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張洋人不錯

字數:6739   加入書籤

A+A-




    “不少於一億,具體多少,到時候再看,吃飯吧。”張洋徑直站起身,拉著兒子往餐廳走去。
    “他怎麽突然想起捐款?”劉媽媽可不相信張洋無緣無故想捐款。
    “我讓他捐的。”劉一菲俏皮的說完,一扭頭也往餐廳走去。
    “真的假的?”。劉媽媽看她俏皮的樣子有點不信,感覺她在往自己臉上貼金,張洋會這麽聽她的話?
    第二天下午,張洋和劉一菲就在保鑣、助理的陪同下,去往京城航空航天大學。
    海定區,學院路,京城航空航天大學。
    這所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專業大學。
    由當時八所著名高校的航空院係組成,可謂是聲明在外。
    當張洋和劉一菲在校園裏下車,就看到一座偌大的教學樓。
    “這棟教學樓也太大了吧!”劉一菲仰頭看著教學樓,發出感慨。
    “張導,劉女士,這座新主樓,可是我們亞洲最大的單體教學樓。”京航的一位副校長,笑嗬嗬的走到他們身邊。
    學校對於張洋突然過來,感到有點意外,
    不是奇怪他來逛校園,逛校園他隨時可以來,奇怪的是他居然專門通知學校。
    這種情況很不一般,他們分析一通得出結論,張洋可能是來撒金幣的。
    結論一出,以敏書記為首的人都感到奇怪,他們京城航空航天大學和張洋好像八竿子打不著。
    張洋的學校是北電,到他們學校來捐款幹什麽?
    想不通沒關係,財神爺過來,好好迎接就行。
    張洋、劉一菲和校長寒暄兩句。
    “這棟樓真氣派,看著科技感十足。”劉一菲對新主樓誇道。
    “也就在外麵看是這樣,我們學校的學生,都叫它迷宮一號樓,在這裏麵待過十年的員工,有時候都會迷路。”
    張洋和劉一菲對視一眼,好家夥,這麽誇張嗎?
    “學校當時建這座樓,是來考驗學生智力的?”張洋有點好奇。
    “哈哈哈,張導,你們第一次來我們京航吧,我帶你們逛逛。”
    “那就麻煩校長了。”
    副校長見張洋不推辭反而更加開心,他這是要大撒金幣的信號,要不然他一個副校長,張洋怎麽也要謙虛下,隻有撒錢的人才會這麽自信。
    一行人沒走幾步,就見到個熟悉的玩意出現在眼前。
    載人航天飛船返回倉,還是一比一的模型。
    “這個返回艙,也帶表著我們京航對航天事業的追求。”校長上前用手拍拍返回艙,對張洋一行人解釋。
    張洋和劉一菲都是點點頭,這所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就是擴招之後,
    過了新主樓,他們走了一會,就到了音樂廳。
    晨興音樂廳,這裏有話劇,音樂劇和各種演出。
    當張洋看到票價的時候很驚訝,學生居然隻要10塊,20塊。
    “沒想到京航居然也注意培養學生的藝術細胞。”
    “張導,你不會到現在對理科生還存在著刻板印象吧。”校長樂嗬嗬的說道。
    張洋沒有說話,再往前走,是一個航空航天博物館,這也是今天,校長重點帶張洋一行參觀的地方。
    “這個博物館,可是國內首個航空航天綜合科技館,
    裏麵有一架飛機,是全國唯一的一架,就是世界上也隻有兩架。”校長指著博物館,用自豪的語氣對張洋說道。
    “那我們倒要好好看看。”
    他們在校長的帶領下走進博物館,校長從六爺一路介紹到十爺。
    最終,他在一家黑色飛機前停下腳步,校長拍了拍機身:“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能夜間作戰的戰鬥機,外號黑寡婦。”
    “黑寡婦?”2
    張洋和劉一菲都重複了一遍。
    “對,和你們朋友斯嘉麗扮演的角色同名,它為我國乃至世界打贏2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校長如數家珍講述著“黑寡婦”的輝煌戰績。
    這架飛機講解完,他們又隨意看看其他東西,就結束了博物館之旅。
    之後一行人又粗略看完圖書館、老主樓,校長對張洋問道:“張導,感覺我們學校怎麽樣?”
    “不錯,很有特色。”
    校長看張洋和劉一菲都在四處張望:“你們還想去哪?”
    “校長,學校不是有個荷花池嗎?怎麽沒看到?”劉一菲和張洋是在找讓張弘毅著迷的荷花池,他們一路走來卻沒有看到。
    “那裏啊,走,我帶你們過去。”校長做出請的手勢,帶著他們往西走去。
    不一會,他們就來到學校裏的公園。
    “公園不小,在這裏我都忘記自己在京城。”劉一菲四處看看很有感觸。
    “整個校園西邊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都是我們的家屬樓。”校長對著周圍指指點點向他們介紹。
    “學校很注重人文關懷。”張洋感覺這一點做的不錯。
    “還是國家發展的好,要不然哪有實力弄這一切。”
    幾人隨意閑談間,劉一菲發現公園裏鴿子不少,而且都比較肥。
    “這些鴿子,生活過的太安逸。”劉一菲指著它們整個人都樂嗬嗬的,她就是這麽喜歡小動物。
