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徐石頭
字數:4574 加入書籤
送蔣婷婷回了供銷,倒是又接了個買賣。
這人是蔣婷婷的小姐妹,看見她的裙子好看,也心癢癢。
剛好李梅在,就跟她詳細聊了聊。
這段時間忙,葉桑柔也沒往家裏打電話,趁著李梅跟她溝通的功夫,她給家裏去了個電話。
由於不是周末,電話響了許久也沒人接。
她長歎一聲,這周末一定要往家裏打電話!
等李梅談完,二人又去了“大型”廢品站。
大房和四房搬到隔壁以後,大家經常去吃飯,凳子緊湊的很。
葉桑柔便想著來這裏淘一些二手凳子。
“有人嗎?”
像上次來的時候一樣,外屋沒人,葉桑柔琢磨著,那個二毛是不是又在下象棋?
哪知這次出來的,是那個小賊!
還是穿著那套破舊衣服,不過他身上的肌肉明顯了許多,看來這段日子在幹苦力。
小賊顯然也認出了她,眼睛一下就亮了起來。
“姐姐?”
一旁的李梅十分驚訝,“你啥時候有個弟弟了?”
葉桑柔隻說是偶然認識的。
她現在看這小賊,心裏還不舒服呢!總覺得遇到他就沒什麽好事兒!
“小……咳,怎麽稱呼?”
小賊愣了愣,才反應過來,是問他叫啥呢。
“我叫徐石頭,姐姐們叫我石頭就行!”
說明了來意,石頭把她們領到了後麵,時不時地給她們介紹一下,小嘴甜得不得了。
這姐姐姐姐的叫著,李梅笑的褶子都出來了。
葉桑柔汗顏,原來這個年代的人,也喜歡被甜甜的叫姐姐。
放家具這塊兒地多了不少舊家具。
有一個大尺寸的方桌子,葉桑柔十分中意,有了它,大家就不用那麽擠了。
這桌子斷了個腿,不過鄉下人都會修修補補,不是什麽大事兒。
還挑了幾個矮凳,有方有圓,倒是齊全。
除此之外,李梅還相中一個格子櫃。
看完家具,葉桑柔又去放書的地方,搬家以後英子用功的不得了,安安和圓圓也被感染了。
尤其是圓圓,嚷嚷著讓教她寫字。
她挑了一本帶圖的書,正適合圓圓。
剛要結賬,二毛過來換了石頭。
“你不是去搬貨嗎?快去!別遲到又給你開了!”
石頭也不含糊,跟幾人打了招呼便奪門而出。
搬貨?
葉桑柔看著石頭的背影想到了些什麽。
跟二毛也算熟人,結賬時,便談送家具的事兒,邊不動聲色的打聽。
“石頭是你這兒的員工嗎?”
二毛隻當她是又一個被“姐姐”叫迷糊的,笑著解釋了起來。
“他以前跟他奶奶收了廢品往我這兒送,後來他奶奶死了。我也是見他可憐,偶爾叫他過來幫幫忙。他在其他地方送貨呢。”
原來是這樣,以前遇到石頭那幾次,一直覺得他是個挺木訥的人,不過今天這麽一看,還挺有眼色。
如果合適的話,倒是能在店裏給他找個位置。
回了家以後,李梅繪聲繪色的把店裏的情況告訴了趙麗芬。
聽她們說完,趙麗芬倒是有一點淡淡的憂傷。
照這麽說,開店的時候,她的肚子已經大了,行動不方便,她真怕拖後腿。
葉桑柔將混了靈泉水的雞湯遞給她。
“四嫂,你就好好養身子!要是心裏難受,就看看書,學點東西總是沒錯的!”
李梅也勸她,“就是,身子要緊,你可別像我這樣,落了病那是一輩子的事兒!”
聽到兩人安慰,趙麗芬稍稍舒了口氣,要是到時候不能幹活兒,她就看看書!
不過現在,剛接的單子還是她倆一起完成。
她倆討論的專注,葉桑柔也沒打擾,回家收拾了自己的院子。
黃瓜、西紅柿已經能吃了,香瓜還要再等幾天。
魚也長大了,在水裏遊的很歡。
葉桑柔想了想,決定去看看梁文的菜地。
她不認識在哪兒,剛巧送完水的圓圓回來了,便拉著圓圓給她帶路。
菜地都是挨在一起的,遠遠看過去,一下就能分辨出來。
梁文菜地裏的秧子比周圍都矮一截兒,但是比周邊兒都綠,看上去就長得強壯。
當時梁文拿走種子時,葉桑柔特意跟英子說了一聲,讓他們種的時候,先打上支架,免得秧子長大了亂爬。
但現在看來,那完全是多餘的擔心。
梁文對這片菜地上心的很,所有東西都處理的井井有條。
葉桑柔蹲在旁邊仔細看了看,這苗子比她院裏的長勢還好,足以看出梁文的用心。
看完梁文的菜地,她又和圓圓去了村長家。
李秀蘭一個人在家。
村長那種子就種在院子裏,聽葉桑柔說了來意,李秀蘭笑著表示隨便看。
村長家種的也就遲一兩天,但是比梁文菜地裏的,矮了一寸。
葉桑柔當下心中便明白,這苗子,還是付出心血才會長得更好。
不過,即便是讓這苗子野蠻生長,也還是比別的種子好了許多。
“老五家的,你這種子真不錯!你看看,沒想到能長這麽高!”
葉桑柔剛到這裏的時候,李秀蘭幫過她,加上後來村長對她照顧許多,自然對李秀蘭有好感。
她笑盈盈的答道:“嬸子,這還得人照料才能長得好!你這秧子比我院裏的長得好多了!”
這是誇人呢!
不管是不是客套,誰都愛聽個好聽話。
李秀蘭笑的眯起眼睛,“哪能呢,還是多虧你的種子!老五家的,這種子是在哪兒買的?”
種子的來曆,葉桑柔早就想好了說辭。
本以為之前就會有人問,沒想到梁文、蔣支書、村長沒一個問的!
這下,可有她發揮的機會了!
“嬸子!這是我家那邊兒買的!我爸怕我懶,給我帶了好多,非要我給種完!”
一聽這話,李秀蘭稍稍驚訝了一些,沒想到葉知青她爸這麽嚴厲?
遠在京市的葉立:阿嚏!
葉桑柔在心中竊笑,老爸,委屈你啦!
她本就是想看看這些秧子的長勢,目的達到,寒暄了幾句,便回家了。
倒也不全是為了觀察,她是想給李秀蘭提個醒,這種子是好種子,要是有想提高產量的,她會幫忙。
當然,她會收錢。
至於不種的,她也不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