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參觀蕭紅故居

字數:3523   加入書籤

A+A-


    在街道辦事處搞義診活動時,發現小鄭對這方麵缺乏管理經驗,便幫助他完成程序設計,細化分
    5月25日回哈市參加高中同學王德新的婚禮,婚禮在南通大街的五環賓館餐廳舉
    因為下午還要趕回呼蘭,參加完德新的結婚典禮後,便匆匆與德新道
    晚上與小鄭請醫藥公司老付、劉經理、範主席、醫藥商店於經理去匯豐大酒店吃飯,另外又給老於買了條煙,總共花了近600
    真是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第二天一早去醫藥商店,就從老於那兒結回了十箱三株口服液貨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催各辦事處回款,月底前好不容易湊上了一百箱貨
    6月2日下午回公司,晚上各部長開預備會,之後在空軍招待所就
    第二天上午在藍天賓館會議室召開“百日誓師大會”,本次會議主要內容是“要求公司從上到下精簡機構,原營銷部取消恢複辦事處,各鄉鎮辦事處恢複為工作並全體總動員,各公司領導、主管深入基層,會戰一百”
    當晚回呼蘭,擬定裁人名單及下一步詳細工作計
    6月4日下午小柳過來四個月前肇州賦新康事業部的小柳調回公司任“賦新康的人事部經理”,這次公司從上到下精簡機構,要求主管領導下基層,他被分到了呼
    分到呼蘭後他與何東共同管理呼蘭市場,一個負責縣內,一個負責周邊市
    晚上我為小柳接風,請他、何東、小鄭去“北來順”涮羊肉,之後何東安排了唱
    這次唱歌的氣氛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何東剛當了幾天“呼蘭賦新康”的一把手就把職權讓出去一半;小柳也是剛從公司被下放,失落之情寫在臉上;而我和小鄭也分別從營銷部經理、辦事處主任位置降為辦事處主任、工作站站長,雖然職權、市場沒有絲毫變化,但心理上的失落也是難以掩
    大家邊唱邊喝著酒,借酒消愁,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模樣……
    接下來的幾天,“拖拉機”的牌友又換成了我、何東、小柳、小鄭,因為我們幾個下注都挺謹慎,大家互有輸
    6月9日在呼蘭迎來了端午節,我四點多便起床,獨自打車來到呼蘭河
    站在入城口的呼蘭橋上向下看,橋下的呼蘭河兩岸密密麻麻全是
    除了來踏青的遊人,便是一個挨一個的小商販了,有賣五彩線的、賣紙葫蘆的、賣氣球的、賣粽子的、賣茶葉蛋的……
    已經兩三年未在家過端午節了,去年是在肇源縣過的,肇源人都去鬆花江邊的碼頭去踏而呼蘭人除了到呼蘭河外,還會去西崗公園踏
    見這裏還有收費照相的,一輛敞篷越野吉普車上掛了個“端午節留念”的紙牌子,3元錢一張,便上車照了一
    中午公司副總大老王過來了,公司的幾個領導分別下各片區幫扶,大老王選了我這個片
    下午陪大老王去康金鎮、大用鎮考查市場,晚上回來陪老王唱歌、打台球,又重溫了兩年前我倆在肇州的那段日子,時間過得真快呀,這一晃來三株公司都快兩年了……
    第二天大老王乘車去巴彥縣了,小柳也過完端午節回來,陪小柳又去呼蘭河畔轉了
    雖隻過了一天,但這裏已變得很冷看著遠處有幾葉小舟飄蕩在河麵上,這畫麵頓時讓我想起了蕭紅的《呼蘭河傳》……
    對呀,這裏就是蕭紅的故鄉,已經來呼蘭四個多月了,也該去參觀一下呼蘭縣最著名的景觀“蕭紅故居”
    小柳也興趣很濃,我倆一拍即合,現在就正好“蕭紅故居”離這兒也不遠,便一路打聽著尋
    一路上,我這個文學愛好者向小柳介紹著“蕭紅”的經曆
    蕭紅是中國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於hj省的呼蘭縣,原名張秀環,後改為張乃瑩,她用筆名蕭紅發表作蕭紅被譽為“三十年代文學洛神
    1935年,蕭紅在魯迅先生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她東渡日本,並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
    1940年,蕭紅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呼蘭河傳
    大學期間我曾買了《蕭紅散文集》、《呼蘭河傳》、《馬伯樂》、《生死場》,現在還躺在家中的書櫃
    聊著聊著已經來到“蕭紅故居”的正門,這是一處傳統的清末八旗式宅院,青磚青瓦,土木結構,是典型的帶有滿族風格的北方民
    穿過庭院,迎麵是蕭紅故居的正房,陳列室就設在正房堂屋中間擺設著一個沙盤模型,再現了故居的原始形
    東屋的兩間房中陳列著蕭紅祖母用過的部分物品;西屋兩間作為展室,牆上展示著蕭紅生前的照片
    和中外名人參觀蕭紅故居的留影,與蕭紅共同戰鬥過的老作家蕭軍、端木蕻良、舒群、塞克、羅烽、白朗等人的墨
    院內有一座2米高的漢白玉蕭紅塑像,後花園西側還有碾房一
    東院五間正房東麵兩間是蕭紅出生和她父母居住的屋舍,在屋內擺放著蕭紅曾用過的小飯桌、梳妝台、茶桌等老物
    迎門堂屋中間擺放著蕭紅故居原始麵貌的模
    在西屋兩間牆上掛著蕭軍、端木蕻良、柳亞子等中外名人的題詞及來故居參觀的照
    在正房後是一個近2000平米,在《呼蘭河傳》中被蕭紅稱為“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後花園
    “蕭紅故居”是典型的北方鄉村建築,保留著滿族民居建築的風格,在結構上是五檁五鳩,軟山、明柁、半明
    在門窗上,窗戶采用上下對開,帶有花格圖案,中間鑲嵌一塊玻璃,四周裱糊著北方特有的窗戶
    中間的房門采用了蘇州門,是江南水鄉的產而房間後門是北方傳統的板室內則是北方人生活的火
    而體現了滿族民居的另一特點就是與正房平行的煙囪,由青磚砌成,高7米,與屋內的火炕相
    下午的遊客不多,我和小柳仔細地一間房一間房地參觀,置身在這百年前的院落,瞅著這當年的老物件,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
    這一趟來得真是太值了,這“蕭紅故居”真不愧是呼蘭縣的第一景點,以後再來領導或朋友就往這兒
    本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