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透徹

字數:7909   加入書籤

A+A-


    何青生有點著急,開完會之後,當場就把提前辦好的會員證給了陳凡。
    用的照片是昨天找陳凡要的,貼上照片、戳上鋼印,從今天開始,陳凡就是有證的人了,可以正式被人稱一聲“作家”!
    何青生看著陳凡手裏的作家證,眼裏帶著幾分唏噓,“五幾年的時候,作協對每位作家都有福利補貼,我還記得,當年是每個人每個月發一條飛馬香煙、一斤紅糖,另有其他福利品若幹。
    後來作協解散,連工資都沒得保證,這些福利品自然也就都取消了。”
    他說著抬頭看著陳凡,“如今作協剛剛複建,很多東西還不完善,不過,等相應的機構人員到位之後,這些福利條件也都要慢慢恢複。
    別著急,既然你是在這個月加入作協,定然不會少了你的那份,等恢複之後,所有福利品都會一一補上。”
    陳凡將證件收到大衣口袋,努力壓著嘴角,“嗯,我不著急。”
    比起這個證件,那點福利品算啥?
    旁邊老郭一手插袋、一手夾煙,笑道,“這個證件可不僅僅是個身份證明,省級會員證,那是有很大用處的,比如坐船可以買二等艙,甚至是一等艙,買飛機票,都不需要另外開幹部證明。
    等過兩個月你們去首都開會,老何再推薦你加入全國作協,那個會員證的用處更大,購物、出行,方方麵麵都會有便利。”
    陳凡眨眨眼,還能買飛機票?
    又忍不住摸了摸口袋裏的作協會員證。
    (50年代的作協會員證)
    這年頭飛機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麽人都能坐的,必須要縣團級以上的幹部證明加上介紹信才可以,如果說陳凡靠著刷臉,還能在雲湖客運站買客輪二等艙,那對於飛機他也隻能望而興歎。
    級別就在這裏,除非他哪個書友在航空公司工作,給他開後門,否則連飛機場都進不去。
    嗯,回去再把書友來信翻一翻,萬一真有航空公司的讀者來信呢?
    上午開完會,下午是作協籌備會議,陳凡不參與、也沒想過當專職作家,便不需要在會議室裏守著,於是又多了半天自由活動時間。
    跟他不一樣,其他22位代表都要參與進來,協助或負責各個分支機構的設立。
    這類就比如雲湖地區作協分會,老郭他們是肯定要參加的。
    另外還有作協內部機構和編製、人員的確定,比如江南作協外聯部主任,這個位置就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向全國作協打申請,獨立組團出國訪問。……要是這個主任跟各位代表不對付,那豈不是斷了以後出國交流訪問的可能性?!
    外聯部的全稱是對外聯絡部,主要職責是與海外同行聯絡溝通,促進交流合作。
    在作協解散之前,是沒有這個部門的,不過當時有個外國文學委員會,職責大概有些類似,也是出國訪問交流。
    今年首都方麵要重建作協,傳來的消息中,就有新成立的這個部門,所以各省分會也各自謀劃成立,期望能跟上總會的腳步。
    對外聯絡部又設歐美和亞非分部,會議室裏滿是激烈的碰撞聲。
    都想推薦自己人進亞非分部,歐美分部竟然避之不及。
    寒冬還沒走遠呢,有誰膽大包天敢主動去招惹歐美國家?就不怕被人背後捅一槍?
    亞非分部就不一樣了,那是“傳統友誼國家”,進這個部門,既沒有風險,還有出國交流訪問的機會,誰不想要?
    以至於爭來爭去,負責歐美分部的副主任竟然懸而未決。
    何青生很是頭疼,對著全體會員名單寫寫畫畫,想著誰能挑起歐美分部的擔子?
