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五章 炫技節目!(求訂閱)

字數:12323   加入書籤

A+A-




    “子業,一個人坐這裏發呆呢?”李源培端著一杯咖啡走進,並沒有方子業的份額。

    咖啡是為了提神,如今的方子業需要的是多休息。

    “源培,你吃過中飯了吧?”

    “最近幾天你們也辛苦了,抽空也休息一下。畢竟吳軒奇和段宏教授那邊我都打通了,你們也不必著急。”方子業說道。

    李源培等人是實打實的在讀專業型博士,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他們就被調用去了療養院的門口進行篩檢工作,也會很累。

    “我們還好,舒舒服服地睡了一整天一整夜,今天也就是過來收拾實驗室裏之前沒處理完的殘局。”

    李源培找了一個凳子坐下,後背往椅子上一靠“我最近越發覺得人性本賤。”

    “你說以前吧,我們師兄弟的課題經費都不夠分,你爭我搶的,滿腦殼包,會覺得非常緊迫。”

    “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好,然後就沒有經費做試驗畢業。也怕在有限經費下做不出來結果。”

    “後來到了恩市,不管是課題的廣度還是經費的豐富程度都不同往日而語,卻又懷念當初那種狗奪食一般的日子。”

    “近期,我倒是有些想回臨床了,覺得在實驗室裏待久了就沒意思了。”

    方子業灑然一笑,回道“源培,做基礎實驗枯燥之極,總體算下來,就是每天重複重複重複,比我們做住院醫師的工作,更加繁榮乏味。”

    “一般人很難熬住的。”

    “如果我在群裏麵沒看錯的話,你還有另外一些師兄已經快把這個環狀通路的大塊點實驗做完了吧?”

    李源培等人到恩市也有四個月了。

    他們是三月初來的恩市,如今已經將近七月,滿打滿算都滿了四個月。

    李源培、揭翰、董文強、薛漕、熊錦環、劉浩江,省人醫申濤師叔的博士唐誠,碩士林珞。

    即便是不算揭翰前麵兩個月的工作貢獻,依舊是七個人合作著工作了四個月,算起來就是二十八個月。

    就算是兩周一個工作量,到如今也已經積累了五十多個工作量了。

    “距離全部做完還早呢,不過比較重要的節點都已經完善了。”

    “之前我們過來的時候就預計了有八千多個工作量,全部做完真要猴年馬月去!~”李源培微微搖頭。

    就按照目前團隊的進度,即便是七個月一起繼續深耕下去,繼續按照兩周一個工作量,一個人一年也就是一百多個,七個人一年也就產出七百多個!

    八千多個工作量,預計真要做個十幾年。

    可以一直支撐到他們七個人都從主治到正高了。

    科研深度夠,科研廣度夠,貢獻也夠。

    “吳軒奇惹了你,是真的倒了八輩子的血黴。”李源培輕笑道。

    “哦,對了,子業,我們打算一起投一篇aner&nbp;divery,if28左右。”

    吳軒奇當時“突發奇想”地想要通過找袁威宏的茬,讓方子業深陷泥潭,結果方子業反手堆積起來八千多個工作量的超級爆炸基礎課題環。

    這可不是正式的針對手段,緊接著方子業反手就把吳軒奇才發表的文章都給打掉了。

    吳軒奇想讓方子業做的事情,他自己一個人做得明明白白,而且還被方子業當著他們課題組所有人的麵給‘羞辱’了一遍。

    你要學啊?

    我教你啊……

    這一下,算是真的把吳軒奇的翅膀給折斷了。

    即便吳軒奇可以通過手段超過方子業拿下鄂省學科帶頭人的位置,他自己的師兄弟們估計都不會服氣了。

    “發唄!工作量也有區分的。”

    “你們目前積累的這些工作量,我估計可以發得出去。”方子業沒有回應李源培關於吳軒奇的問題。

    當初,他自己一個人四個月的時間也搞出來了五十多個工作量,發表的影響因子就是二十分上下。

    而當初方子業的課題質量不如現在這個大環狀通路,自然發不到二十八分這麽高。

    “子業,我來之前,和董文強師兄他們商量了一下。”

    “就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還是打算在待滿半年,把比較關鍵的大節點實驗做完後,就還是回去,把課題帶回去做。”

    “畢竟我們還是中南醫院的學生,師父也不在這裏,名不正言不順的。”

    “我問過了師父,他也是這個意思。”李源培道。

    李源培等人當初來這裏,一是為了做實驗,搞積累,二則是為了幫忙袁威宏應對危機。

    如今袁威宏的危機已經解除,他們自然得回了。

    方子業點了點頭“既然你們都問過師父了,那就回吧,自己在做的課題可以大大方方地帶回去,我和袁老師都不會追究的。”

    “就是,現在的大環狀通路的關鍵節點的文章,在作者排序方麵,你們自行排好,可不能搞出什麽矛盾啊?”

