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歪打正著
字數:4039 加入書籤
紙馬香鋪!
“這個村子很病態,也在用祭祀的路子在‘創造真菌’,後續我們也詢問了一些人,在我們的詢問技巧下,很多人都說
‘沒有金花婆婆,祭祀果然是成功不了的。’”
曾警官合上了手中的冊子,眼中的神情分明是在說——
對嘍,如果是她,一切都對得上嘍。
我心髒狂跳,徹底明白了來龍去脈,旅館藏屍,毋頭村中活祀,最後查到已經死去的村長家裏,大概率發現了楊金花還在陳家村的時候是什麽角色。
他們能查到楊金花改名,當然也能查到能被稱為大事記的生平,比如,楊金花曾經在食肆軒學廚,創辦韻夢記,嫁給楊姓高人。
雖然楊金花如今隻在夜晚出沒,但還是有一些照片流出。
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年人,還能保持年輕,明顯就是不對勁。
按照他們整理出來的這條線看下來,楊金花確實很有可能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幫忙舉辦活祀,後續別人學著她的做法殺人,現在這老板娘也很有可能是被她所害
所有的一切,無論是不是玄學,對他們而言,但其實都已經有跡可查,現在更像是沒有確鑿的證據,無法將一切串聯起來。
他們這條線路很顯然是錯的,但他們若是能繼續深挖楊金花,對我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我想了想,沒有再繼續裝傻
“所以您現在找我,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嗎?”
曾警官的消息顯然已經有些透露的太多了。
在他的視野裏,楊金花等同於還未抓捕的罪犯,如果真的覺得我和楊金花是同夥,沒有必要同我說這麽多的東西,極為容易打草驚蛇。
除非
曾警官一直嚴肅的臉上,難得露出了幾分笑意
“最開始的時候沒有這種想法,隻覺得你對事情的參與度著實有一些高,所以才問出‘你是不是太倒黴的話’,想知道你是否是有意參活這些事情。”
“但是越說越多,自己在腦子裏也盤了一下邏輯,覺得小姑娘你其實應該是無辜的,應該隻是因為磁場有異,或像那些能人異士一樣有些手段,所以才會經常遇見這種事情?”
“若你真的是真菌傳播者,或者是楊金花的幫凶,沒有道理將這些事情一件件全部都捅出來,讓他們在沉默中滅亡,才是最好的選擇。”
對
誰能想到,我確實就是倒黴
我自己也有些無奈,回過神來的時候,曾警官已經寫了一個聯係方式遞到我的麵前
“這是我的私人聯係方式,今後有事情的話可以聯係我。”
“小姑娘,你還年輕,雖然才剛來舒城不久,但如果真的發現這些事情確實是楊金花做的,哪怕有確鑿證據,自己也不要冒進,聯係警察處理。”
我順手接過紙條,將號碼牢記在腦中,順手將紙條放在灶台上燃燒殆盡。
一扭頭,發現曾警官似乎鬆了一口氣的模樣
“我都險些忘記你現在還住在楊金花家裏了,能這麽警惕是好事情,年輕人很聰明,看來我能少擔心你一些。”
真是坦率的誇讚。
我謝過了曾警官,也挑挑揀揀將楊金花最近的事情,還有對我的掌控監視也說了,眼見對方眉眼皺的越來越深,顯然有記在心上,我自己也鬆了一口氣。
曾警官重新掏出小冊子記記寫寫
“好,我們會去玫瑰會館以及遊艇上調查一下,謝謝你的信息。”
“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幫你取出手機裏麵的監控。”
我搖了搖頭,拒絕了對方的建議,在對方略有震驚的眼中,掏出了堪比磚頭的大鐵盒,展示了一下內裏的手機,又很快放了回去。
曾警官的表情不能說是心服口服,但明顯也算是佩服,豎了個大拇指
“那有事情的話再聯係,我先去處理這件花盆藏骨的案件。對了,你要是真倒黴,以後就少出門吧小姑娘”
我有些尷尬的笑了兩聲,旋即又想起來一件事
“現在就有事情想問可以嗎?”
曾警官重新折返,我快速問道
“楊金花嫁的那位丈夫,曾警官知道嗎?”
“我聽說他是有錢的大戶,從前在舒城裏麵給人看玄學風水,攢下了不少的錢”
我話還沒有說完,曾警官就打斷了我,眉頭緊鎖
“你這是聽誰說的?”
我心頭一驚,隱隱覺得有些不對
“是有哪裏不對嗎?”
曾警官十分的嚴肅
“全部都不對。”
“楊金花嫁的那位丈夫是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說是貧苦的家庭,父母早亡,學生時代都是街坊鄰居供養他上學,他也不是什麽玄學人士,而是一位窮畫家。”
“而且還是那種非常標準的窮畫家,生前畫作籍籍無名,買不起水彩顏料,死後遺作一路暴漲那種。”
“叫什麽名字來著,我看看”
畫家?
幾乎是瞬間,我便想到我第一次進楊金花別墅中,一進門就看到的那副千裏江山圖。
那是一副起筆走勢甚是雄偉的中國畫,畫技精湛,但落款者卻寥寥無名。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那個人似乎叫做
“楊江月。”
“楊江月。”
兩道異口同聲的聲音在已經徹底安靜下來的後廚中響起,曾警官詫異的看了我一眼
“你這不是都知道他的名字嗎怎麽知道的消息會這麽離譜?”
我一直之間隻覺得自己快要瘋了,滿腦子的思緒亂飛,隻能盡力壓下內心的情緒,再度問道
“那想必他也不是貌醜無鹽了,對吧?”
曾警官顯然有些疑惑,但還是解答了我的疑惑
“對,十裏八鄉有名的俏後生。”
“當年很多人都喜歡他,他娶楊金花的時候,還有很多小姑娘痛哭了好幾天,被傳為笑談,所以有不少人都記得這件事情。”
我張了張口,還想繼續問,曾警官已經看出了我的疑惑,沒等我開口便自己往下繼續說道
“兩個人的年齡差還挺大的。”
“不是楊江月大,而是楊金花大,而且大了楊江月差不多有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