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對人民幣感興趣

字數:7036   加入書籤

A+A-


    早在領導到來的時候,王建國和李南等人,就在廖廣誌的邀請下,到一旁的下風口抽煙閑聊,跟他們一起的還有陪同領導過來的四個隨從人員。
    此時站在高崗上談判的,便隻有兩位領導和陳凡四人。
    這也是陳凡敢“大放厥詞”的主要原因,不怕被無關人等聽見、然後傳出去嘛。
    聽到陳凡不是要求買地,就是要求買房,兩位領導也不禁有些頭疼。
    兩人一個姓何,一個姓顧,都是招商局副董事長、工業區總經理袁總親自從全國各地招聘來的人才,如今負責對接招商方麵的工作,頭銜都是副主任,不過以顧副主任為主。
    嗯,這個招聘是真招聘,因為袁總與交通部調來的幹部交談時,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對外麵的世界一無所知,有一位某大學畢業的幹部……是什麽時間畢業的,懂的都懂。
    其實推薦上學的大學生裏麵也有優秀的,有些人的成就還挺高,其中不少人後來還成了院士,所以關鍵還得看人。
    而這位就不行,他甚至問出“劍橋大學是不是專門學習建橋梁的大學”這種問題。
    正因為如此,袁總向上級打報告,要求從全國各地招聘人才,然後親自從南跑到北,從清華、北大、同濟等院校招聘了幾批本科生,後來又招了研究生。
    甚至在後來留學生回國之後,還向上級要了留學生過去。
    這兩位,就是袁總招來的第一批本科大學生,雖說也是推薦上學,但成績優異,經過麵試合格,才從清華帶過來。
    而且這兩位之前也有過工作經曆,如今三十來歲的年紀,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有經驗、有知識,是難得的人才。
    他們來了之後,立刻投入緊張的工作之中,隻用了兩三個月,就成長為可以獨擋一麵的幹將。
    要不然也不會被派過來與陳凡進行初次談判。
    顧副主任從口袋裏掏出煙,先遞給陳凡一支,自己也叼了一支,隨後拿著火柴擦呀擦,卻怎麽也擦不燃。
    風大嘛。
    陳凡拿出周亞麗給他從美國帶來的防風打火機,叮的一聲打燃,幫兩位領導都點上。
    顧副主任羨慕地看了一眼,“連風都不怕,這個厲害。”
    陳凡哈哈一笑,“我表姐送的,要不然就送你了。不過要是能成功合作的話,以後機會還很多,回頭再送你們一個。”
    顧、何兩人也沒有內地幹部那種表麵堂皇的客氣,隨口道了聲謝,便將這個玩笑話題揭過去。
    抽了口煙,顧副主任說道,“陳作家,實不相瞞,這個工業區,全部都由招商局集團來主導,連土地也是由李總親自批準的,交給袁總來負責,所以從原則上來說,地皮也好、廠房也罷,都要遵從招商局集團的管理。”
    陳凡眉頭輕挑,“這個也沒得談?”
    顧副主任笑了笑,說道,“我這裏有個想法,你們可以在招商局的規劃範圍之內,選擇你們想要的廠房和相應的宿舍,然後跟招商局談一下,可以按照你們的要求來建設相關建築,使用方式方麵,還是按照原來的規劃,你覺得如何?”
    陳凡轉頭看了看周亞麗。
    可惜,這姑娘今天是打定主意不吭聲,依然微笑不語。
    更別說純屬過來打醬油的薑甜甜和薑麗麗。
    陳凡轉過頭來,想了想,說道,“暫時先這麽定吧。”
    顧副主任笑道,“感謝理解。”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陳作家,其實早在3年前,就有香港商人到內地來投資了。他也是通過租賃的方式辦廠,到今天還是如此。”
    陳凡頓時一愣,“三年前?1976年?”
    那不是比他了解的、在東莞辦廠的1977年還要早一年?
    旁邊的何副主任笑著說道,“我們剛了解到情況的時候,也嚇了一大跳,事實上,確實是在1976年,省裏就同意了一位香港商人到內地辦廠的申請,辦廠方式是由對方投資,我方派駐公方經理參與管理。
    這個工廠是去年才正式開工,雖然前期經過不少磕磕絆絆,但也一直順順利利經營下來,而且規模還擴大了十幾倍。”
    陳凡頓時來了興趣,“這個素材很不錯啊。能詳細說說嗎?”
