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蘭花會

字數:3052   加入書籤

A+A-


    蘇嬤嬤看著李鬆離開的背影,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蔣氏和李鬆的相處方式,她們這些下人無權置喙,隻是看著兩人仿佛陌生人一般老死不相往來,她真的很心疼自己看大的蔣氏。
    自己不愛的丈夫,無法無天的女兒,無親無故的義子,偏心的婆婆,心思不正的弟媳。蘇嬤嬤真的很希望自己看大的孩子,可以過的幸福一點。
    李鬆慢慢的走回自己的屋子,按理來說,他和蔣氏應該住在一起,但在他離開府裏去邊關之前,跟蔣氏狠狠的大吵了一架,那個時候他就把自己的東西都挪到了書房。
    坐在書房裏,李鬆沉思良久,最終提筆寫下了一封書信,並喚來小廝,讓他去交給信差。
    七月是蘭花盛開的節日,京都裏,唯有鎮邊王府有滿園的蘭花盛開。因此,每年的七月,鎮邊王府都會召開賞蘭會,發下請柬,邀請京都各家夫人小姐公子入府賞花。
    其實這種賞花會,每年都會有一些王公貴族家裏召開,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籠絡人脈,攀談交往。
    今年的李府也受到了請柬,收到請柬的朱氏是很開心的,雖然她一般不去,但這種請柬收到就說明麵子到了,於是在收到請柬的當天,便派小丫鬟將所有女眷叫來。
    李欣然聽到紫鵑的傳話,頗感困惑。鎮邊王不是世襲爵位,康王爺是因為輔佐當今聖上造反,而論功行賞的王爵,而且在三代之後便會被削爵。
    但即便這樣,康王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比鎮國將軍來的高,之前的李欣然不太明白,但如今,她是可以漸漸看清了。鎮國將軍,鎮邊王。康王爺不就是聖上推出來跟鎮國將軍角鬥分權的嘛。
    康王爺是農家子出身,是在軍中自己一點一點打拚出來的,因此,康王妃張氏之前也隻是個村婦罷了。作為久窮乍富的人,張氏總是表現得高高在上仿佛一直披上了孔雀毛的野雞。
    在前世李欣然嫁到她們家之後,張氏所立出來的規矩,比柳嬤嬤折騰人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知道是張氏看公孫柔比較順眼還是什麽,反正她和公孫柔一起進入鎮邊王府之後,張氏總是喜歡拽著自己立規矩,反而對公孫柔多有優待。
    而自己作為世子妃,不僅要隨時被王妃立規矩,而要負責鎮邊王府一係列的人情往來。
    而自己成為管理中饋的人之後,才意識到鎮邊王府的人情往來有多麽亂,張氏根本不懂什麽叫人情往來,抱有的還是以前的一套想法,關係好的,我看著順眼的,我就邀請你,我看你不順眼的,我就拒絕邀請你。而且這個拒絕邀請還是單方麵的,也就是說,沒有被邀請的那一方根本沒有的罪過她。
    但更奇葩的是,如果有張氏聽說的宴會,但別人沒有邀請她,她就會主動去,別人礙於麵子,不好將她拒之門外,隻能捏著鼻子接待。因為看不慣她沒有邀請的便罷了,那些明明就是小型聚會,兩家人為了兩邊孩子見見麵的相親會,邀請了一些親戚朋友,結果她直接上門,兩邊人尷尬卻也隻能接待。
    這種行為在鄉下的時候,自然無可厚非,我隨了禮,帶了祝福,也沒啥,但在京都,很多頗帶人情味的行為,在這裏就成為了不合群,奇葩,更何況,人家兩家人相親,哪怕是在鄉下,這都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情。
    張氏亂來就導致李欣然接手的時候,所有的人情往來皆是一團糟糕,這些年張氏得罪過的人,幾乎是數都數不清,如果不是康王爺在聖上麵前頗有臉麵,怕是如今的京都高門世家,一家也不會邀請鎮邊王府。
    而現在,作為已經被張氏厭惡的人,她,或者說李家竟然還能收到請柬,就很奇怪。
    雖然說,李鬆作為從一品將軍,值得鎮邊王府發一個請柬,但現在當家做主的是張氏,不是康王爺,所以,按常理來說,張氏是不會給李府發請柬的,那這個請柬的出現,就很耐人尋味了。
    收拾了一下自己之後,李欣然帶著鶯歌前往鬆鶴院。
    鬆鶴院內,蔣氏,公孫氏都在。李家這一代,隻有她爹李鬆跟二叔李楊,家裏人口還是相對比較少的。
    “給祖母請安。”李欣然盈盈下拜。
    “坐吧。”收到請柬的朱氏心情真的很好,連麵對李欣然都是笑意盈盈的。
    待李欣然坐好之後,朱氏便開口道:“今年我們李府,收到了鎮邊王府發來的蘭花會的請柬,這是一件好事,你們前往鎮邊王府做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千萬不能丟了我們李府的人!”
    說道最後,朱氏隱隱的看了李欣然一眼。、李欣然眼觀鼻鼻觀心,不聽不聞不問,仿佛自己是個木頭人。
    聽朱氏的說法,這應該是李府第一次收到鎮邊王府的蘭花會請柬,李欣然了然,這才應該是張氏的做法,對於自己不喜歡,不滿意,不認識的人,從來不發請柬。
    前世李府也受到了請柬,但和今生不同的是,前世的李欣然被康盛救了,怎麽說,李欣然都是康盛的未婚妻,不管張氏喜歡不喜歡自己,這個請柬她都得發。但今生,她不僅退了跟康盛的婚事,還在康盛麵前狠狠羞辱了他一番,按照康盛和張氏那睚眥必報的性子,怎麽可能會給自己發請柬。
    “欣然!”朱氏喚她。
    李欣然從自己的思維中脫出,抬眸笑道:“祖母,我在。”
    隻見朱氏語重心長的說道:“此次去鎮邊王府,是王妃和世子我們的一個善意的信號,你可能不能再任性妄為,破壞李府和鎮邊王府之間的友誼了。”
    “是,孫女謹記。”李欣然心中快被朱氏笑死,什麽釋放的善意,什麽鎮邊王府和李府的友誼。即便沒有重生,朱氏的這話也是有問題的,兩個武將,還是兩個都手握重兵的武將的友誼,真的可以讓皇帝安穩的坐在龍椅上嗎?
    不過現在也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見李欣然乖巧答應,朱氏點了點頭,又說起了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