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女帝,盛世

字數:5852   加入書籤

A+A-


    第673章  女帝,盛世
    此戰。
    蠻族領導層,全軍覆沒。
    群龍無首,小王後不得不站出來,高舉投降書,在景朝將士的“護送”下,趕赴景朝都城納降稱臣。
    自此,蠻族偌大疆域,徹底納入景朝版圖。
    蠻族的將士,也被收歸軍中。
    兩年後。
    邊境和蠻族之間,再起一座城池,名為無雙城。
    這裏成了蠻族與邊境的中心城市。
    足以容納百萬人口。
    同時還是景朝最大的集貿城市。
    卜拓成的牛羊馬,會被牧民趕到這裏出售,一時間,無雙城的百姓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
    尤其是那些善於養殖畜牧的牧民們,更是賺的盆滿缽滿,日子過得別提多滋潤了。
    有了錢,他們的子女開始讀書科舉。
    蠻族百姓也漸漸融入到了景朝的氛圍中。
    而朝中,也出現了蠻族血統的官員。
    這日子,可比起當初隻靠著劫掠財富,要舒服的多。
    至少不用打仗也不用死人了。
    “老登,老登……”
    “哎,來咯來咯,哎喲,是夫人呐。”
    “你小子都多大了,賺這麽多錢,還不送去讀書?”
    老登拍著大腿道:“夫人您這可就冤枉我了,這小子哪裏讀的進去啊,看書就打瞌睡,我都不知道被先生訓誡多少回了。”
    聶無雙瞧著那跟一頭小虎崽似的小娃,道:“學武感興趣嗎?”
    小娃眼神瞬間鋥亮。
    “學,夫人教我嗎?”
    聶無雙揉著他的腦袋,“我不叫你,送你去軍事學堂。”
    “不過你還是得讀書識字,不然怎麽看得懂兵書。”
    景朝徹底穩定下來後。
    關家的兩個女人便帶著三個孩子來了。
    朝中大臣有反對過。
    關家手握三十萬大軍,如果再讓兩位夫人離開京都,萬一關家謀逆,景朝將沒有任何籌碼。
    聶扶搖卻沒當回事,有聶無雙在,怎麽可能謀逆。
    除非他們想死。
    邊境安定,聶扶搖這邊也收了幾名弟子。
    叫他們正確認識科學發展。
    同時段,西方早已開始唯物主義了。
    在景朝自然也有,隻是沒人重視這點。
    但是,華夏百姓的創造力,絕對不比西方人差。
    在他們學習的第七年,這群年輕人共同創造出了“電”。
    其能力,讓聶扶搖都驚訝。
    聶扶搖為此,開始為他們編纂物理與化學的書籍。
    第十年,京都的電開始普及。
    百姓徹底告別了黑暗,迎來了有光亮的夜晚。
    而後,電力設施在景朝如火如荼的鋪設。
    同時,有醫學領域的人才,成功提取了青黴素,改寫了青黴素的曆史。
    科舉製度依舊存在,隻是這種製度開始向後世的升學製度靠攏。
    無雙城城門口。
    聶無雙在城門口等著。
    看到一輛馬車駛來,起身上前。
    “京都醫學館的?”
    馬車內下來四個人,三男一女。
    “見過公主殿下。”
    聶無雙揮揮手,“不用這麽多禮數,給我來吧。”
    說罷,上馬,帶著他們趕往無雙城國立醫館。
    “一路趕來,路上可還安生?”
    “回公主,一路無事發生,景朝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聶無雙點頭,“最好是這樣。”
    她可是好久沒活動筋骨了。
    四個人到達醫館,沒有去休息,而是立馬投入到治病救人之中。
    聶扶搖觀察一會兒,滿意的點頭離開。
    無雙城雖說處於邊境,但是因為有聶無雙在,其繁榮程度不比京都差。
    這裏的飲食文化也甚為盛行,景朝與草原的飲食在這裏匯聚,民族服飾隨處可見,極為熱鬧。
    當晚,國立醫館的館長便招呼他們,去特色烤全羊酒樓吃喝了一頓。
    比起在在京都,這裏的烤全羊價格隻有一半。
    他們吃起來沒有任何負罪感。
    全部飽腹而歸。
    建築也是各具特色,因離著草原很近,甚至可以策馬去草原狂奔。
    不過最好是不要衝入別人家的牧場,否則會被罵出來。
    其他的府城自然也沒落下。
    各地基建開展的風風火火。
    一條條水泥路,在官府的主張下,不斷蔓延。
    一艘艘海船在大海上航行,趕往世界各地考察交流。
    這些人,帶回了地方的特產植被。
    土豆番薯玉米花生等,成功在景朝落戶。
    第二個十年,景朝更是繁華到被世界各國的人向往。
    這裏真正做到了萬國來朝。
    女帝之名,響徹世界。
    “姑姑!”
    一位俊美的少年找到聶扶搖。
    聶扶搖從奏疏中抬頭,看向他,“哪裏不懂?”
    少年把整理好的難題遞上來。
    聶扶搖開始細心為他講解。
    “阿昭,你要快點成長起來,姑姑還想去找你無雙姑姑呢。”
    聶景昭點頭,“姑姑再等等,我會的。”
    聶扶搖溫和的拍拍他的肩膀,“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你還小,勞逸結合,朝臣如果連小事都無法幫你分擔,他們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聶景昭點頭。
    他真的很喜歡姑姑。
    剛出生時就被抱到了姑姑身邊。
    她比起母親,更像自己的母親。
    自己的母親也不差,就是偶爾會被他逼迫的太緊。
    聶景昭有自己的判斷力。
    母親是希望他早點繼承大統,為外家謀利益。
    可姑姑教導他,德不配位必有殃災。
    他也想像姑姑這樣,被全世界讚頌,青史留名。
    所以母親的那點心思,注定是無法得逞的。
    他的肩膀,承載的不是母親以及外家,而是天下萬民。
    他想讓景朝,在自己的手裏,延續千年萬年。
    景昭,景朝的光明。
    名字是姑姑取的。
    姑姑以國為名,對他寄予了最深切的期望。
    他是絕對不會讓姑姑失望的。
    母親說自己不像她的孩子。
    聶景昭很開心。
    他覺得自己是像姑姑的。
    景朝天碩25年,女帝退位。
    時年20歲的新帝,聶景昭登基稱帝。
    改國號為明昭。
    自此,景朝進入更加迅猛的三十年。
    這三十年裏,景朝的科技突飛猛進。
    出現了第一輛汽車,第一輛油船,景朝的掃盲率更是幾乎做到了極致。
    明昭三十三年。
    景朝傳奇女帝帶著一位青年進京。
    彌留之際的明昭帝看到他,眼淚盈眶。
    “姑姑,景昭沒有讓您失望。”
    聶扶搖依舊是溫和的模樣。
    她撫摸著聶景昭的白發,道:“姑姑的景昭,必定是名留青史,萬世稱頌的。”
    當夜,明昭帝崩,享年五十五歲。
    其嫡長子,亦是出生便被封為太子,後一直跟隨在聶扶搖身邊聽訓的聶清瀾繼位。
    開啟了又一個更繁榮的盛世。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