    顧副主任哈哈笑道,“當然可以,正好前段時間跟他聊過。這位港商叫做鄭可明,家住香港何文田,而工廠叫羅湖手袋廠,他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開車到文錦渡關口,關口的開放時間是早上6點,他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過關,……”
    陳凡突然叫停,“等等……”
    他用手指敲了敲腦袋,對著顧副主任說道,“如果我沒聽錯的話,你是說,他可以直接開車過關?”
    顧副主任點點頭,“是的,隻要辦理深港兩地牌照就可以,辦了內地車牌以後,就能在內地行駛,這個是省裏為了方便港商,特意開放的政策,不過,行駛範圍隻限深圳,不能去其他地方,更別說出省。”
    陳凡拍拍腦袋,呼出一口長氣,就說嘛,他明明記得第一批雙地牌照是82年才發放,怎麽會現在就有了呢?
    本來他還想著要是現在能辦雙地牌照,就讓周正東在香港那邊買幾輛車開過來用,既然隻能在深圳跑,那就算了吧。
    隨即抬了抬手,“明白了,您繼續說。”
    顧副主任,“他的工廠也在文錦渡,距離關口大約一個多小時,所以差不多7點多到工廠,等著工人們上班。
    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工廠隻有200平米,廠房也是鐵皮房,非常簡陋,主要生產手袋,哦,就是香港女人專門用的那種手提包。
    後來由於物美價廉,在香港的銷量很好,便又申請多租了幾畝地,花了45天的時間,把廠房擴大到2000平方米。
    現在這家手袋廠還在正常生產,工人都是本地人,……”
    說到這裏,他忽然神秘笑了笑,壓低聲音說道,“而且,他們不是拿固定工資,而是計件工資!”
    陳凡眉頭一挑,“公方經理會同意?”
    顧副主任輕聲笑道,“剛開始是不同意的,後來這位鄭先生耐心說服了他,加上實行計件工資以後,工人們的收入增加了幾倍,也都非常樂意,所以就順利執行下來。”
    陳凡想了想,問道,“你們沒有想過,將他的手袋廠收進來?”
    顧副主任不假思索地說道,“剛開始也確實有過這個想法,但是一方麵,這家工廠還算經營得不錯,他們也有了固定的運作模式,沒有必要遷入園區。二來工人都是廠子附近的村民,如果搬遷的話,對他們的生活有很大影響。一動不如一靜,就放棄了。”
    陳凡聽明白了,主要還是第二點原因,否則初創期的蛇口工業區,不會放著一塊肥肉在嘴邊不吃。
    不過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那位港商同誌的工廠,可以在羅湖租地!
    他便嘿嘿笑道,“顧副主任,既然羅湖手袋廠的廠房土地是租的,那我們應該也可以在這邊租點土地辦廠吧?!”
    顧副主任頓時傻了眼,怎麽又繞回來了呢?
    而且聽這位陳作家的意思,是不想進駐蛇口工業區?
    他趕緊將煙頭一丟,說道,“不是、陳作家,你聽我給你分析哈。”
    說著眼珠子亂轉,但很快就抓住了重點,“首先,他們工廠的占地麵積很小,隻有2000平米,三畝多的麵積,應該滿足不了你們的用地需求吧?但是要求更多的話,這個上麵可不一定會答應哦!”
    陳凡很淡定地擺擺手,“麽事,我們可以建多層廠房,聽說在香港很流行的嘛。”
    “關鍵是第二點!”
    顧副主任趕緊說道,“優惠政策啊!如果你們要在工業區之外建廠,那麽稅收、人工等等政策都要重新談判,而且還不一定有‘五通一平’。
    放著現成的工業區、還有最好的優惠政策不用,偏偏要去別的地方重新開始,這不是太麻煩了嗎!”
