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才和天才(求訂閱)
字數:7757 加入書籤
手術誤餐室設在手術室更衣室同一平層,為避免影響手術室內的層流係統,誤餐室需自更衣室門口出後轉兩個角,再穿過一條狹長逼仄的通道。
聶明賢對徐龍解釋了一番後,三人坐在更衣室門口,套一次性塑料鞋套,聶明賢這一次拒得很明白:“徐老師,我很感謝恩市中心醫院麻醉科能夠在我緊急時出手相助。”
“比那時候的外科給得更多,但從根本上,我並不是一個沒有魚,蝦也行的人。”
“因此可能要辜負徐老師您的厚愛了。”
聶明賢說完,踩著鞋套一站而起,看向了方子業。
方子業也跟著一站而起,說:“徐老師,既然賢哥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我們還是尊重他吧。”
徐龍這會兒把口罩摘下來後,臉上的斑駁色素顯得頗為刺眼,三角眼一瞪,厚嘴唇大張:“我尊重了你,再尊重了他,誰倒是來尊重一下我這一把年紀的老人呐?”
徐龍的表情一瞬間變得揪扯,但一瞬間又恢複了平靜。
聳著肩膀歎了一口氣:“先去吃飯吧……”
手術誤餐室的就餐是簽字製的自助餐,科室裏負責統一結算,一般情況下,隻要不是兩個月之間的數據相差太過分,科室裏都不會追究。
但如果這個月是1000份,下個月突然飆到了**千,那專科也不會當冤大頭直接給錢,而是會認認真真地查,到底是哪些不當人的往骨科頭上扣賬本。
吃飯的過程中,徐龍教授還是很有素質的,並沒有一邊閑聊一邊說話,而是認認真真地吃飯,以填飽肚子。
當然,等三人吃完飯,坐在椅子上休息時,徐龍教授又開啟了他的第二大計劃。
“子業,明賢,你們兩個,對麻醉臨床學,有沒有興趣啊?”
“高級的麻醉科,除了在手術室裏為手術做保駕護航,也可以有自己的診室的!”徐龍如同是閑聊一般地問。
方子業沒什麽感覺,反而更加懂行的聶明賢目光輕輕一閃:“徐教授這是打算開設國內的第一批麻醉學病房啊!”
麻醉科目前的配套設置,多隻有手術室麻醉、複蘇室、重症複蘇監護室幾種。
“是有這樣的打算,畢竟隨著醫療的發展,很多病種與我們麻醉科是非常契合的,但這些病種,在常規科室的眼裏,屬於間性區域,也就是三不管病種。”
徐龍稍微鋪墊了一下。
“聶醫生,你自己就是過麻醉科的醫生,應該知道這種病房和門診建設起來的意義吧?”
聶明賢聞言反問道:“徐老師,國外目前的常規關節置換術,都已經衍化成了門診手術,您覺得,與麻醉科契合的病種,打造出來一個病房出來,真的合適嗎?”
徐龍聞言,眼睛一鼓,瞪向聶明賢:“你這是什麽意思?”
聶明賢見徐龍的語氣不太對,便示弱退了一步,訕笑著一邊坐下脫藍色收縮鞋套,一邊解釋:“徐老師,我沒有特殊的意思,我隻是最近看了幾本書,也看了些文獻,發現目前我們國內很多住院治療的病種。”
“在國外已經成為了門診日間手術,就覺得挺好奇。”
“比如說交叉韌帶重建術,比如說肩袖損傷縫合術,比如說關節置換術……”
“您說,國外的人口密度多不如我們華國,為什麽他們要精簡手術和住院啊?”
聶明賢的話,已經算是表達得不算隱晦了。
在聶明賢理解起來,麻醉科的病房,大多都可以通過日間病房、門診給幹了,實在是沒有必要特設一個病房。
除非湘雅醫院的資源特別豐沛,病房理論上超過了需求量,可以供給麻醉科提供更高優質的服務。
徐龍沒回話,但聶明賢還是謹慎地講了五個字:“仍供不應求!”
徐龍上下認真掃了掃聶明賢,一手拿一次性外科口罩,嘴角一咧:“小夥子,你這般年紀,考慮問題的角度有點刁鑽了吧?”