    ……
    陳凡可不知道何主席的煩惱,他又準備開著車出去逛街。
    不過相比昨天漫無目的的亂逛,今天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買紀念品。
    隻要是出差在外,除非完全不懂人情世故,否則都免不了要買點紀念品回去送人。
    當然不用全送,重點是給領導和走得近的朋友。
    陳凡隨便估算一下,盧家灣四巨頭、楊隊長、張文良、……算了,12個隊長都記上吧。
    再就是住在自己家裏義務勞動的6個女生,說起來還是挺勤勤懇懇的,什麽事都不用他操心,她們幾個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
    不過給她們的東西不用太貴重,心意到了就行。
    再就是地委的,衛生處的熟人若幹、教育處若幹、機械廠若幹、棉紡廠若幹,還有客運站、水運公司的領導。
    畢竟盧家灣借著人家的地頭開店,關係不能處差了。
    這麽一算的話,幾家醫院,還有地委衛生學院是不是也要去?
    陳凡看著筆記本上寫下的名字,忍不住抹了把臉。
    太多了吧?
    這年頭有沒有批發市場?
    好像沒有!
    於是他決定向何青生求助。
    理由非常充足,如果不是過來省城開這個會議,他至於要買這麽多紀念品麽?
    當何青生被他叫出會議室,聽完他的訴求之後,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隨即叫來剛剛當選作協秘書長的許啟珍,“老許,給第一百貨公司打個電話,他買什麽東西先記著,隻收錢,票證什麽的,回頭給他們送過去。”
    許秘書長憋著笑看看陳凡,“你直接過去買就行,隻要不是太誇張,有組織替你兜著。”
    開什麽國際玩笑?
    作協會缺票?
    就問一句、就一句!有一個算一個,甭管是省級還是區縣級,哪個單位沒有作協的會員???
    你問作協有沒有票?
    就跟問老馬能不能搞到經適房一樣搞笑!
    主打一個離譜!
    然後陳凡就興致勃勃的出發了。
    有了組織就是不一樣啊,以前手頭再寬裕,也不過是手裏攥著幾十張票而已,現在可太闊氣了。
    完全不用考慮票證,看著就買!
    反正付了錢,後麵有人補票。
    這就叫先給錢再補票,突出一個自由自在!
    陳凡心潮澎湃、開著車直奔第一百貨商場。
    昨天給張文良買喜布的地方,隻是一家區級小百貨商場,跟省第一百貨商場根本沒法比。
    據說,據說啊。
    這家百貨商場成立的時候,瞄準的是人家王府井百貨公司。
    可惜王府井百貨後頭站著的是國院,所以,哪怕舉全省之力,省城第一百貨商場也沒法跟人家王府井百貨相比。
    不過,那也隻是比不上王府井百貨,以及上海和廣州的寥寥幾家百貨公司而已。
    舉全省之力辦起來的百貨商場,自然不一般。
    王府井百貨有四層,省城第一百貨商場也有四層。他們上麵還有兩層副樓,這裏也有兩層副樓。
    他們隻開放一到三層,這裏四層全開!
    陳凡開著車到了省城第一百貨商場門口,推門下車,門口一位穿著中山裝、長棉襖的中年人便迎了上來。
    不用懷疑,這位便是百貨商場的一位經理,接到電話之後,便親自到門口守候迎接。
    百貨商場是很牛、甚至比供銷社還牛,可那又怎麽樣?
    你得罪一個文人試試?
    與文人交好,伱的單位就能出現一位“先進工作者”,被市報、省報廣泛報道,說不定還能登上全國報紙。
    這年頭知名的全國勞動模範,除了首長欽點、所有單位都要學習的那幾位,其他人哪個不是被記者、文人捧紅的?
    即便是從現在開始,往後20年,再橫的人,麵對記者和知名文人,也都要捧著三分。
    下筆如刀,便是如此!
    反過來,若是有文人相助,……
    此時這位經理就是這麽想的。
    更別說這位文人還是全國都有名氣的陳凡。
    他親自作為向導,帶著陳凡從一樓逛到四樓。
    然後滿懷熱情地幫著把幾個袋子送上車,還揮手目送陳作家離開。
    ……
    陳凡開著車,看了看後視鏡裏、後排座上的那些個袋子,莫名有點心虛。
    其他東西還好,無非就是一點帽子、杯子、折疊小刀、手巾等旅遊紀念品,不過給薑家兩姐妹帶的,卻是兩塊帶日曆的梅花表。
    據那位經理介紹,這種進口手表最便宜的地方在上海,一塊瑞士梅花表要290元、浪琴表276元。帶日曆的17鑽手動梅花是319元、帶日曆25鑽要430元,而且還不帶原裝鋼表帶。
    所有的進口手表都要手表票和工業券。
    這種東西運到內陸,謝謝!還要再加20元!