    何副主任也在一旁連連點頭,表示嚴重同意。
    陳凡幽幽歎了口氣,視線看向山崗下寬廣的大地,輕聲說道,“可是,我老姐她隻想用自己的廠房,不想每個月付租金啊。”
    顧副主任抹了把冷汗,看了一眼努力擺出一副表情、證明陳凡是對的的周亞麗,心裏不禁暗暗叫苦。
    據他了解的情況,這個事情吧,還真有可能是真的!
    沒別的原因,就在去年8月份,周大小姐一擲千金,花費二十多萬美元,買下了京城的寧郡王府,並追加十萬美元的裝修款,要將整座王府全部翻修。
    這位資本家的大小姐有錢是真砸!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如此重視周亞麗的到來。……人家父親之前都已經來過了,她還來幹啥嘛?
    可隻要知道這條消息的,就能知道這位周大小姐不一般。
    也就是袁總這兩天有要事,為後天正式開工奔波,否則多半會親自接待。
    用資本主義世界的話來說,誰的麵子都可以不給,錢的麵子必須給!
    認真思考了一下,顧副主任正色說道,“這樣,陳作家、周女士,你們要買地或者長租土地的要求,我會鄭重轉達給袁總,但是結果如何,我不能保證。
    我所能保證的,就是之前承諾的,可以由你選定一塊地方,按照你們的要求建設廠房和宿舍。”
    陳凡咂咂嘴,兩手按著摩擦了幾下,“也行吧。”
    隨後舉起右手,伸出三根手指,“最後一個問題。”
    顧副主任丟掉煙頭,拿著手絹擦了擦汗,“你說。”
    說實話,除了偶爾挑戰一下他的心理底線,動不動就要買地、買房之外,他還挺喜歡跟陳凡談判的。
    最起碼人家是真的有投資意願,而不是像絕大部分的香港商人那樣,一下子懷疑這個、一下子懷疑那個,對內地的政策是半點信心都沒有。
    跟他們去談,那真的口水說幹都沒用。……關鍵是還不能不說。
    這時候他也隻能想想搞統戰工作的同誌,慶幸自己沒有去幹那個行當。
    在這邊工作,好多還有出頭之日,隻要把園區招商工作完成了就行,那些搞統戰的,談完一個還有下一個,他們才是勞碌永無底線啊!
    晃了晃神,便聽見陳凡說道,“我們生產的產品,能不能走內銷?”
    “內銷?”
    顧副主任頓時愣住,眨了眨眼,好奇地問道,“幾乎所有港商過來投資,都是看中了我們的人工成本低,然後用更低的成本生產產品,返銷到香港去賺錢,你為什麽會想到內銷呢?”
    陳凡理直氣壯地說道,“萬一我們生產出來了,在國外賣不出去,這國內不也是個市場麽,好歹可以兜個底吧!”
    這話一出,周亞麗幾乎要笑出聲來,薑麗麗和薑甜甜更是趕緊轉身低下頭,不敢讓外人看見。
    之前陳凡就跟她們說過,所有社會行為的基礎,隻有一個,那就是“人”,經濟活動自然也不例外!
    我國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人口,現在隻是因為貧困,幾乎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群生活在赤貧線以下,……其實沒那麽慘,當年國際赤貧線的標準是每人每天生活費不高於1美元,這個標準是由世界銀行製定的,每隔幾年就會變動,比如2022年的時候,就將標準從1.9美元提升到2.15美元。
    可是國內的情況不一樣啊,我們國內的標準當時是每人每月不超過5塊錢好吧,再算上“實際匯差”,差距真不知道有多大。
    反正就是這個年頭,人民群眾大多數都很窮,沒有多少消費能力,但是如果改開順利的話,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那麽國內市場的消費潛力就會迅速提升。
    隻要相關政策穩定持續,經濟就會持續改善。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哪怕每年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遞增,整體數據也會迅速膨脹到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所以在陳凡的眼裏,也許十幾年以後,中國市場將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消費市場之一。
    既然有了這個預見,那麽提前在國內市場布局,不是很正常的事麽?!
    顧副主任可不知道陳凡想得那麽遠,他隻是為陳凡的回答感到震驚。
    擔心賣不出去,所以要內地市場兜底?這是什麽奇葩邏輯?
    外國商人不都是想賺外匯的麽,難道還會有人對人民幣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