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你管這玩意兒叫廣告?

字數:4097   加入書籤

A+A-




    蘇巍上輩子聽說過一句老話,說是:這年頭,傻子太多,騙子完全不夠用了。
    上學那會兒他以為是個笑話,直到畢業了踏上社會,才知道這句話,居然真真切切的反映了現實。
    以前小時候,爺爺生重病,偶然聽到收音機裏某個自然成分的枕頭,可以包治百病。於是奶奶就拿著家裏的全部積蓄,遠赴桑海,花了一萬多,買回了那個神奇的枕頭。
    那個年代的一萬多,也許你不明白是什麽概念。當年的棒冰五毛錢兩根,現在的棒冰十幾塊一根。你說,如果不是信的深沉,誰會花那麽大的代價,買個破枕頭呢?
    而騙子付出的,隻不過是在某個收音機頻道,定點投放一個偽裝成節目的廣告而已。
    安排幾個人,每天和節目連線,啥玩意兒不幹,就負責感謝。感謝這個枕頭,治好了我的大病,治好了我的絕症。
    真是一本萬利。
    後來爺爺去世後,奶奶又被“講課的”看上了。
    手段也很低劣,聽課送雞蛋。
    每天來聽半小時課,送你幾個雞蛋。讓工作人員假扮成某行業的專家教授,做個ppt,再花點錢請幾個本地老頭老太,當托演戲,買買買。
    就跟榜一大哥帶動送禮似的,用托來激發人們的購物熱情,再安排兩次購物全額返現,說是發福利。結果第三次購物,金額上萬的時候,忽然就不返現了,卷錢就跑。
    把一群老頭老太的養老金卷個一幹二淨。
    成本呢?加上租場地的費用,也不過幾百上千。
    你若說老人家信這些,和文化水平有關,那你就錯了。
    蘇巍的父親當年也算高級知識分子,比特幣的風潮過後,被人帶進坑裏炒數字貨幣。不炒比特幣,專門盯著騙錢的小種類數字貨幣,到最後全爛手裏。
    母親就更離譜了。和網友小姊妹聊天,被人騙去外地“賺大錢”,結果身陷傳銷,費了好大力氣才救出來。
    也就是當年園區還沒火起來,要不然就得報失蹤人口了。
    蘇巍呢?當年上大學的時候也被“差幾塊錢買票回家”的小把戲騙過。
    曾經的一大家子,可以說得上是“滿門忠烈”,都為騙子創過收。
    這年頭,誰家裏沒出過幾個傻子呢?
    會不會被騙,跟文化水平關係不大,專業的騙子會精準定位目標人群,利用人的執念來實施計劃。
    這份執念,可能是治病,可能是占便宜,可能是發大財,也可能是完美的另一半。
    蘇巍沒遇到過殺豬盤,大概是因為他當年的價值,不配騙子花那麽大的精力去騙他。
    扯遠了……
    ……
    隨著群演到位,蘇巍等人也正式啟動了拍攝計劃。
    廣告整體分為三大塊,分別是音頻類,視頻類,還有短劇類。音頻類的主要投放領域為車載電台,視頻類和短劇類的投放領域為一些短視頻app。
    隨著劇本下發,當眾人拿到劇本時,都驚呆了。
    “你管這玩意兒叫做廣告?”方源指著音頻類策劃,一臉驚詫。
    嚴格來講,方源手裏的策劃書已經不能算是廣告了。
    蘇巍直接給車載電台策劃了一檔節目,安排了男女兩個播音員,在通報當前市鎮路況的同時,講些段子,說些新聞。偶爾穿插一些聽眾來電。
    這個聽眾來電的內容,即是播音員與來電的聽眾聊聊天,讓聽眾給大家講講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
    而這些聽眾來電中,偶爾會安排幾個托,講述自己出車禍後,要麽斷腿,要麽斷手。在用了某個親戚朋友送的“黑玉斷續膏”後,僅僅十幾天,就能拆除石膏,恢複正常生活。
    整個節目,真正涉及廣告的部分,不足總時長的百分之三。
    蘇巍準備找電台合作,聯合出品這檔節目。不僅會以廣告價錢買下整個節目時段,還會允許電台在這個節目中插播“廣告”,以增強這檔節目的真實性。
    “怎麽了,你覺得這策劃案寫的有問題?”
    方源籲了口氣,盯著蘇巍的眼睛道:“我算是知道你家為啥這麽有錢了,看來商業天賦這玩意兒,也帶遺傳的。”
    整個節目沒有任何購買鏈接,但並不妨礙聽眾會默默記下這款神奇到離譜的產品。
    更為陰險的是,蘇巍讓電台插播的廣告。這會在聽眾的潛意識裏埋下伏筆:那些插播的,才是花了錢的正經廣告,這些來電,單純隻是廣大車友在分享好物罷了。
    絕對不是廣告!
    我淦!商業鬼才啊!
    相較於音頻策劃,視頻策劃和短劇策劃就要稍顯常規了。
    視頻是最沒品,最具有欺騙性的“偽科普”。而短劇,則在劇情中插入了“黑玉斷續膏”的軟廣。
    這兩大殺器,對於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尤其是家庭主婦的殺傷性尤為強大。
    你隻要能裝的很權威,很專業,就能獲得一大堆中年受害者的簇擁。
    三套策劃所針對的人群,都不是年輕人。
    由於視頻站的普及,這個年代的年輕人要更加難忽悠一些。
    在經曆過大量上當受騙、吃了足夠的虧之後,年輕人們都長了個心眼。
    以往那個,寫篇小作文就能引導網暴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複返。更多年輕人在看到基於某一立場寫的新聞時,會選擇讓子彈飛一會兒,俗稱,等反轉。
    那麽,年輕人吃哪一套呢?
    毫無疑問,是粉絲經濟。
    年輕人隻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這個帶貨主播我覺得很良心,所以他推薦的東西我都會買。那個企業賑災捐款,好嘛,良心企業,我給他買斷貨!
    隻要給他們一個標杆,好感度帶來的信任值,超乎你的想象。
    而蘇巍就是那個標杆,看看方源三人就知道了,都快被蘇巍忽悠瘸了。
    幾天後,拍攝的所有素材被分門別類歸檔。為了確保不走漏消息,蘇巍和群演們簽訂了協議,並為之付出了巨額封口費。
    之後便是廣告投放的安排了。
    ……
    這批廣告的主演,都不是蘇巍,第一是為了人設,無法親自下場。第二,也是最主要的目的:蘇巍想繼續上次未完成的實驗。
    他一直想知道,自己言靈槽所固化的內容,沒有親耳聽到自己吹牛的人,能否為其提供信任度。
    如果可行,“黑玉斷續膏”將在廣告投放的極短時間內,成為現實。
    而如果不行,那就不可避免的要蘇巍親自下場宣傳了。
    廣告被一批批投放出去,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結果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