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十九:立於浪潮之尖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A+A-


    第29章  二十九:立於浪潮之尖
    下一部小說的構思有了,幾天的回憶讓山河記起了那部外國電影的名字《天生一對》。
    說的是一對雙胞胎互換身份撮合離婚的父母,具體的情節山河記不清了。也有類似的韓劇題材,但是印象模糊。
    兩天,山河就把大綱給鼓弄了出來。
    初二女生高月跟著單身母親在小城裏艱難生活,家庭的缺失和拮據讓女孩有些懦弱內向,但她學習很好,是老師眼裏的乖學生。
    陳星星同樣是中二女生,但她在大城市裏有個富裕的父親,父親的忙碌和母愛的缺失使得她叛逆而桀驁不馴,學習極差。
    叛逆的陳星星離家出走,卻遇到了參加數學競賽的高月,陳星星決定和高月回到小城尋找可能存在的母親。
    陳星星以高月的身份證實了母親的存在,也體會母女生活的艱辛。陳星星決定與高月互換身份來弄清事情的真相,她說服了高月。
    一段歡樂帶著悲傷的故事就此開始。
    名字就叫天生一對。
    當曲淩看到大綱的時候,已經是八月初了。她不得不感歎山河的創造力和執行力。
    《少年的我們》發行在即,曲淩把心思都放在了宣傳和鋪貨中。對山河新書的創作沒有過多的關注。
    八月的萌芽期刊刊登了天才作家山河的訪談,這個訪談在青少年中引起不小的反響。原因在於山河為八零後一代發出了嘹亮的聲響。
    “祖先的傳承我們會發揚,先輩的血汗我們不會辜負,我們必將見證並致力於國家的崛起和民族的複興。”這一席話擲地有聲的喊出八零後的自信和誓言。
    許多八零後青少年以此為據來駁斥看衰他們的前輩。
    國家青年報也以此報道了八零後的現狀,並引發了爭論。
    為此《少年的我們》的首發引起了不少的關注,各個書店也準備加大推薦力度。
    八月二十日,山河新作《少年的我們》全國同步發售。
    閩北縣新華書店門口的圖書堆頭很快的被來買書的人清空了。
    小半個縣城人都知道閩北縣出了個少年天才作家,對他本人和小說十分好奇,同時本著支持同鄉的心思一下子把縣城書店的庫存買空了一半。
    甚至當天縣城最熱門得話題就是你買書了嗎?
    山河老實的躲在家中聽著幾個死黨的複述和還原。
    “你能想象的出嗎,我叔都去買了一本,還說要找你簽名!”袁大頭誇張的說道。
    周大姑娘也說道:“書店的堆頭幾分鍾就空了,伱丘大仙在閩北絕對是頭號名人。”
    “我爸他們派出所都說這本書是在他們那寫出來的,無恥的很,就去了幾個周末,查了點資料!”胖子鄙視的說道。
    曉輝更是興奮的喊道:“簽名書以後絕對稀罕,要不丘大仙你幫我多簽幾本?”
    “我爸叫你們去吃飯說要替你慶祝一下。”馮糾察激動的說道。
    …
    “這樣子我是不是都不能出門了啊?”山河弱弱的說了一句。
    “加印,加印,加印。”曲淩現在腦子裏就隻有這個詞。山河這本書在市場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好。
    少年,青年,成年人對這本書的評價都極高。
    各個文學報刊都報道了此書引發的銷售熱潮,以及一些評論家的書評。
    “讀完《少年的我們》,我被故事的曲折回蕩所折服,為世間的百態眾生而慨歎。小說來源現實,在讀者的眼中綻放,凸顯它刻畫的一切。作者通過少年的視角,動人的故事,妙筆生花,在人們的心門上叩出無味人生…”
    “初讀《少年的我們》,隻有一種悲哀,傷感,複雜的感覺,看到的是階層,貧富,冷漠。二讀《少年的我們》卻突然有了一種熱烈,從內心迸發出火的那種熱烈…”
    …
    大量的書評接踵而至,有些事雜誌社安排的宣傳,但大部分是讀者自發的品論。
    《少年的我們》首周過二十萬冊。萌芽雜誌社一片歡騰,首印的五十萬眼見的被迅速清空。
    “加班印刷的二十萬冊已經發到南方各大書店,十萬冊正在發往北方各書店的途中,印刷廠還在加班印刷,再印出五十萬冊。”曲淩向主編匯報道。
    “國家青年報給我電話說要給山河做一個專訪。”趙主編說道。
    曲淩回應道:“山河除了我們社裏的那篇訪談,沒有接受過任何采訪,青年報的專訪不好回絕,我來和他溝通吧!就是怕他說錯話啊!”
    “不至於,這次采訪是正麵的,主要是針對現在對八零後的爭論,不會有什麽問題!”
    “那好吧,他們的記者是直接去閩北吧,我先和山河溝通好。”
    國家青年報要來閩北給自己做專訪,這個消息把山河搞懵了。家裏和縣裏也不安寧。
    作為華國青年領域的第一大媒體,國家青年報具有強大深遠的影響力,它的專訪可不簡單。
    單單是小說的熱銷可得不到這樣的待遇,山河在萌芽雜誌上不經意的一段話竟然引發群體效應,兩件事湊在一起,所以有了這次專訪。
    閩北縣成於北宋初年,曆史算的上的綿長悠久,但其文化底蘊卻較為匱乏,縣史記載僅出過一位進士便再無其他。
    縣委縣政府對這次訪問可謂是倍加重視,縣書記親臨市區,把青年報記者接回了閩北縣,並給予了最高規格的接待。
    記者到來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山河耳中,山河懷著激動但有些不安的心情等待著記者的到來。
    盡管已經有了準備,姚遠還是為山河的年少感到吃驚。
    “山河同學你好,我是姚遠,國家青年報記者。”
    …
    “許多人都驚異於你的年少,你覺得自己能在這個年紀寫出這樣一部書的原因是什麽?”
    “嗯,我的父親是高中語文教師,也曾是一名狂熱的文學愛好者,我的師公師奶奶是文化局的幹部。從小他們給了我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他們還留給我一大堆的書籍,我的一切成就都應該歸功於他們。”
    …
    “我看過《來自星星的孩子》,很感動。你是從什麽時候,從哪裏對自閉症兒童有了關注?”
    “這裏有一段故事,我為了為《舌尖上的傳承》收集素材…我想把我的感動傳達給所有人,讓大家也來關心他們,雖然他們和我們不一樣!”
    …
    “你在萌芽雜誌的訪談中說過的一段話引起了不小的爭論,你能談談你當時的初衷和自信的來源嗎?”
    “嗯,關於八零後的爭議我感覺意義不大。爸爸媽媽愛自己的孩子,總會把期望值設的很高,孩子一旦有問題,他們會戰戰兢兢會害怕,甚至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情緒。”
    “但孩子要成長,就要試錯,在錯誤中我們會更加適應時代,更加強大起來,我們有深遠的傳承,有強大的底蘊,在不斷的跌倒下鍛煉出意誌,我們為什麽沒有自信,我們怎麽可能沒有自信,我們會承擔起民族和曆史賦予我們的重任,讓我們華夏重新崛起,再次迸發出強盛的光。”
    山河最後可謂是情不自禁,因為他見過那些人,那些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