徐龍的語氣略帶陰陽怪氣,覺得聶明賢這個年紀,開始考慮社會效益,未免有點搞笑了。
但聶明賢卻是非常認真地回:“徐老師,如果您再早幾年這麽說話,我肯定自認是積累不夠,但現在我長大了。”
說完,他一邊戴上了一次性的長係帶非套式口罩係帶,一邊說:“稍微成熟點後,總歸是要有自己的想法的,而不是人雲亦雲。”
“或許徐老師覺得,我個人考慮這些層麵,有點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意思。”聶明賢自諷一句後,又道。
“我也不是急,而是打算從我自己做起。”
聶明賢自認自己已經完成了基本功的前期積累,那他為何不能把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再提高一個層麵?
聶明賢認為沒問題啊。
當初他為了掙錢,不會考慮這麽多。
以前,我父親都快死了,你給我講什麽風骨?不好意思,我的眼裏,隻有掙錢,隻要是幹幹淨淨的錢,我就一邊掙一邊省。
現在,我父親都已經走了,你給我講不要風骨?不好意思,我現在隻想孝敬父母,而孝敬父母的一種方式,就是做他們希望我做的事情,去完成他們覺得耽誤了我的東西。
聶明賢這麽一講,徐龍就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蒼蠅不叮無縫蛋,聶明賢如今仿佛一尊金剛似的,無孔而入,若再繼續地在他耳旁嗡嗡嗡,那就真的成了蒼蠅了。
當然,即便是話不投機,徐龍也沒有生氣,而是表達了自己的欣賞:“聶醫生,不管你如何選擇,我都會記住伱,記住曾經有一個天賦特別好的麻醉科醫生,因為自己的理想和選擇,錯過了我們麻醉科。”
緊接著,徐龍看向方子業:“還有一個人,則是還沒體驗過我們科室的魅力,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我提一個小小的請求行嗎?就是,你們可以不喜歡,但我希望,你們能夠把你們的技術積累,理論積累,別保留,別讓他壓在你們的箱底吃灰。”
“機會合適的情況下,把它教給想學的人。”
“不管是我也好,還是你們醫院的麻醉科醫生也好,或者是你們覺得,與麻醉科有關的人也好。”
“多去教學,這些技術啊,它們很有用,它們也同樣可以給很多患者帶來救贖。”
“當前,很多手術之所以很難在臨床中做出突破,其實就是麻醉技術產生了一定的限製,而並非外科醫生的技術不夠成熟……”徐龍說到這裏,輕輕抱拳。
然後領先方子業二人,往前方走去。
看著徐龍的背影,方子業第一次認真地打量這個中年。
他的髖部很寬,雖然接近六十歲的年紀,背影比正麵更不顯老,虎虎生威。
消失在了轉角後,方子業和聶明賢二人都未動步,而是在互相看了一眼後,才邁開了腳步。
“徐龍老師是一個比較純粹的人。”方子業說。
方子業與徐龍是在湘雅醫院認識的,那一次的相識,是陰差陽錯。但無疑,徐龍與方子業第一麵相識後,就給方子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的私教培訓班,已經做足了萬全準備,錢都收了,開班在即,就因為自己沒有準備好,就直接取消了私教班。
退費退錢,補所有學員的所有費用。
那時候,他不過與方子業是初識,徐龍完全不用介意方子業的技術比他更成熟,他完全可以當一個收割韭菜的教授,他也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
可偏偏,他選擇了一種‘最極端’的方式,把私教班給取消了!而後厚著臉皮來中南醫院交流學習。
這算是厚臉皮嗎?
算吧,畢竟聽說徐龍教授是湘雅醫院麻醉科的主任呢,可愛的厚臉皮吧……
兩人再進到手術間後,手術台上的劉煌龍和鄧勇二人就很默契地下台吃飯。
但袁威宏未動。
繼續一本正經地把全程打滿,等到鄧勇和劉煌龍再回來後,他再下手術室去吃飯。
……
經曆了四個小時的清創、解剖鬆解,方子業和聶明賢二人,終於是來到了相對熟悉的領域。
準確點描述,應該是方子業相對更熟悉的領域,就是之前言初手術的開始節點——踝關節及足部。
雖說,之前方子業是與鄧勇二人分工協作。
但是,鄧勇教授和劉煌龍教授兩人配合著做了兩條肌肉鬆解後,自覺清創術的能力相對不足,鬆解出來的肌肉沒有方子業鬆解出來的好用,就暫停了繼續清創鬆解的流程。
改為了神經、血管的切開與暴露,為後續的神經、血管移植重建而做前期準備。
現在,方子業和聶明賢到了踝關節位置後,他們兩人就把目光瞅到了大腿處的股神經和坐骨神經的移植重建處,算作是再清創了……
時間來到了下午十三點五十三分時,聶明賢看到方子業再次抓握右利手的手指,便主動提議道:“子業,我們替換一下?你休息一下?”