    校長等陪同人員也是哈哈笑出了聲,不知不覺他們走到公園的盡頭。
    “這就是你們要看的荷花池,可惜,現在是冬天,看不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場景。”校長指著滿池的枯葉,帶著點遺憾。
    劉一菲也有點失望,他們隻顧著要來看,都忘記現在的季節。
    “沒事,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枯萎的荷花也別有韻味。”張洋看著眼前的荷花,覺得還行,
    畢竟任何事物,不能隻看它美好的時候,要看它的全貌。景物是這樣,人也是這樣。
    “張導的文學素養果然不錯,詩句是張口就來,還特別應景。”
    張詩人果然明不虛傳,這些拍電影的,都喜歡吟詩?
    荷花池看完以後,整個學校就沒什麽好看的,校長帶他們來到辦公樓,在這張洋也見到了敏書記。
    大家在她辦公室會客沙發坐下寒暄幾句,張洋突然說道:“聽說京航的王牌專業不少啊!”
    敏書記等人精神一振,今天的重點環節到了。
    “不錯,我們京航有,
    其中最好的還是要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軟件工程,這八大專業,在國內外都享有較高的聲譽。”
    張洋聽完敏書記的介紹,摸著下巴想了想:“京航不愧是國防七子,我也為這些專業的進一步發展出點力,每個專業支持一個億。”
    京航的領導們都是喜不自勝,國內高校接受捐款最多的,自然是水木和燕大,緊隨其後的是江浙滬地區的高校,那地方的人有錢。
    他們國防七子看著名頭不小,可真到捐款方麵,接受的並不多。
    就拿京航來舉例,他們學校最大的一筆捐贈,是兩年前哥爾集團的2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捐贈榜裏都快排到30名。
    現如今張洋突然給一筆8億元的捐贈,好消息,真是好消息。
    敏書記雖然高興,但很快就鎮定下來。
    她一推眼鏡:“謝謝張導,對我們學校教學事業的支持。”
    “盡一點微薄之力。”張洋搖搖手很謙虛。
    京航的其他人也對張洋和劉一菲感謝過後,就對他們具體詢問起來。
    高校,特別是著名高校還是講究的,這麽一大筆錢,用到什麽地方,他們都要尊重捐款人的意見。
    “不要這麽麻煩,我不是說對八大王牌專業進行支持嘛,
    隻要是用在這方麵就行,我對京航還是十分信任的。”張洋卻不準備過多幹預。
    學校的領導們互相看了看,最後敏書記又提議:“要不然設立個你們名字命名的獎學金。”
    她也算是投桃報李,給張洋夫妻邀名。
    張洋和劉一菲沒有任何猶豫,都搖手拒絕。
    學校領導看他們夫妻的做派,真的佩服,他們又不是京航的學生,捐了這麽一大筆錢,還不邀名,值得他們尊重。
    “那我們舉行個捐贈儀式。”一位領導又提出新想法。
    “真不用這麽麻煩,我們就是單純捐款。”劉一菲再次搖搖手。
    八個億對他家來說,也沒多少錢。
    “不行,你們不在意,普通民眾看到我們學校,這麽對待捐贈人會有想法的。”敏書記不同意他們的意見。
    她看張洋和劉一菲有點為難的表情想了想:“我們簡單舉辦個儀式,在會議室拍張照片,這已經是最簡便的流程。”
    “好吧。”張洋也不矯情,他也沒有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
    一行人在一位領導領導的帶領下,來到一間會議室。
    張洋、劉一菲和敏書記一起站在桌子後方,助理和一位學校的領導在裝模做樣的簽字,學校專門的攝影師,給他們拍了好些照片。
    這些照片,他們會選一張最好的,放到京航官網上,作為報道張洋捐款的新聞素材。
    等照片拍好以後,張洋讓助理拿出支票,他當場寫下八億元的現金支票。
    一位領導看到張洋的操作開玩笑:“張導,難不成你捐多少還是臨時想的?”
    “是啊,我聽你們說有八個王牌專業,才決定捐八億的。”張洋寫完支票,把鋼筆遞給助理。
    敏書記想著她怎麽不把王牌專業說成二三十個,那不就有二三十億的捐款,其他領導也有這方麵的同感。
    他們可知道,張洋才是國內真正的大富豪,雖然他好幾年都不上排行榜。
    張洋雙手把支票遞給身旁的敏書記,她也是雙手接過。
    今天的捐贈之旅就這麽結束。
    京航的領導們一直把他們送到車子旁,目送他們離開。
    “張洋這個人不錯。”敏書記看著慢慢走遠的汽車,對周圍同事說道。
    她是學校的老大,她說話周圍的同事都是連聲附和,表示讚同。
    “我感覺,他是不是因為金馬獎的事,才給我們學校捐款?”敏書記又想到點其他東西。
    “不管是為什麽,反正都是好事。”一位領導樂嗬嗬的說道。
    京航的領導們頓時一片歡聲笑語,畢竟得了八個億的真金白銀,
    敏書記也在笑,很顯然,張洋給她留下了好印象。
    這裏還有一個連張洋都不知道的情況,
    京航的敏書記,不出意外,在23年就要升任總局老大,有這次留下的印象,他23年以後,在影視行業仍舊是一片坦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