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3章 自己挖坑自己跳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A+A-




    “你說說看。”
    朱元璋老懷大慰,看來他沒看錯人。
    相較於患得患失、謹慎小心的朱棣,自家這好胖孫朱高熾,顯然實誠許多。
    換做是朱棣在這裏,也隻會小心的答應幾聲,隨後便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
    也就是朱高熾,有這個膽量,敢於繼續詢問下去。
    好孫兒啊!
    朱元璋心中感慨不已,他此番提起這些,並不是有感而發。
    這一切,都是他製定計劃中的一環,若是計劃成功,則未來國運的轉交,就有了個模板可用。
    當然,計劃中最重要的就是通過他的引導,能夠讓朱高熾產生新的觀念,而後再付諸實施,來改變這個王朝。
    通過這幾次國運的波瀾,朱元璋逐漸理解一切,隻要承繼者不斷地修改他製定頒布的政策,那麽國運就會不斷從他體內剝離。
    修道三千五百載,他走在人世間的巔峰,舉目望去,寰宇皆在腳下,世間之事隨意一掃,便可洞悉明白。
    這是一份無比寶貴的財富,足以支撐他在短短數年之內,勢如破竹直入青雲。
    但前提是,他不會受到國運的影響,體內不會有那煩人的國運咆哮聲。
    這是天地給他戴上的一副枷鎖,想要打破這副枷鎖,就必須在規則之內去做去演變。
    因此,他所知道的東西,不能夠直接告訴這些承繼者們,否則那就是把天地當傻子。
    引導,是他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不斷地引導,讓這些承繼者們,打破思維的束縛,從此思考問題,再不必拘泥於這個時代,能夠超越出這個時代給予的限製。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非常難,朱元璋也隻能在不斷的引導下,促進承繼者的改變,隨後不斷的轉交國運。
    他估計,大概隻需要改動一部分東西,也就足夠,並非是全盤都要改變。
    引導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事情,唯有如此,才能夠蒙蔽天心。
    畢竟人心複雜多變,一句同樣的話,在不同人耳中,就有不同的意思。
    孔夫子一本《論語》,到現在也不知道衍生出了多少種見解,注解的書籍恐怕能堆滿一間房屋。
    可見人心之複雜多變,難以揣測,朱元璋絲毫不懷疑,以朱棣和朱高熾的聰明程度,肯定不會僵守固化,他們勢必會做出多種多樣的選擇。
    借閣部提及的論調,是朱元璋引導步驟中微不足道的一環,他設想出了數百種問話繼續的方向,無論朱高熾有什麽疑惑,都會通過他的暗示,將對話最終撥回到正確的路徑之上。
    朱高熾顯然沒讓他失望,聰明的腦袋瓜轉動起來,很快就有了疑惑,道:“皇爺爺,這些日子孫兒讀《資治通鑒》時,常常遇到一些不解之處,現在想來,同皇爺爺剛才說的東西,有一定的關聯性。皇爺爺,還請您恕孫兒接下來所說的話無禮。”
    “你說便是,不必要這麽多禮數,都是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
    朱元璋擺了擺手,消除了朱高熾的猶豫,他點了點頭,繼續道:“皇爺爺,按照您剛才的話來說,未來大明朝的官員,肯定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多。到時候,勢必會產生冗官冗費的現象,以及權責不明、推諉責任等諸多壞處,既然如此,又該通過什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朱高熾眼巴巴的望著朱元璋,目光中滿是希冀之色,顯然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他許久。
    方才聽皇爺爺提起的官員韭菜論調,他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這一點,這些文人為何要削尖了腦袋往官場裏麵鑽,難不成為的真是為生民立命?
    這口號雖說是喊得震天響,但是朱高熾更相信,這些官員為的是榮華富貴,為的是家族的榮耀,為的是能夠淩駕於民。
    正因為這些平日裏的積累,朱高熾才能夠從皇爺爺關於官員用不絕的言語之中,想到官員為何會用不絕,從而進一步思考到,未來大明朝很可能會存在的冗官問題。
    說起冗官,絕大部分人第一個就會想到宋朝,認為隻有宋朝,才會存在冗官這個問題。
    但曆朝曆代,都存在著冗官,隻不過沒有宋朝那般嚴重,而關於冗官問題的解決,向來都極為艱難。
    官員,向來都是特權階層,掌握著王朝大量的資源和權力,人數雖少,但掌握的財富可以占據整個社會的八成。
    朱高熾所想的並沒有錯,隻要這份特權存在,那麽當官之人,就會如飛蛾撲火般永不斷絕。
    已經得到權力的官員,自然不會想要放棄手中的這份權力,哪怕是貴為九五之尊,想要裁撤冗官,也極為困難,需要考慮到各方麵的問題。
    朱高熾提出的這個問題,倒也符合朱元璋想要指出的點,但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高熾,如果讓你去解決這個問題,你會怎麽做?”
    “這……”
    朱高熾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無論用什麽辦法,都覺得不甚完美,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負麵影響。
    不過眼下皇爺爺問起,他雖覺得想法還不成熟,但依舊還是回答道:“孫兒覺得,想要讓朝廷不出現冗官,就必須明確吏部的考核製度,有才能的官員得到重用,沒有才能的官員,則是降職或者免官。如此一來,官員的效率會得到加強,辦事也會更加用心,也可以防止出現冗官的現象。”
    朱高熾的想法中規中矩,是曆朝曆代慣用的辦法,以嚴格的考核製度,決定官員的去留。
    但尷尬的是,整個洪武時期,官員的考核製度還處於奠定基礎的階段,很多東西並沒有形成一個製度化。
    因此,當朱高熾說完之後,他就意識到,他似乎又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果不其然,朱元璋笑眯眯的看著朱高熾,道:“好孫兒,你能這樣子想,咱很滿意。既然這樣,官員具體的考核製度,就交給你去辦了,正好閣部也算成立了,你領著閣部的官員,盡快的給咱搞個具體的章程來。”
    瞌睡來了送枕頭,朱元璋原本想著再引導一番,沒成想朱高熾這般聰慧,這說著說著,就把事情給攬自己身上了。
    雖然這並非是朱元璋的本意,但是隻有能夠更改現行的有關製度,那就足夠。
    若是真的讓朱高熾給解決了冗官這個麻煩事情,國運肯定刷刷的轉移,即便是做不到,朱元璋也可以從中給出點提示,方便他做得更好。
    他現在越發看朱高熾順眼了,這小子簡直是他命中的福星,可比朱棣靠譜多了,這才多久時間,就知道給他排憂解難了。
    好胖孫,當真是好胖孫!
    此刻,遠在千裏之外的朱棣,猛地打了幾個噴嚏。
    他摸了摸鼻子,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道衍和尚,道:“老和尚,都被關進大牢裏了,你怎麽還這般悠閑?還不快想想辦法,怎麽逃出去?”
    ……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