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一章:大學生電影節論壇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A+A-


    第411章四百一十一章:大學生電影節論壇

    在北影校園裏,山河處於主場中的主場,這次的紅毯山河和海瑟薇走的尤為熱鬧。

    山河與剛剛走過紅毯的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不同,第五代第六代導演是前輩,更像是學校裏的導師,學生們對老師自然是要尊敬守禮,氣氛比較規矩。

    山河可是年輕一代,北影的研究生大多都在他這個年齡段,大學生們都把山河看成是同一代人。

    正宗的學長和師兄,而且山河本人出名的沒架子,他和海瑟薇一踏上紅毯,現場的氣氛就激動熱烈了起來。

    “師兄,師嫂好!”

    “學長,嫂子我們要簽名!”

    “學長,《少年易》還缺龍套不?”

    以此作為開啟自己導演生涯的經驗和借鑒。

    “我剛剛說過,華夏電影市場處於野蠻生長期,我認為五年內,票房數據會跳躍式成長,一年四百億、五百億並不是天方夜譚…”

    陳凱哥起頭,他說的很文藝,也很動情,

    “…我們這一代電影人的感情是深摯而複雜的,難以用言語一絲一縷地表述清楚。它是一種思前想後而產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緒,是一種縱橫古今的曆史感和責任感,是一種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念……我渴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作品,使這種信念和情感得以抒發!”

    文牧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去年才剛剛考進北影導演係,是田壯壯的研究生,不過他的精神導師卻是山河。

    倒是第六代導演他接觸的很少,過去他對第六代導演十分反感,但隨著閱曆的增長,這份反感散去了不少。

    在主持人經緯的引導下,幾位導演都講述了自身對電影的認知。

    電影節開幕式在各位領導的致辭後,進入了影展和論壇環節。

    王小帥倒是似乎有了一些改變,他說的比較實在,

    “很多人都說電影是商業和藝術的結合,我認為不是結合,兩者天然就存在於電影中。我是覺得我們拍電影還是秉承一步一個腳印,導演應該跟著電影來發展,電影之外的事情,有些不確定的社會因素,政治因素,哪怕觀眾情緒我們不可揣測。所以拍電影更應該回歸初心,什麽是初心呢?就像老百姓好好過日子,上一個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選擇一套學區房,這麽樸素的情感才是最接地氣的,才是大眾的共情。”

    也看到了混在人群裏的唐之俞,這孩子在北影混的倒是挺好,山河在他身邊看到了張一山、楊紫等北影知名學生。

    “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的確很難調和,山河你是目前為止,全球最成功的一位,能和我們交流一點成功經驗嗎?”

    這個世界是多樣性的,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的堅持,任何行業都需要不同的聲音和意見。

    如果這社會隻有一種聲音,一種傾向,那將是一件可悲而又恐怖的現象。

    田壯壯也在為華夏電影四十年的發展而感慨不已,

    “…四十年就這麽一晃就過來了,我們這群人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在我們前麵還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其實我們就是起承轉合的一代。在我們之前,華夏十二年沒有一部電影,隻有八個樣板戲,給我們這一代帶來了特別好的機遇,我們可能沒有上過學,但是我們在這個社會裏麵見到了人、見到了天、見到了地,知道什麽叫**,知道什麽叫做責任,知道什麽叫做給予!

    我們後來把這些都放到我們自己的電影裏麵,用自己的命來做電影,我想這個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一種態度吧。我希望以後的電影人也這樣,把我們華夏電影人的那種骨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山河站起身向台下的觀眾嘉賓們拱手致謝後,才開始自己的發言,

    “在前輩師兄眼中,電影首先是一門藝術,一種使命,但我們這一代人對電影的第一印象和前輩師兄們完全不同,電影一開始就是以娛樂商品的身份進入我們的視野,對於我們來說電影首先是一種商品!

    當然,大家都知道電影既是一種商品,也是一門藝術,殊途同歸,但出發點是不同的,我在電影籌備時,首先想到的是普遍性,是大眾的接受度,然後才是把屬於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融入影片,藝術很高級,但電影很平民,這是個天然的矛盾,沒有人能回避,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選擇,我的選擇就是調和矛盾,矛盾本身就是一種張力,需要做的隻是把這種張力維持在一個合適的力度中!”

    山河與海瑟薇的配合讓現場歡聲雷動,這些學生們的八卦問題比一旁的記者都多。

    “學長,你對年輕導演的要求是什麽?”

    “所以,在你眼裏,我們這一代電影人是失落、失敗的一代人?我們的理念與時代和電影的發展相背離?”

    山河的每一部電影在電影學院都是教學教材,是學生們研究和拉片的日常重點。

    導演係學生們的必修課就是研究山河的第一部電影《墊底辣妹》,這是山河導演生涯的開端,大家都想從這部電影裏找到一些山河成功的源頭。

    山河看了看王曉帥,考慮了一會兒,直接回答道:

    山河和海瑟薇是紅毯秀的最後一對嘉賓,他們走過紅毯就代表著紅毯秀的結束。

    “王師兄,導演都是時代的產物,第五代前輩師兄誕生於特殊年代之後,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多把視覺放在大背景,大環境之中!

    而你們第六代師兄則是經曆了國家的重大變革時期,舊體製、舊觀念的消融與崩潰,各種新潮思想、觀念的發生與建立,伴隨著你們的成長,這就決定了你們對傳統和一切舊事物習慣於站在懷疑和審視的立場上,恰好這時候電影從所謂神聖的藝術走入日常生活,還原為了一種文化消費產品,你們的無奈來源於時代!”

    “我當然願意接拍華夏電影,我現在是華夏媳婦,和華夏人沒有什麽區別,但適合我的劇本很少!”

    山河被學弟學妹們親熱的稱呼喊的很放鬆,他對學弟學妹們的要求很配合。

    …

    “呃~說實話,我原先不太同意你們對電影的理解!”

    第五代導演陳凱哥、田壯壯,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王小帥,加上山河依次走上了舞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