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軍訓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A+A-


    袁重的隊伍走了一個月,算了算裏程還不到兩千裏路。
    但是隨著距離京都越來越遠,地方上的治安也越來越差,
    不但流民多,山匪橫行,隨便幾個農民也能拿把菜刀出來劫道。
    找了幾個流民,袁重讓他們坐下來談了談,為什麽都不踏踏實實地種地呢?
    幾個農民兄弟說著說著就痛哭流涕,
    天災加人禍,種地是真的活不下去啊!
    賦稅太重,地方層層加碼...,
    一家子就幾畝薄地,就算老天爺開眼,風調雨順,那一年的收成還是不夠自己一家嚼穀,還如何納稅?
    更別說,如今遍地是土匪山賊,哪還有老實種地人的活路啊!
    大夏朝廷麵臨的現狀,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好多地方,甚至鬧起了農民起義,扯旗造反的越來越多。
    袁重深感憂心,這大夏朝的女皇陛下在忙些啥呢?
    看不到也聽不到這些輿情嗎?
    隨著土匪山賊的增加,袁重滅賊的情緒卻越來越低下。
    因為被他幹掉的,大多都是些活不下去的農民,真正的強盜並不多。
    這次宿營,是在大夏重鎮豐州城,從豐州再往北,赤地千裏,必須在此補給滿格才行。
    這些日子,袁重一直躲著公主,
    她派人來叫,就推脫說有公務,袁重才不願意跟這個調皮的孩子糾纏。
    夜晚,正打坐調息,有人敲門。
    二勇報告,說公主派了個侍女,過來說有重要的事情。
    袁重揮手道:“我有要務,讓她回去吧。”
    話音剛落,侍女已經自己擠了進來,
    二勇伸手要拽她出去,袁重卻擺手讓他出去。
    二勇出去將門帶上,侍女得意地摘
    袁重苦笑道:“公主殿下竟然如此聰明,下官佩服!”
    “誰讓你老不去見我的,哼,就知道你這人靠不住!”
    “公主殿下要如何?”
    “你要是不答應我,那我今晚就不走了,你敢跑,我就喊,你欺負我!”
    “公主殿下需要下官做什麽?”
    袁重很無奈,隻能先答應下來。
    公主見袁重服了軟,便認真地說:“等到了西北軍團,就由你護送我去和親,留下侍女冒充公主,然後你再帶我回來。”
    “然後呢?”
    “然後我就跟著你,等這事兒過去了,我再找機會回家。”
    袁重哭笑不得,“你已經嫁到了西域,回家找死啊?”
    “那…我就跟著你,隨你怎麽著吧,就是不能去西域!”
    袁重耐心地說:“這事兒甚是重大,一旦泄露,咱倆都得死!真不是嚇唬你,欺君之罪,咱倆是欺了兩國之君!”
    “我不管,就是死,我也不去西域!”
    “那我是為了個啥?就這樣白白死了?”
    公主白了他一眼:“你怎麽會白白死了?如果此事沒有泄露,你還白白得了個公主呢。”
    唉,袁重無比心累,跟這個小白癡真是纏夾不清!
    “這樣,公主殿下容我好好計劃一下,做個萬全之策如何?”
    公主緊盯著袁重的眼睛,威脅道:“休要騙我,你知道後果的!”
    “我知道,後果很嚴重!好了,你先回去,等我消息哈。”
    公主終於半信半疑地走了,
    袁重關上門,抹了把臉上的汗水,我滴個乖乖,真難纏!
    先糊弄過去再說,等到了西北軍大營,看你還能找到我,算你有本事。
    可惜他們到不了西北軍大營。
    第二天袁重被告知,離此城五百裏的水盈縣,已被匪徒攻破,
    近萬的匪徒聚集在此縣城內,已成了遠近千裏之內,最大的一股匪徒。
    這座縣城正是袁重必經之路,想過去,就得破了此賊。
    可是,豐州駐軍已經兩次敗在了匪徒手中,隻能退守豐州,不敢再輕易出戰。
    袁重找到豐州駐軍校尉,了解到,這夥匪徒的首領戴金翎。
    是原駐軍的百夫長,頗善用兵,隻因受了些冤屈,才一怒之下,帶著部分手下,反出了豐州。
    此人不貪財,不好色,隻為爭取公平對待。
    其屬下很是心服口服,因此頗得人心。
    遠近匪首紛紛來投,漸漸做大,占了水盈縣城後,更是名聲大噪,來投靠的人更多。
    袁重聽後犯了愁,這夥匪徒太多,可不是三百二百的流民。
    其核心是能打仗的正規軍組成,再加上人數眾多,僅靠自己一把刀肯定不行。
    本來他沒想對自己帶來的精騎抱啥希望,現在不得不正視起來。
    回憶一下自己前世有限的軍訓記憶,再完善完善,是不是可以對付一下?
    回到驛站,把自己關在屋裏,開始草擬訓練計劃。
    翻來覆去,把自己憋得腦袋生疼,也沒弄出個滿意的東西。
    又回憶曆朝曆代的名將,他們的特點是否可以借鑒。
    悶了一個晚上,終於將計劃落實到了腦子裏。
    第二天一早,袁重讓大勇傳令,全部二百騎兵奔豐州校軍場集合。
    站在校軍場上,袁重等了足足有一刻半的時間,所有騎兵才全部到齊,
    鬆鬆散散地立在校場上,等待袁重的命令。
    經過之前近兩個月的接觸,袁重對這些兵士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
    大多都是官宦子弟,少一部分還是有些軍事才能的,或能戰,或能勇。
    他將二百騎兵分成了十隊,一隊二十騎,設隊長一名,分隊長兩名。
    暫時由他指認,日後論功升遷。
    大勇二勇各領一隊,梁悅作為他的傳令兵,隨時待命。
    然後,他頒布了三條鐵律,當眾宣布:“鐵律第一條,一切行動聽指揮!
    鐵律第二條,一切行動聽指揮,
    鐵律第三條,一切行動聽指揮!”
    眾士兵聽的一臉懵逼。
    袁重解釋道:“重要的事說三遍,是為了加強你們的記憶,其核心就隻有一條,
    我的命令不能違背,如果一旦違背,輕則鞭笞,重則斬首!”
    看了看兵士中很多都不以為意,
    再次強調:“這裏離京數千裏,誰的後台都不好使,隻有嚴格聽從我的命令,你才能活著回到京都。”
    光說是不能讓他們理解其真正決心,還是付諸行動,殺雞儆猴,才能起作用。
    袁重看了看校場,
    命令道:“現在各隊長整隊,全體圍著校場跑二十圈,記住,每一個隊都是一個整體,最後一個跑完的隊伍,晚飯免了。”
    張大富被任命為後勤總管,派了幾個兵士,把戰馬攏好,其他兵士開始跑步。
    校場一圈大約五百米,二十圈就是一萬米。
    袁重帶頭跑步,他壓著速度,以防兵士前期過度消耗體力。
    最後,能跑下一萬米的,隻有四五個人,梁悅出人意料地跟著袁重跑完了全程。
    其他人都是半跑半走的來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