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番外:一些公司事宜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A+A-




    梁甜打趣著笑道:“不追了?我還給她準備了演唱會的門票呢。”
    “那你自己跟她說去,估計還是會去的。”
    段嘉嘉和李長淮就是應試教育這麽一路走過來的。
    他們也沒有一定要女兒寧寧接班的意思。
    畢竟,真要接班。李長淮那裏是做手機電腦和智能項目的科技產業,段述南已經成功從電動車跨界到了汽車行業,而且在國內做得還很不錯,相關技術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水平。
    段嘉嘉這裏還有文娛產業。
    接班,接誰的班?
    段嘉嘉跟李長淮還有段述南討論過。
    既然都不好說的話,那就讓寧寧自然成長,隨性長大。
    以後想要做什麽,就讓她自己做選擇。
    段嘉嘉他們也沒有想過要寧寧做什麽特殊的精英教育。
    在這個起點上,寧寧就算是走應試教育,也已經超過許多人了。
    既然沒有想過讓她往精英培養,那麽一切想要學的,就讓寧寧自己選擇。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因為接觸到的層次不同,所以寧寧從小學的東西自然就要比大部分人更專業,也更特殊。
    比如寧寧會騎馬,還不是隨便騎著走兩步,她是會正兒八經馬術的。
    這是寧寧跟著段嘉嘉去參加聚會的時候,從合作商的女兒那裏知道後,好奇地去上過一節課,最後她自己喜歡,跟段嘉嘉和李長淮申請後,李長淮給她在京城那邊報了馬術課程,每年寒暑假都會去參加,上學期間的小長假也會約上教練上課。
    這是經濟地位決定的。
    所以,哪怕寧寧按部就班地走著應試教育的路線,她所接觸到的許多事情,甚至是她的學校,都比大部分人要好得多。
    這裏的差距,是一代人的差距。
    後天的努力或許可以追趕上,但那一定是擁有原本就比別人高的智商,還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能得到的結果。
    段嘉嘉和寧寧幾人作為既得利益者,當然不會去想這些。
    說句可悲的,他們或許比大部分精英階層更顯得有人情味的地方,是他們一家人,包括段述南,他們都承認自己的成功是乘著時代的春風而起的。
    他們的成功裏有國家的支持,也有自己的幸運,最後才是自己的努力和商業嗅覺。
    而大部分精英階層,或者應該說是成功階層。
    他們會認為自己的才能和商業嗅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幸運,最後是時代的東風。
    這也是為什麽後來的年輕人會覺得在那些四五十歲的商人裏,爹味格外的濃鬱,以及這些人總是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原因就在於此。
    想到女兒,段嘉嘉壓下心頭紛起的各種念頭,跟梁甜一起打趣了女兒幾句,又說:“這幾年的項目,大部分資金肯定是要規劃到《末日進行時》這個項目裏,商務部這邊要給力一點了。”
    梁甜無奈,隻好說:“放心吧。我會跟影視部門說清楚的。還好我們前幾年打出了好口碑,那種天價片酬的事情落不到我們頭上。段總,你知道名影的事情嗎?”
    名影是這幾年冒頭的一家影視製作公司。
    趁著耽改風還火的時候,連著推出了好幾部耽改。
    在耽改被禁之前,最火的耽改1.0和耽改3.0都是這家公司推出的男演員。
    盡管這四個演員最後都脫離了名影,但段嘉嘉知道,這隻是明麵上脫離,成立了工作室。
    這一點,其實也是做給外界看的。
    .
    尤其是做給粉絲看的。
    讓粉絲覺得自己哥哥出息了,是老板,而不是在別人手底下的打工仔。
    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
    前期可以做打工仔人設虐粉,加上團隊前期應對爆火的情況肯定會有些手足無措,這種人設除了能讓粉絲心疼之外,還能甩鍋很多前期犯下的錯誤。
    有錯?
    那都是因為打工人被迫不得已,還是資本的錯。
    幕後老板就算是挨罵,也罵不到他麵前。
    該賺的錢還是一樣賺。
    後期成立工作室,也是為了穩定一部分事業粉,以及唯粉。
    反正這個時候cp也拆完了,各家都摟了各自的cp粉走,就要開始走自己的“花路”。
    但實際上,工作室最後的掌控人其實還是在資本手裏。
    那幾個明星,除了有一個段嘉嘉知道是靠上一位大佬級別的人,真的做到了獨立,還有大佬給的資源,現在正在快速起飛之外,其他三個其實都還在名影的手底下。
    “聽說了。”段嘉嘉點頭。
    梁甜說的是名影去年的項目導致的資金問題。
    耽改劇被限製,名影去年殺青的劇就沒辦法播出來。
    別說上星,現在就是網播都不行了。
    雪上加霜的是,名影本來就是靠吃著耽改紅利上位的公司,這次就是想要再做一個大的出來。
    七百多萬買下一本耽美文小說版權不說,後續製作花費也不低。
    這是個接近三個億的缺口,名影眼看著就要被這三個億拖累死了。
    畢竟從公司拿下版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炒作了,這期間營銷費用可是一點不低。
    “不是說要送去國外播放?多少能賺一點回來,要是在國外火了,還能多賣到幾個國家。”段嘉嘉這話也是說說。
    歐美地區對於這類型的偶像劇,體感隻能說一般。
    畢竟文化不同,古裝劇也就看個樂子,大部分的觀眾還是不太會喜歡這部劇。
    《問劍》能出成績,那是段嘉嘉找了好幾個翻譯大拿幫忙做了台詞翻譯,結合了人家的文化和習慣。
    方便理解。
    但名影肯給嗎?
    段嘉嘉的《問劍》第一部在歐美地區的授權是虧了的,拿到的授權費還比不上給幾位翻譯的酬勞。
    “不行了。”梁甜對名影是有些意見的。
    名影比較輝煌的那幾年,跟南北影視有些摩擦。
    梁甜可是個記仇的。
    現在名影倒大黴,她飯都多吃一碗。
    對一個四十出頭的女人來說,多吃一碗飯是一件多難得的事情!
    “泰蘭德那邊本來就一直有耽美影視劇,現在這個能火,還能想辦法把男主角營銷到我們這邊吃一點紅利,都打算推自己國家的明星。泰蘭德不買,猴國那邊肯定也開始考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