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三章:國家任務
字數:3986 加入書籤
第413章四百一十三章:國家任務
從海南三亞回到京城後,《少年易》劇組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準備,現在等的就是攝影棚的搭建和後勤的準備就緒。
五一勞動節後,楚河懷柔片場的外景和攝影棚都搭建完畢,片中其他角色扮演者也都已經加入了劇組。
按理說,山河的項目對演員的號召力極為強大,明星大腕向來不缺,片中少年易的父母戲份不多,但角色不可或缺。
鞏麗曾向山河一再表示可以以客串的方式來飾演少年易的母親,多位好萊塢大腕級明星也對布洛克海默表達了客串幫忙的意思。
但山河通通都推脫了,隻按常規選取了一些演技過關的不知名演員。
《少年易》與《瞬息全宇宙》不同,電影是由小說改編,不缺知名度,而且是一部相對嚴肅的電影題材。
其最核心的人物就是少年易,山河的想法很簡單,讓觀眾從影片一開始,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少年易身上。
其他角色演技過關即可,如果用一些大腕明星,會過多的分流觀眾的注意力,導致影片的節奏局部失衡。
《少年易》的核心一開始山河就與劇組交代的很明白,隻有少年易和理查德帕克這隻老虎,還有就是奇幻漂流的旅程!
《少年易》開拍在即,可就在此時,山河卻迎來了久違的國家召喚。
這種情況是我帶來的改變嗎?
山河明白了韓山平這番電話的意圖,
“韓叔,您的意思是中影準備把這兩個國際事件搬上大熒幕?”
山河手持著電話走進了辦公室,順手把門關上,帶著疑惑問道:
“我哪天得閑過啊,你小子不也一樣,平時也沒見你給我來個電話!”
“哈哈…你小子都做父親了,還是這麽能扯,行了,不和你瞎幾把扯淡了,你看看明後天來中影一趟,有人要找你幫忙!”
“我可不是在想著怎麽推脫,而是想著怎麽更好的完成任務,國家的召喚,我義不容辭!”
韓山平的回答讓山河有些意外,但瞬間就想起了幾部主旋律電影,按他的記憶,這些電影應該沒這麽早出現啊!
山河正與劇組在攝影棚裏忙著調試人工風暴的模擬強度,韓山平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山河在電話裏的沉默,讓另一頭的韓山平笑了出來,
“怎麽,小子也會有心裏發毛的時候啊!我看這些年你可挺能折騰的,西方人被你攪和了一次又一次,這次也該在國內顯顯聖了,《風聲》那可是國產主旋律的經典之作,當初引發的愛國熱潮我可是記憶猶新啊!”
“韓叔,您可有日子沒給我來電話了,怎麽今天這麽得閑?”
“可以,明天上午九點,我們在辦公室等你!”
“好的,韓叔那我們明天見!”
山河與身旁的劇組成員交代了幾句,就走到一旁接起了電話,
“找我幫忙?”
“去年的撤僑行動和湄公河大案你應該都有關注吧?”
“不是中影,我沒有那麽大的能量,你要見的人不是我,我隻是做個中間人,當然,中影會深度參與,我也會是出品人!”
“都知道你擔得起擔子,來了再說吧,定時間吧!”
“您可是日理萬機的華夏電影圈龍頭,我哪敢打擾您的工作日常啊,隻要是您老有要求,來個電話就行,我不得屁顛屁顛的等候您老的吩咐啊!”
“當然!”
“這事還要您老親自安排,不是一般的忙吧,韓叔,透點風唄!”
“就明天上午,行不?”
“提早點來!”
“明白!”
…
電話一掛,山河沒有任何猶豫,立即打開電腦,查起了“撤僑”和“湄公河大案”的相關信息。
雖然他很早就知道這兩個去年的大事件都會被搬上大熒幕,但沒想到這事會這麽快的與自己聯係在一起。
一在電腦裏輸入“撤僑”,去年的那場振奮人心的“北非撤僑”行動就再次出現在山河眼前。
這次撤僑行動的源頭就在於歐美的蓄意煽動,也就是後世臭名昭著的“l之春”和“色彩革命”。
北非某國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而且基層的組織很原始,政府職能有限,大大小小的部落才是當地人真正的“政府”。
但在西方滲透和拉攏下,部落領袖們開始尋求自己執政,他們得到西方的武器和資金支持,一夜之間,該國就興起了數不清的武裝派別。
“亂”是該國內戰的一大特點,當時不僅政府軍和反對派在交戰,還有中立政府軍、反叛政府軍、政府雇傭軍、反對派遊擊隊同時活動。
這些人互不統屬,相互打來打去,甚至有的武裝沒有政治訴求,就是要搶劫殺人,劃地盤,跟土匪無異。
從外部來看,北非戰爭其實也是一場西方為了爭奪石油資源,破壞該國倡導的北非聯盟而掀起的戰爭。
但鮮為人知的是,其實西方也想借戰爭順帶把華夏和俄國的投資趕出北非。
華夏在該國有數百億美金的投資,戰爭一起,一切投資都打了水漂。
這些虧損還在其次,當時麵臨的更大問題是如何保證近四萬華夏務工人員的安全。
而作為一個石油輸出國,該國國內有大量外國資產,大量外國工人、商人、技術人員在這裏工作。
在幾天內大亂後,當地的華夏人也都遭了殃,這些人員居然成了武裝分子襲擊的重點目標。
於是,就在暴亂發生的當月,華夏政府下定了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把華夏在北非的僑民統一撤離。
一場史詩般的“撤僑”行動開始了,我國在短短的數日內就在外交人員和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撤走了該國兩萬多名僑民和同胞。
此後半個月內,華夏為此調用了兩艘遊輪,五艘大貨輪,一百二十多架飛機,幾十輛大巴車,以及一艘軍艦。
從北非一共撤走了近五萬名同胞僑民及其家屬,同時,還帶走十幾個其他國家近三千名友人。
對比起西方國家備受詬病的撤僑行動,全球媒體對於華夏的閃電式撤僑一片讚譽,華夏政府借此展示了強大的責任心,以及高效的組織手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