精銳給派出來了,這至少是有兩三萬的兵力,肥肉,絕對是肥肉!”
    高一功聽了,卻是有點狐疑地說道:“該不會是精銳盡出,明國皇帝親自來救了吧?”
    李過聽到他的猜測,搖搖頭說道:“也不一定,塵土飛揚,有可能是疑兵之計,虛張聲勢而明國皇帝要是敢親自領軍,精銳盡出,能有多少兵力?我們大順軍和大清兵加起來可是有十二萬之多!明國皇帝要找死,也不是這樣找死的吧?”
    此時的他,壓根沒想到,建虜其實已經跑了!
    高一功聽了,有道理,便不再多說,各自回去點
    當大軍完成集結,剛出了軍營準備去迎戰時,卻又有探馬飛馳而這一次,顯得更加慌張
    “報,侯爺,看到明國皇帝的旗號了,朝廷官軍的兵力,大概有七八九萬的樣子,前鋒馬上就到昌平!”
    劉宗敏一聽,頓時有點驚他沒想到,這個明國皇帝還真得是頭鐵,竟然敢把他所有能搜集到的軍隊都拉出來了吧?
    還真看不出來,當今皇帝是個大孝子!
    就算明國皇帝是九萬好了,自己這邊的聯軍可是有十二萬人馬,還是比朝廷官軍多多
    劉宗敏頓時豪情萬丈起來,隻要這一仗打贏了,就等於是推翻了明國,大順國就要改朝換代,替代掉大明朝了!
    打仗,甚至說打硬仗,他從來沒怕
    隨後,他便立刻傳令招來李過和高一功,要重新商量下這硬仗該怎麽打!
    可就在他們三人聚首時,又有探馬氣急敗壞地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