    “畢竟,你們每個人負責的幾個節點,如果認真做下來,發aner&nbp;e都沒有太多難度的。”

    方子業當初給了十幾個大節點,現在他們做完的就是這些大節點。

    十幾個大節點細分下可以積累八千多個工作量,相當於一個節點下,至少有七百多個工作量!~

    就算是拆分著發,也夠發四五十分的基礎論文了。

    就隻是時間要用非常非常久。

    有方子業給他們兜底啟頭,就不用害怕方向不對、有試錯成本的顧慮了。

    “大恩不言謝,我們永遠是兄弟。”李源培略低頭,聲音蕭瑟但正式。

    方子業與李源培隻是同學關係,同學之間是沒有任何義務,任何人都不需要對其他人負責的。

    方子業送出的人情太大了。

    “我自己又吃不完。”

    “現在你我的年紀,想要出去喝酒,難道還想著吃獨食啊?”方子業笑著道。

    家裏窮的時候,可能兄弟之間都會想著自己多吃點肉,滿足口腹之欲。

    但真正有點家底之後,就希望出去聚餐可以有人來,而不是經常一個人獨飲月下。

    方子業說完,心裏慢悠悠地將一個任務默默地劃上了一個半勾。

    此間事了,還有後續。

    但至少,後續的事情,就沒有那麽緊迫了。

    自己老師的危機已經解除,後麵的事情,就是飲酒作樂,花前月下……

    “哦,對了,子業,你之前惹的那個禍,現在擺平了麽?”李源培趕緊追問。

    ……

    送走了李源培之後,方子業又給韓靜宜發了一條信息,讓她在要記錄的第十幾件事,也就是與袁威宏課題相關的事情所在頁麵,作上備注。

    “韓靜宜,一定要記清楚,好記性趕不上爛筆頭。”

    “我一次性摻和的事情太多,一定要一件一件地都理清楚,而且你是我的科研助理,千萬不能出了亂子。”方子業叮囑道。

    教授們的時間是怎麽沒的?以前的方子業隻有猜測,根本沒有機會去細細體會。

    如今的方子業才實打實地體會到了,你如果可以做事的話,你真的有做不完的事情。

    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有太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每一件事情做出來,對你的成長,對社會都很有貢獻,但你必須要厘清一個優先級出來。

    而根據大數據的統計,隻有副教授才勉強有參與和帶隊資格。

    這是根據曆史的沉澱得出來的經驗教訓。

    如果你連副教授這麽最簡單的‘職級’都衝不上來,你真的坐在了方子業如今的位置,真有可能將你壓死,或者就壓得完全喘不過來氣。

    要麽不思進取,要麽就是死在奔波的路上,無二選擇。

    “好的,方老師。”韓靜宜的回答非常肯定。

    ……

    吳軒奇的手術結束後,也來到了科研區,他一邊扭著頭,一邊走進方子業所在的辦公室自己燒水煮茶。

    低頭聲音沉吟“子業,好久沒這麽累過了,不僅是身體累,心也很累。”

    “還是鬆懈太久了,之前你一直在,就不用思考太多問題。”

    吳軒奇的話頗為懇切。

    “奇哥,那個骨腫瘤的侵襲和轉移新實驗方法,你已經做出來了吧?文章什麽時候見刊?”

    “年中都快過了,最好還是不要影響其他課題組的結題。”方子業追問道。

    “發了發了,一路綠燈,現在就是在小修返修。”

    “這種文章要上的期刊級別肯定很高啊,所以一定要嚴謹!~”

    “而且,這篇文章一旦發表,肯定會被無數人盯上,特別是現在的一些醫療器械公司,你把別人一些基礎業務都給砍了,相當於讓別人少掙了很多錢。”吳軒奇趕緊點頭,說。

    “對了,你是唯一通訊。所以這個鍋,你得實打實地背著,我扛不住後續的風暴。”

    通訊作者主要負責與期刊編輯和讀者之間的通信聯係,確保論文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通訊作者通常是課題的總負責人,負責項目的經費、設計、把關等,是研究成果的責任人和受益人。

    如果有人找論文的茬,第一炮轟的就是通訊作者,編輯部也會直接聯係通訊作者,讓通訊作者解決問題。

    這種動革基礎實驗方法的實驗,無論是吳軒奇還是段宏,即便是同濟醫院基礎醫學院的很多教授,深思之後都覺得自己沒辦法進行兜底。

    索性就不惹腥臊了。

    “奇哥你這麽大方,我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啊?”方子業笑著伸了右手,發現右手綁了小夾板,隻能再抬左手撓頭。

    “那沒辦法,想不大方也吃不下。”

    “唉,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今天搬磚你不狠,明天地位就不夠穩!”