方子業聞言,抬頭看向了聶明賢。
與此同時,就連劉煌龍和鄧勇,而是難以置信地看著聶明賢,沒想到對方竟然會主動這般提議。
劉煌龍主動開口了:“明賢,你先試兩下吧。讓子業休息一會兒。”
這既是給聶明賢爭取了機會,又給聶明賢爭取了退路。
這毀損傷術後的功能重建,絲毫大意不得。
不能因聶明賢是跟著他劉煌龍來的,就能有特權。
以前,劉煌龍就仔細地審視過聶明賢的基本功,聶明賢的基本功並沒有出彩到與方子業比肩的層次。
甚至與袁威宏比,也稍微差了點火候,隻能說是勉強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
台上這麽多人都沒主動要求,聶明賢此刻提議頂替方子業,就明顯是把鄧勇教授之前客套話當成了事實。
不可否認的事情是,在聶明賢麵前,袁威宏的天賦都略顯遜色,若秦葛羅這個清創術和止血術都沒到登堂入室境界的小主治與聶明賢比,更顯聶明賢的彌足珍貴。
然則,手術是即時的,已經成熟的術式,你可以模仿一二,上級可以兜底,但未成熟的術式,貿然操作,肯定是不成熟的。
類似的嚐試,鄧勇和劉煌龍都做過,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操作的質量,兩人都主動停下了清創術,就是為方子業讓開位置……
不過,當聶明賢拿起了柳葉刀開始了清創術後,手術台上的四雙眼睛,都變得鼓楞楞起來。
方子業眼疾手快地把手術的術野打開到更方便聶明賢操作的位置,而後繼續觀察聶明賢的操作——
聶明賢此刻的操作手法,與方子業之前施展的‘毀損傷清創術’方法一般無二,隻是熟練度稍微差了點,估計也就是2級,3級的樣子。
方子業未有足夠的時間係統地整理過‘毀損傷清創術’每個級別的表現形式,他的提升,通過的是加點,而不是層層遞進。
“啊!這?”袁威宏後退了小半步,雙手捏得很緊,鼓起的嘴巴把口前的口罩都頂起來了好幾分,嘴裏發出濃厚的沉吟聲,欲言又止。
到了一定的功力後,首先成長起來的是眼界,也就是能夠看得出來別人操作的精妙,而後才達到。
袁威宏等人,都可以發現,方子業的清創術,比起以前的單純基本功,發生了形式上的改變,量變再一次地引起了質變。
這樣的表現形式,可以學,但也不是馬上就可以學習的。
這是他們的想法。
不過,貌似聶明賢的出手,遠遠打破了他們對手術技術學習曲線的認知。
劉煌龍見狀,目光也是沉吟下來,低聲解釋:“明賢本是八年製,後改為七年製的碩士畢業,二十五歲參加工作。”
“據我打聽到的消息是,他在二十五歲時,血管外科的一些基本功和專業術式就到了‘登堂入室’級別,他的導師格外不舍。”
“就業時,為了爭取更多的人才引進獎勵,明賢從血管外科轉至麻醉科入職,又用了大概三年到四年的時間,就達到登堂入室級。”
“這是我們協和醫院麻醉科的教授親自認證的……”
聽到這裏,徐龍馬上破防搶話了:“你們醫院麻醉科的教授怎麽這麽慫啊?”
“要是我的話。”
徐龍說到一半,被劉煌龍有聲音逼停。
高昂刺耳的聲音馬上戛然而止。
鄧勇偏頭過去,語氣不善:“徐教授,我敬重你是麻醉科的教授,但我開台之前就提醒過你,可以說話,但要注意尺寸,不要打擾到我們的手術,這是手術室最基本的素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