    加鋼帶再加10元!
    而陳凡選的那兩塊價值460元的25鑽梅花日曆手表,不僅要手表票和工業券,好像還要什麽僑匯券?
    大家都知道外匯券,就是有海外關係的親朋好友寄了錢過來,人民銀行會自動根據當時的匯率,折算成人民幣,用外匯券的方式給你。
    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拿到外匯的。
    而外匯券出現的時間,是在1980年4月份。
    但是在此之前,從50年代開始,就有僑匯券發行。
    僑匯券跟外匯券有很大的區別,外匯券是可以直接當錢用,不需要另外支付票證。
    而僑匯券的作用跟票證有點類似,使用的時候要用錢配合,單獨是沒法用的。
    在外匯券出現之前,僑匯券就是一種“特殊權力”的象征。
    恰好,陳凡買的這兩塊手表,都需要用僑匯券結賬。
    但是陳凡沒有,經理也沒要。
    因為作協兜底了啊!
    陳凡將兩塊梅花表揣進兜裏,一溜煙往回跑。
    反正交出去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再多寫幾篇文章交差!
    ……
    第二天的會議,是商討兩個月後去首都參加全國作協複建會議的相關議程。
    文化廳和宣傳部的領導已經不在這裏,何青生坐在主席台上,正色說道,“這次會議,說重要也重要,是十幾年來作協的大事,說簡單也很簡單,那就是擁護上級領導做出的決定。”
    頓了一下,他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繼續說道,“不過,即便是跟著組織走,我們也要有我們的立場。”
    他將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陳凡幾人,正色說道,“昨天我就說過我的意見,如果你們誰還有異議的,可以現在拿出來討論。”
    10秒鍾後,現場依然鴉雀無聲,何青生便繼續說道,“既然沒人反對,那基調就這麽定了。別的省市我們不管,反正江南文壇的意見,就是摒棄過去的老一套,讓我們把精力都集中到文學上麵來。
    搞好文學創作,發揮出文學作品的作用,豐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這就是當前我們文學創作者的首要任務和核心任務……”
    陳凡強打著精神,終於撐到會議結束。
    等中午會議散場,這次的省作協會議也就正式結束。
    ……
    招待所食堂。
    這兩天參加會議的成員濟濟一堂,分成幾桌推杯換盞。
    吃飯的時候,何青生並沒有說太多東西,隻是簡單的聊了幾句期許,便跟未來的同事,還有各個地區的作家代表一起喝酒暢談。
    陳凡很低調,作為最年輕也是最新的省作協會員,他並沒有舉著酒杯四處找人碰杯,而是坐在凳子上,羞澀得像個18歲的孩子。
    讓那些50左右的老家夥看得是又好笑又心疼,便也沒找他喝酒,反倒是一個個挪過來,跟他說了不少貼心話。
    有的是傳授寫作經驗,有的則交流人生感悟。
    不管有沒有用吧,陳凡覺得還是有點感動的。
    等吃完“散夥飯”,何青生滿身酒氣地跟在陳凡後頭,進了他的房間。
    陳凡趕緊泡了兩杯茶,一如前天晚上,兩人隔著茶幾相對而坐。
    何青生喝了口熱茶,放下茶杯,對著陳凡說道,“前天晚上,我找老郭打聽了你的事情,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經曆。”
    陳凡眨眨眼,沒有吭聲。
    因為他也不知道老郭對自己的事情到底了解多少。
    萬一在裏麵摻了點什麽個人發揮呢?
    何青生靠在沙發靠背上,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據老郭所說,你現在的主要工作地點,其實是在盧家灣生產大隊。在衛生處、機械廠、棉紡廠的職務,其實都隻是掛職而已。”
    他說著轉頭看向陳凡,眼裏滿是感慨,“如此一來,倒是能說得通了。你不肯到作協來任職,其實也是件好事,隻不過我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就能看得如此透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