    吳軒奇說到了這裏,齜著牙道“方院士,如果哪一天你要是覺得我吳某人還可以的話,記得賞賜一個院士提名。”

    吳軒奇此刻整張臉都寫上了討好二字。

    方子業頗覺不自在,摸了摸鼻子“這東西還遠得很,而且這東西,還得靠緣分。”

    院士這種頭銜,真不是做事就可以做出來的,機緣、資源、積累等等,缺一不可。

    “那方教授你怎麽就確定你不是這個有緣人呢?”吳軒奇道。

    “我優青都沒有申請資格,你給我說這些……”方子業翻了翻白眼。

    本來啊,方子業今年是可以申請優青的,課題標書都已經交上去了,結果被謝書闌的爺爺來了那麽一出。

    相當於方子業今年六月份,也就是現在才拿到了博士畢業證書。

    “恭喜啊,奇哥,我看到名單了!”方子業意有所指地道。

    本來啊,漢市有一個優青名額實打實就是方子業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都已經定下來了名單。

    方子業在四月份被炸了,所以這個名字就頂替成了其他人,還正好就是吳軒奇頂替了方子業。

    因為一個年度,創傷外科不可能有多項課題中標,隻能擇優而取,如果方子業在,吳軒奇在同年度爭不過……

    方子業被取締了,吳軒奇也算是在創傷外科的青年一輩中脫穎而出。

    “你是在故意諷刺我嗎?”吳軒奇猛抬頭。

    “奇哥,你怎麽心思這麽黑暗?我是真心恭喜你呀。”方子業微微抱拳,隻是右手被包紮後太大,顯得格外憨態。

    “看在你是個病人的份上,我就不和你計較了。”

    “對了子業,華西醫院張嶽教授團隊的人近期一直在聯係我,說是你讓他們聯係的我,是吧?”

    “我之前一直忙著其他事情,沒來得及招呼,現在還在問呢。”吳軒奇又改了話題。

    方子業點了點頭。

    “張嶽教授後續的課題與我們骨缺損3d打印材料的課題有交織,所以張嶽教授請求與我們團隊合作。”

    “奇哥你能抽出時間的吧?”方子業道。

    事情太多,方子業沒辦法,也隻能用一用‘兄弟單位’的兄弟了。

    連華山醫院與他合作的課題,方子業都排在了事件第二十四。

    “我能說抽不出來嗎?”吳軒奇的表情微苦。

    “那不行,你都已經上了賊船。”方子業搖頭如撥。

    吳軒奇其實也是一個蠻可愛的人,不過前提是你要一棍子將他打得半死不活,然後再拉他一把。

    不然這樣的人很難服你。

    包括現在,方子業都覺得吳軒奇肯定有想把他方子業‘幹掉’的心思。

    然而,到現在為止,吳軒奇都是在方子業的包繞圈之下,他吳軒奇做的事情,多與方子業有關,方子業做的事情,吳軒奇隻摻和了一腳,就已經身心略乏。

    他不敢。

    可吳軒奇是一個非常會做事的人。

    劉煌龍教授曾經教過方子業,如果你遇到了另外一個天才,你想鎮壓他的話,要麽就是正麵對攻,要麽就是將他緊緊地粘住,就好比對付聶明賢那樣,將其吸引過來……

    隻是方子業選擇了與吸引聶明賢不同的方式,對吳軒奇發起了最‘暴力’地正麵進攻,讓吳軒奇都不得不選擇加入。

    因為他打不過。

    “唉…打工人打工魂…”吳軒奇又開始念叨起來。

    方子業與吳軒奇繼續聊天的時候,聶明賢和廖镓兩人正好有空過來給方子業商量後續課題進度。

    不過,洛聽竹仿佛一個定時鬧鍾一樣,進門後就略高嗓門地篤定道“師兄,你要去康複區做康複了!~”

    聞言,吳軒奇馬上哈哈道“奧奧,我正好有事回課題組裏。”

    聶明賢和廖镓對看了一眼,“廖哥,走吧,去看看你女朋友,一起吃個飯啊?”

    “子業,聽竹,你們兩個就不去了吧?”聶明賢快速地找了一個‘貼切’的理由。

    他是來約方子業去吃飯的。

    方子業與洛聽竹同時搖頭。

    然後方子業就被洛聽竹帶去了康複科……

    不過,兩人進到了康複組說明來意後,跟著丁教授的黃雲東副主任醫師立刻變得緊張起來。

    結結巴巴問道“方教授,那您這個,到底要如何進行康複訓練呢?”

