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說媒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A+A-


    此言一出,滿殿的人都驚懼交加!
    私窺禁中!
    這罪名可大可小。尤其是太後竟然還提到通宜有“其他必做之事”。
    這話但凡稍微碰上個歪嘴的解釋,那就能把整個長公主府擱進去!
    黛玉和探春都默默地看著一貫作死卻仍舊未死的通宜長公主,不知她今天又要靠什麽手段躲過去這一劫。
    誰知此刻壽昌郡主卻扭扭捏捏地低下了頭,臉上紅紅的,弄著衣帶,一副嬌羞模樣起來。
    黛玉詫異地跟探春對視。
    這是何意?
    通宜長公主略有些尷尬,但還是清了清嗓子,瞪了敦誠王妃一眼,堆了笑向太後道:
    “您還真說著了!
    “前兒榮國公府托到了忠順世子妃跟前,請她探聽我們家壽昌的心意。
    “他家現今的二房長子賈玨,也就是鳳藻宮賈貴妃的胞弟,乃是前科的進士,如今正在翰林院。
    “世子妃說,這位的性情是一等一溫柔體貼的,品貌也上佳。
    “我就琢磨著,若是昨晚的事情最後有個說法,跟榮國公府沒什麽幹係的話,我就見見這孩子,替壽昌相看一二。”
    竟是個最合適的由頭。
    太後眸中寒光一閃,回頭找孟姑姑,問她:“你最近上門給榮府老太太看診過嗎?”
    孟姑姑有些發懵,想了想,道:“奴婢最後一次去,乃是臘月二十。”
    “那老太太可跟你提過她那寶貝孫兒的親事有意壽昌?”太後問孟姑姑的話,眼睛卻冷冷地看著底下乖順坐著的薛寶釵。
    眾人下意識地順著太後的目光去看,一眼發現竟是忠順王世子妃後,心頭都有些怪異。
    孟姑姑也反應過來,哼笑一聲:“半個字都不曾提過。
    “這位小公子母孝在身,雖然得了進士、奪情進了翰林院,可這婚姻事,隻怕沒這麽肆意罷?”
    通宜長公主臉上表情頓時一緊,皺著眉頭回頭看寶釵:“薛氏,是誰請你來說合的?難道不是他家老太太?”
    薛寶釵忙站了起來,頭壓得低低的:“這,並不是。
    “賈氏二房老爺乃是我姨丈。
    “我姨母在世時,我家在賈府住過幾年,因對這表弟知根知底,知道必能待郡主好的。
    “且姨丈既然能說出口,想必是家裏已經商議過了的。
    “否則的話,難道竟把王府和長公主府一起戲弄了不成?”
    探春聽她這話,頓時大怒,冷哼一聲道:“賈府二房如今並無主母,又在孝中。賈二老爺本人腿傷未愈,半步不能出府。
    “世子妃說是賈二老爺托到了你跟前。請問,他是讓誰登了忠順王府的門,侍妾?管事媳婦?”
    薛寶釵略一猶豫,啞口無言。
    敦誠王妃眼睛一亮,立即跟上:“是啊!一個姨丈,總不能親自跟你對麵交接吧?
    “聽說你哥哥還出京回金陵老宅了,那也不能去見你母親啊!
    “若是管事媳婦這等人,那就更荒唐了!畢竟是親兒子的婚事,想結親的又是長公主府,這也太不體麵了!”
    太後看了氣憤的探春一眼,再看一眼正在走神的黛玉,抬眼看向寶釵:“薛氏?”
    寶釵再不情願,也隻得實話實說:“我成婚翌日,姨丈派人來送賀禮,捎了一封信,囑我說合。”
    “一封信!?”通宜長公主登時不悅,哼了一聲,別開臉,“這等沒有誠意,再說吧!”
    壽昌一聽,麵露急色,忙去拽通宜長公主的袖子,小聲央求:“娘!~~”
    樂平長公主看著她的樣子,不由得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啊喲!這是怎麽回事?敢情不是人家探問,是你自己已經看上了?”
    “早先……世子妃便帶我看過……是挺好看的……”壽昌紅著臉低著頭笑。
    探春惱怒地看著寶釵和壽昌,剛要張嘴,卻被鴻昌拉住了胳膊,輕輕在她耳邊道:
    “記住了,你姓陳。不姓賈。”
    探春深深地吸了口氣,咬著牙轉開了臉。
    黛玉看了她一眼。
    探春也在目光懇切地看著她。
    黛玉心裏輕輕喟歎,隻得把身子轉過來,麵向下頭一眾心思各異的女人們,笑吟吟開口:
    “若拋開我外祖母和貴妃的心意,這倒也是門好親。
    “我那表兄心地純良、斯文知禮,溫柔憐下、清高傲節。他日後仕途上,說不得必是個會得罪人的。
    “若有長公主幫襯著,我外祖母和舅舅們可就放心多了。
    “至於壽昌麽,天真直率,喜怒由心,也得有我表兄這樣一個軟脾氣的人,才好包容。
    “如今賈家,寧公一支已經奪爵沒落,榮公這邊兩房兄弟裏頭,唯有這個表兄最出息。壽昌真是好眼力。”
    通宜長公主越聽越覺得不對勁,眉梢吊起來,追問黛玉:“我聽說賈家去年中了不少進士呢?怎麽卻說唯有這個哥兒最出息?”
    “原來通宜長公主不知道?”黛玉看向寶釵,笑眯眯,“世子妃既然受人之托,想必了解得更透徹,不妨你來告訴長公主?”
    寶釵不假思索地撇清:“我離開賈府多時,這些細事必定不如昭慶郡主清楚。”
    通宜長公主的臉色頓時沉下來:“你什麽都不知道,你來說得哪門子的媒?!”
    “哎呀!姐姐不要埋怨世子妃。她才多大?”樂平長公主抿嘴笑著,半真半假地勸:..
    “像咱們這種,養了女兒,上了年紀,三親六故的人情走了半輩子,這才敢給人家做媒。
    “世子妃年輕,才成親三天,她哪兒知道這裏頭的門道?
    “好心幫忙而已。
    “通宜姐姐別怪她。好歹,她可是帶著壽昌相看過了,壽昌點了頭,她才……”
    “什麽相看!”通宜長公主頓時惱恨得不行,大聲打斷,“那不過是街上偶遇!她告訴我女兒那是哪根蔥而已!”
    又恨恨地看著黛玉,喝道:“你既知道他家底細,便痛快說給我聽!
    “否則,我就當你是跟你舅家串通一氣,要來戲弄我!”
    黛玉也不生氣,好性兒地給她科普:
    “榮府兩房,長房一個長子在外頭捐了個縣令,一個庶子才十歲出頭兒。
    “二房長子早夭,遺有一子,今年也才十歲。
    “次子便是這位賈玨,乳名寶玉,銜玉而誕。
    “還有一個庶出的幼子,如今卻跟著他姨娘,因牽扯清虛觀張道士的案子,關在不知哪一處的大獄裏。
    “就為了這個不肖子,我兩個舅舅都在家退職待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