    如果是換作另外任何一人,黃雲東都肯定開始上手做查體了。

    然而來的人是方子業,黃雲東是不敢的。

    到底是哪個天殺的想出來的不當人的事情,竟然會讓方子業受了傷?

    方子業的康複水平和康複理念,康複組的皮教授和丁教授兩人都不敢嘮叨。

    今年年初,康複組的組長還特意找過方子業理論,回來後就沒有說話,大家就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從此之後,方子業團隊的康複方案,康複組從來不插手。

    康複組就隻有兩個小組,皮教授和丁教授組。

    “沒事,黃醫生,我自己來吧……”方子業自己帶著洛聽竹去了康複區。

    “好的好的,方教授您自便,如果需要幫忙的,必須說電磁療法,你知會一聲,我幫你上機。”黃雲東立刻點頭如撥,如同送瘟神成功了一般。

    “聽竹,我給你說了吧,我在康複方麵是專業的,我自己給自己設計的康複方案是最好的。”方子業看向洛聽竹。

    洛聽竹頷首,托著下巴,媚眼如絲,聲音嬌氣“練呀,師兄。”

    她隻是要方子業好,不是要壓迫方子業的時間。

    方子業也就變成了耙耳朵……

    ……

    時間如水,一晃就是一周之後。

    療養院,科研區,學術報告廳。

    劉煌龍這會兒站在了學術報告廳的最上方,大張旗鼓地翻著ppt,趾高氣昂地做著學術匯報。

    “經過我們團隊長達一年的動物試驗以及臨床診療摸索,終於在兩個月之前確定了上肢與下肢微循環循環截斷的層麵標準化方案。”

    “我們前期所述的一些內容,在此就不予以贅述了。”

    “我們初步,確定了上下肢各五個平麵,共計十個平麵,分別股鞘內股動脈股靜脈。”

    “大腿前側的股動脈、大隱靜脈。此節段建議夾閉小隱靜脈與股深動脈。”

    “膝關節節段……”劉煌龍說話,擲地有聲。

    他看似麵向眾人,其實目光有意無意中,還是投朝向了方子業所在的方向。

    這一次,他之所以敢如此大張旗鼓地在這裏舉辦手外科的學術報告,主要就是得益於方子業給他的課題方案,讓他再一次地在手外科,走在了全國同行之前。

    並且,連帶著骨腫瘤的很多專家,都特意跑來這裏參加手外科的學術會議。

    微型循環儀的微循環循環截斷平麵標準化方案,不僅是斷肢栽植術的核心技術應用,以後也將會是骨科骨腫瘤微循環化療的關鍵操作之一。

    如果連節段都放置不好的話,後續就不用再談了。

    “根據我們課題組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以上這些截麵,可以非常好地重置局部以下微循環,而不會發生側漏等現象。”

    “同樣的在建立動靜脈通路後,全身的體循環也是正常運作的,沒有加劇心髒的泵血和容血負擔。”

    “並且,在這樣的微循環截斷術下,我們團隊,成功地開展了多台手外科的皮瓣移植術後感染、肌腱移植術後感染、局部重症感染等遷延不愈的病例。”

    “微循環截斷術,在我們手外科的應用,除了在保肢術應用很廣之外,在感染的控製與治療方麵,也是取得了相當的療效。”

    “於感染治療相關的數據與方案,屆時會由我們團隊的朱醫生給諸位專家另行匯報,我在此不再贅述……”

    劉煌龍洋洋灑灑地將總綱擰出來說了足足兩個多小時,他太能說了。

    或者說,劉煌龍被他的嶽父鍛煉成了可以脫稿隨便講一兩個小時的能力,而且還能言之有物,縮略得當,這也是一種能力。

    這樣的能力,如今方子業都不具備。

    劉煌龍說完,現場掌聲如雷,但方子業卻沒有貢獻出掌聲。

    因為他的縫線還沒有拆,因此隻是做了鼓掌的動作,而沒有鼓掌的聲音。

    然而,正到此刻,劉煌龍伸手壓了壓眾人的掌聲,開口道“我相信不少的專家都非常關注我們這種微循環截斷術的技術應用擴展。”

    “接下來還有一點時間,我們有請我們醫院的方教授,來給諸位簡單地分享一下微循環截斷術潛在的應用前景,大家鼓掌歡迎。”

    聞言,現場再次掌聲如雷,且有不少人還站了起來,一道道目光,或主動,或被動地移動向了劉煌龍的右手所指的位置,集中在了方子業的身上。

    尊重、欣賞、期待、嫉妒、羨慕的目光,在這一刻交織在一起。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